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早刷到每日經濟報道報道的《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內蒙古某礦廠參觀學習中意外墮落溺亡》。

整件事情是這樣的:
這些學生是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7月23日上午10點20分左右,他們在老師帶領下去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的一個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就在他們學習浮選工藝時,腳下的金屬格柵板突然脫落了,6個學生和1名老師一起掉進了下麵的浮選槽裏。
雖然救援人員47分鍾後把他們救出來了,但6個學生都已經溺亡,隻有老師受傷活了下來。
浮選槽是什麽?簡單說就是一個大容器,裏麵裝滿了礦漿。礦漿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磨碎的礦石、水和化學藥劑的混合物,黏糊糊的像泥石流一樣。
這是一個標準的礦廠浮選槽:


浮選槽一般五六米深,裏麵就像沼澤一樣,全是粘稠礦漿,礦漿密度比水大得多常濃稠,有些浮選槽溫度能到60℃,可能造成燙傷。
人掉進去後,就像被拽進沼澤裏麵一樣,瞬間就沒了。人墜入後,會被立刻浸沒,而且會受到機械部件的毀滅者衝擊,不可能自己爬出來。
這是礦漿近照。
簡單地說,人掉下去,同時受到化學腐蝕+礦料摩擦+機械攪拌三重傷害。溺亡隻是體麵說法。
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悲劇?
核心是格柵板脫落了。有學生說平時這裏員工不多,但參觀時學生老師比員工還多,7個人站上去可能超出了格柵板承受力。

有工程師測算,按行業標準此類格柵板應能承受每平方米250公斤的重量,而6名學生分散站立時的總重量不超過500公斤,遠未達到設計極限承重,這明確指向了長期腐蝕導致的結構失效。
所以按照常理來說,浮選槽上方一般不讓普通人除了檢修在上麵走,尤其這麽多人,當時參觀的同學很多,在場也沒人提醒下?檢修也沒有六個人站一塊板的啊。
更諷刺的是,這家企業今年2月還發文章說換了浮選車間的格柵板,7月11日剛開了安全生產會議,結果還是出了事,多麽可悲。

局長查了一下,中國黃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上市公司中金黃金董事長周洲,就是從東北大學畢業的。
此前有個學校叫黃金學院,後麵被東北大學合並,全國搞貴金屬好多都是黃金學院畢業的。
有人問為什麽會有人選地礦專業?
因為就業有保障,本科畢業就有工作,去非洲好賺錢。
選這個專業的或者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大部分都家裏條件不太好,農村孩子非常多。他們也隻是想早點出來賺錢給家裏減負擔而已。
加上這些學生父母大多45歲以上,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培養一個考上東北大學的孩子多不容易啊。
這麽一想更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