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被投訴的“威震天”原是真人操控 表演後累眩暈

被投訴的“威震天”原是真人操控 表演後累眩暈

文章來源: 網易 於 2021-10-01 10:15: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殺瘋了,網友們殺瘋了,連威震天的口頭禪都要舉報。”

隨著北京環球影城的開業,園區裏的互動亮點威震天頻頻登上熱搜。這名《變形金剛》裏的知名反派角色,一出場就憑借著龐大的身軀和話癆的屬性俘獲了遊客們的心。不過,這名汽車人在中國的日子過得沒有那麽順暢,才剛營業幾天,就有了接連的爭議。

根據BRTV首都經濟報道,威震天因為天天衝著遊客說“愚蠢的人類”被舉報投訴了。

但這句話這原本就是《變形金剛》裏威震天的經典台詞。如果連這都不能說,滿嘴都是愛與和平,實在是不符合威震天在電影中原本的設定。



事實上,威震天“下凡”的日子實在有些淒慘,在電影裏“殺瘋汽車人”的他,在北京環球影城裏卻時常充當居委會大媽的角色,調節遊客的插隊矛盾,調節失敗之後也毫無辦法,隻能遺憾退場。

就在前幾天,一名小女孩腳踢威震天又上了熱搜,麵對人類幼崽的“暴力行徑”,威震天顯得有些無奈。最後它還擺出姿勢與女孩的父母合影,儼然沒有了大反派的風險。

甚至麵對有觀眾不友好的手勢,威震天也隻能借用電影裏的台詞應對,最後威震天依然與這位遊客合影留念,可以說是毫無排麵。

其實,與其說是威震天,不如說是環球影城的工作人員在與遊客互動。之前有很多網友猜測威震天是AI,但事實上,這其實是安排了一個工作人員,像踩高蹺一樣站在機甲的膝蓋部位,扛著30斤重的機甲,人為控製運動和聲音,最後經過變聲器處理的結果。

威震天的背後,實際上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打工者,是普通的生活和閃光的夢想。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采訪了曾經扮演過“威震天”的“中國機甲操控師”王銘,他賦予機甲以靈魂,滿足人們對機甲的無限想象,而這背後,是人與機器的上千次磨合。

33歲的王銘曾穿著盔甲來杭州演出過,9月30日,他向我們講述關於“威震天”的秘密和鮮為人知的職業悲歡。

威震天機甲

內或有變聲裝置和傳感器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

“環球影城威震天的身高是3米3左右,和我們一樣,演員也要踩著高蹺,腳差不多在威震天大腿的位置,頭在胸甲的位置,人為操控著整副機甲。”王銘笑著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在王銘第一次穿上機甲的時候,北京環球影城還沒有開業,因為喜歡《變形金剛》,他第一次知道了美國洛杉磯環球影城的威震天。那時,國內這片領域還是空白。

隨著威震天火出了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好奇,這個比人高大,隨時能夠擺出各種動作,甚至有些話癆屬性的威震天,背後到底是人工智能,還是純真人扮演?

王銘給出了他在這行從業多年的答案——純真人扮演。

“一條腿差不多要20斤重。”王銘透露,扮演威震天的演員要像踩高蹺一樣,站在機甲的膝蓋或大腿部位,完成操控機甲行走的動作。表演時,裏麵的人需要穿上隱身衣,完全隱匿掉肉眼能看到的人體的可能性。至於大家看到機甲頭的扭動,實際上和頭戴帽子的原理一樣,演員相當於頭頂著一個機甲帽子,通過頭的扭動實現機甲頭部的實時扭動。

至於如何與周圍的人形成互動,王銘解釋:“裏麵的人需要透過機甲的縫隙,觀察周圍的情況。因為視野範圍比較窄,所以遊客不能離得太近。準備互動的時候,裏麵的人需要用語言配上相應的肢體動作,聲音通過變聲器實時傳播到遊客耳中,就完成了互動。”

王銘說,環球影城的威震天機甲內,應該至少有變聲裝置和傳感器等設備,同步配合演員的演出。至於內部具體的細節,“這是環球影城的商業機密,他們應該不會對外透露。總之應該是沒有人工智能的部分。”

機甲操控師

一個暫時沒有名字的職業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

背上穿戴式機甲,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同時與人形成互動,在國內,做這行的人並不能找到一個很合適的詞語來定義自己的職業。在美國,他們被稱為“演員”“特技師”,但在國內,目前機甲表演還處於空白。王銘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從科幻電影、漫畫、小說裏找到了一個詞來定義自己的職業——“機甲操控師”。

區別於美國對這個行業普遍的“演員”稱呼,王銘想為冰冷的機甲賦予生命和靈魂,他更想創造出專屬於中國的機甲文化。

起初,王銘的演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比如扮大黃蜂。

“大黃蜂來了!”往往,王銘一出現就被團團圍住。麵對喧鬧的人群,王銘微微蜷縮著,雙手抱住頭,往後挪步,就像害羞的孩子一樣蹲在角落。

突然之間,王銘又站了起來,抬起右臂,頭微微仰起,以45度角睥睨四周——這是王銘演繹“大黃蜂”時的招牌動作,意味著它進入“戰鬥”狀態。

經過長期練習,王銘已經不需要變聲器,就可以將三種聲音變換自如。隻要變換機甲,王銘可以是調皮賣萌的“大黃蜂”,或者是威猛有力的“擎天柱”,以及嚇人的“威震天”。

過去幾年裏,類似的表演,王銘完成了上千場次、20000多小時。王銘聽過無數人好奇地討論,“這裏麵有沒有人?”他想,如果觀眾知道裏麵有人,會怎麽稱呼自己?“穿機甲的?還是那個表演者?”

表演後全身無力

但感到人與人之間的熱度

王銘脫下重重的盔甲。

在觀眾們看來威風或者有趣的背後,是一個職業不為人知的艱辛。

在最開始的幾年,王銘操控的機甲都是EVA材質,“脫下來和普通衣服沒多大區別。”2019年初,他接觸到全身硬核金屬的NK01,這是是國內第一個外骨骼式機甲。盡管脫下這個機甲,需要在兩位工程師的幫助下,耗費30分鍾,但王銘感覺,這才是真正的“鋼鐵俠”。

“表演時,像是扛著一個人在跳舞,”通常表演完一場活動後,王銘像淋了一場大雨,衣服粘在身上,頭發被汗水浸濕,結成一縷縷貼在額頭上。而這樣的表演往往持續好幾天,正如環球影城的威震天,隻要站出去,就要時刻處於角色狀態。而卸下機甲的王銘,覺得全身無力,幾近眩暈,肩膀和肘關節尤其酸痛。

脫下機甲後,機甲操控師全身被汗水浸濕。

走到機甲之外,王銘變得沉默,“我和別人聊機甲,沒幾個人懂;就算有人聽懂了,我也擔心在他們眼裏我是不是很奇葩。”

王銘說,鮮有人理解他,包括家人,一度把他貼上“不務正業”的烙印。很多人質疑,“這不就像cosplay一樣,很簡單,哪能算作一份職業。”

一場兩小時的表演,王銘的收價從1200元到3000元不等。而擁有科技元素的NK01,一場的身價高達6位數,王銘能獲得數千元。但近兩年因為疫情,王銘的演出場次明顯下降了很多,“不知道下一場演出什麽時候來。”他有些無奈地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工作朝不保夕,王銘對家人充滿愧疚,可那種英勇無畏的角色演繹又讓他沉迷。“小時候我很調皮,是孩子王;但長大後,世界好像不一樣了。”王銘說。

從《高達》到《變形金剛》,機甲機器人承載了王銘的兒時記憶,也包含著他的全部夢想和對勇敢的定義。

“有種奇妙的感覺注入體內,很治愈。”在機甲體內的那些時刻,王銘覺得自己真的“變形”了,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變得喜歡和陌生人交流、擁抱,“這是另外一麵的我。”

“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多時候是冷漠的。大街上,你如果看到陌生人,不會對話;但如果是機器人,你會主動走過去看看,觸摸,甚至交流。”王銘感慨地說,機甲之下讓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熱度。

夢想還在繼續

願早日有自己的“威震天”

王銘脫下重重的盔甲。

接觸機甲之前,王銘曾是一名軍人。2011年退伍後,他回到家鄉河南濮陽,做過保安、服務員,賣過麻辣燙、手機,幾乎每隔不到半年就換一份工作,一度陷入生活的迷茫,“每天不知道做什麽,找不到人生價值。”

王銘曾患上嗜睡症,長達半年,每天有十多個小時,都躺在床上睡覺:“為什麽我不是英雄?”“我要怎麽做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愛?”童年的記憶闖入他的腦海,“我有沒有可能成為變形金剛,成為英雄,受人矚目?”

借助四通八達的互聯網,王銘發現已經有人在大膽嚐試他的“幻想”——扮演變形金剛。隨後,王銘找到了一群誌同道合、喜愛機甲的朋友,從火熱的線上討論,到2016年,他們組成團隊,製造並演繹機甲。

起初,王銘隻能主動跑場,去大大小小的商場和傳媒公司推介自己的機甲,通常兩個月才有一場機會從天而降。後來,王銘在圈子裏逐漸小有名氣,空檔期縮短為半個月。王銘帶著機甲奔波全國各地,出現在各種場合,扮演迎賓機器人、暖場嘉賓以及婚姻守護者。王銘也會登上各種綜藝節目的舞台,和明星合影,與名人握手。

“就像魔怔了一樣”,王銘沉浸在這個世界,一有空就反複看自己的表演視頻和機器人相關的電影,時刻關注機甲領域的資訊,擺弄機器人模型,不斷研究、模仿、學習,隔三差五為機甲融入新元素,加入更符合角色定位的新動作。有一次,王銘連續熬夜三晚,第二天被送進了醫院。

關於機甲,王銘還在做更多更長的夢。夢裏,王銘為機器人披上戲服,畫上臉譜,帶著充滿中國元素的機甲走向世界;夢裏,機甲行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製造、培訓到操控、測評;夢裏,職業機甲操控師有了規範和等級,給很多人帶去快樂,並受人敬重。

王銘覺得,早晚有一天,中國也有像威震天這樣自己的機甲形象,並走向世界。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海嘯淹沒俄港口小鎮!空拍畫麵曝光
首波海嘯抵夏威夷!機場停飛,加油站塞爆,避難所全開放
演唱會偷情事件男主起訴Coldplay,稱視頻毀了他的生活
不結婚的年輕人,又“殺死”一個行業
有一些人,賣掉了他們唯一的房子

24小時討論排行

淫魔女友:不豁免就不開口 川普:克林頓去過28次
女子北京地鐵怒斥沒人讓座 一口一個"在美國"引眾怒
特朗普正在贏得貿易戰?這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麽
民調:特朗普支持率下跌,創第二任期以來最低水平
辣眼!釋永信親吻李湘畫麵曝光 曝在鄭州養女大學生
貝森特:若中國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可能麵臨高額關稅
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要對普京下狠手了?
加沙: 專家警告稱最嚴重的飢荒正在上演
這位著名MAGA人物 與建製派共和黨人分道揚鑣!
美聯儲重磅宣布:維持利率不變 未發出9月降息信號
釋永信翻車,讓多少美國人信仰崩塌?
美國政治生態演變 當特朗普的權撞疼了馬斯克的錢
武漢大學圖書館誣告事件,放大了這個時代的悲哀
川普宣布對印度征25%關稅 並對購買俄能源實施懲罰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川普稱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 將對韓征收15%關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被投訴的“威震天”原是真人操控 表演後累眩暈

網易 2021-10-01 10:15:48


“殺瘋了,網友們殺瘋了,連威震天的口頭禪都要舉報。”

隨著北京環球影城的開業,園區裏的互動亮點威震天頻頻登上熱搜。這名《變形金剛》裏的知名反派角色,一出場就憑借著龐大的身軀和話癆的屬性俘獲了遊客們的心。不過,這名汽車人在中國的日子過得沒有那麽順暢,才剛營業幾天,就有了接連的爭議。

根據BRTV首都經濟報道,威震天因為天天衝著遊客說“愚蠢的人類”被舉報投訴了。

但這句話這原本就是《變形金剛》裏威震天的經典台詞。如果連這都不能說,滿嘴都是愛與和平,實在是不符合威震天在電影中原本的設定。



事實上,威震天“下凡”的日子實在有些淒慘,在電影裏“殺瘋汽車人”的他,在北京環球影城裏卻時常充當居委會大媽的角色,調節遊客的插隊矛盾,調節失敗之後也毫無辦法,隻能遺憾退場。

就在前幾天,一名小女孩腳踢威震天又上了熱搜,麵對人類幼崽的“暴力行徑”,威震天顯得有些無奈。最後它還擺出姿勢與女孩的父母合影,儼然沒有了大反派的風險。

甚至麵對有觀眾不友好的手勢,威震天也隻能借用電影裏的台詞應對,最後威震天依然與這位遊客合影留念,可以說是毫無排麵。

其實,與其說是威震天,不如說是環球影城的工作人員在與遊客互動。之前有很多網友猜測威震天是AI,但事實上,這其實是安排了一個工作人員,像踩高蹺一樣站在機甲的膝蓋部位,扛著30斤重的機甲,人為控製運動和聲音,最後經過變聲器處理的結果。

威震天的背後,實際上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的打工者,是普通的生活和閃光的夢想。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采訪了曾經扮演過“威震天”的“中國機甲操控師”王銘,他賦予機甲以靈魂,滿足人們對機甲的無限想象,而這背後,是人與機器的上千次磨合。

33歲的王銘曾穿著盔甲來杭州演出過,9月30日,他向我們講述關於“威震天”的秘密和鮮為人知的職業悲歡。

威震天機甲

內或有變聲裝置和傳感器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

“環球影城威震天的身高是3米3左右,和我們一樣,演員也要踩著高蹺,腳差不多在威震天大腿的位置,頭在胸甲的位置,人為操控著整副機甲。”王銘笑著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在王銘第一次穿上機甲的時候,北京環球影城還沒有開業,因為喜歡《變形金剛》,他第一次知道了美國洛杉磯環球影城的威震天。那時,國內這片領域還是空白。

隨著威震天火出了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好奇,這個比人高大,隨時能夠擺出各種動作,甚至有些話癆屬性的威震天,背後到底是人工智能,還是純真人扮演?

王銘給出了他在這行從業多年的答案——純真人扮演。

“一條腿差不多要20斤重。”王銘透露,扮演威震天的演員要像踩高蹺一樣,站在機甲的膝蓋或大腿部位,完成操控機甲行走的動作。表演時,裏麵的人需要穿上隱身衣,完全隱匿掉肉眼能看到的人體的可能性。至於大家看到機甲頭的扭動,實際上和頭戴帽子的原理一樣,演員相當於頭頂著一個機甲帽子,通過頭的扭動實現機甲頭部的實時扭動。

至於如何與周圍的人形成互動,王銘解釋:“裏麵的人需要透過機甲的縫隙,觀察周圍的情況。因為視野範圍比較窄,所以遊客不能離得太近。準備互動的時候,裏麵的人需要用語言配上相應的肢體動作,聲音通過變聲器實時傳播到遊客耳中,就完成了互動。”

王銘說,環球影城的威震天機甲內,應該至少有變聲裝置和傳感器等設備,同步配合演員的演出。至於內部具體的細節,“這是環球影城的商業機密,他們應該不會對外透露。總之應該是沒有人工智能的部分。”

機甲操控師

一個暫時沒有名字的職業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

背上穿戴式機甲,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同時與人形成互動,在國內,做這行的人並不能找到一個很合適的詞語來定義自己的職業。在美國,他們被稱為“演員”“特技師”,但在國內,目前機甲表演還處於空白。王銘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從科幻電影、漫畫、小說裏找到了一個詞來定義自己的職業——“機甲操控師”。

區別於美國對這個行業普遍的“演員”稱呼,王銘想為冰冷的機甲賦予生命和靈魂,他更想創造出專屬於中國的機甲文化。

起初,王銘的演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比如扮大黃蜂。

“大黃蜂來了!”往往,王銘一出現就被團團圍住。麵對喧鬧的人群,王銘微微蜷縮著,雙手抱住頭,往後挪步,就像害羞的孩子一樣蹲在角落。

突然之間,王銘又站了起來,抬起右臂,頭微微仰起,以45度角睥睨四周——這是王銘演繹“大黃蜂”時的招牌動作,意味著它進入“戰鬥”狀態。

經過長期練習,王銘已經不需要變聲器,就可以將三種聲音變換自如。隻要變換機甲,王銘可以是調皮賣萌的“大黃蜂”,或者是威猛有力的“擎天柱”,以及嚇人的“威震天”。

過去幾年裏,類似的表演,王銘完成了上千場次、20000多小時。王銘聽過無數人好奇地討論,“這裏麵有沒有人?”他想,如果觀眾知道裏麵有人,會怎麽稱呼自己?“穿機甲的?還是那個表演者?”

表演後全身無力

但感到人與人之間的熱度

王銘脫下重重的盔甲。

在觀眾們看來威風或者有趣的背後,是一個職業不為人知的艱辛。

在最開始的幾年,王銘操控的機甲都是EVA材質,“脫下來和普通衣服沒多大區別。”2019年初,他接觸到全身硬核金屬的NK01,這是是國內第一個外骨骼式機甲。盡管脫下這個機甲,需要在兩位工程師的幫助下,耗費30分鍾,但王銘感覺,這才是真正的“鋼鐵俠”。

“表演時,像是扛著一個人在跳舞,”通常表演完一場活動後,王銘像淋了一場大雨,衣服粘在身上,頭發被汗水浸濕,結成一縷縷貼在額頭上。而這樣的表演往往持續好幾天,正如環球影城的威震天,隻要站出去,就要時刻處於角色狀態。而卸下機甲的王銘,覺得全身無力,幾近眩暈,肩膀和肘關節尤其酸痛。

脫下機甲後,機甲操控師全身被汗水浸濕。

走到機甲之外,王銘變得沉默,“我和別人聊機甲,沒幾個人懂;就算有人聽懂了,我也擔心在他們眼裏我是不是很奇葩。”

王銘說,鮮有人理解他,包括家人,一度把他貼上“不務正業”的烙印。很多人質疑,“這不就像cosplay一樣,很簡單,哪能算作一份職業。”

一場兩小時的表演,王銘的收價從1200元到3000元不等。而擁有科技元素的NK01,一場的身價高達6位數,王銘能獲得數千元。但近兩年因為疫情,王銘的演出場次明顯下降了很多,“不知道下一場演出什麽時候來。”他有些無奈地告訴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工作朝不保夕,王銘對家人充滿愧疚,可那種英勇無畏的角色演繹又讓他沉迷。“小時候我很調皮,是孩子王;但長大後,世界好像不一樣了。”王銘說。

從《高達》到《變形金剛》,機甲機器人承載了王銘的兒時記憶,也包含著他的全部夢想和對勇敢的定義。

“有種奇妙的感覺注入體內,很治愈。”在機甲體內的那些時刻,王銘覺得自己真的“變形”了,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變得喜歡和陌生人交流、擁抱,“這是另外一麵的我。”

“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多時候是冷漠的。大街上,你如果看到陌生人,不會對話;但如果是機器人,你會主動走過去看看,觸摸,甚至交流。”王銘感慨地說,機甲之下讓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熱度。

夢想還在繼續

願早日有自己的“威震天”

王銘脫下重重的盔甲。

接觸機甲之前,王銘曾是一名軍人。2011年退伍後,他回到家鄉河南濮陽,做過保安、服務員,賣過麻辣燙、手機,幾乎每隔不到半年就換一份工作,一度陷入生活的迷茫,“每天不知道做什麽,找不到人生價值。”

王銘曾患上嗜睡症,長達半年,每天有十多個小時,都躺在床上睡覺:“為什麽我不是英雄?”“我要怎麽做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愛?”童年的記憶闖入他的腦海,“我有沒有可能成為變形金剛,成為英雄,受人矚目?”

借助四通八達的互聯網,王銘發現已經有人在大膽嚐試他的“幻想”——扮演變形金剛。隨後,王銘找到了一群誌同道合、喜愛機甲的朋友,從火熱的線上討論,到2016年,他們組成團隊,製造並演繹機甲。

起初,王銘隻能主動跑場,去大大小小的商場和傳媒公司推介自己的機甲,通常兩個月才有一場機會從天而降。後來,王銘在圈子裏逐漸小有名氣,空檔期縮短為半個月。王銘帶著機甲奔波全國各地,出現在各種場合,扮演迎賓機器人、暖場嘉賓以及婚姻守護者。王銘也會登上各種綜藝節目的舞台,和明星合影,與名人握手。

“就像魔怔了一樣”,王銘沉浸在這個世界,一有空就反複看自己的表演視頻和機器人相關的電影,時刻關注機甲領域的資訊,擺弄機器人模型,不斷研究、模仿、學習,隔三差五為機甲融入新元素,加入更符合角色定位的新動作。有一次,王銘連續熬夜三晚,第二天被送進了醫院。

關於機甲,王銘還在做更多更長的夢。夢裏,王銘為機器人披上戲服,畫上臉譜,帶著充滿中國元素的機甲走向世界;夢裏,機甲行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製造、培訓到操控、測評;夢裏,職業機甲操控師有了規範和等級,給很多人帶去快樂,並受人敬重。

王銘覺得,早晚有一天,中國也有像威震天這樣自己的機甲形象,並走向世界。

北京環球影城的威震天。CFP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