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二月上墳 禍臨門?那你聽沒聽過“閏二月上墳,財寶裝滿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為什麽說唱越來越火,因為他們真會“押”。

“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臨上門。”最近,這個無從考據的“俗語”突然在網絡上火了。很多人受其影響,選擇在3月21日——閏二月的前一天去上墳,結果把個別陵園堵得水泄不通。

隻火一天的“生意”必然如曇花一現。如果網友們傳播的是“閏月清明去上墳,金銀財寶裝滿盆。”那麽整個閏二月,售賣祭品紙錢的攤販都能賺的“盆滿缽滿”,豈不是更能帶動消費?

有些事,別管有沒有道理,壓個韻就能很有“說服力”。說到底,就是“流暢性捷思法”作祟——所謂的“俗語”因為朗朗上口所以容易被傳播,也因此大家潛意識裏認為它們是真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荒謬的道理、毫無邏輯的渾話,正是披著“流暢性捷思法”的外衣才大行其道的。


也得虧社會上沒流行這些“俗語”:一月別剃頭,剃頭窮成狗。二月別喝湯,喝湯一身傷。三月別喝酒,喝酒黴運走……照這麽胡謅下去,也別管上不上墳了,直接送自己上路吧……

對於為什麽會有閏二月不上墳的說法,荊門市傳統文化傳播協會副會長王君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這種說法有在湖北出現,“主要是提醒我們要提前去祭掃祖先,表示孝心,不要拖遝到閏二月才去。”

但無論俗語出現的動機具體是什麽,“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臨上門。”這種詛咒式的“俗語”都不應該被傳播。再者,中國幅員遼闊,“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詢問很多本地老人,此前也並未聽聞有此說法。哪有用湖北的風俗,經過短視頻的傳播,就可以指導湖南的婚喪嫁娶的道理?黑貓在歐洲是陰邪汙穢,在中國卻能鎮宅招財?貓咪找誰說理去?



“俗語”不僅因地而變,也因時而異。比如宋朝時期有“生子不舉”的說法,即百姓通常隻養二男一女,一旦家中嬰孩超過這一數量,便要把嬰兒溺死或扔掉。難道今日之文明現代人,還要效仿宋朝之混蛋?

清明節作為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重要節日,不僅能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掃個墓,何須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