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0塊錢的工地餐,喂飽了多少人?

10塊錢的工地餐,喂飽了多少人?

文章來源: X博士 於 2023-03-22 20:20: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有一些大學生開始跟農民工“搶飯吃了”。

事情發生在四川宜賓,某大學旁邊有個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工地旁的臨時食堂,成了許多大學生填飽肚子的地方。

有人還專程跑來打卡,在社交媒體上寫了“工地餐攻略”,一再提醒“好菜來晚了就沒了”。

據說,現在那個地方,晚上6點之前來吃飯的都是學生,晚上6點之後來幹飯的才是工人。

所以,為啥大學生開始流行吃工地餐了?他們不是有食堂嗎?

10元的默契

工地食堂,遍布全國,隻要是有建設工程的地方,你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乍一看,和學校的食堂比起來,工地的就餐環境,實在是樸素到了極致。

一般情況下,一架普通的快餐售賣車,甚至一個巨大的保溫飯盒,就是一個工地小食堂的全部門麵。

·來源:西瓜視頻·耿總帶你去吃飯

也有人會把炒鍋和煤氣罐搬到工地旁,現炒現賣,甚至玩起了花活兒。

許多工地食堂都是露天的,不提供堂食,工人拿了飯就走,或是在道邊隨便一坐,直接開造。

稍微有“服務精神”的,會給你提供幾個小板凳和小餐桌。

有些小食堂所幸直接就地取材,有的將沒人要的破爛沙發拉過來當座椅,農民工兄弟們戲稱其為雅座。

有的則將廢棄的共享單車當成了臨時的飯桌,看上去頗有些後工業風的味道。

·來源:抖音·康呦喂

然而,毫不體麵的就餐環境,卻掩蓋不住工地餐驚人的性價比。

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工地餐可比學校裏的食堂實惠多了。

工地餐有葷有素,有蛋有肉,食堂裏有的,工地上都會有:

涼拌豬臉、青椒肉絲、臘肉炒菜花、西紅柿炒雞蛋、大塊的燒白,擠在一起的獅子頭……

·來源:B站·可甜可撩

偶爾趕上出餐的師傅心情好,你甚至還能在那一個個裝菜的鐵格子裏,發現對蝦和牛腩的倩影。

·來源:B站·晚霖媽媽

有人還“膽大妄為”地在工地旁開起了水餃自助,量大管飽,無限供應,誓要與工人大哥們無底洞一樣的胃拚個你死我活。

·自助水餃。來源:西瓜視頻·馬小跳生活記

而且食堂裏的阿姨可能會手抖,工地邊的大娘卻一定會把分量給足。

對於大學生而言,工地餐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在於它重油重鹽,許多都用了過量的豆瓣醬,看著色澤紅豔,令人食欲大增,但吃起來卻給胃部帶來了太多的負荷。

而前來工地覓食的,除了附近高校的學生,還有路過的快遞小哥,在不聲不響地幹完一頓工地餐後,開始他下午的工作。

·來源:B站·可甜可撩

你也能看到機械廠的工人,因為自家夥食太差,跑到隔壁工地造了一份大排飯,感慨說“以前都說工地苦,現在不一樣了”。

·來源:西瓜視頻·小鬆生活記錄

最重要的是,一頓有葷有素,配上大饅頭和米飯,能讓一個工人大哥吃飽吃好的工地餐,最低隻要10元。

·來源:B站·可甜可撩

如果你想“奢侈”一下,加兩個肉菜,多攝入些蛋白質,最後合計算下來也不會超過15元,還另外送你一瓶礦泉水。

而如果哪家的工地餐敢要到30塊錢以上,那就明擺著是奔著挑事兒去的。

·來源:西瓜視頻,平頭後生

因為10塊錢,是全國工友與小商小販共同達成的默契,是不隨通脹上漲,不隨城市變遷的不成文商法。

更何況,就算是10元錢,也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

你能看到有工地的大姐,為了供兒子上學,每次就打兩塊錢的米飯,用幾勺菜湯拌著吃;也能看到有60歲的工友,一頓隻吃四五個雞蛋,說這樣能撐一天。

在工地,除了10元一份的自助,你還能看到10塊錢的理發:在街頭隨便一坐,圍上一塊塑料布,師傅也不給你洗頭,噴點兒水就直接在風中開剪。

有些小商小販會把收來的二手衣褲拿到工地旁販售,曾經用來耍帥的潮牌,變成了如今用來下工地的“工作服”。

而這些衣服的報價,依然是每件10元。

·來源:西瓜視頻·道兄生活錄

10塊錢甚至能給你提供一個歇身的場所。

立在工地旁的一排集裝箱宿舍,拎包即可入住,簡陋、逼仄,夏天像蒸籠,冬天像冰箱,晚上下雨,吵得人連覺都睡不著,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帶空調一天也才要10元。

·來源:B站·大熊的生活vlog

一切都是如此便宜,以至於當外人偶爾闖入工地的生活圈後,會不由自主地發出疑問:

10塊錢的工地餐,真的賺錢嗎?

不易的生活

理論上,很賺。

有創業網站曾做過計算,一份10塊錢左右的快餐,每天隻要能賣出去150~200盒,純利潤就能達到大幾百甚至上千,隻要堅持幹,月入過萬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做一大鍋菜不難,難的是把這一大鍋菜賣掉。

有掌勺的大哥,拖著裝了一保溫箱的飯菜,冒著大雨去工地售賣。結果到了地方才得知,今天工地停工,有一大半人不在。

·來源:b站·晚霖媽媽

也有做飯的大姐,到了工地後才發現工人們的吃飯時間很短,過了12點還沒賣出去的飯,就基本永遠都賣不出去了。

在那些“工地食堂創業”的vlog裏,你經常能看見博主們乘興前往工地,敗興回到家裏。

那些吃不完的盒飯,就被免費分發給了其他在街道上謀生的人:賣紅薯的大叔、掃大街的阿姨、撿破爛的大爺......

·來源:B站·晚霖媽媽

對他們而言,一份飯就算是一份今天的小驚喜。

·來源,b站:賣盒飯的燕子

歸根結底一句話:大家都不容易。

在河南,有個叫王洋的大哥因為生意太忙,又擔心工地工人沒飯吃,索性就在工地餐的箱子上寫明價格,旁邊放一個二維碼,讓農民工自取。

結果所有農民工都自覺掃碼付款,飯是一份兒都沒丟。

但在後來的采訪中,王洋坦言,隻有新聞報道裏的那個餐點沒丟,他在別的地方也仿效這種模式,結果有人拿了餐不給錢,還死活不承認。

而能把飯賣出去,僅僅隻是開始創業的第一步。

一個事實是,幾乎所有工地外食堂,都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不時就被突擊檢查給一鍋端了。

有許多工人會在吃完飯後,將筷子和飯盒扔到綠化帶裏,把街道搞得一團亂。

所以在工地旁擺攤,早晚會遇到城管。

在“大學生愛上工地餐後”,有專家說這麽吃太不健康,重油重鹽,衛生安全沒有保證,血脂和血壓都給拉高了,跑廁所的次數也增多了。

但誰都知道,並不是所有人的三餐,都能像美食vlog所呈現的那樣均衡和精致,絕大多數人的飲食,無外乎還是:

碳水與肥肉、辛辣與鹽巴、糖分與多巴胺,大口地吞咽,濃烈地下肚。

一頓工地餐,僅此而已,既樸實,又粗糲,填飽的,是空空的肚子,獲得的,是生活的力氣。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金正恩為愛女從中國進口數十噸“臭臭的東西”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穀開來是“當代竇娥”
從名師到性侵犯,華女遭加州法院重判30年…
經貿會談結束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機製
與兒子換血!矽穀“抗衰”富豪:隻對部分器官有用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貿易談判重大進展 美官員:中國急於重啟貿易
緊跟川普準沒錯?他兩度高喊買股 標普大漲了…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 “豐碩”成果可能隻在股市?
美對中重大退讓!因中國在2問題上未有任何承諾
印巴空戰 中製導彈無損落地 印度撿到軍情大禮包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中媒:中國麵子裏子全拿下 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
中國男曬日本護照喊“打入敵人內部” 遭日網友檢舉急刪文
薄瓜瓜歌頌母親是“當代竇娥” 網友翻出黑曆史秒破防
現場細節:財長貝森特用糖來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紐約時報:這是習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貿易戰
“門鈴惡作劇”釀悲劇 高中生畢業前夕遭槍擊身亡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談判結果
來自美國的新教皇在大選中投給了特朗普嗎?
離譜!特朗普擬接受卡塔爾贈送豪華飛機當“空軍一號”
貿易戰重大進展!央視播《紐約我愛你》引熱議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0塊錢的工地餐,喂飽了多少人?

X博士 2023-03-22 20:20:44

最近,有一些大學生開始跟農民工“搶飯吃了”。

事情發生在四川宜賓,某大學旁邊有個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工地旁的臨時食堂,成了許多大學生填飽肚子的地方。

有人還專程跑來打卡,在社交媒體上寫了“工地餐攻略”,一再提醒“好菜來晚了就沒了”。

據說,現在那個地方,晚上6點之前來吃飯的都是學生,晚上6點之後來幹飯的才是工人。

所以,為啥大學生開始流行吃工地餐了?他們不是有食堂嗎?

10元的默契

工地食堂,遍布全國,隻要是有建設工程的地方,你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乍一看,和學校的食堂比起來,工地的就餐環境,實在是樸素到了極致。

一般情況下,一架普通的快餐售賣車,甚至一個巨大的保溫飯盒,就是一個工地小食堂的全部門麵。

·來源:西瓜視頻·耿總帶你去吃飯

也有人會把炒鍋和煤氣罐搬到工地旁,現炒現賣,甚至玩起了花活兒。

許多工地食堂都是露天的,不提供堂食,工人拿了飯就走,或是在道邊隨便一坐,直接開造。

稍微有“服務精神”的,會給你提供幾個小板凳和小餐桌。

有些小食堂所幸直接就地取材,有的將沒人要的破爛沙發拉過來當座椅,農民工兄弟們戲稱其為雅座。

有的則將廢棄的共享單車當成了臨時的飯桌,看上去頗有些後工業風的味道。

·來源:抖音·康呦喂

然而,毫不體麵的就餐環境,卻掩蓋不住工地餐驚人的性價比。

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工地餐可比學校裏的食堂實惠多了。

工地餐有葷有素,有蛋有肉,食堂裏有的,工地上都會有:

涼拌豬臉、青椒肉絲、臘肉炒菜花、西紅柿炒雞蛋、大塊的燒白,擠在一起的獅子頭……

·來源:B站·可甜可撩

偶爾趕上出餐的師傅心情好,你甚至還能在那一個個裝菜的鐵格子裏,發現對蝦和牛腩的倩影。

·來源:B站·晚霖媽媽

有人還“膽大妄為”地在工地旁開起了水餃自助,量大管飽,無限供應,誓要與工人大哥們無底洞一樣的胃拚個你死我活。

·自助水餃。來源:西瓜視頻·馬小跳生活記

而且食堂裏的阿姨可能會手抖,工地邊的大娘卻一定會把分量給足。

對於大學生而言,工地餐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在於它重油重鹽,許多都用了過量的豆瓣醬,看著色澤紅豔,令人食欲大增,但吃起來卻給胃部帶來了太多的負荷。

而前來工地覓食的,除了附近高校的學生,還有路過的快遞小哥,在不聲不響地幹完一頓工地餐後,開始他下午的工作。

·來源:B站·可甜可撩

你也能看到機械廠的工人,因為自家夥食太差,跑到隔壁工地造了一份大排飯,感慨說“以前都說工地苦,現在不一樣了”。

·來源:西瓜視頻·小鬆生活記錄

最重要的是,一頓有葷有素,配上大饅頭和米飯,能讓一個工人大哥吃飽吃好的工地餐,最低隻要10元。

·來源:B站·可甜可撩

如果你想“奢侈”一下,加兩個肉菜,多攝入些蛋白質,最後合計算下來也不會超過15元,還另外送你一瓶礦泉水。

而如果哪家的工地餐敢要到30塊錢以上,那就明擺著是奔著挑事兒去的。

·來源:西瓜視頻,平頭後生

因為10塊錢,是全國工友與小商小販共同達成的默契,是不隨通脹上漲,不隨城市變遷的不成文商法。

更何況,就算是10元錢,也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

你能看到有工地的大姐,為了供兒子上學,每次就打兩塊錢的米飯,用幾勺菜湯拌著吃;也能看到有60歲的工友,一頓隻吃四五個雞蛋,說這樣能撐一天。

在工地,除了10元一份的自助,你還能看到10塊錢的理發:在街頭隨便一坐,圍上一塊塑料布,師傅也不給你洗頭,噴點兒水就直接在風中開剪。

有些小商小販會把收來的二手衣褲拿到工地旁販售,曾經用來耍帥的潮牌,變成了如今用來下工地的“工作服”。

而這些衣服的報價,依然是每件10元。

·來源:西瓜視頻·道兄生活錄

10塊錢甚至能給你提供一個歇身的場所。

立在工地旁的一排集裝箱宿舍,拎包即可入住,簡陋、逼仄,夏天像蒸籠,冬天像冰箱,晚上下雨,吵得人連覺都睡不著,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帶空調一天也才要10元。

·來源:B站·大熊的生活vlog

一切都是如此便宜,以至於當外人偶爾闖入工地的生活圈後,會不由自主地發出疑問:

10塊錢的工地餐,真的賺錢嗎?

不易的生活

理論上,很賺。

有創業網站曾做過計算,一份10塊錢左右的快餐,每天隻要能賣出去150~200盒,純利潤就能達到大幾百甚至上千,隻要堅持幹,月入過萬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做一大鍋菜不難,難的是把這一大鍋菜賣掉。

有掌勺的大哥,拖著裝了一保溫箱的飯菜,冒著大雨去工地售賣。結果到了地方才得知,今天工地停工,有一大半人不在。

·來源:b站·晚霖媽媽

也有做飯的大姐,到了工地後才發現工人們的吃飯時間很短,過了12點還沒賣出去的飯,就基本永遠都賣不出去了。

在那些“工地食堂創業”的vlog裏,你經常能看見博主們乘興前往工地,敗興回到家裏。

那些吃不完的盒飯,就被免費分發給了其他在街道上謀生的人:賣紅薯的大叔、掃大街的阿姨、撿破爛的大爺......

·來源:B站·晚霖媽媽

對他們而言,一份飯就算是一份今天的小驚喜。

·來源,b站:賣盒飯的燕子

歸根結底一句話:大家都不容易。

在河南,有個叫王洋的大哥因為生意太忙,又擔心工地工人沒飯吃,索性就在工地餐的箱子上寫明價格,旁邊放一個二維碼,讓農民工自取。

結果所有農民工都自覺掃碼付款,飯是一份兒都沒丟。

但在後來的采訪中,王洋坦言,隻有新聞報道裏的那個餐點沒丟,他在別的地方也仿效這種模式,結果有人拿了餐不給錢,還死活不承認。

而能把飯賣出去,僅僅隻是開始創業的第一步。

一個事實是,幾乎所有工地外食堂,都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不時就被突擊檢查給一鍋端了。

有許多工人會在吃完飯後,將筷子和飯盒扔到綠化帶裏,把街道搞得一團亂。

所以在工地旁擺攤,早晚會遇到城管。

在“大學生愛上工地餐後”,有專家說這麽吃太不健康,重油重鹽,衛生安全沒有保證,血脂和血壓都給拉高了,跑廁所的次數也增多了。

但誰都知道,並不是所有人的三餐,都能像美食vlog所呈現的那樣均衡和精致,絕大多數人的飲食,無外乎還是:

碳水與肥肉、辛辣與鹽巴、糖分與多巴胺,大口地吞咽,濃烈地下肚。

一頓工地餐,僅此而已,既樸實,又粗糲,填飽的,是空空的肚子,獲得的,是生活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