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紅超(左)張紅甫兄弟。
“經營和找人過日子一樣,
適合自己才是最好最重要的。”
作者:陳佳莉 馬亦寒
2017年,一名年輕人問蜜雪冰城聯合創始人張紅甫,自己創業一年才開出十來家門店,怎麽才能開到1000家。
張紅甫回答:“你太幸運了,我們前10年隻開了一家店,開到1000多家店,我們用了17年。一切都是跌跌撞撞熬出來的,都是積累的結果。”
積累到2024年底,也就是蜜雪冰城創立的第27年,其全球門店數量已經超過4.6萬家,超越星巴克居全球現製飲品門店第一。
2元一根的甜筒、4元一杯的檸檬水、6元一杯的棒打鮮橙……曾有粉絲調侃蜜雪冰城是“貧民窟女孩的救星”,張紅甫則自嘲他和哥哥張紅超才是“貧民窟出來的男生”。
正是這兩名“貧民窟男生”,在數萬家蜜雪冰城門店鋪就的“低價賽道”上,向著首富之路發起了衝刺。
今年6月底,2025年《新財富》雜誌“500創富榜”正式發布。張紅超張紅甫兄弟以1179億元的身家,成為新的河南首富,位列全國富豪榜第16位。

“我有什麽資格嫌棄蜜雪冰城”
回看2025年上半年,張紅超與張紅甫帶著蜜雪冰城猶如坐上了過山車。
3月3日,港交所上市大廳內,8隻玩偶扭動著身體,在“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歌聲中,完成了“港交所最可愛的敲鑼儀式”。

·蜜雪冰城在港交所上市。
當日,蜜雪冰城股價持續走高,截至收盤漲幅達43%,總市值漲至1093.5億港元(1港元約合0.91元人民幣)。連續幾天,蜜雪冰城“5元檸檬水引爆港股”的神話一直在互聯網流傳。
然而,上市僅10天後,3月14日,湖北經視“3·15特別報道”節目曝出,蜜雪冰城宜昌門店使用隔夜檸檬片,涉事門店被立案調查。
事件發生後,輿論場呈現兩極分化的微妙狀態。部分網友質疑蜜雪冰城衛生狀況,但也不乏一部分網友下場護短:“4塊錢竟然有真檸檬”“蜜雪冰城都不嫌棄我窮,我有什麽資格嫌棄蜜雪冰城”……
這次事件也恰好擊中了蜜雪冰城最直觀的“標簽”——低價。隔天,蜜雪冰城股價竟上漲3%。

·蜜雪冰城門店。
類似這樣的爭議不隻發生過一次。
2021年,蜜雪冰城被中國質量新聞網曝出個別門店存在篡改開封食材日期,違規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漿、茶湯等問題,消息衝上熱搜。事後,蜜雪冰城回應稱已責令涉事門店停業整頓。
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護短:“畢竟那麽便宜,還要什麽自行車。”低價似乎成了蜜雪冰城的“免死金牌”,路人緣輕易難以撼動。
低價一直是蜜雪冰城的“圈粉”密碼,4元檸檬水讓大眾消費者直呼“太香”,其價目表上超過10元的產品僅有一款。在飲品賽道,價格能低到這個程度的屬實不多。
此外,蜜雪冰城曾在B站發布過一首主題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旋律簡單、“魔性”,使人上頭。

·蜜雪冰城主題曲視頻截圖。
低價+洗腦神曲,讓蜜雪冰城火速出圈。目前,其全網賬號粉絲量已經突破1000萬,相關話題播放量超200億次,成為新興消費品牌中的“國民級”IP。

“經營和找人過日子一樣”
低價是蜜雪冰城刻進骨子裏的基因,這源於創始人張紅超和張紅甫草根的出身和艱辛的創業史。
1997年,張紅超拿著奶奶給的壓箱底的3000元作為啟動資金,在鄭州城中村燕莊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刨冰店,取名“寒流刨冰”。
張紅甫當時還沒加入哥哥的創業隊伍,但親眼見證了哥哥摸爬滾打的過程。“顧客在門口點了飲品,他在裏麵做好,玻璃杯盛著,再送到門口樹蔭下的桌子上。他一個人忙碌得汗流浹背,頭頂的風扇又把他的汗吹幹。一天到晚忙下來,他到家洗澡的時候上半身全是鹽粒,穿的T恤已經硬邦邦地板結了。”張紅甫回憶說。
創業第一年,寒流刨冰因為拆遷、修路等原因,最終關門倒閉。後來,張紅超來到合肥賣了一陣冰糖葫蘆。1999年他又回到鄭州,盤下一個60多平方米的店麵,用800元買的二手冰櫃和自製的刨冰機,再次做起冷飲生意。
因果醬雪花冰“甜蜜如雪”的口感,又因店內冰品多達上百種,店鋪得名“蜜雪冰城”。
張紅超至今還保存著這家門店的照片。隻是,當時招牌上寫的是“密”雪冰城——因為做招牌的人把字打錯了,如果要改,還要再掏200元,為了省錢,張紅超就沒改。

·早期創業時的張紅超。
2003年,再次曆經倒閉、拆遷的挫折後,“蜜雪冰城”在一家學校旁邊的廢棄大院裏重新開業了,更名為“蜜雪冰城家常菜館”。這家店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一塊錢的刨冰、兩塊五的揚州炒飯、三塊錢的漢堡……低廉的價格迅速吸引了學生群體及周邊居民,小店裏總是人頭攢動。
隨著家常菜館的生意日益火爆,張紅超在店門口支了個攤位,開始售賣冰淇淋,逐漸回歸了冷飲生意。2007年,蜜雪冰城開始擴張,張紅甫也加入到創業中,開了第一家加盟店。
因為張紅超上學時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大學就讀於財經類高校,張紅甫曾形容哥哥“很會計算”。“哥哥的計算不是算計顧客,如何從他們口袋裏多掏錢,而是算計自己,如何能把低價做到極致。”張紅甫說。
當時,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火炬”蛋筒冰淇淋,售價十幾元仍很暢銷,張紅超從中看到了商機。他上網查詢配方,把配料都買回來,一點點地勾兌調試。最終,僅1元的蛋筒冰淇淋開售,憑借高性價比迅速打開市場。
此後,低價策略也一直貫穿在兄弟倆的經營中。為了打破冰淇淋單品的季節局限性,張紅甫動手調配出了“卡布奇諾咖啡”飲品,定價1元,結果一炮而紅。他把這款產品的爆火也總結為,“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創業過程中,兄弟倆不是沒有動過做高端產品的念頭,但屢戰屢敗。張紅甫在日記裏總結經驗教訓:“也許經營和找人過日子一樣,適合自己才是最好最重要的。生就的旺夫大圓臉,就認真踏實過日子吧,別羨慕網紅臉,咱化不成那樣的妝。”

成於低價,也困於低價
蜜雪冰城走紅之後,不少人都對其商業模式產生了興趣。畢竟,市場上主打低價策略的店鋪眾多,但隻有蜜雪冰城把規模做得如此之大。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環球人記者表示,蜜雪冰城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通過全球采購和自產基地的聯動,大幅降低了原料成本。另一方麵,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場的布局非常成功,通過精細化的市場策略和高效的單店運營能力,實現了門店的快速擴張和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
另外,江瀚強調,在目前反向消費成為主流消費趨勢的情況下,蜜雪冰城的價格優勢恰恰契合了這一趨勢。

·蜜雪冰城飲品。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蜜雪冰城成於低價,也困於低價。
2024年,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比起市場上動輒4到6元的冰杯,又一次在價格上實現了“降維打擊”。但隨後消費者吐槽,“1元冰杯”根本搶不到,進而質疑其用噱頭來賺流量。
同時,蜜雪冰城數年間也悄悄漲價了幾輪:2023年,蜜雪冰城多款飲品價格上調,蜜桃四季春和咖啡係列飲品均漲價1元;2024年,廣州多家蜜雪冰城門店發布公告稱,“即日起,本店飲品(含冰淇淋係列)門市價加1元”。雖然漲價金額不多,由於原價低,漲價幅度顯得很高。而每次漲價的新聞總會撥動消費者的敏感神經,也讓外界質疑其低價路線還能走多久。
江瀚表示,蜜雪冰城的低價策略,目前也麵臨風險與挑戰。“隨著市場的發展,競爭對手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讓價格戰不斷升級,很容易造成成本失控,企業可能會因此陷入惡性循環。”
此外,蜜雪冰城的產品質量問題,也被認為與低成本、高速擴張有關。張紅甫早在2016年就曾發現部分門店管理混亂,比如缺斤短兩、用不新鮮的檸檬。他當時意識到,“蘿卜快了不洗泥”。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要停下來係係鞋帶,不再為了增長而增長,而是做好運營,讓它自然增長。”張紅甫這樣表示。盡管他已意識到了擴張過快的問題,但鑒於蜜雪冰城巨大的規模,想要真正把想法落實,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