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是怎樣煉成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章子怡名氣很大,緋聞很多,但是關於她的訪談卻很少。我們綜合了近年來關於章子怡的多篇訪談,試圖穿越這些話語,觸摸到這個女孩子內在某種很堅硬的東西———比如勃勃的雄心,穩固的心態和堅韌不拔的成長意識……

章子怡能夠走到今天,絕非“運氣”二字所能涵蓋。這是一個有著超強勢心理的女孩,而她的背後是正在悄然崛起的中國。

關於“野心”

問:你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欲望比較強的人嗎?

答:沒有。

問:沒有。人家說這個章子怡一看就是很有野心的一個女孩子?

答:我的“野心”在哪裏?

問:你怎麽理解“野心”這兩個字?

答:野心可能就是說,你很希望去達到一個什麽樣的一個目標。

問:不,野心有一種意思就是你想達到一個你不應該達到,或者你不應該奢望的那種東西。

答:我總覺得我是一個意外。

問:怎麽個意外呢?

答:你看我這個過程,我去舞蹈學校讀書,也不是我要去的。

問:被動的。

答:對,那時候爸爸媽媽擔心我身體弱,所以送我去學舞蹈。但我完全對舞蹈一點意識都沒有。我很多同學家裏都是世家,我是什麽都不太清楚就去了,然後被架在那兒,開始讀這個書。我那時候總覺得,哎呀,我跟我親戚家的小孩兒,就差幾天,歲數都一樣的,人家每天爸爸媽媽送著上學,然後煮好早飯,衣服給你碼好了,全都弄好了,晚上來接你回家,陪你一起做功課。我基本上沒有太過過那種日子。

問:每天早上天不亮得起來壓腿,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答:因為這不是說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共六年!包括《臥虎藏龍》,我也覺得對我是一個全方麵的訓練。我那時候拍戲,從他們選我到我拍戲,到完,整個過程當中,我就覺得自己就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要做很多事情,然後很多雙眼睛在看著你,可能每天都會有人瞪你一眼或者是什麽,我也不知道。

問:可能是你敏感還是怎麽樣?

答:沒有,我就覺得有很大的壓力,我不會打,我不會演戲,就這樣一個人來到劇組,然後李安的那種眼神和那種無形的壓力。我怎麽挺過來的?就是全靠一股勁兒我覺得。我當時就是想,他選我了,我就別讓他失望,我沒有想我要把這個角色演得多麽棒。

問:你是怎麽做到,在那麽多漂亮的女演員裏麵脫穎而出的?

答:我想做一個好的演員,然後我是想拍有藝術價值、有分量的作品,我就是抱著這種初衷,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可能很多人還是在說,為什麽好事情都讓她攤上了,這麽好的角色為什麽人家不給我,我想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關係的,我不是因為隻是運氣好,我才有今天的。

問:有運氣的成分嗎?

答:當然會有,我想我第一部戲,拍《我的父親母親》,跟張藝謀導演合作,拍《臥虎藏龍》,我覺得都是運氣的成分多過於我個人的能力,但是這個之後,我就不這樣講了。我覺得,機會就是給有能力和有準備的人。

關於心態

問:到了電影圈,勾心鬥角的東西很多,你怎麽看待這些東西?

答:我覺得拍戲就是我的工作;我不拍戲,電影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或者是一種娛樂。我希望自己分得很清楚,我不喜歡在這個圈子裏麵。

問:你怎麽看待你現在的名氣?

答:我沒有被我的這種所謂的名望,所謂的聲譽去影響到什麽,我覺得這些東西哪怕有的時候是讚賞,有的時候是貶低,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你自己是一個什麽樣的演員,你以什麽樣的一個態度去麵對你的生活,麵對你的事業。所以我覺得之所以有今天,能夠一步一步做得這麽穩,拍了這麽多高質量的電影,可能跟我自己的心態也有關係。我不太著急說,一定要一年拍多少部戲,要掙多少錢,我覺得這個不是我的生命。對於我來說,真的能夠投入到一部電影裏麵去創作,給予它靈魂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問:生活中間的章子怡是什麽樣的?

答:私底下我還是挺小孩的,還是什麽事情我都是覺得,看得比較開,我知道今天可能有狗仔隊在跟著我,但是我該穿球鞋,該穿運動褲,該穿大背心的時候,我還會做回自己,我不會因為他們的幹涉而影響到我自己的生活。

問:會不會因為媒體的關注,讓你的生活言行變得格外小心翼翼。

答:我覺得我該暴露的全都暴露了,沒有什麽,沒有什麽隱私了,每天就是追著你,趕著你,但話又說回來了,這也是你要麵對的,或者你要付出的一部分,我自己覺得我的情感世界,我的個人生活,我還是覺得這是唯一我可以去保護它的。我尊重我自己,同時我也尊重我自己愛的人,所以我的情感世界是什麽樣的,可能隻有愛我的這個人知道,其他的人,我覺得也沒有必要,讓全世界人都知道。這是唯一的屬於我自己的。

問:但是章子怡還是有緋聞的。

答:茶餘飯後的一道小菜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像跟成龍的事情,我已經很久沒有提過了,我就覺得我在美國拍戲的時候,我跟林鳳嬌,跟她兒子,他們全家都特別照顧我,對我好到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樣,那我擔心什麽跟成龍傳緋聞呢?傳到更可笑是跟成龍兒子也傳緋聞,所以,我也都沒解釋過,我不想為這種瑣碎的事情去勞心,去浪費我的時間。

問:有一些演員可能很享受這些緋聞,因為可以保持一定的曝光率。

答:我不需要,我從來都不需要這些緋聞來提高我的知名度。

關於成長

問:很多人都說,《夜宴》是你演技發揮最淋漓盡致的一部電影,你怎麽看這樣的評價?

答:其實每部戲都是我的極至,我都很珍惜它們創作的過程,而且每部戲都有不同的啟發和感觸。《夜宴》這個角色是讓你不太敢碰的角色,也就是說難度比較大,但這也正是這個人物的魅力所在。所以雖然開始的過程很艱難,駕馭角色難度也大,但突破這一點之後,就抓住了這個人物的靈魂,演起來就遊刃有餘了。無論演技還是其他方麵,這個角色於我都是一個很好的揣摩機會,它為我提供了一個完全釋放的空間,這個舞台仿佛是為我設計的。演員很難真正碰到一個對演技有挑戰的角色,在這一點上,我是幸運的。這也是《夜宴》對我的意義所在。

問:你怎麽評價自己的表現,是不是更苛求一點?

答:我在創作每一個人物的時候都是一絲不苟的,這種苛求是沒有人看得到的,它隻存在於我與角色之間。我願意聽觀眾的觀後感,隻要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的公正評價,一定是最寶貴的。

問:在所有觀眾的眼裏,演員就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職業,你怎麽理解這個職業?

答: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可以到拍攝現場去看一下,去感受一下,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麽容易。我以前沒有拍過動作戲,我看那些武打戲,我覺得嘻嘻哈哈的,有什麽難的,比劃兩下就完了,我不知道這中間的艱苦,但是我經曆了,我知道,不是我想像的那麽容易,所以人都是這樣子,你經曆過了,你可能就會替別人想得多一點,就不會那麽自私。

問:你受過的最大的一次皮肉之痛是哪一次?

答:是拍《十麵埋伏》吧。我被打得……整個人突然覺得……哎,停了,這個世界。被打完以後我發現,突然間很靜,什麽都聽不到,人一下就蒙了。

問:我看《十麵埋伏》的時候,看到你從雪裏又掙紮著爬起來,首先那個地方我覺得有一點點好笑,因為覺得你已經死過兩回了,怎麽又起來了?但是,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想,哎喲,穿那麽一點衣服,不要凍死了。

答:對,就是躺在地上,我實在是凍得不行了,因為你不能動,你知道有的時候就給你蓋好雪了,你就不可以動。我一直在底下,然後我開始抖了,我的嘴巴開始抖,副導演看見說:“子怡,你沒有台詞!”弄得我哭笑不得,我那時候已經控製不了了。

問:那你剛才說得這個比皮肉之苦更難以忍受的是什麽之苦?相對於皮肉來說,可能是心理上或者精神層麵的,對吧?

答:對,如果能夠多一些人去理解你的話,其實就像剛才我們閑聊的時候說,你希望別人去理解你,但是別人,任何一個人他沒有這個義務;如果他願意去理解你的話,也許他會站在你的立場上去想一想,但是他沒有這個義務。

問:沒有這個義務,你什麽時候認識到這一點?

答:因為我從一出道拍《我的父親母親》,直到現在,我覺得各種各樣的聲音在我身上不斷地發出,或者是可能還會繼續延續下去,我那時候會說我很努力,我很不容易,你看那個戲多難拍,然後慢慢地我發現,其實我沒有這個必要講這些了,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長大了,我會覺得人家這樣想是有道理的。

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影這個圈子還是比較以男性為主導的,那麽女性特別是女演員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處於一種被動的地位,要被導演選上,你覺得這種競爭你喜歡嗎?

答:我覺得我現在很快樂,因為我有選擇的權力,不僅僅是他們選我,我也在去選,我在選我的角色和劇本。所以我覺得你有這個選擇的權力可能就會讓你更加自信。因為你不是說,來了一個東西,你不是很喜歡,但是你為了工作也好,生存也好,你一定要去做它。

問: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成長的這個邊際線在什麽地方?自己就會這樣一路地走下去,最終希望達到哪裏?

答:沒想過,沒想過。現在我始終都是有好戲就去拍。我拍的量其實也不大,一年才一兩部電影。我不著急,我覺得要為喜歡的事情去努力或者去付出,痛也好,艱辛也好,但是你自己選定的,你就會願意為它去做。

問:但是青春也很短暫。

答:我沒想過那麽多。可能就是還沒到想的時候吧。還沒有到那麽大顧慮,有那麽大顧慮的時候。

(本報綜合資料來源:《楊瀾訪談錄》、央視《麵對麵》、《北京青年周刊》“星月對話”等訪談)

事件回放: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女性評選,章子怡奪魁

21世紀國際上最成功的中國現代女性的評選活動曆時6天,日前落下帷幕,章子怡不出人所料地勇拔頭籌。票選的二到十名依次分別是趙薇、李宇春、王菲、張曼玉、鞏俐、楊瀾、呂燕、張靜初、孫儷。可以看出,此次位列最成功女性十強的,均是文藝圈的女性,而十位女性身上折射出的不同氣質,也體現出大眾對於最成功女性的多元化定義。

章子怡的奪冠,是意料中的事情。在所有給章子怡投票的網民中,被他們所津津樂道的品質包括以下幾點:堅強、有事業心、聰明、進取、自信、獨立。實際上,按老眼光看,章子怡並非具有了對於一個優秀女性所有品質的概括,譬如說溫柔賢淑就沒有列入其中,但這畢竟是對21世紀的現代女性的評選,所有的一些成規和老套都要被顛覆了重來。

所以說,選擇章子怡,與其說是網友的選擇,不如說是時代的選擇,時代要求一個女人要穿越過去對於女人溫存體貼、小鳥依人要求的藩籬,跨越一個時代的界限,抵達足夠“現代”,足夠“21世紀”,足夠“國際”的彼岸,在這幾點上,章子怡無疑是出類拔萃的,她比其他候選人都更好地駕馭了自己作為現代女性的身份。

(本報綜合)

鏈接:韓國媒體撰文稱——章子怡是“最可憐女演員”

韓國一家媒體引述中國某報題為《全球最可憐的演員是中國女演員》的文章說,章子怡是代表性的“可憐的中國女演員”,這樣的狀況隻有得以糾正中國的娛樂產業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為什麽中國的女演員越是向國際巨星邁進就越得不到尊敬,反而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抨擊?”

該文總結說,出現這樣的狀況其主要原因在於,演員應該與一個國家的政治、國情、民族等相關的社會角色相融合,這才是大勢所趨。但是章子怡就是在把持電影角色和社會角色之間的平衡關係上失敗了。

“章子怡缺乏選擇作品的能力”、“反正不喜歡”、“沒有好作品”、“太張揚”、“運氣實在是太好了”等,章子怡受到了中國網民的指責。該報認為,這與對章子怡期望的社會角色有關。

該文指出,日本觀眾對《藝妓回憶錄》中小百合的扮演者章子怡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在中國卻引起強烈反響,不僅禁止上映,還蒙受了“賣國奴”的惡評,這足以說明一切。

該文評價說,中國向來討厭過分追求名利的女人,因此章子怡對演戲的欲望,隻能被大多數中國人視為“過分追求名利”,從而引起人們的反感。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