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違建浮橋舉報者受訪:黃德義收了不少過橋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違章建築,禁止通行”。

在離洮兒河河西岸近百米的位置,立著一個鏽跡斑斑的警示牌,落款單位為洮南市瓦房鎮人民政府和洮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

“私搭浮橋被判刑”的當事人黃德義說,這塊兒牌好像從他2014年浮橋建起來後就一直立到現在。



洮兒河河岸旁樹立的警示牌

在佇立近十年的警示牌前,有一條布滿大水坑和汙泥的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在導航軟件上,這段小路被標注著“顛簸”,而這曾是振林村及附近鄉鎮居民通過黃德義的浮橋,就近前往河對岸的必經之路。

黃德義說,在他們一家經營浮橋時,河兩岸共近兩公裏的泥土路,是由他們一家人維護修繕。抽水坑的水、填沙土,保證河兩岸土路平坦,方便車輛行走,是由修建和運營浮橋的十幾位經營者共同維護。黃德義的說法,得到了振林村兩位李姓村民的證實。



洮兒河河西岸有數個大水坑

7月9日,大河報·豫視頻《看見》記者抵達洮南市瓦房鎮振林村,實地探訪被拆浮橋的曾建地,並走訪數位曾走過黃德義所修浮橋的振林村村民和附近鄉鎮居民,他們對浮橋一事的說法不一。

實探振林村:被拆下的浮橋船體零星散落在農田旁的雜草中

從洮兒河往振林村方向走,道路兩旁布滿村民種植的水稻和玉米,一片綠色生機。種植業曾是振林村及附近村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根本,但據振林村村書記胡寶玉所說,共有1500餘人的振林村,如今隻有600餘人留在當地,多是老年人和兒童,“我們這兒的青壯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沒啥年輕人留在這裏種地了”。

順著村子東邊外圍的小路向南走,在農田兩側的荒草中,零星散落著幾艘鏽跡斑斑的紅色鐵皮船,這是黃德義所建的浮橋被強製拆除後,遺棄在這裏的部分“廢品”,也是浮橋的主要載體,共有13節,最大的船體有3米寬、8米長、75厘米高。

黃德義向《看見》記者講述了他建浮橋的過程:沒有圖紙,全憑自己的腦子想著做。

依靠黃德義的想法和親戚的電焊手藝,黃德義的浮橋就此一步步建成,他說:“電焊的時候我就拿著個小滋水槍,滋這個焊接的地方,看哪裏漏水就再焊一下哪裏。”

自2018年10月浮橋被拆除後,這十三節船體就這樣零星散落在振林村附近的荒地旁,近日,有部分船體經黃德義同意,被附近村民借走,被當作拉農具渡河的工具。



黃德義站在廢棄船體上講述建浮橋過程

多位過橋者表態:收錢是真的,方便也是真的

“我娘家就在河對岸,要想就近回娘家,就必須走黃德義家的浮橋。”振林村一位60歲李姓村民說到,浮橋的存在確實方便河兩岸的人。“如今沒了浮橋,我回娘家要多走六十公裏地。”該村民補充說,他們一家過橋有時候給錢、有時候不給錢。“黃德義一家沒有強製找我們要,是我們過多了不好意思了,就多少給點,臉熟的村民基本都這樣。”

振林村超市經營者越氏兄弟也向《看見》記者坦言,振林村的村民是浮橋建成後最大的受益者。而他們因為經營超市每年需要進貨百餘次的緣故,更是離不開黃德義修建的這個浮橋。

“我們以前去白城進貨,就必須走黃德義家的浮橋,有時候給個五塊錢,有時候不給錢。現在沒橋了,要多繞七十公裏,成本能多八十塊錢,更不用說還多耽誤一倍的時間。”從父輩起,越家就開始在村子裏開超市,如今已有三十餘年,主要賣糧食米麵和飼料,他們說:“沒了浮橋,我們的進貨成本增加了,也就隻能把這些成本加到進來的貨品裏。”

振林村村書記胡寶玉也證實,浮橋的修建確實方便了附近的村民,而他在通過浮橋渡河時,也是給不給錢憑自願,並沒有被強製收錢。

雖然走訪的數十位振林村村民明確表明,黃德義的浮橋沒有對本村村民強製收費,但常年來往於白城和振林村附近鄉鎮的兩位出租車司機均表示:“不給錢不行,過了就要給五塊錢。”

據出租車司機回憶,浮橋兩頭會有繩子攔截,外來的車輛通行,給了錢繩子才會放下。黃德義針對此事回應:“繩子的存在是為了防止河兩岸車輛同時對向行駛,此舉措是為了保護車輛安全。”

此外,其中一位出租車司機也說明,有浮橋前,從白城市到瓦房鎮附近村莊(振林村從屬於瓦房鎮)需要付50元至68元打車費,如今沒了浮橋,去相同的目的地需要付180元,費用多了三倍左右。“說實話,有了浮橋確實近。要是不走浮橋,繞一圈的油錢也不止5塊錢。”

對於浮橋是否應該收費一事,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家建橋也花錢了,收點錢也沒啥大問題。”

另據多位過橋者回憶,黃德義修建的浮橋不僅是振林村五戶左右的村民前往河對岸開荒地種植的必經之路,也是河西岸數個村莊前往平安鎮、白城市等地的重要捷徑,而居住河西岸,卻在外省打工的村民,隻要想便捷回家,都會先落地白城市,然後乘坐出租車或其他交通工具,通過黃德義修建的浮橋回家。多位村民坦言:“浮橋車流量挺大的,尤其是在節假日。黃家人基本輪班24小時在浮橋兩側看守。”



振林村超市越先生講述有浮橋和沒有浮橋時出行的差別

舉報者:他修橋收錢就是違法的,損人利己

經當地村民介紹,居住在附近的某振林村村民,是黃德義建浮橋一事的舉報者,有村民直言,正因為此村民的舉報,才導致該浮橋被拆。

記者隨即前往該村民家,此人也坦言自己確實是舉報者。

“個人建橋收費就是違法的,他們靠這個浮橋賺了不少錢,這都是損人利己的事兒。”該舉報人稱自己僅在2018年前往洮南市水利局口頭舉報。

據此前報道,在2018年10月,洮南市水利局以非法建橋為由處罰並強製黃德義拆除浮橋。

舉報人也稱:“水利局前些年來過很多次,都讓他拆,是他在水利局來的時候拆,走的時候又建上。”

據此前媒體報道,洮南市水利局局長劉洪波稱:“我們要求他在規定期間內自行拆除違法建築物,恢複河道原貌。每次他們都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拆除,所以我們依法對其進行了處罰,並且每次都要求他拆除,絕不存在行政執法完了橋沒拆的情況。”劉洪波表示:“但是過一段時間,他在原位置上又搭橋了,我們巡查發現或接到群眾舉報,所以繼續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不過,舉報人也表明自己此前經過浮橋時,並沒有次次交費:“有時候看是本村的熟麵孔,我也沒掏錢就過去了。”

當《看見》記者問及舉報的舉動是否涉及“個人恩怨”時,該舉報人予以否認,稱:“兩家關係挺好的。”

《看見》記者走訪了附近村民,有位姓李的村民稱:“舉報人和黃德義以前因為一片開荒地的歸屬問題有矛盾。”也有村民含糊表示,應該是有人指使。



如今沒有浮橋的洮兒河實景

事情最新進展:有律師提供法律援助,已抵達白城市了解案件詳情

“前天(7月9日)有兩位律師聯係我了,我們雖然還沒簽啥合同,但基本確定讓他們代理我的二審案子了。”黃德義說,他的事情在網絡上發酵之後,有許多律師陸陸續續聯係他,希望提供法律援助。

據了解,目前,負責代理黃德義案件的律師已抵達白城市,將於近日前往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調閱該案卷宗,了解案件詳情。

而《看見》記者在跟訪黃德義時觀察到,隨著黃德義一事的不斷發酵,他的電話不斷響起,既包含多家媒體的采訪邀約,也有其他律師表示願意代理案件,提供幫助。

7月8日,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發文表示,對黃德義的申訴已立案審查。洮南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目前洮南市將於近期在振林村附近搭建一座便民橋,計劃秋收之前完成建設,在保證合理合法的基礎上能夠滿足便民通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