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在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根據聲明,雙方將互相降低加徵關稅,包括暫緩實施24%關稅90天等。聲明內容顯示中美都會臨時降低關稅90天,美國對華商品的關稅將由145%降至30%,中國對美關稅則由125%降至10%。在聯合聲明公布後,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指,兩方的“對等關稅”都將降低115%。
這個結果,是最好的結果,也超出了預期。按貝森特前往日內瓦前的說法,那就是並沒有指望能夠達成協議,關鍵是中美不能“脫鈎”,也就是不能讓關稅戰再升級。坦白說,雙方隻經過一輪談判就確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還是超出了預期的。
其實,中美貿易談判,從開始到結果,局勢都顯然對中國更加有利。實現在瑞士的談判本身,就已經是中方的勝利。更何況,談判是應美方再三的請求,也是在中方做出了“評估”之後才答應美方的。談判在瑞士這個第三國進行,這本身就是一種非正式的接觸會談,這也是一種需要。
雖然美方還一再的嘴硬,可繃不住神經而認低威也是比較明顯。對於特朗普來說,局勢應當是很不利。急於與中國恢複經貿談判,至少說明他對關稅戰心中沒底。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2025年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新華社圖片)
對於中方來說,從一開始就預判了特朗普的打法,也早早就進行了關稅戰的準備。特朗普本想通過一上來就上極限招術,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或逼中國“知難而妥協”,沒想到這一次中國是以牙還牙,讓他真正體味會到什麽叫“奉陪到底”。
其實,也難怪特朗普錯判了中國反製或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如此強硬的反製,如此不留餘地的反擊,這恐怕應當是曆史上所沒有遇到的事情,這也大大出乎世界各國的意料之外。也正因為嚴重地錯判了中國,所以才有了特朗普騎虎難下,必須求著來談判的局麵。
看來,這次中美的談判確實“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這表明雙方確實都亮出各自的底牌條件,或者說是提出了敏感而複雜的分歧矛盾焦點,並各自表達了自己的意願。按以往的慣例,這樣的表述往往與“富有成效、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及“達成共識”不粘邊,但這次隻經過一輪談判就“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就表示,確實都意識到了關稅戰的危害,或者說是繼續經貿接觸的重要性。實際上就是美方會談前所說的那樣,“要降溫防脫鈎”。

中美談判:在2025年5月10日於日內瓦舉行的中美官員首日談判中,中國代表團成員被拍攝到離開會談場地(Reuters)
中美從對等加徵關稅,到日內瓦經貿談判,中方給世界也上了一課——沒有在關稅這一原則問題上做出讓步。不犧牲原則立場,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這實際上暗含了中方這一次與美方打關稅戰的戰略戰術要義,實際上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中國的這番操作給世界各國做榜樣提底氣。“有中國在,天塌不下來”。美方此前滿世界的遊說盟國和相關國家對中國進行關稅圍攻,實際上還是延續了前任的“合縱聯橫”戰略戰術,也就是迫使相關國家站隊美國。而中方一句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顯然是在替全世界擋槍。
隻要中美硬剛到底,美國就難以有效地對相關國家施壓。也正因為如此,目前連日本、加拿大這樣的聽話國家都拒絕妥協。而歐盟更是在積極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並同時反製美國關稅。東盟與中日韓簽署的聯合聲明,也表明了要共同對抗美國關稅。在中國的持之以恆下,美國也不得不屈服。

圖為2025 年 5 月 11 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Jamieson Greer)在瑞士日內瓦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後,向媒體發表講話。 ( REUTERS )
回頭看,中方的操作,始終秉持一條——堅持走自己的路。回看關稅戰對中國的第一大好處,是加速內循環經濟圈的建設與完善,推動外貿出口導向型經濟向消費主導型經濟轉型的加速,這是建設強國經濟所必須的。為了應對貿易衝擊,中央政府確實做好了託底的經濟防範準備,才會無後顧之憂。
關稅戰第二大好處是進一步的樹立了中國的正麵形象,同時也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領導力。關稅戰的第三大好處是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韌性,使中國經濟、中國製造的國際地位大升,也就是中國經濟的吸引力更強。
關稅戰的第四大好處就是彰顯了中國的全球發展觀治理觀特別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的重要性,也可以說是一次實踐中國理念的過程。關稅戰的第五大好處就是加速了世界的變革,加速了多極世界格局的建立,對應的自然就是美國霸權的式微。

2025年5月5日,美國加州,一艘貨船停靠在長灘港(Port of Long Beach)。(Reuters)
中國獲得瞭如此多的重大好處,還真的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是他搞亂了世界,撕裂了西方和美國。既然特朗普要“麵子”,那就給他點“麵子”。中國非但沒丟“麵子”,反而還得到了“裏子”。因此,這一次會談就是真正的各取所需。當然,這次貿易談判的結果,也不僅是關稅的大幅調整,而是在經貿問題上建立磋商談判機製——雙方將定期或不定期輪流在中國、美國開展磋商,或在商定的第三國開展磋商。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麵磋商。
正如中國商務部所說的“本次會談達成了聯合聲明,是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50天,中國用了不到50天的時間,“教育”美國如何同中方打交道,更是讓美國和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當然,以不變應萬變的底氣,是“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