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天主教世界迎來首位美國籍教皇利奧十四世(又叫良十四世),本名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這位出生於芝加哥、在秘魯傳教數十年的神職人員,其政治立場和投票記錄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隨著CBS News等媒體披露其投票曆史,一個核心問題引發熱議: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這位新教皇是否將選票投給了唐納德·特朗普?

新教皇利奧十四世
根據L2 Data提供的選舉記錄,普雷沃斯特的投票曆史呈現出明顯的“中間路線”特征。他參與了2000、2004、2008和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卻在2016和2020年兩次大選中沒有投票。這種周期性的投票行為,反映出他對美國政治的階段性關注。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既參與過2012和2016年的共和黨初選投票,也在2008和2010年的民主黨初選中留下記錄,而伊利諾伊州不實行政黨注冊製度,這意味著他的選擇更偏向於具體候選人而非固定黨派。
2024年大選是普雷沃斯特近八年來首次參與總統選舉投票。此時的他已擔任梵蒂岡主教部負責人,並在2023年晉升為樞機主教(即紅衣主教),身份的轉變並未讓他放棄作為美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然而,美國法律嚴格保護選民隱私,所有公開記錄僅能顯示他“投票”的事實,卻無法揭示具體選擇對象。這為外界猜測留下空間——尤其是考慮到他與特朗普政府在移民等議題上的公開分歧,這種猜測顯得更為複雜。
普雷沃斯特的政治傾向,更多通過其公開言論和社交媒體行為得以展現。作為長期關注弱勢群體的神職人員,他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多次表達不滿。2017年,他在社交媒體上轉發多篇文章,反對特朗普的“穆斯林禁令”和難民限製措施,稱這些政策“違背福音精神”。2025年初,他又分享了《國家天主教記者》的評論,批評美國副總統萬斯關於“優先愛家人再愛陌生人”的移民言論,強調“基督教導我們擁抱所有受壓迫者”。

新教皇利奧十四世首次公開亮相
在社會議題上,普雷沃斯特延續了天主教傳統立場。他明確反對墮胎,在布道中稱“每個生命都是上帝的恩賜,包括未出生的胎兒”;同時支持更嚴格的槍支管控,2017年拉斯維加斯槍擊案後,他轉發芝加哥大主教的聲明,呼籲“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和合理控槍”。這些立場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形成微妙對比——特朗普雖自稱“反墮胎”,但在移民和槍支問題上的強硬態度,顯然與普雷沃斯特的“溫和進步主義”存在分歧。
特朗普對新教皇的誕生表現出高度熱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是美國的偉大榮耀”,並期待與其會麵。這種姿態既是對“首位美國教皇”的國家自豪感表達,也暗含對天主教選民的拉攏。然而,普雷沃斯特的“美國性”早已超越黨派界限——他擁有秘魯國籍,在拉美教會深耕多年,當選後首次演講未使用英語,反而用西班牙語向秘魯教區致意,顯示出其“全球公民”的自我定位。
他的哥哥約翰·普雷沃斯特向《紐約時報》透露,羅伯特在政治上“傾向中間路線,但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強硬政策深感失望”。這種家庭視角的描述,與普雷沃斯特在梵蒂岡的改革派形象相吻合——他曾推動女性參與主教任命流程,支持方濟各的“開放教會”理念,這些都與特朗普政府的保守主義傾向形成隱性對抗。

2023年9月,利奧十四世被時任教皇方濟各任命為樞機主教
回到最初的問題:普雷沃斯特在2024年大選中是否投票給特朗普?從現有信息看,答案更可能是否定的。他的公開言論、社交媒體記錄,以及對移民、人權等議題的立場,都與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存在明顯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