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投機者的天堂。但對於普通人,上海很難說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假如又碰巧在美國呆了若幹年,到上海生活的第一感覺就是,除了貴還是貴。如果不是準備長期服用地溝油烙的燒餅、洗衣粉催的油條,農藥化肥超標的蔬菜瓜果,皮革廢料敵敵畏灌製的火腿腸,小攤上蒼蠅享用過的盒飯和加了大煙的拉麵,在上海的生活花費與國外(至少是美國)相比相差不多。從水電煤網到衣食住行,沒幾樣能讓人有省錢的感覺。隨便一個二三流的商店,即便是Walmart這種號稱惠而宜的超市,除當地種植的蔬果和中國特色的食品外,其他東西,基本就是美國類似貨品的價格後添個零或乘七。碰上舶來品啥的沾了點洋味的東西,添個零都打不住。進口的國外產的東西貴點也認了,最不可理解的是許多中國大陸勞工親手做的東西,在國外當廉價物在Walmart兜售,而在本土對同胞馬上麻雀邊鳳凰混跡於奢侈品行列,不僅在國外價格後麵添個零,還得乘上N倍。不信你瞧:
這種小孩玩具沙發俺多年以前在美Walmart順過一個,不過十幾美元,再看看賣給國人的價格400元(後麵可是寫的美的銀拆那阿)。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3ypbh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老上海人小弄堂因位於黃金地段如今價值不菲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k1z51s.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有點跑題,再回來說上海的貴。如今隨著上海物價的高漲以及外國友人的大量湧入,外國人已走出了花園洋房和高級公寓進入尋常百姓家。現在在上海的外國人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並不都是金領白領。他們中的許多人和中國老百姓一樣,乘地鐵擠共車,住普通樓房,光顧路邊小攤,買假冒名牌。當初的襄陽路和如今的XX廣場,都能見三三兩兩的老外拎著裝的滿滿的大號黑色塑料袋。在浦東一處大賣盜版碟(品種特別齊全,有許多發燒友喜歡的光碟)的地方,老外一窩一窩的,不是那些亞非拉的老外哈,可見不光是咱老中沒有版權意識,也不光是咱老中喜歡沾小便宜。當然也不排除老外入鄉隨俗的可能,不過他們的意誌可不夠堅定哦。
來上海旅遊的老外也不堪高物價的重荷了,住宿就是個不小的花費。上海的酒店比美國的還貴,隨便一個motel或經濟型連鎖酒店都要兩三百,搞特價促銷的百十元的都是那種地下室沒窗戶的,要麽就是對麵是廚房或垃圾場。去景點遊玩也挺破費,國內的景區跟連環套似的,一個門一個門的收費,但凡有個典故就能養活一大群人。各旅遊區已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髓。再加上吃吃喝喝,就難怪老外們大呼“太貴了!”。
認識幾個到中國傳教的美國人,曾準備在上海搞伏擊戰,結果沒呆幾天,眼看荷包見癟,募捐來的經費難以支撐上海的生活,隻好轉戰昆明,到那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去撒播主的恩澤了。後來見過他們,在那兒過的不錯,對昆明讚不絕口尤其是對昆明的鮮花偏愛有加,便宜呀。
老外的省錢遊
雖然說上海是中國人的收入,外國人的消費,不過國內有個好處,如果你拋開顧慮、甩開膀子,放開膽子,隻要能吃的就往嘴裏塞,隻要能動的就往上擠,隻要是能遮體的就往身上套,生活的成本會大大降低,降低的幅度與你放開的程度成正比,直至為無窮小。
圖中這幾個老外就深得高人指點,乘上了上海最便宜的交通工具--輪渡,5毛錢隨便坐,曾經有位達人,失意時花了五毛錢在輪渡上消磨了一天,看了不少江左江右的美景,或許是黃浦江的江風吹開了他不通的那一竅,從此以後人家時來運轉,現在已是上海灘名人了
在輪渡上看豪宅那叫一個清楚,輪渡上賞江景那叫一個驚豔,輪渡上吹江風那叫一個舒服...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9y6vb.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到浦西上岸後,可以坐這個專車,直達城隍廟,這個車的車況較差,怪這位老兄太不注意形象工程。有搞的好的,皮座皮套外加遮板門簾,保證太陽曬不到,風雨吹不著。
對此遊法感興趣的朋友,下回來上海可以一試。嘿嘿...
(其實呆久了會發現上海也有不少能買到物美價廉東西的地方和時機,有次俺碰上一個專賣店全場一折,當即立斷把所有喜歡的款式掃蕩一空)
在上海,讓人傷心的事兒不少,不過樂子也能找到,上海和其他任何一個地方一樣,隻要熔入其中,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發現對自己口味的地方和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