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令人厭惡的大頭照片做封麵,沒有令人惡心的博宣傳,袁泉單單純純的發片了。盡管這並不是沒有噱頭的專輯,但繁冗的作秀環節都被恰到好處的省略了,姚謙似乎比以往更加精明。播放之前預感這會是一張好聽的唱片,果不其然,雖然沒有天大的驚喜,卻足夠有聽完一張精致專輯的滿足。
很明顯袁泉是比目
前市麵上絕大多數內地女歌手更會唱歌的演員。這乍說起來有點讓人悲哀,但是事實卻就是這麽赤裸裸的放在眼前。在不知所謂的選秀歌手炒起來一個又一個看似玄乎的聲學名詞或者誘導起一個又一個諸如此類的風潮時,袁泉拿起麥克風就唱,就唱的深入骨髓。這是一種聽起來很淡然的心態,自自然然地把歌裏的內容唱出來,比起自以為是的演繹,總是要舒心許多。
從整體的布局到細節的設計,這張專輯在努力營造和流露出內地流行音樂難得的時尚感,甚至拿來帶有迷幻意味的節拍舞曲打頭陣。為了凸顯《孤獨的花朵》的整體性,開頭的《contact》所表達的交流欲,恰恰是現代人的寂寞洪流目前的根本出口。
對於有人文氣質的袁泉來說,在演唱上的努力僅僅需要與更節奏電氣化的編曲結合起來。這樣的範本實在太多,歐美的舞曲女聲樂隊有太多可以借鑒。對於這種良性的借鑒,隻要找到配合歌手嗓音最合適的方式,即為上上之策。而電聲舞曲一貫的傳統審美必殺之處,恰好在於用跨度不高的嗓音較為感性和緩慢的演唱,在相對快速的節拍下,袁泉的聲線也恰到好處的產生了差異美。
在目前嚎叫係歌手充斥市麵的影響下,這一張專輯的定位並不能說是主流。依然不自信的收錄了《那一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和《暗戀》都可以看出玩歸玩,姚謙仍然沒忘記商人本色,這是兩首可以延展出無數相關鏈接的歌曲。《琥珀》的時間對於善忘的聽眾來說也許有點久遠,不過王菀之的《畫意》卻應該讓人記憶猶新。無論是前者和《琥珀》的千絲萬縷,還是後者與周璿或者林青霞的善意聯想,都足夠保證專輯一定的曝光度。
當然,這並不是去和《老婆我愛你》爭奪市場的表現。《讀過的詩》和《ma
ma》都是比較內斂卻上口的歌曲。《薄荷糖》的trip-hop味道,來的意外的親切。《一個人喝著拿鐵》有80年代動人又熟悉的dance
pop質感,讓人居然有點欣喜若狂。即使《孤獨的花朵》之中的江浙味普通話,鄭秀文當初在《說清楚》裏邊已經玩過一次,但是接近歐美流行曲的編排比《說清楚》的韓式快歌又有所不同,大概算是小小的不謀而合。
整體上的不足,似乎仍然有不少值得斟酌。一張標題為孤獨的唱片,不少歌曲開播第一段就聽到“孤獨”或者“寂寞”類似的字眼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實在有點過度製造之嫌。雖然姚謙參與過的唱片多少都會有些匠氣,但是關於概念專輯這回事,並不是每首歌的歌詞裏都有相同的字眼,概念也就相通了。這方麵內地和台灣流行音樂都還差香港流行音樂太遠,學習道路很長。經過對內地流行音樂的長期失望下,偶爾有閃光之作繼續維持著一些希望,對於長期做作唱歌,創作,製作的內地音樂圈子來講,似乎還更需要放開眼光。對於吟哦幾聲就算黑人唱腔,“yo
yo”幾聲就算節奏藍調歌曲這種認知下,不如老老實實做點個人化的流行專輯,老老實實用點平實嗓音唱歌,這樣動聽多了,起碼袁泉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