01
一股神秘力量,讓地標級爛尾樓集體複活。
前段日子去成都,江月專門對“成都第一爛尾樓”進行了一番描述。
2012年,綠地在龍泉以1078元/m²低價拿地,推出綠地468,號稱要打造“中西部第一高樓”。自此,這座超級地標正式奠定了成都三聖鄉的商務總部的地位。
隻是,綠地468當了多年的爛尾樓。我們對它的評價是——
從成都的各個角度看去,總能看到綠地468紮眼地爛在空中。

最近,綠地468傳來了好消息——
4月21日上午10時08分,成都綠地蜀峰468超高層項目現場,一塊巨型鋼柱順利起吊,標誌著這座備受矚目的“中西部第一高樓”全麵重啟建設。
這座號稱“中西部第一高樓”的爛尾樓,複活了。
複活的背後,有著一股神秘力量。
2024年,成都市啟動了“爛尾樓攻堅行動”,通過專項債和政策扶持注入資金,並引入中國五冶集團作為總承包方,才有了綠地468的複活之路。
不止是綠地468,地標級爛尾樓的複工全國各地都在發生。
天津,
西青區內有一座117層樓高的大樓,由此得名“天津117大廈”。
117大廈建築高度達到596.5米,是僅次於迪拜哈利法塔的世界結構第二高樓,亦是北方第一高樓。
規劃中,天津117大廈將成為天津的金融中心。
後來,
天津117大廈成為了中國第一爛尾樓。
直至今年4月份,天津117大廈重啟施工,施工許可證“參建單位”欄裏中有4家公司很紮眼: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市建設工程監理谘詢有限公司(監理)。
一眼望去,全是國家隊。
合肥,
位於濱湖新區的寶能中心高約565m,號稱“安徽第一高”。
2017年,合肥寶能城寫字樓集群陷入停工狀態。
此後,因寶能集團拖欠民生信托借款,合肥寶能城項目資產曾多次被法院強製拍賣。寶能中心進入了爛尾階段,未來遙遙無期。
2024年底,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了《合肥市寶匯置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重整計劃草案》。最終由北京城房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鐵置業集團上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體擔當重整投資人。
你看,又是國家隊。
再來看一些複活的地標項目——
重慶四大摩天大樓項目:協和城(378m)、恒大解放碑中心主樓(300m);恒大雲邸(258m)、重慶塔(431m);
大連綠地中心,高518m,號稱東北亞第一高樓;
寧夏雙子塔,高301m,西北第一高樓;
武漢綠地中心,高475m,華中第一高樓;
寧波中心大廈,高409m,浙江第一高樓
……
看著這麽多超級高樓集體複活,你有沒有琢磨出一點不對勁的味道?
02
以上,咱們至少可以提取出三條關鍵信息。
一、全部是隕落又複活的“第一高樓”;
中西部第一高樓、北方第一高樓、東北亞第一高樓、西北第一高樓、華中第一高樓、安徽第一高樓、浙江第一高樓……
為啥都是第一高樓?
隻有第一高樓,才能帶著一座城市的規劃起飛。
隻要有第一高樓,一座城市就能有金融中心、頂級住宅區、最高天際線……
第一高樓代表了地方發展的高峰點。
這些高樓必須得有自命不凡的傲骨!自詡第一的底氣!
呃……
別覺得聽起來高大上,咱說得再直白些——
每座第一高樓,都是餅王!
眾所周知,這是最老套但也最管用的畫餅方式——
先確立一個最高點,立起一座地標級大樓,然後這座大樓就會像磁石一樣把地鐵、商業、住宅、學校、人口等要素全部磁吸過來。
隻是,這套畫餅方式都沒能完全成功。
過去那麽多年,第一高樓們經曆了曲折的命運——
崛起。
隕落。
複活。
二、國家隊相當忙碌;
成都綠地468複活背後,是成都市啟動了“爛尾樓攻堅行動”,通過專項債和政策扶持解決了資金問題,並引入中國五冶集團作為總承包。
天津117大廈複活背後,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市建設工程監理谘詢有限公司(監理)組成的國家隊在鼎力相助
……
每一座超級高樓隕落又複活,少不了國家隊。
三、沒啥卵用。
不論是成都綠地468,還是天津117大廈,亦或者是寶能中心,第一高樓建成之後的第一件事都一樣。
高調地進行全球招商工作。
吸引眾多知名企業和品牌入駐,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我想說,
這些都是虛的。
眾所周知,全國各個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率都相當高。天津寫字樓空置率達34.9%、成都26.5%、武漢超30%……
寫字樓的招商,從來就沒招滿過。
成都人自己也說,
三聖鄉的伊藤都幹不下去了,再來個綠地468也照樣拉跨。
如果要以招商為目的,那麽複活第一高樓壓根就沒什麽大作用。
所以,
招商,從來不是目的,而複活第一高樓本身才是目的。
講原因之前,先跟大家說個小故事——
去年,大碗調研西安時,有個板塊叫做“高新CID”。
高新CID的最宏偉的規劃叫做“未來之瞳”,一張藍圖裏描繪了高大挺拔的寫字樓,美麗的人工湖,令人神往。不過,未來之瞳從2018年規劃至今,地基已經挖了7年。
這是一個餅畫得十分飽滿的板塊。
但是,由於政府把高新管委會、住建局統統搬到高新CID內,西安人就仍對高新CID抱有極強的期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要信心猶在,再虛的餅也可能被夯實!
回過頭來看,第一高樓代表了什麽?
地方的最高工程,最宏偉的規劃。
第一高樓既是餅王之王,也是地方的形象工程和信心工程。
隻要第一高樓能繼續施工,
那麽就證明這裏還是金融中心、頂級住宅區,還是城市發展的重心;
隻要第一高樓能繼續施工,
那麽就證明過去的規劃,都能一一實現;
隻要第一高樓能繼續施工,
那麽大家就都能有信心。
所以,第一高樓集體複活這個事兒,還能翻譯成另外一句話:
同誌們,咱們要有信心!
03
為啥是2025年?
全國各地第一高樓複活的時間節點在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
正值保交樓攻堅戰勝利在望之期
截至2025年3月,保交樓白名單審批貸款已經超過6萬億,涉及已經交付和正在建設的住房超過1500萬套。
你可以把第一高樓複活當作是“保交樓的第二階段”——
住宅保交樓的進度順利推至尾聲,確保了民生方麵沒有隱憂,國家隊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形象工程的“保交樓”。
更關鍵的是,
地方,有錢了!
2024年,中央政府為地方政府設定了6萬億元的新增債務限額,用於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
根據計劃,2024-2026年將分三年等額分配每年兩萬億元的額度。
也就是說,
2024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已全部發行完畢,大部分地區已完成置換。
2025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發行相關工作也已經啟動。
據統計,截至4月中旬,全國已有33個地區啟動隱性債務置換專項債發行,累計規模約1.56萬億元,整體發行進度約78%。其中,黑龍江等17地2025年度“置換隱債專項債”或已用完。
至此,將近4萬億的隱性債務被清空。
意味著,
地方騰出了更多的舉債空間。
由此,我們總算整理出來一個完整的邏輯線——
住宅保交樓臨近尾聲,為第一高樓的“保交樓”創造無害的輿論環境。
地方置換隱性債務後,騰出舉債空間,為第一高樓的複活輸送資金。
而一旦第一高樓複活,各地過去的規劃才能有說服力。
過去的規劃有了說服力,將來的規劃才能順利地展開。
對此,我想說:沒什麽比花錢更重要。
一季度,國債累計淨發行14680億元,同比增長9855億元,也顯著高於2020-2024年均值2010億元。

一季度,地方債發行28421億元,淨發行26268億元,同比增長16428億元,也顯著高於2020-2024年均值12919億元,達到曆史同期最高規模。

正是由於大力的舉債,近期的經濟數據好到誇張——
3月份,
M2,同比增長7%。
全社會的資金量上升,大環境裏的“水”更多了。
M1,同比增長1.6%,比上月高1.5個百分點。
全社會的活期存款大幅增加,說明願意消費、投資的資金更多了。
社融,新增5.89萬億,增速8.4%。
全社會願意借錢去消費、投資的人,也更多了。
於是,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
其中,基建投資投資增速進一步提高至12.6%,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速達19%,創近年新高。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
其中,以舊換新持續發力,家用電器、家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文化辦公均有20%以上的大幅增長。
這就是今年的策略——
通過大力持續地花錢,換來經濟的增長。
而所謂的“超級高樓集體複活”,不過是一個縮影。
最後,**給大家留了一個報告。***
今年的政府大力舉債的一年:赤字率4%,近15年來最高;政府債務規模預算13.8萬億,是近10年來最高;特別國債發行規模1.8萬億,近10年來最高。
甚至,今年年初定下的財政赤字、專項債和特別國債,還有進一步擴張空間。
那麽,
二季度國債和地方債的發債規模有多大?
各省份還有多少化債額度?
以上答案,你都能在報告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