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英國防疫政策評估報告:“史上最嚴重失誤”

英國防疫政策評估報告:“史上最嚴重失誤”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1-10-13 09:28: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新冠疫情至今英國政府的應對措施怎樣?封城是否及時?措施是否妥當?英國議會跨黨派小組委員會的評估報告有結論。https://t.co/EsM8JDz49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2, 2021
英國議會跨黨派小組委員會最新公布的評估報告認為,在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英國未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新冠病毒的蔓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失誤之一。

自2020年年初爆發新冠疫情至今,英國受感染的總人數約為820萬,13.8萬人因新冠病毒死亡。

報告說,政府在科學家的支持下采取的措施是試圖管理疫情,實際上是通過感染實現群體免疫。

由英國議會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健康及社會護養委員會(th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Committee)和科技委員會(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公布的這份長達150頁的報告,主要評估英格蘭地區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並沒有特別針對威爾士、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由於英格蘭地區人口占全英國總人口的八成,因此英格蘭地區的防疫政策影響最大。

這份報告稱,造成全世界5百萬人死亡的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和平時期遭遇的最大困難”。

BBC中文盤點這份報告評估英國防疫措施的四個看點:

疫情之初封城延誤

英國出現第一例感染病例是在2020年1月31日,但到3月23日才宣布封城措施。

報告認為,在疫情出現後,英國政府的應對策略是希望加以管控,“通過感染達到群體免疫”,而不是阻斷病毒的蔓延。

報告稱,英國政府的這一對策是基於以往處理流感的經驗,而且是在英國緊急衛生科學顧問小組(Sage)的建議下采取的對策,但是英國上下的所有政府官員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顯示“一定程度的群體思維”。不過,在歐洲的其他地方也有同樣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當亞洲等其他地方的國家在新冠病毒蔓延後立即采取嚴格的邊境管製後,英國並沒有以開放的思維接納采用同樣的措施。

其結果是,在疫情初期盡管中國和意大利都有證據顯示病毒傳染率很高、造成嚴重疾病,而且當時當時缺乏治療手段,英國卻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病毒的蔓延。

報告總結認為,英國在疫情之初看待這一大流行病時的無知,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

英國前衛生大臣、健康及社會護養委員會主席傑羅米·亨特(Jeremy Hunt)在被問及群體免疫是否政府最初的政策時表示,他認為政府並沒有意願想要全部人口都被感染。

英國科學家在3月16日改變了建議,政府又等了一周之後才宣布封城。

報告總結說,在疫情最初幾周遲遲沒有封城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和決定,堪稱“英國曆史上最重大公共衛生失誤之一”。

那麽誰應該為此錯誤負責呢?

英國議會科技委員會主席格雷克·克拉格(Greg Clark)回應說,在任何民主社會,政治人物都應該負責,但是當時從首相到下麵的每個人都是在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采訪中表示:“我們有些事做對了,有些做錯了,關鍵是我們不要就這麽過去了而不努力總結經驗教訓,並且勇於麵對某些非常難以接受的事實真相。”

病毒檢測和跟蹤係統“又慢又亂”

英國早在2020年1月就研發出病毒檢測,是最早研發出新冠病毒檢測的國家之一,但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第一年當中卻沒有將這一科研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檢測和跟蹤係統(Test and Trace)。

社區檢測在2020年3月停止,在疫情高峰的數周時間內隻有那些住院的病人接受檢測。

英格蘭的醫療保健體係NHS直到2020年5月才推出檢測和追蹤係統,但是議會的報告稱該係統的開始“緩慢、不明確而且經常混亂”。

疫苗研發和推廣成功

報告中對疫苗的研發和推廣提出了表揚,包括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研發都得到英國政府的支持。

報告說,新冠疫苗研發和推廣是史上控製疫情最有效的一次大行動,並將最終幫助拯救英國和世界各地無數人的生命。

截止今年10月10日,英國已經接種了9400萬劑新冠疫苗。

在疫情初期采取的一個關鍵步驟是根據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裏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的建議,成立了由科學家、國家衛生係統和私營部門的尖端人才組成的攻關小組,而風險資本家凱特·賓漢姆(Kate Bingham)在其中發揮了“有膽略的領導作用”。

報告說,英國也致力於新冠病人的治療研究,用如地塞米鬆治療法等的康複試驗工作,是英國應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個真正領軍世界的方麵。

另外報告還讚揚醫療係統和政府應對疫情增加了重症看護能力,確保絕大多數需要住院的病人都得到應有的治療。

疫情暴露出不平等

這份報告還指出,新冠疫情加劇了現有的社會、經濟和健康方麵的不平等,需要認真對待加以解決。

報告特別強調了少數民族群體、有學習障礙和自閉症的人的新冠感染死亡率“高到令人無法接受”。

少數民族的新冠高死亡率有各種原因,其中包括可能的生物原因和因住房和工作條件而增加的接觸風險。

對有學習障礙的人而言,則沒有充分考慮到封城隔離會對他們產生的不利影響。

在疫情初期,老人護理院的防疫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在沒有充分測試或隔離的情況下,迅速讓老人出院進入護理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說明這一疏忽。

再加上未經檢測的工作人員將病毒從社區帶入老人院使情況雪上加霜,造成數以千計的人死亡,而這些死亡本是可以避免的。

由新冠中喪親的人組成的權益組織(The Covid-19 Bereaved Families for Justice)說,很多人將把這份報告看作是對他們的“一記耳光”。

該組織的發言人漢娜·布拉迪(Hannah Brady)說:“這份報告就是一個笑柄,它隻對政治爭論感興趣,而完全不關心那些因為新冠病毒失去父母、配偶和孩子的人的感受。”

查看評論(17)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棵樹倒在了亞馬孫雨林,露出了原住民的“骨灰盒”
40℃熱炸了,比天氣更熱的是“新高溫經濟”
女子花20萬元找對象:說好的14位男性沒見完
幼兒園鉛中毒,孩子到底吃了什麽?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韓外交部回了10個字

24小時討論排行

9年前未買百架殲-10C! 伊朗軍官曝當年“打錯牌”內幕
會見梅爾茨 王毅提起中國曾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現場 眾議長一舉動讓美國“炸鍋”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營750人正露營河邊
數千人湧入割韭菜,北京的這座山被“薅禿了”
較真來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中國消費降級 五星級飯店紛紛在街頭擺起了地攤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網傳墜亡機長能力排查不合格 業內人士揭晉升內幕
未按規定申報行蹤!奧運冠軍退出遊泳世錦賽
2050年衰老將被攻克?合成生物學教父揭秘長壽未來
紐約法拉盛實錄:無證移民,跟移民局玩貓鼠遊戲
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
美國得州洪水逐漸退去,20餘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BBC上百名員工聯名,指控公司淪為“以色列傳聲筒”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擋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執行死刑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英國防疫政策評估報告:“史上最嚴重失誤”

BBC中文 2021-10-13 09:28:54

新冠疫情至今英國政府的應對措施怎樣?封城是否及時?措施是否妥當?英國議會跨黨派小組委員會的評估報告有結論。https://t.co/EsM8JDz49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12, 2021
英國議會跨黨派小組委員會最新公布的評估報告認為,在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英國未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新冠病毒的蔓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失誤之一。

自2020年年初爆發新冠疫情至今,英國受感染的總人數約為820萬,13.8萬人因新冠病毒死亡。

報告說,政府在科學家的支持下采取的措施是試圖管理疫情,實際上是通過感染實現群體免疫。

由英國議會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健康及社會護養委員會(the Health and Social Care Committee)和科技委員會(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公布的這份長達150頁的報告,主要評估英格蘭地區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並沒有特別針對威爾士、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由於英格蘭地區人口占全英國總人口的八成,因此英格蘭地區的防疫政策影響最大。

這份報告稱,造成全世界5百萬人死亡的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和平時期遭遇的最大困難”。

BBC中文盤點這份報告評估英國防疫措施的四個看點:

疫情之初封城延誤

英國出現第一例感染病例是在2020年1月31日,但到3月23日才宣布封城措施。

報告認為,在疫情出現後,英國政府的應對策略是希望加以管控,“通過感染達到群體免疫”,而不是阻斷病毒的蔓延。

報告稱,英國政府的這一對策是基於以往處理流感的經驗,而且是在英國緊急衛生科學顧問小組(Sage)的建議下采取的對策,但是英國上下的所有政府官員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顯示“一定程度的群體思維”。不過,在歐洲的其他地方也有同樣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當亞洲等其他地方的國家在新冠病毒蔓延後立即采取嚴格的邊境管製後,英國並沒有以開放的思維接納采用同樣的措施。

其結果是,在疫情初期盡管中國和意大利都有證據顯示病毒傳染率很高、造成嚴重疾病,而且當時當時缺乏治療手段,英國卻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病毒的蔓延。

報告總結認為,英國在疫情之初看待這一大流行病時的無知,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

英國前衛生大臣、健康及社會護養委員會主席傑羅米·亨特(Jeremy Hunt)在被問及群體免疫是否政府最初的政策時表示,他認為政府並沒有意願想要全部人口都被感染。

英國科學家在3月16日改變了建議,政府又等了一周之後才宣布封城。

報告總結說,在疫情最初幾周遲遲沒有封城和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和決定,堪稱“英國曆史上最重大公共衛生失誤之一”。

那麽誰應該為此錯誤負責呢?

英國議會科技委員會主席格雷克·克拉格(Greg Clark)回應說,在任何民主社會,政治人物都應該負責,但是當時從首相到下麵的每個人都是在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采訪中表示:“我們有些事做對了,有些做錯了,關鍵是我們不要就這麽過去了而不努力總結經驗教訓,並且勇於麵對某些非常難以接受的事實真相。”

病毒檢測和跟蹤係統“又慢又亂”

英國早在2020年1月就研發出病毒檢測,是最早研發出新冠病毒檢測的國家之一,但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第一年當中卻沒有將這一科研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檢測和跟蹤係統(Test and Trace)。

社區檢測在2020年3月停止,在疫情高峰的數周時間內隻有那些住院的病人接受檢測。

英格蘭的醫療保健體係NHS直到2020年5月才推出檢測和追蹤係統,但是議會的報告稱該係統的開始“緩慢、不明確而且經常混亂”。

疫苗研發和推廣成功

報告中對疫苗的研發和推廣提出了表揚,包括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研發都得到英國政府的支持。

報告說,新冠疫苗研發和推廣是史上控製疫情最有效的一次大行動,並將最終幫助拯救英國和世界各地無數人的生命。

截止今年10月10日,英國已經接種了9400萬劑新冠疫苗。

在疫情初期采取的一個關鍵步驟是根據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裏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的建議,成立了由科學家、國家衛生係統和私營部門的尖端人才組成的攻關小組,而風險資本家凱特·賓漢姆(Kate Bingham)在其中發揮了“有膽略的領導作用”。

報告說,英國也致力於新冠病人的治療研究,用如地塞米鬆治療法等的康複試驗工作,是英國應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個真正領軍世界的方麵。

另外報告還讚揚醫療係統和政府應對疫情增加了重症看護能力,確保絕大多數需要住院的病人都得到應有的治療。

疫情暴露出不平等

這份報告還指出,新冠疫情加劇了現有的社會、經濟和健康方麵的不平等,需要認真對待加以解決。

報告特別強調了少數民族群體、有學習障礙和自閉症的人的新冠感染死亡率“高到令人無法接受”。

少數民族的新冠高死亡率有各種原因,其中包括可能的生物原因和因住房和工作條件而增加的接觸風險。

對有學習障礙的人而言,則沒有充分考慮到封城隔離會對他們產生的不利影響。

在疫情初期,老人護理院的防疫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在沒有充分測試或隔離的情況下,迅速讓老人出院進入護理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說明這一疏忽。

再加上未經檢測的工作人員將病毒從社區帶入老人院使情況雪上加霜,造成數以千計的人死亡,而這些死亡本是可以避免的。

由新冠中喪親的人組成的權益組織(The Covid-19 Bereaved Families for Justice)說,很多人將把這份報告看作是對他們的“一記耳光”。

該組織的發言人漢娜·布拉迪(Hannah Brady)說:“這份報告就是一個笑柄,它隻對政治爭論感興趣,而完全不關心那些因為新冠病毒失去父母、配偶和孩子的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