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2日,總部位於美國的保羅·沃森船長基金會宣布,國際刑警組織已解除13年前依據日本要求對知名反捕鯨活動家、“海洋守護者協會”創始人保羅·沃森(Paul
Watson)下達的紅色通緝令。國際刑警組織同日向美聯社和法新社證實了此事。
“自2012年5月我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次被捕以來,日本捕鯨團體已經對我窮追猛打14年。這是一場由資源無限的強大國家發動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追捕,但我終於自由了。”保羅·沃森船長基金會22日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引述沃森的回應寫道。
另據美聯社23日報道,現年74歲的沃森也通過“海洋守護者協會”法國分會發表聲明稱,國際刑警組織的這項決定“結束了14年來出於政治動機的迫害,並凸顯了日本在南大洋鯨魚保護區進行捕鯨活動的公然非法性”。“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小小的正義勝利;對鯨魚來說,卻是一次重大的正義勝利。”
保羅·沃森船長基金會的帖文 X截圖
沃森1950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現擁有加拿大、美國雙國籍。作為一名素食主義者,他長期在世界各大洋上奔波,專注保護鯨魚,因此廣受環保人士、動物權益倡導者等群體歡迎,但也有批評者也質疑他所采用的手段過於激進。
2008年,沃森和“海洋守護者協會”同日本捕鯨船隊對抗的經曆,被拍為紀錄片《護鯨大戰》,引發人們對公海捕鯨議題的關注。2012年5月,他因哥斯達黎加的引渡令在德國被拘留。同年9月,應日本和哥斯達黎加的請求,國際刑警組織對沃森發布了紅通令。
日方要求發布紅通令的依據是,沃森涉嫌在2010年與一艘日本“捕鯨科研船”發生衝突。按照日方說法,沃森當時命令自己船隻的船長向日方船隻投擲爆炸物,妨礙了對方執行公務,要求將沃森引渡至日本受審。沃森和他的團隊則否認了這些指控。
紅通令本身並不是逮捕令,而是一種請求各國執法機構協助的通報。國際刑警組織成員國在接到紅通令後,會根據自己的法律程序和國際義務決定是否采取行動。但正是依據這份來自日本的“通緝請求”,沃森去年7月在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被捕,麵臨可能最高15年的監禁。
不過,由於丹麥政府拒絕了日方的引渡要求,沃森去年12月便獲釋,回到現居地法國。丹麥司法部當時解釋說,這是因為日本方麵拒絕就沃森可能麵臨的刑期時間給出充分保證:即如果沃森在日本被判刑,其在丹麥的已在押時間不會被計入他在日本的刑期。
2014年,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出動快艇幹擾日本捕鯨船“第二勇新丸”號,日本捕鯨船使用水炮驅逐 “海洋守護者”協會官網
昨日(7月22日),國際刑警組織發言人向法新社證實,國際刑警組織檔案管理委員會(CCF)已將沃森從紅通名單中移除。發言人表示,這一決定並不代表該組織對此次案件或2010年日方指控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斷”,而是“基於國際刑警組織的數據處理規則”,並考慮到了丹麥拒絕引渡沃森這一“新的事實”。
美聯社稱,國際刑警組織還在聲明中提到,除了丹麥外,此前也有其他國家拒絕引渡沃森;而日本在此案中態度異常“積極”,這一點“可能表明該案件存在政治因素”。
對此,沃森在法國的律師威廉·朱利耶(William
Julie)說,CCF能承認該案存在“政治因素”,就使這一決定“在其法律屬性之外具有象征性意義,而不僅是純粹的刑事執法考量”,意義重大。此外,據朱利耶說,CCF解除紅通令的其他考量還包括認為沃森隻是“間接參與”2010年風波,但受到的指控“明顯不成比例”,且事件本身已經相當久遠。
“海洋守護者協會”法國分會23日表示,這是“一場道德和象征性的勝利”。但該協會負責人拉米婭·埃塞姆拉利(Lamya
Essemlali)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沃森完全恢複行動自由,因為日本本國對沃森的逮捕令依然有效,其他國家仍可以基於與日本的雙邊引渡協議或其他合作機製,對他進行逮捕。
長久以來,日本官方一直將捕鯨、食鯨視為一種“傳統文化”,多次舉辦相關活動,維持食鯨文化,並向民眾推廣,但其過度違規捕鯨一直被國際社會詬病。當前,日本、冰島、挪威是世界上唯三仍允許商業捕鯨的國家。
1948年,國際社會依照《國際捕鯨公約》設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日本1951年加入該委員會。1986年,IWC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日本一度被迫結束商業捕鯨,但很快轉而以“科學研究”為名在西北太平洋、南極附近海域等從事所謂“調查捕鯨”。國際海洋生物保護團體指認日本以“科研”之名,行“商業”之實,每年獵殺數以百計鯨魚。
多年以來,日本一直遊說IWC成員國,特別是新加入成員國支持恢複商業捕鯨。但在聯合國國際法院2014年裁定,日本科研機構在南大洋捕鯨違反《國際捕鯨公約》,日本政府2018年在IWC巴西年會上推動恢複商業捕鯨的提案再次失敗之後,日本以存在“嚴重分歧”為由,直接宣布退出IWC,並於2019年重啟商業捕鯨。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鯨魚肉曾經是日本人口重要的肉食來源之一,但隨著對捕鯨的限製和食物種類的增加,日本國內的鯨肉市場當前事實上已大幅縮水。至於日本政府為何執著於捕鯨產業,綠色和平組織駐日本分支機構的前工作人員曾透露,捕鯨是日本政府運作的,是龐大的官僚結構,有研究預算、年度計劃,涉及有關官員的職業晉升和養老保險諸多利益。而有關的選區與政客也一樣有同樣的密切的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