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新這波降低關稅後,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仍遠高於對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 美聯社
經濟研究及諮詢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最新這波降低關稅後,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仍遠高於對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凱投宏觀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實際關稅約為40%。
道瓊社報導,威廉斯也指出,美國似乎仍在試圖爭取讓其他國家也對中國的貿易實施限製。他警告,“90天的休戰協議並不能保證會帶來持久的停火”。但他也說,這份協議代表川普政府立場又一次重大退讓,因為中國並沒有在貿易失衡或匯率問題上,提供任何承諾。
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學家Erica Tay表示,美中關稅戰降級為雙方繼續在工作層級進行談判創造了條件,且不會延長雙方的經濟痛苦。她說,之前雙方互課“三位數的關稅,在本質上形同貿易禁運”,如今同意暫緩表明雙方都意識到,彼此的供應鏈過於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鉤。她還說,雖然削減後的關稅絕對稱不上低或“正常”,但至少落在一些企業認為可以接受的水準,這將使商品貿易得以恢複,隻不過恢複的速度和規模尚不清楚。
她說,首先,輪船和貨機需要及時啟動,而且可能需要幾輪談判才能達成初步協議。而接下來的問題是,“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