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於 2025-11-27 06:56: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香港中環工作的李意,昨夜幾乎無眠。

11月27日上午9時左右,距離起火已過去十餘個小時,他仍能看到最初起火的那棟樓宇,有幾間房間的窗口不時躥出火苗。濃重的煙霧持續不斷升騰,將天空染成灰蒙蒙一片。而周邊此前過火的建築,明火已基本被控製,唯有受災最嚴重的中心區域,仍有零星火點在燃燒。

從大埔墟地鐵站走出,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燃燒氣味,即使戴著口罩,濃煙仍無孔不入,李意還看到,沿途散落著大量黑色的燃燒殘留物。

11月26日下午2時51分,正處於維修階段、鋪滿竹製腳手架的香港大埔宏福苑發生火警。下午6時22分,火警等級飆升至五級。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宏福苑4座大廈大致救熄,其餘3座大廈火勢大致得到控製,火災導致55人遇難,包括一名消防員殉職。

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副處長陳慶勇表示,據初步判斷,多處雜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點燃,並受風勢影響飄散到附近大廈,最終火勢蔓延至8幢大廈中的7幢。

“如果整棟樓全部鋪滿竹製腳手架,風險是非常大的。火直接沿著竹子往上蔓延,根本沒有阻隔,可能就是一兩分鍾的事,來不及做任何反應。”香港理工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係副教授黃鑫炎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這種“易燃外衣”一旦被點燃,會讓整棟大樓瞬間陷入火海。

除了燃料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禹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此次火災是一場典型的高層建築“立體交互火蔓延”。“強風作用改變了火焰形態,增強了對流和輻射傳熱強度,造成火勢在建築內部及建築之間快速蔓延。與此同時,產生的‘飛火’也有可能隨風飄散,點燃遠端可燃材料。”王禹分析稱,火勢在蔓延過程中容易造成玻璃等脆弱構件熱破裂行為,形成“內攻外、外攻內”的三維燃燒,加之城市高密度環境,最終擊穿了樓宇間的物理防線。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正在救火的香港大埔宏福苑。圖/受訪者提供

“飛火”

11月26日晚11時半左右,住在距離宏福苑火災現場約六七百米處的梅青時,還在現場關注著火勢。

火勢相較最初已有所減弱,但火焰依然清晰可見。濃黑的煙柱向上翻湧,天空被染成一片灰黑。空氣中有“和清明節燒紙一樣的味道,很刺鼻,很衝”。道路狹窄,救援車輛排成了長龍。“起碼有四五十輛車。”梅青時說。

李意也注意到了大量消防車,他看到,最遠的支援車輛來自港珠澳大橋消防站。一隊隊員滿臉疲憊地從火場撤出,另一隊則立即整裝完畢,接替進入。

此次火災救援麵臨巨大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副處長陳慶勇此前曾表示,火勢蔓延速度快,且不斷有棚架等雜物墜下。樓宇內部溫度非常高,消防員進入大樓滅火時遇到高溫,部分樓層難以到達,消防動用7部鋼梯車在外圍射水降溫。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起火的宏福苑群樓於1983年建成,至今樓齡逾40年,全苑共8座,每座31層,共1984個單位(戶),單戶麵積約44平方米。

“香港有獨特的高密度建築環境。”王禹認為,對比近幾年發生的大城市火災,如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和6·14倫敦公寓樓火災,其傷亡慘重的原因主要是外牆保溫材料導致的垂直蔓延,而香港此次火災之所以嚴重,原因之一是建築間距較小,使得建築群火蔓延。

對於火勢的跨樓宇傳播,王禹認為是由多因素耦合傳熱機製造成。“強風不僅增強了熱對流和熱輻射,還攜帶飛火。多種傳導機製疊加,極易導致火勢迅速突破建築的防火間距,形成大規模火災。”王禹指出,因為火勢在建築上已形成立體蔓延,又伴隨著竹製腳手架、外牆塑料等施工材料劇烈燃燒或者滴落現象,這種火災極難撲滅。

通常情況下,“飛火”屬於森林火災研究的範疇,但在樓間距極近的高密度“城市森林”中,這種因素被複刻。

“警方覺得不尋常”

大埔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文件顯示,屋苑於2024年7月進行大維修,至今已動工超過一年,承辦商為宏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原預計於2026年3月至6月分批拆除棚架。

輿論關注到了竹製腳手架問題。“如果整棟樓全部鋪滿竹製腳手架,風險是非常大的。火直接沿著竹子往上蔓延,根本沒有阻隔。”黃鑫炎說。

2021年,住房城鄉建設部曾發布《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危及生產安全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淘汰目錄(第一批)》,目錄共淘汰22項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其中,竹(木)腳手架被禁止。

另外,目前各方也在關注棚架的保護網材料,棚網的防火性能對火災的控製至關重要。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及屋宇署《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規定,棚架的保護網必須由阻燃物料組成。今年3月及4月,屋宇署分別發出通告及修訂《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再次強調棚網的阻燃要求。

不過,在分析此次火災成因時,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對媒體表示,一副阻燃網價值90元,無阻燃功能的普通網僅50多元,而且阻燃網不耐用,要經常更換,成本高昂,普通網則能重複使用。他建議此次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就保護網物料是否合乎防火規定進行調查。

香港警方表示,發現建築物外牆有保護網、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標準,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廈每層電梯大堂窗外都有發泡膠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勢蔓延,不排除發泡膠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介紹,經過初步調查,發現有關大廈的外牆物料著火後的蔓延程度,較一些合規格物料遠遠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覺得不尋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廈玻璃窗貼著一些發泡膠板,也不尋常。

“建築外牆不能放任何可燃的材料,即使是阻燃材料,也不能代表不可燃。十年、二十年之後,大量的高層建築需要搭腳手架進行翻新。即使我們使用了金屬腳手架,在麵對可燃的外牆保溫材料時,依然會有類似的火災風險,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新的翻新策略。”黃鑫炎強調,比如逐層翻新,或者限製翻新建築的相鄰距離。

王禹也表示:“要把短板補上,預防的前提是基於火災調查結果,找出高層建築火災快速蔓延的科學機製,然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此次事件定性為“重大災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不排除刑事可能,警方以涉嫌“誤殺”拘捕了負責大廈維修工程的3名負責人,包括2名董事及1名工程顧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文讀懂穀歌TPU:英偉達暴跌跟它有關
一代中國鞋王,是怎麽走到破產注銷這一步的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高層起火向上跑還是向下跑?記住這些危急時刻能救命!
一針抵一套豪宅,1800萬/針天價救命藥獲批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川普要高市"別刺激北京"?日本當局火速駁斥:不實報導
美俄代表密談錄音泄露,誰幹的?
美國白宮槍擊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絕不容忍
歐盟外長:應限製俄軍規模和軍費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普京:若烏撤離其目前控製地區 俄將停止武裝行動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竹棚架:香港標誌性符號及其背後的安全隱憂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香港大埔火災,或揭露了高層小區最大的危險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來最嚴重,警拘三工程人員
特朗普:不邀請南非參加明年G20峰會
香港火災樓盤曾向保險公司投保 其中一項保額20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中國新聞周刊 2025-11-27 06:56:51



在香港中環工作的李意,昨夜幾乎無眠。

11月27日上午9時左右,距離起火已過去十餘個小時,他仍能看到最初起火的那棟樓宇,有幾間房間的窗口不時躥出火苗。濃重的煙霧持續不斷升騰,將天空染成灰蒙蒙一片。而周邊此前過火的建築,明火已基本被控製,唯有受災最嚴重的中心區域,仍有零星火點在燃燒。

從大埔墟地鐵站走出,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燃燒氣味,即使戴著口罩,濃煙仍無孔不入,李意還看到,沿途散落著大量黑色的燃燒殘留物。

11月26日下午2時51分,正處於維修階段、鋪滿竹製腳手架的香港大埔宏福苑發生火警。下午6時22分,火警等級飆升至五級。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宏福苑4座大廈大致救熄,其餘3座大廈火勢大致得到控製,火災導致55人遇難,包括一名消防員殉職。

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副處長陳慶勇表示,據初步判斷,多處雜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點燃,並受風勢影響飄散到附近大廈,最終火勢蔓延至8幢大廈中的7幢。

“如果整棟樓全部鋪滿竹製腳手架,風險是非常大的。火直接沿著竹子往上蔓延,根本沒有阻隔,可能就是一兩分鍾的事,來不及做任何反應。”香港理工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係副教授黃鑫炎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這種“易燃外衣”一旦被點燃,會讓整棟大樓瞬間陷入火海。

除了燃料問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禹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此次火災是一場典型的高層建築“立體交互火蔓延”。“強風作用改變了火焰形態,增強了對流和輻射傳熱強度,造成火勢在建築內部及建築之間快速蔓延。與此同時,產生的‘飛火’也有可能隨風飄散,點燃遠端可燃材料。”王禹分析稱,火勢在蔓延過程中容易造成玻璃等脆弱構件熱破裂行為,形成“內攻外、外攻內”的三維燃燒,加之城市高密度環境,最終擊穿了樓宇間的物理防線。

香港大埔慘烈火災,為什麽警方覺得“不尋常”?

正在救火的香港大埔宏福苑。圖/受訪者提供

“飛火”

11月26日晚11時半左右,住在距離宏福苑火災現場約六七百米處的梅青時,還在現場關注著火勢。

火勢相較最初已有所減弱,但火焰依然清晰可見。濃黑的煙柱向上翻湧,天空被染成一片灰黑。空氣中有“和清明節燒紙一樣的味道,很刺鼻,很衝”。道路狹窄,救援車輛排成了長龍。“起碼有四五十輛車。”梅青時說。

李意也注意到了大量消防車,他看到,最遠的支援車輛來自港珠澳大橋消防站。一隊隊員滿臉疲憊地從火場撤出,另一隊則立即整裝完畢,接替進入。

此次火災救援麵臨巨大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消防處副處長陳慶勇此前曾表示,火勢蔓延速度快,且不斷有棚架等雜物墜下。樓宇內部溫度非常高,消防員進入大樓滅火時遇到高溫,部分樓層難以到達,消防動用7部鋼梯車在外圍射水降溫。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起火的宏福苑群樓於1983年建成,至今樓齡逾40年,全苑共8座,每座31層,共1984個單位(戶),單戶麵積約44平方米。

“香港有獨特的高密度建築環境。”王禹認為,對比近幾年發生的大城市火災,如11·15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和6·14倫敦公寓樓火災,其傷亡慘重的原因主要是外牆保溫材料導致的垂直蔓延,而香港此次火災之所以嚴重,原因之一是建築間距較小,使得建築群火蔓延。

對於火勢的跨樓宇傳播,王禹認為是由多因素耦合傳熱機製造成。“強風不僅增強了熱對流和熱輻射,還攜帶飛火。多種傳導機製疊加,極易導致火勢迅速突破建築的防火間距,形成大規模火災。”王禹指出,因為火勢在建築上已形成立體蔓延,又伴隨著竹製腳手架、外牆塑料等施工材料劇烈燃燒或者滴落現象,這種火災極難撲滅。

通常情況下,“飛火”屬於森林火災研究的範疇,但在樓間距極近的高密度“城市森林”中,這種因素被複刻。

“警方覺得不尋常”

大埔宏福苑業主立案法團文件顯示,屋苑於2024年7月進行大維修,至今已動工超過一年,承辦商為宏業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原預計於2026年3月至6月分批拆除棚架。

輿論關注到了竹製腳手架問題。“如果整棟樓全部鋪滿竹製腳手架,風險是非常大的。火直接沿著竹子往上蔓延,根本沒有阻隔。”黃鑫炎說。

2021年,住房城鄉建設部曾發布《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危及生產安全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淘汰目錄(第一批)》,目錄共淘汰22項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其中,竹(木)腳手架被禁止。

另外,目前各方也在關注棚架的保護網材料,棚網的防火性能對火災的控製至關重要。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及屋宇署《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規定,棚架的保護網必須由阻燃物料組成。今年3月及4月,屋宇署分別發出通告及修訂《竹棚架設計及搭建指引》,再次強調棚網的阻燃要求。

不過,在分析此次火災成因時,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對媒體表示,一副阻燃網價值90元,無阻燃功能的普通網僅50多元,而且阻燃網不耐用,要經常更換,成本高昂,普通網則能重複使用。他建議此次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就保護網物料是否合乎防火規定進行調查。

香港警方表示,發現建築物外牆有保護網、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標準,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廈每層電梯大堂窗外都有發泡膠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勢蔓延,不排除發泡膠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介紹,經過初步調查,發現有關大廈的外牆物料著火後的蔓延程度,較一些合規格物料遠遠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覺得不尋常;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廈玻璃窗貼著一些發泡膠板,也不尋常。

“建築外牆不能放任何可燃的材料,即使是阻燃材料,也不能代表不可燃。十年、二十年之後,大量的高層建築需要搭腳手架進行翻新。即使我們使用了金屬腳手架,在麵對可燃的外牆保溫材料時,依然會有類似的火災風險,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新的翻新策略。”黃鑫炎強調,比如逐層翻新,或者限製翻新建築的相鄰距離。

王禹也表示:“要把短板補上,預防的前提是基於火災調查結果,找出高層建築火災快速蔓延的科學機製,然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此次事件定性為“重大災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不排除刑事可能,警方以涉嫌“誤殺”拘捕了負責大廈維修工程的3名負責人,包括2名董事及1名工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