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突然失業,她瞞著家人在星巴克假裝上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魏曉涵

編輯|王珊瑚

接到那個被辭退的電話,是一個平凡工作日的上午。九九獨自坐在公司消防通道的台階上,“人員滿了,不需要你這個崗位了”,冰冷的通知從電話那頭傳來,此外沒有人向她解釋更多。離職那幾天,她一個人默默收走工位上的書、工作服、抱枕。

她三十五歲,和公婆住在一起,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失業的事情,除了老公家裏沒人知道。雖然今年就業環境不太好,但想到要和父母、公婆解釋,她不知道怎麽開口,“被動離職,我覺得不是一件特別光彩的事情。”

為了守住這個秘密,她依舊每天早上準點背包出門,上午去家附近的星巴克假裝“上班”,有時候起晚了,還要演一出要遲到了、慌亂出門的戲碼。下午轉戰書店或者圖書館,晚上準點“下班”回家,重新做回一個媽媽、妻子和兒媳。

這一次的失業期遠比想象中漫長。一開始,她也收到過工作機會,但有些糾結。這是作為媽媽的難處——孩子的學習、生活都要她操心,最好是朝九晚五,沒有大小周的工作,但幾乎沒有,猶豫之中機會給了別人。再後來,連麵試機會也沒有了。

失業的時間線延長到將近一個月,某個早晨,她感覺身心都到達了極限,躲進星巴克的廁所裏大哭了一場。回到家裏,一切又要維持正常運轉。

如果說這次失業讓人生陷入了短暫的停滯期,星巴克就成了一個重建自我的憩息地。九九說自己是一個傾訴欲很強的人,生活裏卻沒有什麽傾訴的機會。她坐在星巴克,在網上寫下自己的失業日記,引來許多中年失業的網友共鳴,和陌生人的交流、相互安慰,也讓她難得擁有了被理解的幸福感。

每天在星巴克假裝上班,也讓她久違地擁有了許多隻屬於自己的時間,她可以拋下那些社會標簽,不去想自己作為媽媽、妻子、女兒、兒媳的身份,不必迎合誰的要求,也重新思考工作的其他可能性。

以下是她的講述。

在星巴克假裝上班的日子

工作日早上八點多,吃完公公婆婆準備的早飯,我會背上雙肩包,裝上我的iPad、紙巾和水,假裝去上班,出門慢慢走十五分鍾,到家附近的星巴克。現在不點咖啡了,就從後門進去,那樣不需要和店員對視,到L型的空間裏長邊的一個小桌坐下,漫無目的地,開始刷手機。

如果是正常上班,我會換好職業裝,更早出發,避開地鐵早高峰。失業之後,製服拿回來再也沒穿過,單肩包換成了雙肩包,要帶我畫畫的iPad。有時候磨蹭到八點多還沒出門,我就假裝匆忙的樣子,早飯也不吃了,說“來不及了呀”。

目前是失業的第二個月,公婆心照不宣地沒有說什麽,他們是那種大大咧咧的人,沒有注意到我上班衣服的變化,上小學的女兒也不知道。防止說多錯多,我在家裏就不提公司的事情,保持沉默。離職的時候,我把公司的私人物品收回家,婆婆問了句,“這麽多東西要拿回來幹嘛?”我說,太久了拿回來洗一下,她也沒有繼續追問。

去星巴克和上班的方向不一樣,相熟的鄰居裏有一個不上班的全職媽媽,偶爾會碰到她剛送完孩子上學回來,問我你今天怎麽這麽晚走啊?我就低下頭說,對,今天有點事情。

附近商場都要十點多開門,那一個半小時我不知道去哪裏,這家廣場裏的星巴克時間很友好。工作日的早上已經有人坐在那裏了,大多是年輕人,談生意的多一些。也有大媽們結伴而來,可能是大企業退休的,聊聊子女的事情,吐吐槽,我們這邊的星巴克好像挺受上年紀的人歡迎的。最近發現一個和我一樣常來的爺爺,經常坐在後門的一個位置,外放聲音刷抖音。

不想一天坐在一個地方不動,下午換個氛圍,我就去附近的書店。書店的座位麵對窗戶,窗外是一條很寬闊的道路,有綠色植物,對麵就是上午那家星巴克。書店學生比較多,有時候下午都坐滿了,有看書的,也有在學習、背單詞的。我沒有想那麽多,還是沉浸在自己的事情裏麵,看東野圭吾的小說,用iPad畫畫。

以前上班的時候,我不太喝咖啡,也不怎麽去星巴克,偶爾喝一下瑞幸的生椰拿鐵。

去星巴克是我老公的建議。剛失業那幾天真的比較磨人,我整晚睡不著,一直在想中間到底出了什麽問題?他帶我去了附近的星巴克,說你可以在那裏先坐坐,過渡一下。去年還是前年,他跳槽的時候也經曆過這麽一段時間,瞞著父母,帶電腦去咖啡館坐著。



我老公是比較開朗的人,對花錢沒有什麽概念,會點杯咖啡在星巴克坐一天。我這個人比較焦慮,開始幾天會點,後來就不點了。星巴克真的也挺貴的,作為一個失業人員,這筆開銷是可以不需要付出的,長期下來比較有負罪感。

在星巴克坐著,有時候看著手機就開始發呆,大家都隔著桌子坐,音樂不吵,洗手間還放了一種很清爽味道的香薰,服務員不會一直催你點東西,我可以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我不想去那種獨立咖啡館,比較小,可能動不動抬個頭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就跟老板對視上了,比較尷尬。

晚上六點多到家,每天差不多這樣反複。到周五的時候就會很開心,終於可以回家了,不用偽裝了。



三十五歲是職場的邊界嗎?

我是在三十五歲被離職的。五一之前的一個早上突然接到電話,對接的同事告知我:“你的上級領導和部門主管都沒和你聊過嗎?人員滿了,不需要你這個崗位了”。對我來說是很受挫的一件事,從來沒有被這麽對待過,毫無準備被潑了一盆冷水。當下掛了電話,就很想罵回去。想不通,我陷入自我懷疑,從工作能力,到人際交往,到性格,那個五一天天被這些問題困擾。

那份工作是在一個大廠做行政類的崗位。在那裏隻要做一個聽話的執行人就可以了,不要有反抗,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大領導的每一句話,部門領導都會仔細揣摩他的意思。我其實很不喜歡這個氛圍,尤其工位搬到領導辦公室旁邊之後,我覺得如坐針氈。

當時找這份工作,是想著去大企業看一看。工作內容也和我的想象有很大出入,崗位分得很細,分攤到每個人的工作是很少的,太閑了。我想我還年輕,才三十五歲,這麽閑我會廢掉的。因此提過離職,被挽留了。我想是不是因為這樣讓他們覺得不穩定了?

失業的第一個月在星巴克,我每天會看看招聘信息,廣撒網投簡曆,安排麵試時間,可能百分之四五十有回音。第一個禮拜還是挺忙的,麵試排得挺滿,上午麵完,下午又去另一個地方。年齡、孩子、家庭氛圍,他們常常會用這樣的問題來判斷我。很多崗位寫的三十五歲以下或者1990年以後,我想就不要自討沒趣,不去投了。

可能因為我是圓圓臉,一直被人說像大學剛畢業的樣子,一點都沒有年齡危機。所以麵試人家提到年齡,我就覺得,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問題呢?是度過這個生日我就幹不了這個事情了嗎?

唯一有一次,麵試官聊到我的興趣愛好。我喜歡畫畫、攝影、做烘焙、寫東西什麽的,他會覺得我是比較重視自我感受和內心想法的人。聽到他的評價,我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他是以你個人而不是家庭和孩子來判斷,是不是符合這個崗位。

剛出來心氣稍微高一點,想找比之前環境、發展方向更好,有進步空間的,然後朝九晚五可以回來帶孩子的,挑挑揀揀就被剩下了。後來在招聘軟件裏投簡曆,已讀不回的越來越多,麵試越來越少,我投的情緒也越來越低,就處於現在這個狀態了。老公說你不要局限於現在的崗位,去嚐試別的?我也試過,專業對口都找不著,不要說換崗位。

我是一個傾訴欲很強的人,生活裏不太能和朋友家人傾訴這些情緒。有幾個朋友知道我失業的事,她們有自己的工作生活要忙,也不想讓她們看到我太難堪的一麵。你老是天天講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覺得人家會很煩你,懷疑是不是你這個人的問題,導致現狀不好。

我坐在星巴克,把社交媒體的名字改成被離職的那個時間點,個人的信息隱藏起來,開始用手機記錄自己的失業日常,一寫就是上千字寫滿了,才匆匆結束。沒想到有這麽多網友留言私信,也有中年失業的經曆,去圖書館、星巴克,要麽就是每天鍛煉。有人幾個月半年找到了工作,還有人很久沒有找到工作,已經自己“退休”了。

有人建議我在星巴克做兼職,還有人給我支招,怎麽樣優雅地在星巴克坐一天。比如去買優惠券,或者買一個星巴克的杯子,每次去就拿這個杯子,都是好心的建議,雖然我都沒采納。

六月一號那天,我趴在星巴克的桌子上沉沉地睡了一覺,感覺假裝上班的這一個月,身體和精神都到達了一個臨界值。看到一個網友的留言——“中年,我們也在渡過最難的一段時間,沒有跟父母說,報喜不報憂慣了,父母隻會更擔心,想要他們好好的,自己默默承受”。

就好像是媽媽那樣的長輩(在對我說話),我好希望她是我媽媽,可以這麽理解我。憋了好久的情緒爆發,眼淚控製不住,我一邊擦一邊躲進星巴克的廁所,偷偷哭了一場。

和親密的人講話反而會有負擔,對網上的陌生人是不太會設防的。很多人安慰我,說這就是人生的一個小小挫折,沒什麽的,大家都很善意,把特別溫暖的那一麵展現給我,也想知道我的後續。我就覺得,從家裏人那裏很少得到的理解和關心,更多地從陌生人那裏得到了。



對媽媽來說,工作意味著什麽?

這次失業我不太想跟公婆說,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實我更怕女兒知道以後不小心告訴我爸媽,他們肯定又是怪我,為什麽人家不要你把你辭退了?是不是你的原因?端午在爸媽家熱熱鬧鬧聚餐,好幾次鼓起勇氣想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女兒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在家做過一段時間的全職媽媽,重新出來工作的時候也找了很久,人家會比較在意這個空閑期,覺得你幾年沒有工作跟社會脫節了。當時我爸媽對我找工作的事情評論了很久,他們會覺得,怎麽找不到工作呢?懷疑我的能力不行。

和媽媽家族那邊的親戚比,我和老公就是“普通人”。大家都很成功,腦子很靈光,做事情又比較果敢,他們都是做老板的,隻有我和我老公是正常的上班族。爸爸一直覺得我應該去考各種證,讀這個書有什麽用?會給我很大的壓力,我不想重蹈覆轍,沒有意義,太消極了。

之前上班被老板盯著心累,回家以後也沒有自己的時間,工作帶孩子弄完快十點了,折騰下來很疲憊。現在是整個身體比較累,一天到晚在外奔波。我也想過要不自己在家帶孩子算了,那就不知道是一段時間還是一輩子了。

(之前做全職媽媽的時候)我一個人帶她真的好崩潰。我的女兒是個高需求的寶寶,不能離開一步,上廁所都不行,晚上不能睡整覺,會哭,會想吃奶,整個作息都顛倒了。學會走路了也不肯自己玩,我都是一隻手抱著她一隻手炒菜。老公平時工作比較忙,周末能稍微分擔一點,但不多。

當時對全職媽媽完全沒有概念,也沒有想要帶多久,你的選擇是被迫的。生完孩子我試過回職場,但根本沒法好好上班。公婆照顧了一段時間回了北方老家,我就辭職回家帶孩子了。

那段時間我整個人的狀態都很不好,特別焦慮。有一次我老公周末挑了一天下午去見朋友,吃完飯出門到晚上五六點還沒回來,我就很生氣,周末好不容易可以幫我帶一下娃,讓我緩解一下,輕鬆一點,那次就崩潰了。後來去看醫生了,我覺得沒有幾個(全職媽媽)沒看過精神科的。

到孩子上托班,我終於有了一點自己的空閑時間。開始做烘焙,報了班學畫畫,還考了幼教資格證書,想著可以不上班,但一定要有個一技之長,可以隨時上崗。等女兒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反複跟老公強調,要公婆過來幫忙帶,他們一到,我就立馬無縫銜接出去找工作了。

已經兩三年沒上過班了,突然出來麵對社會,其實有點恐懼跟忐忑,擔心自己適應不了。一開始在親戚的店裏幫點忙,是很簡單的體力工作,難免有一點點心理落差。我以前是學中文的,畢業之後的工作也是行政類的。但當時覺得能進入社會(就很好了),慢慢來,一點點融入。

我原本是一個在事業上沒有什麽理想的人,工作能讓我不用(向家裏人)伸手,就有一點經濟基礎。做過全職媽媽之後,(重新感受到)工作給了我太多精神上的自由。



重啟人生

失業之後,家庭生活沒有什麽變化。還是公婆做家務、接送孩子上下學,我“下班”之後輔導孩子功課,帶她上鋼琴課,監督她練琴。周末做飯帶孩子出去玩,也能和女兒做做烘焙,她也願意幫我弄。

屬於自己的時間更多了。我一開始給自己定了很多目標,比如每天畫一張畫,開了一個社交賬號希望日更,但都沒有實現。可能人都是有惰性的吧?我最近也沒有固定的了,怎麽開心怎麽來,慢慢畫,畫畫的過程很治愈,想用什麽顏色都可以,就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我可以去吃自己想吃、之前帶著孩子不方便吃的老字號小店,去西湖邊轉轉,反而有重新找到自己的感覺。當然,還是會注意避開我公婆常走的那幾條路。

在星巴克和書店,心情還是複雜又糾結的。可以不用想未來怎麽樣,有時候放空,孩子也不用操心,工作也不用操心,那時候覺得挺好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盡頭,又很焦慮。前段時間麵試了一份工作,等結果的時候又有點退縮,覺得現在屬於自己的時間好難能可貴,不想這麽輕易失去。焦慮和安穩像是蹺蹺板的兩頭,時不時比賽一下,誰輸誰贏的。

失業之後醫保要自己去交了,我前一段時間去辦的時候,旁邊另一個窗口,聽到一個中年男人在說,最近他們公司大規模裁人,他也是來自己辦醫保的。就覺得原來這麽多人都這樣,都不容易。

我老公安慰我,讓我放寬心慢慢找工作,不行他養我。我沒有辦法做到躺平的心態,他也可能麵臨(失業)這樣的情況,總要未雨綢繆是吧?到時候兩個人都沒工作怎麽辦呢?我就很擔心這樣的情況會發生。

前不久,和網友們建了一個群,想著有什麽資源可以交流一下,也在想要不要賣點東西,在小紅書上做個店鋪,度過這個過渡期。最近測了自己的人格類型,和想象中不一樣,我以為自己是很容易崩潰的類型,發現自己還算比較平靜地度過這個時期,算是進步吧。

等到家裏的房子裝修好,公婆要回老家,我可能要自己帶孩子了。不知道還要隱瞞多久,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