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雙方在結束日內瓦的會談後,宣布分別調降 115% 的關稅。然而,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美國向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稅仍有 30% ,比中國向美國商品徵收的 10% 還高,質疑中國官方不敢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報告。 圖: X
為了解決美中兩國的高額關稅對彼此帶來的貿易問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 ( Scott Bessent ) 與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裏爾 ( Jamieson Greer ) 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於當地時間 10 、 11 兩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並於 12 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相互撤銷關稅。然而,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雖然美、中兩國降低的關稅額度相同,但目前美國向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仍比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更高,質疑中國官方不敢針對這個話題進行說明。
根據中國《財聯社》報導,在曆經兩日的協商後,美國方麵決定撤銷 4 月 8 日、 9 日兩日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的合計 91% 關稅,並在未來 90 日內暫停加徵 4 月 2 日公布的 34% 對等關稅中的 24% ,僅保留 10% 的關稅;中國方麵也先後取消 91% 與 24% 的反製關稅,保留最後 10% 的關稅,同時取消或暫停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型反製措施。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左)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剛結束於瑞士日內瓦的貿易會談。 圖:X
雖然美中雙方降低的關稅比率相等,但仍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扣除對等關稅與後續的報複關稅後,美國其實還有向中國出口商品徵收 20% 的打擊芬太尼全麵關稅,實際徵收關稅為 30% ,與中國官方極力宣傳的“表麵平等”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另外也有網友質疑,中國解除非關稅反製措施的承諾,可能是放鬆稀土出口管製的信號,認為中國未來可能已經沒有與美國進一步談判,爭取更好貿易環境的籌碼。“美國依然繼續向中國的小包裹徵收商品稅,並持續對中國實施芯片禁令『卡脖子』,真不曉得政府這次到底談了甚麽回來”。
也有網友分析認為,雖然現在中國放開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製,可能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供應鏈獲得喘息空間,但美國未來肯定會重組稀土供應鏈的布局,“屆時中國再次打出稀土牌,就已經無法起到任何效果了”。該名網友強調,美中雙方未來肯定會再次“翻臉”,且美國可能遭遇的衝擊相比,中國麵臨的挑戰難度更高,推測美中再次爆發衝突時,中國可能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另外,也有網友發現,中國方麵承諾解除 4 月 2 日以後的非關稅型反製措施,推測中國官方可能解除對稀土商品的出口管製。圖為稀土示意圖。 圖: 維基百科 by Peggy Greb(Public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