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本書名叫《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後》的圖書擺上了各大書店的推薦書架。書的作者叫洪君彥,假如不在他名字前麵冠以洪晃生父、章含之前夫的稱謂,估計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在書中披露:章含之外遇在先,才導致了兩人的婚姻失敗。對於這樣一本對名人過往情事的一樁談資,有評論家指出:《不堪回首》的情事,還是請放在日記裏吧。 章含之先出軌曾下跪
《不堪回首》一書的腰封上寫著:“誰在乎真相?毛澤東親自過問的一樁離婚案”。是真是假,隨著章含之的去世已無從考證。對於這樁離婚案的始末,洪君彥說,早在1966年章含之就有了張姓的第三者,“一次赫然發現她的皮夾裏夾了一張張某的照片。此外,手提包裏還有安全套。我當場要她把事情說清楚,她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在慌亂間章突然下跪認錯,表示悔改。”
後來洪君彥也陷入婚外情的泥沼。章含之如願以償找到了合意的人,也就是喬冠華。1972年年底,章含之向他提出離婚說:“我們的緣分已盡了,分手吧。這樣對雙方都好。”洪君彥就爽快地答應了。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7-11/U149P4T8D1770939F107DT2009071111443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一家三口樂融融。
拆穿章含之“毛主席叫她離婚”的謊言,還原曆史真相,這是洪君彥寫這本書想要表達的意思。那麽到底什麽才是曆史的真相?評論家韓浩月認為,《不堪回首》的定位有些錯了,它反映的不是曆史,而是人性,人性中的虛榮、見異思遷、推脫責任等灰色一麵,在書中體現的比其曆史責任感要鮮明得多。所以,洪君彥的書給人們增加的不是對曆史的重新認識,而是對名人過往情事的一樁談資。洪君彥意在以個人悲劇,喚醒人們對那段災難深重歲月的反思。但讀《不堪回首》,真的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悲哀嗎?評論家指出,洪君彥想通過這本書讓自己站立到道德的上風,這一想法可能本身就錯了。
洪晃對出書前後矛盾
對於這本書的由來,韓浩月介紹說,此前,《不堪回首》曾於2004年在香港《明報》連載,後因章含之病重,作者收到女兒洪晃的請求而停止。洪君彥回憶到女兒希望他“幹脆多寫點以後出書”,但在章含之去世後洪晃卻否認了這一說法,“覺得他不負責任”。媒體曾報道,因洪君彥“對母親無比仇恨地進行詆毀”,洪晃和父親斷絕了聯係。單單是這本書的出版,就有如此曲折的經曆,書中所言之事,大約也隻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