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理解還是曲解 她都是惟一的章子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無論是理解還是曲解 她都是惟一的章子怡(圖) 《摩登雜誌》 她是新生代最有力的證明,是世紀初最耀眼的一道光。她曾鮮明得如囊中之錐,也如割手芒刺,喜歡她和討厭她的人同樣立場鮮明不容置疑。但她是惟一的章子怡,從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沒有人會不承認。 隻要有章子怡,娛樂圈就不會無話可說。隻要有章子怡,名利場就不會沒有亮點。隻要有章子怡,世界就能展示新生代中國女人的美麗。隻要有章子怡,街頭的出租車司機都可以與明星遇見。隻要有章子怡,淚水加汗水才可以成就傳奇。隻要有章子怡,驕傲與努力始終成為正比。隻要有章子怡,這個世界不支撐幸運,卻成就奇跡。隻要有章子怡,狂奔成為了力量,成熟擁有了內容,寬容變得深刻。   章子怡,幾年前還有人叫她“小鞏俐”,幾年後絕對沒有人會認錯她的臉,寫錯她的名字。幾年之前她用清秀麵孔上勢如破竹的表情征服了世界,幾年之後她在平和表情中增加微妙成分,試圖征服對她毀譽有加的國人。沒有人比她更惹人矚目,沒有人比她更懂得付出與所得,也沒有幾個人知曉她從何時開始,擁有狂飆表象下的平靜,心靈深處的安寧。
  她是新生代最有力的證明,是世紀初最耀眼的一道光。她曾鮮明得如囊中之錐,也如割手芒刺,喜歡她和討厭她的人同樣立場鮮明不容置疑。但她是惟一的章子怡,從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沒有人會不承認。   她不是淩霄花   她不是從遠處跌跌撞撞跑來的少女,不是剛剛憑借《臥虎藏龍》時紅透世界的玉蛟龍,不是用盡生命力量痛哭的如月,不是情深不壽的盲女小妹,不是三個女人茉、莉、花——那些都曾是她,但或者不是現在的她。就像《茉莉花開》其實是一個女人生命中的三個階段,最近的章子怡也不同於過去的章子怡。   章子怡絕不模仿他人,但也絕不會複製她自己,每一部電影,她都有一點變化。她說,“最近的電影中其實我最喜歡《茉莉花開》,因為演足了那麽大的年代跨越,個性和命運也都不同的女人,演得太淋漓,太過癮。”而萬眾矚目的《十麵埋伏》和《2046》,她反而在眾聲喧囂中有一點淡然,“我隻是用全力將角色演好,至於票房、演出後的效果,不是我能控製的,也不是導演能控製的。”她流暢地說下去,“怎麽說呢,把自己可控製的東西控製好,做到這一點我就很滿意。”   2004年夏天之後,章子怡有三部影片接連上映,人人都說這一年是“章子怡年”,她聽了卻連連搖頭,“我在意的並不是這個”。談話越到後來,我越清晰了以前紙麵上的章子怡和麵前的章子怡有著極大差異——當她談到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麵對某中國記者“鞏俐與章子怡誰更漂亮,你更愛哪一個”的提問時,便如此說,“如果是我,我會建議他拒絕回答這種問題。我們有太多更值得關注的問題啊!麵對電影節主席,中國記者竟然問出這樣低水平的問題,我替他們感到害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很低迷了”。   章子怡依然鮮明,目光卻投向更遠處。她依然直接,媒體卻開始轉變態度,從最開始的不客氣,甚至挖苦嘲諷,到漸漸開始用公正的態度描述她,展示她。19歲出道的時候,人們說她幸運,後來與一係列知名導演合作,有人說她是攀緣的淩霄花,而現在,沒有人會再用“幸運”形容她。   章子怡說,“我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絕對不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己。我不能讓人不討論我,卻可以通過自己加倍的努力,讓自己滿意,同時也發現,媒體對我客氣起來了。”她忽然頑皮地笑起來,眨了眨左眼。   事實永遠勝過雄辯,章子怡明白這一點。經過這幾年的打拚,媒體終於承認,奇跡屬於章子怡,而幸運其實不是。她不是淩霄花,她的才能不亞於勇敢,柔婉不亞於剛強。張藝謀發掘了她最直接的天真,李安發現她骨子有初生的任性猛烈,徐克驚訝於她有如此嬌柔外表下的強大,王家衛用膠片引導她如何將演戲融入骨髓,侯詠將她細膩與豐富的情感盡次引發,鈴木清順讓她在歌舞片中翩若驚鴻,那都是因為,章子怡是中國女演員的惟一。   為了演好盲人,她和一個盲女孩朝夕相處兩個月,“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吃飯,一起去公園玩。我觀察她,留心她的神態和肢體語言”;為了理解王家衛,她“被帶領得情緒上有一種針紮似的痛苦,卻獲益匪淺”……而印象最深刻、改變她最大的影片則是已有些遙遠的《臥虎藏龍》。“那時我知道自己不是劇組選出來的惟一,雖然舒淇確定了因為檔期而不參演,但是每天,我仍然能看見來來往往試鏡的女孩,而導演開始也不告訴我該演什麽,隻是讓我練功。天天在那裏練功,天天看見不同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這種心理壓力,現在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恐懼。”   她將眼睛焦點移向遠處,回憶絕非幸運的日子裏的點滴,“拍攝的時候,第一次讓楊紫瓊受傷,我都快嚇呆了,心想,我把楊紫瓊劃傷了,怎麽辦?怎麽辦?”擔心、焦慮,仿佛盲了雙目,在黑暗中獨行的章子怡,在大牌導演和大牌演員中得不到回應的章子怡,有一天,得到了李安一個肯定性的擁抱,淚水便決堤——這擁抱來得遲,卻赫然有如天光,照亮了橫空出世的章子怡,給了她決定性的力量。   “所以我要感謝《臥虎藏龍》,感謝李安導演,他教會我的,不僅僅是表演。” 章子怡微笑,臉龐微微揚起,表情定格,是屬於她自己的驕傲。   比任何25歲的同齡人都成熟   “我今年25歲,相對而言我比同齡人要成熟一些。”章子怡在談吐間,不經意流露出這樣一句。逐漸地,我聽得也並不驚奇。   成為中國被談論率最高的女明星,直到已經脫離了章子怡本意;成為緋聞女主角,直到大家越來越多地仿佛關注的不是自己的電影;成為時尚party神秘驚豔的女主角,直到被傳說躍上雲端——在曲解章子怡的道路上,當人們走得越來越遠,章子怡說:“我也越來越不在意別人說我什麽。即使是像今天這樣麵對麵的訪問,我看到落到紙麵上的,和我自己所說的也都會有出入,甚至是完全的改頭換麵,你說,我還能怎樣?”   所以,章子怡的成熟,在於她從之前的喧嘩中,明白了選擇。遵循圈子的規則,她懂得了什麽時刻該戴上麵具,什麽時刻將它卸載。“我不會刻意澄清什麽,也不會刻意炫耀,就像這次從日本拍完片回國,我隻接受幾家比較熟悉的媒體采訪,或者有品質保障的。我不會把功夫花在口舌上,因為那沒有意義。”   章子怡的成熟,並不隻在談話中表現。她身上近於強悍的生命力,在表演中成為極致,在生活中則學到了寬容。依然是最痛苦的感覺帶來最深刻的領悟,“第一次受傷,也是在《臥虎藏龍》,楊紫瓊弄傷了我。現在想來武打片受傷是經常的事,但第一次受傷,那種疼,眼淚根本不受控製,吧嗒吧嗒往下掉。我弄傷楊紫瓊的時候隻是害怕,她弄傷了我,我才知道了我弄傷她時她有多疼。奇怪的是,從此我懂得了理解別人,寬容別人,比如說今天誰遲到了,以前我會抱怨,但從那以後,我會想,可能是因為臨時有什麽事,可能是因為堵車,可能他已經盡全力趕過來了……”   章子怡在不說話的時候,平靜著表情,隻有兩隻眼睛,灼灼閃光。我忽然有些明白,即使在人群中一言不發,她依然可以脫穎而出的一些理由——一個好演員,不僅僅要學會愛,學會恨,也要學會愛恨之後的寬容。   當采訪者遲到幾分鍾,燈光遲到幾十分鍾,服裝遲到1小時,我以為章子怡必然會發火,然而她沒有。主編告訴我她有早到習慣,為本雜誌拍攝過多次封麵,從來是提前15分鍾左右到場,我以為這次不是,然而她依然早到。化妝師弄痛了她的頭發,她皺眉喊疼,然而依然讓化妝師繼續。借來的服裝,風格比較含混,她挑選時盡管有些許不滿,依然用商量語氣。拍攝持續了幾個小時,所有人都感覺饑餓,她開始“催促”攝影師,但在閃光燈閃亮的時候,依然保持神采熠熠的姿勢——隻有在外人試圖拍下她被助手阻止時,我才感覺到那個“國際明星章子怡”,隻有在豪華泳池邊搖曳著全黑晚裝站在六寸高跟鞋上時,我才感覺到那個“大美女章子怡”,絕大多數時候,她和你仿佛沒有距離,自然到滴水不漏。   明星,不代表時時刻刻   “你看起來好家常。”這是我見到章子怡的第一句話。   “這就是認識和不認識的區別。”戴著一頂別致帽子的她,這樣回答我。   章子怡是紙麵上的明星,是電影裏的女主角,但是從出道至今,她都不是一個時時刻刻的明星。時尚秀場她其實很少去,各種名目的party也並不頻繁參加,生活中她喜歡一身休閑打扮地逛街——將肚兜的性感帶入世界的章子怡,不是我們想象那樣,是平常生活裏的章子怡。   “對我的采訪其實也少,很多時候我翻到報紙某一頁,章子怡昨天在某地說了什麽什麽,我說咦?奇怪,昨天我根本不在那裏。”她在一個假麵的世界裏製造著話題,“好笑的是,當他們找不到我說的話,就跑到我的官方網站引用我寫過的日記——本來那是給影迷看的,結果全給記者看了,”章子怡笑出聲來,“這種效果……”,她做一個鬼臉,表示無奈。   “你最害怕的是什麽?”   “不理解!”   伸開拳腳的拚殺,讓全世界看到了她。掩護隱私的動機,讓“注意力經濟”看不到她。我們建議她可以多做一些訪問,讓別人多了解了解真正的她,章子怡在長時間的沉默裏想了想,然後抬頭,“不,我還是不願意。”   章子怡是一個清醒的人。在繁囂的表麵漂浮,她知道自己很難找到心靈最深的安寧。所以在明星化生活和個人生活上,有著涇渭分明的壁壘,隻不過,這一點不熟悉她的人並不了解。當她坐上出租車時,司機怎麽也不相信後座上那個嬌小的女孩就是章子怡,聽到這裏她大笑,“我到現在都沒有買車呢,偶爾開開我爸那輛破車。我也依然會在沒事的時候窩在家裏,和朋友出去吃飯,去逛街,買東西,也不戴墨鏡。”   鏡頭中的章子怡,不代表生活裏的章子怡,我想她一定曾跟自己說過。她過著一種簡單、自然和快樂的生活,免人打擾的生活,水麵之下的生活,甚至很長時間裏,我以為對她來說,事業大於愛情。“25歲的人怎麽會沒有愛情?我也是有的。隻不過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我想我會和大家說。”章子怡保留了一絲神秘微笑。   無論她在膠片裏浮現,還是在活色生香場合裏出現,不用懷疑,她都是惟一。無論你在街頭還是巷尾遇見她,不用懷疑,她也是惟一。   章子怡會在拍攝的時候和所有人開玩笑,吃飯時和慢吞吞的服務員說“要不我跟你換班吧”,會把在東京拍的照片一一給眾人看,會說“好久不回北京,很多地方都不熟悉了”……這些時候,她將明星的光環,隱藏得很成功。   隻是驚鴻一瞥,她就讓人印象深刻。和她麵對的時間越久,你反而越看不到“super star 章子怡”。   無論是謾罵還是褒獎,她同樣被你銘記。   無論是理解還是曲解,她都是惟一的章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