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千戶苗寨大火目擊者:幾分鍾裏火勢瞬間變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場意外令人再次關注到曆史建築在活化利用中的消防安全。

文 |趙駿一 鄭子愚

編輯 |王瀟

“太快了!一下就無法控製了。”李彤(化名)得知親戚家的餐廳著火,立即趕了過來。火災現場,幾分鍾裏火勢瞬間變強,又在短時間裏把這棟小樓燒得隻剩空殼。

7月10日中午,貴州雷山縣應急管理局就此事發布通報,10日上午09時50分左右,雷山縣西江村發生一起火情。事件發生後,消防、應急、公安、急救隊伍等力量迅速到現場開展救援。截至10時20分左右,火情已完全撲滅,農戶木屋過火2棟。

這場意外令人再次關注到曆史建築在活化利用中的消防安全。千戶苗寨景區內木結構的“吊腳樓”層層疊疊,稍有不慎,火災就會牽扯到大片的傳統木屋建築。記者了解到,千戶苗寨在2018、2019、2020年都曾發生過火災。

消防群眾拉床單接住逃生者

10日10時許,接到員工打來“街對麵著火”的電話,王剛(化名)從家中飛奔趕到自家店鋪。到現場後,他看到街對麵的“阿濃食府”正熊熊燃燒,與自家店鋪的直線距離不到50米,濃黑的煙霧從鬥拱飛簷之間團團鑽出,店鋪周圍拉滿了警戒線。

有些後怕的王剛從員工嘴裏還原了更早些時候的火災現場。

最初,有員工聽到街對麵傳來“劈劈啪啪”的響聲,“像放鞭(炮)一樣”,出門一看發現,對麵的建築失火。

很快,一對年輕男女被濃煙火苗逼到了3樓屋簷上。男子向樓下扔了一張床單,樓下消防人員、民警和群眾十數人共同用床單接住了該名女子和其他逃生者。“著火了之後肯定大家都去幫忙,總不能見死不救吧!”王剛說。

彼時,李彤也從不遠處趕來。她到現場時看到房屋冒出濃煙,隻是一瞬間裏,火就點著了整棟房子,沒幾分鍾就燒得隻剩房子的骨架,“太快了!一下就無法控製了”。她透露,“阿濃食府”是親戚與朋友合夥開的餐廳。李彤得知自己的親戚劫後餘生,“人沒事就好。”李彤感歎。



黑煙在整個景區彌漫。網友“@自由小亞的魚”供圖

王剛告訴記者,消防人員反應迅速,趕到現場將大火撲滅。“火勢控製得還挺好的,因為他(消防)第一時間就出動了,半個小時不到火勢就變小了。”王剛說。另一名目擊者稱,消防將火情控製在一定範圍中,並沒有波及到周邊建築;直到目前,除開發生火災的建築外,周圍店鋪均正常營業。

截至發稿時,貴州雷山縣應急管理局的通報稱,10日10時20分左右,火情已完全撲滅,農戶木屋過火2棟,過火麵積450平方米。事故造成6人受傷,當地2名村民在火災中遇難。

傳統建築消防有挑戰

一場意外令人們再次關注到曆史建築活化利用時的消防安全。

上海文物及曆史建築保護專家蔡穎佶介紹,吊腳樓這種傳統民居建築營造技藝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一場不經意的火災就能將獨具特色的傳統木構建築的曆史價值、科學藝術價值等瞬間歸零。

苗寨的“吊腳樓”結構是由傳統的幹欄式建築的基礎發展而來以穿鬥式木構體係,因循地勢,造型纖巧。在建造時,無論是承重的大木構件還是裝飾的小木作,所用木材本身就要保持較低的含水率。再經過曆年使用,老木料在長期的自然幹燥後含水率更是非常低。這也意味著,發生火災時,這類木構建築的燃燒速度會非常快,高溫的煙氣和熱量也不易向外擴散,極易引發轟燃。

再加上,民居類傳統建築群自然生長,現場鱗次櫛比的布局、較小的防火間距、木門窗的開設大小方位以及消防通道狹窄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火燒連營”的情況,給火災撲救帶來不利影響。

蔡穎佶盤點了此類傳統木構建築發生火災的常見原因,包括住宅被不當使用,增加了火災負荷,還有電線短路、雷擊等意外。

她介紹,在實際滅火的過程中,考慮這類建築的結構和性質,用於其他場景可“瞬熄”明火的滅火方式很難應用在這些建築的救援中。因此,有很多的曆史街區在做城市更新或者保護規劃的時候,都會把消防安全提到首要考量。在傳統的曆史街區必須維持曆史環境原貌、街巷格局不能改變的前提下,采用微型消防站、小型的消防摩托車、完善室內外噴淋係統和火災報警係統等技術革新手段,可以切實提高這類建築的安全及耐久使用。

蔡穎佶認為,一般在此類木構曆史建築的使用過程當中,對建築本體構造可以進行相應的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采用防火塗料、防火漆、采用防火阻燃材料等措施。但更為重要的是使用人或管理人都應有相應的消防常識。對於傳統建築的火災隱患,要防患於未然,加強消防、防雷等日常的檢查與維護,這應該落實在時時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