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童公學:這個美式校園建築成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春日的暖陽喚醒了沉睡已久的萬物身上的每一寸活力,衡山路的梧桐樹,被金色的陽光染上片片生機。粗壯的枝幹承托著繁茂的梧桐葉,和著斑駁的樹影,在上海的春日裏輕輕搖曳。就在這條馬路的10號,有一棟西式建築格外顯眼,就連枝繁葉茂的梧桐也無法遮掩住它的風姿,它就是中美“校園文化”交融的成果,上海美童公學。



美童公學(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又名上海美國學校,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間主要麵向美國僑民子女開設的國際學校,其學校主樓於1994年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曆史建築,其宿舍樓及水塔,也在2004年被列入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曆史建築。建築,是凝固的藝術,更是凝固的曆史。美童公學的磚瓦間,是近兩個世紀的在滬美國人“社區構建”的實踐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美童公學舊址(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4研究所)

美國學校“落戶上海”

上海開埠後,最早踏足的美國人是以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為首的聖公會傳教士,美童公學的設立,也與教會有著密切關聯。

1910年,上海美僑人數達到940人,上海已然成為美僑在華規模最大的聚居地之一。但是,這座城市還沒有一所專為美國僑民兒童服務的學校。這些孩子除了去英國和法國人開設的學校之外,在上海就無其他去處,除非選擇家庭教師或者送到千裏之外的廬山牯嶺美國寄宿學校,甚至更遠的煙台。雖然英國和法國兩所學校提供的都是西方教育,但是在具體方式方法上與美國學校教育還是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如果這些美國兒童在幼年時期在英法學校接受教育,當他們重返美國繼續學業時,則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

基於這些考量,這些長期生活在上海的美國僑民也更傾向於將孩子們送到外地的寄宿學校。但是,在交通並不發達的時代,孩子與父母長期的分離,又成為一個關鍵問題。而孩子教育的問題最終也影響到父母們的工作狀態,鑒於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在教會工作,美國教會的正常工作開展也由此受到極大影響。

於是,在1911年1月,經過在華傳教會與美國本土總部的多次協商溝通,美國和加拿大海外傳教士第18屆會議明確提出,應該采取措施在上海首先建立傳教士子女學校。此後,9個在華傳教會做出回應,他們共同組建“上海傳教士子女學校委員會”(Committee on a school in shanghai for the Children of Missionaries),並在6月舉行的會議上,推舉樂靈生(Frank Joseph Rawlinson 1871—1937)擔任聯合委員會主席。



樂靈生與妻子Florence Rawlinson。樂靈生1871年生於英國。1899年移民美國,1902年取得美國國籍,並被美南浸信會派往中國傳教,在文教事業方麵有諸多建樹。

此後,該委員會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他們從便捷性、衛生狀況和食物供應、安全保障、開闊的環境、經濟優勢、宗教與道德以及與其他國家的競爭等多方麵考量,經委員會一直同意,學校最終確定在北四川路周邊。

1912年,9月17日,‘Shanghai American School’正式開學。因為這所學校在創辦之初並沒有中文名稱,上海人將其稱之為“美國人學校”,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美童公學”。這所學校是一所部分男女和教派的美國人子弟學校,學校的課程設置以當時最好的美國公立學校課程為基礎,並適當考慮在華孩童的適應度。學生年齡從8歲至18歲不等,年級跨度從小學至高中,因此這些學生畢業後可直接進入美國學校繼續學業。

美式校園建築初入中國

雖然在1912年,美童公學已然開學,但是其校區的建設卻始於十年後。位於衡山路10號的美童公學占地37210平方米,建築麵積達6118平方米,其設計主要模仿了美國費城獨立廳的風格,以弗吉尼亞威廉斯堡市的威廉和瑪利學院為原型,屬美國文藝複興式建築。現存的主要有主建築教學樓、宿舍及水塔三座曆史建築。



20世紀30年代的貝當路(現今衡山路)麥琪路(現今烏魯木齊中路)周邊航拍影像。畫圈中為美童公學校區,可以清晰地辨認出校舍建築群及操場

美童公學的主建築,也就是教學樓,采用的是假三層磚木石混合結構。以中間的大門為中軸線,中軸線上建有尖頂塔樓,站在衡山路上直接可以看到高聳的尖頂;兩翼對稱,清水紅磚外牆,簷口和窗架部分用白色石材,紅白相間,建築色彩豔麗、明快;坡頂平緩,出簷不遠,合理配置屋頂窗(即俗所謂“老虎窗”)。

其宿舍樓與主建築完全呼應,延續了主建築的西式建築風格。其立麵長而寬廣,左右對稱,縱向三段式,體形簡潔卻厚重穩妥。此建築仍然采用了平緩的坡屋頂,出簷不遠,屋頂有連續排列老虎窗,正中屋頂有突起塔樓。依舊用清水紅磚鋪就的外牆,是三角形山牆,牆體表麵在轉角處略有凹凸,牆麵有花紋裝飾,頂層一圈鐵質柵欄。



1937年拍攝的美童公學主體建築外景及老上海行號地圖中標注的校區位置

美童校園在上海落地後,其建築風格也引發了當時建築界的一些討論。在一些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者眼中,美童中學校園的建設,是西方大學校園設計“Campus”文化理念初入中國的標誌。美童中學建築的設計者著名美國建築設計師亨利·墨菲,用“不對稱”更有利於與自然環境協調,有利於校園空間的擴張、延伸,給學生以更多的自由空間和遐想。



亨利·墨菲(1877—1954),又譯茂飛,美國建築設計師。

美童公學的設立,美式校園建築初入上海,也讓美國文化逐漸傳入中國,中美文化也在不斷的碰撞中,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上海美僑“社區構建”的重要載體

1918年,因為分散居住,在上海的美國僑民並未形成自己的“社區”,許多美國人更是混跡與英國人之中,而被嘲笑是“假英國佬”或“半吊子英國人”,這讓許多美國人感到十分懊惱。1921年,美國亞洲協會上海分會表示,上海的美國人應該把“上海變成一個真正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個“生存的地方”,應該在合適的地方建立一個美國人的“社區”,使美國人擺脫“半吊子英國人”的窘境,美國學校也跟隨美國僑民和其它在滬美國機構遷居到滬西法租界,也就是現在的衡山路。

在1923年,耗時一年,耗資約72萬墨西哥鷹洋,前後相繼有7家傳教士差會、150家公司以及1300多個人捐贈的全新美童公學終於落成。此後,學校更是迎來了高速發展期,生源不斷增加,聲譽鵲起。



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美童公學的學習場景(圖片來源:上海美國學校官方網站)

一年多以後,不斷發展的美童公學已成為上海美僑社區的核心之一,被譽為“美國人社區合作的最佳典範”。因為各類設施的不斷完善,

和教師資源的不斷擴充,美童公學已然成為“海外美國孩童的最佳學校”。此時,這所學校已經不僅是一個隻為美國孩童提供教育的場所,更變成一個“國際大家庭”。據統計,至1925年,美童中學的在校學生人數已有451名,到了近十年後的1934年,學生人數更是超過600名,而在這些學生中,也包括一定數量的中國學生和少數混血兒。



1948年,美國記者Jack Birns在上海采訪,拍攝了一組美童公學的珍貴影像

然而,學校的圍牆,終究無法抵禦猛烈的炮火和動蕩的時局。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學校被迫停課了。1980年,學校複學,並依舊延續了‘Shanghai American School’這一英文名稱。目前的“美童公學”,也就是上海美國學校,於新世紀之初,分別在浦東和浦西建立了獨立校區,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等,已成為上海規模最大的國際學校之一。



如今,美童公學的遺存建築,在此次衡山路8號的改建中,得以保留,與毗鄰的新老建築交相輝映。其主體建築為704研究院(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使用,美童公學的建築水塔,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也成為遊客們爭相“打卡”之地。

參考文獻:

1.《海上遺珍:衡山路》,中華書局2018年8月出版,文章參見:https://ishare.ifeng.com/c/s/7mj6DN3T4Q1

2. 上海老底子,《母校故事:美童公學往事》,文章參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0360

3. 何方昱:《傳教士與上海美國學校的創辦(1896—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