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顆“娘的心”?官媒釋習近平母子合照!網友驚呼…

一顆“娘的心”?官媒釋習近平母子合照!網友驚呼…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 於 2020-05-11 13:41: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官媒指出,習近平的辦公室擺著這張與媽媽牽手在公園漫步的照片。(圖取自微博)

中國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趁著昨(10)日母親節,連續2日釋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其母親相處的畫麵,不料,影像曝光後,兩人的長相竟讓網友驚呆,直呼“好像”。

中國《央視》連續兩天製作習近平的母親節專題,介紹習近平的母親“齊心”,並提到2001年習近平時任福建省長,該年春節無法前往北京與母親過節,習母在電話中談到:“關鍵不在於你來不來,隻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習母還強調:“千萬不可大意,千萬不可犯錯誤”。

《央視》指出,習近平的辦公室內長年放著1張照片,就是他與母親在公園牽著手的模樣,報導稱“習近平非常孝敬母親”,在習近平6歲時就聽聞母親講述“嶽母刺字”的故事後,就把“精忠報國”當作自己一生的目標。

中國官媒體釋出畫麵後,立刻引發中國海外其他國家網友的熱議,不少人相當驚訝“原來是媽媽,長得真像!”不少網友認為母子倆五官相當神似,尤其兩人的眼神“好像複製出來的”。

中國官媒文章:《習近平的媽媽齊心有著怎樣一顆“娘的心”?》原文:

唐代詩人孟郊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母親節,是一個感恩母親的節日,很多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會跨越地域與時空的界限,在這一天向母親獻上讚美與祝福。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架上,擺著這樣一張照片。有時間陪母親齊心一起吃飯後,習近平都會拉著她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習近平陪母親齊心散步(新華社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習近平的母親齊心,一直以身作則,以優秀的家風感染、教育子女們;而深受母親家風影響的習近平,也一直在親身篤行著“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品德。

嚴於律己

1944年4月28日,習仲勳與齊心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在陝北綏德結為革命伴侶。1953年和1956年,兒子習近平和習遠平相繼出生,齊心一直在遠離市區的馬列學院和中央黨校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哺育他們,直到十個月斷奶後才送回城裏家中。

1958年,習仲勳與兒子近平、遠平在一起。(來源:《習仲勳畫傳》)

她既要照顧家裏管好孩子,還要做好工作,在那一段時間裏,齊心從來沒有想過利用習仲勳的關係把工作調換到離家近的地方。“那時我們的孩子都在住校或全托,這期間家裏沒有請保姆。”對於這段時光,齊心回憶道。

1959年,習仲勳和家人在一起。(來源:人民網)

勤儉持家

齊心所著《我與習仲勳相伴的55年》裏寫道:“在仲勳的影響下,勤儉節約成了我們的家風。”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齊橋橋上初中時,齊心把煉鋼時穿過的一件大襟罩衫給她穿,上麵有不少被鋼花燙出的洞眼。齊橋橋穿過的衣服鞋襪再給她妹妹安安和弟弟近平、遠平穿。

1975年,習仲勳和齊心與兒女在洛陽紅旗照相館合影。(來源:《習仲勳畫傳》)

談起這件事,習近平直率地說,“花衣服、花鞋子,我絕對不幹,但是也不得不穿”。母親齊心也還記得,“近平因同學笑話而不願穿女孩子的鞋子時,仲勳總是哄他說‘染染穿一樣。’”

言傳身教

習近平時常回憶起小時候與母親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在自述《我的文學情緣》中,曾這樣回憶: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估計也就是五六歲,母親帶我去買書。當時,我母親在中央黨校工作。從中央黨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華書店,我偷懶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到那兒買嶽飛的小人書。當時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嶽飛傳》,一套有很多本,裏麵有一本是《嶽母刺字》;還有一個版本是專門講精忠報國這個故事的,母親都給我買了。

買回來之後,她就給我講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裏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我的文學情緣

母愛情深

“文革”中齊心因沒有和習仲勳劃清界限一直在受審查,僅在“五七幹校”勞動就有7年之餘,這段時間對她和孩子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齊心回憶道,“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全家人都很堅強”。

1972年,齊心和孩子們為紀念難得的相聚,拍下了這張照片(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69年1月13日,習近平背起行囊,準備作為知青遠赴陝西。這時,習近平的母親齊心正帶著尚未成年的小兒子習遠平在河南省黃泛區的一個農場勞動,兩個姐姐被下放到生產建設兵團。

一家人四散分離,習近平又要遠赴陝西,這叫母親如何不憂心?她親手給習近平縫製了一個針線包,上麵繡了三個紅色的字:娘的心!

習近平插隊時母親齊心為他縫製的針線包。來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在陝西的七年,習近平跟鄉親們吃一處,住一處,勞動在一處,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難,鄉親們沒見過他流淚,唯獨臨走這一天,習近平對村民張衛龐說,咱們在一起七八年了,也沒什麽好東西送給你,把這個針線包送給你,送給你作一個紀念,遞到張衛龐手裏的,正是這個繡著“娘的心”的針線包。

這個針線包,張衛龐一直珍藏著,保存了38年,直到2013年才捐給了縣裏,交給國家保管。

初心·梁家河篇

工作為重

2001年春節,母親齊心與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通了一次電話,這一年的春節,習近平沒能回京跟父母團聚。

齊心:“兒子,今年回不來啊,好,你這麽多工作,媽聽著還挺高興的,關鍵還不在於你來不來,隻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這就是對家庭負責,也對你自己負責,這都一致的。”

齊心與遠在福建的兒子通話

當聽到兒子是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回家的時候,齊心反而是高興的,這一席話中可以看到母親對於習近平的工作是極大的支持,對於不能團圓也是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其實不隻是那一年,1985年至2002年,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這17個春節,習近平很少跟家人團聚。

“我在地方工作時,逢年過節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麽事。”《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一書給出了答案,他基本上每年的節假日都在值班,除此之外,在1991年、1993年和1997年春節,習近平曾經三次回到河北正定,回到這個他曾任縣委書記的地方。

嚴格要求

20世紀80年代,一些幹部子女利用父母的地位和影響經商撈錢,有的違法亂紀,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

注重家庭教育的齊心影響著習近平的成長過程,她循循善誘,經常依照家裏的規矩給外地工作的習近平寫信,告誡他說“高處不勝寒”,囑咐他更要從嚴要求自己。

習近平和家人照片(來源:人民網)

在習近平走上領導崗位後,齊心專門召集家庭會議,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習近平工作的領域,從事經商活動。

受此影響,習近平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否則,別怪我六親不認。”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家風,說的是“小家”,著眼的是“大家”。

母親的言傳身教,對於“習氏家風”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而習氏家風,正是家、國關係的最好注腳。

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好母親,向孩子傳承著好家風,這些良好的家風,將源源不斷地匯聚成為社會的清風。

祝願全天下母親

健康幸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恒大清盤追資再獲突破,許家印前妻2.2億美元資產被凍結
和平協議擋不住?學者示警:俄最快"停戰1年內"挑戰北約
先天患亨特綜合症男孩接受首個基因治療,效果讓醫生震驚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從28點縮減至22點




24小時討論排行

賴清德稱中國目標2027武統,宣布高額國防特別預算
香港大火疑人禍?工人竹棚架旁吸煙畫麵瘋傳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美財長證實特朗普致電習近平,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台灣因應“超高齡化” 擬放寬近親結婚 引爆倫理爭議
被曝在俄烏問題上尖銳對立,魯比奧、萬斯回應
在德國錯過登機 兩男子砸玻璃、闖安檢、攔飛機
特朗普正在考慮:是否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先進AI芯片
派拉蒙將發行電影《尖峰時刻4》 成龍據稱將回歸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香港大埔火災背後:42年樓齡 曾住4643人 4成超65歲
特朗普稱:習近平基本同意加快采購美國商品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直擊廣州車展:被拋棄的油車重回C位,靠的是什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顆“娘的心”?官媒釋習近平母子合照!網友驚呼…

綜合新聞 2020-05-11 13:41:24


中國官媒指出,習近平的辦公室擺著這張與媽媽牽手在公園漫步的照片。(圖取自微博)

中國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趁著昨(10)日母親節,連續2日釋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其母親相處的畫麵,不料,影像曝光後,兩人的長相竟讓網友驚呆,直呼“好像”。

中國《央視》連續兩天製作習近平的母親節專題,介紹習近平的母親“齊心”,並提到2001年習近平時任福建省長,該年春節無法前往北京與母親過節,習母在電話中談到:“關鍵不在於你來不來,隻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習母還強調:“千萬不可大意,千萬不可犯錯誤”。

《央視》指出,習近平的辦公室內長年放著1張照片,就是他與母親在公園牽著手的模樣,報導稱“習近平非常孝敬母親”,在習近平6歲時就聽聞母親講述“嶽母刺字”的故事後,就把“精忠報國”當作自己一生的目標。

中國官媒體釋出畫麵後,立刻引發中國海外其他國家網友的熱議,不少人相當驚訝“原來是媽媽,長得真像!”不少網友認為母子倆五官相當神似,尤其兩人的眼神“好像複製出來的”。

中國官媒文章:《習近平的媽媽齊心有著怎樣一顆“娘的心”?》原文:

唐代詩人孟郊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蘇聯作家高爾基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母親節,是一個感恩母親的節日,很多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會跨越地域與時空的界限,在這一天向母親獻上讚美與祝福。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架上,擺著這樣一張照片。有時間陪母親齊心一起吃飯後,習近平都會拉著她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習近平陪母親齊心散步(新華社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習近平的母親齊心,一直以身作則,以優秀的家風感染、教育子女們;而深受母親家風影響的習近平,也一直在親身篤行著“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品德。

嚴於律己

1944年4月28日,習仲勳與齊心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在陝北綏德結為革命伴侶。1953年和1956年,兒子習近平和習遠平相繼出生,齊心一直在遠離市區的馬列學院和中央黨校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哺育他們,直到十個月斷奶後才送回城裏家中。

1958年,習仲勳與兒子近平、遠平在一起。(來源:《習仲勳畫傳》)

她既要照顧家裏管好孩子,還要做好工作,在那一段時間裏,齊心從來沒有想過利用習仲勳的關係把工作調換到離家近的地方。“那時我們的孩子都在住校或全托,這期間家裏沒有請保姆。”對於這段時光,齊心回憶道。

1959年,習仲勳和家人在一起。(來源:人民網)

勤儉持家

齊心所著《我與習仲勳相伴的55年》裏寫道:“在仲勳的影響下,勤儉節約成了我們的家風。”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齊橋橋上初中時,齊心把煉鋼時穿過的一件大襟罩衫給她穿,上麵有不少被鋼花燙出的洞眼。齊橋橋穿過的衣服鞋襪再給她妹妹安安和弟弟近平、遠平穿。

1975年,習仲勳和齊心與兒女在洛陽紅旗照相館合影。(來源:《習仲勳畫傳》)

談起這件事,習近平直率地說,“花衣服、花鞋子,我絕對不幹,但是也不得不穿”。母親齊心也還記得,“近平因同學笑話而不願穿女孩子的鞋子時,仲勳總是哄他說‘染染穿一樣。’”

言傳身教

習近平時常回憶起小時候與母親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在自述《我的文學情緣》中,曾這樣回憶: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估計也就是五六歲,母親帶我去買書。當時,我母親在中央黨校工作。從中央黨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華書店,我偷懶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到那兒買嶽飛的小人書。當時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嶽飛傳》,一套有很多本,裏麵有一本是《嶽母刺字》;還有一個版本是專門講精忠報國這個故事的,母親都給我買了。

買回來之後,她就給我講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裏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我的文學情緣

母愛情深

“文革”中齊心因沒有和習仲勳劃清界限一直在受審查,僅在“五七幹校”勞動就有7年之餘,這段時間對她和孩子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齊心回憶道,“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全家人都很堅強”。

1972年,齊心和孩子們為紀念難得的相聚,拍下了這張照片(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69年1月13日,習近平背起行囊,準備作為知青遠赴陝西。這時,習近平的母親齊心正帶著尚未成年的小兒子習遠平在河南省黃泛區的一個農場勞動,兩個姐姐被下放到生產建設兵團。

一家人四散分離,習近平又要遠赴陝西,這叫母親如何不憂心?她親手給習近平縫製了一個針線包,上麵繡了三個紅色的字:娘的心!

習近平插隊時母親齊心為他縫製的針線包。來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在陝西的七年,習近平跟鄉親們吃一處,住一處,勞動在一處,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難,鄉親們沒見過他流淚,唯獨臨走這一天,習近平對村民張衛龐說,咱們在一起七八年了,也沒什麽好東西送給你,把這個針線包送給你,送給你作一個紀念,遞到張衛龐手裏的,正是這個繡著“娘的心”的針線包。

這個針線包,張衛龐一直珍藏著,保存了38年,直到2013年才捐給了縣裏,交給國家保管。

初心·梁家河篇

工作為重

2001年春節,母親齊心與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通了一次電話,這一年的春節,習近平沒能回京跟父母團聚。

齊心:“兒子,今年回不來啊,好,你這麽多工作,媽聽著還挺高興的,關鍵還不在於你來不來,隻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這就是對家庭負責,也對你自己負責,這都一致的。”

齊心與遠在福建的兒子通話

當聽到兒子是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回家的時候,齊心反而是高興的,這一席話中可以看到母親對於習近平的工作是極大的支持,對於不能團圓也是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其實不隻是那一年,1985年至2002年,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這17個春節,習近平很少跟家人團聚。

“我在地方工作時,逢年過節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麽事。”《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一書給出了答案,他基本上每年的節假日都在值班,除此之外,在1991年、1993年和1997年春節,習近平曾經三次回到河北正定,回到這個他曾任縣委書記的地方。

嚴格要求

20世紀80年代,一些幹部子女利用父母的地位和影響經商撈錢,有的違法亂紀,嚴重損害了黨的威信,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影響。

注重家庭教育的齊心影響著習近平的成長過程,她循循善誘,經常依照家裏的規矩給外地工作的習近平寫信,告誡他說“高處不勝寒”,囑咐他更要從嚴要求自己。

習近平和家人照片(來源:人民網)

在習近平走上領導崗位後,齊心專門召集家庭會議,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習近平工作的領域,從事經商活動。

受此影響,習近平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否則,別怪我六親不認。”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家風,說的是“小家”,著眼的是“大家”。

母親的言傳身教,對於“習氏家風”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而習氏家風,正是家、國關係的最好注腳。

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好母親,向孩子傳承著好家風,這些良好的家風,將源源不斷地匯聚成為社會的清風。

祝願全天下母親

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