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走向共和》引發大討論 慈禧是翻案?

《走向共和》引發大討論 慈禧是翻案?

文章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於 2003-05-09 13:35: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央視一套黃金檔熱劇《走向共和》播出過半,演員的精彩表演為該劇吸引了不少人氣,而最受人關注的卻是該劇重新詮釋的曆史觀,也由此在全國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這種改動究竟是學術的創新,還是招徠觀眾之舉?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部分成都觀眾和一些專家學者。

A·關於慈禧:創新還是翻案?

慈禧是這些年熒屏上反複出現的一個熱點人物,無論是“戲說”、“正說”,她總脫不了“腐朽、保守、陰險、狠毒”的“惡女人”形象。《走向共和》卻展現了一個充滿著人性的慈禧。在簽訂《馬關條約》後,慈禧和光緒母子見麵抱頭痛哭,她拉著兒子的手叮嚀道:“過去我對你太嚴厲了,其實我是希望朝廷、政權不要敗在我娘兒倆手裏。我到頤和園養老了,今後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把慈禧從一個獨裁者變成了親切的老媽媽。

作家柳建偉對這部戲一集不拉地看了,他認為從編劇、導演、演員陣容等綜合因素上說《走向共和》都是很好的,該劇不是給慈禧和李鴻章簡單地翻案,沒有回避慈禧之惡,比如逃難時把珍妃推入井中、私吞4億多兩白銀等等,但是看得出,對慈禧的批判性不夠。

劇作家魏明倫認為,慈禧誤國已是公論,“如果把慈禧作為一個立體的人寫出她的複雜處,不是不可以,但她哪裏是個政治家?她沒做過什麽對國家有利的事。她誤國、愚昧、腐朽,這點沒有爭議。”

B·關於維新派:客觀還是貶低?

柳建偉認為,當時維新派確實沒有力量。這也是生活本身提供的豐富性不夠造成的。很多風雲人物,都是在各種力量躁動中,才被推到那個位置的。從曆史角度看,原來被高估的一些人,在曆史上的功勞微乎其微。

有觀眾認為,劇中康有為是一個懷才不遇、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假隱士,頗有點工於心計的鄉學之氣,不具一個有學有識,思想激進的大知識分子形象;譚嗣同則是個莽撞小兒。有一幕很可笑,譚嗣同被皇帝選為軍機章京之後,第二天就把那些老臣的座位給坐了,等那些老臣來到時,怎麽同他說話,他都一動不動,普通的禮節都不懂。維新派怎麽變成這樣?

C·關於曆史觀:重新解讀還是招徠觀眾?

柳建偉說,該劇編劇之一張建偉10年前寫過《大清王朝的最後變革》、《溫故戊戌變法》,對曆史作過很深的思考。這個劇對漫畫化的、簡單化的、舊有的曆史觀做了重新解讀,還原了豐富的曆史。比《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中好皇帝勤政的老觀念,該劇的曆史觀提高了很多。魏明倫也認為,李鴻章因為鎮壓過太平天國,長時間裏被簡單化。他辦過洋務運動,也有很多苦衷。

作家麥家則認為:“曆史是由很多偶然瞬間構成的,在近代,我們好幾個非常重要的曆史轉折點都沒有完成好,這給民族帶來了災難。不管怎麽解讀,曆史就是曆史。”柳建偉指出,《走向共和》最大的弱點不是曆史觀,而是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李鴻章已經死了,過幾集慈禧也會死,它最大的困難是後30集劇情怎麽發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入境時無人機被扣 中國遊客"腦子一熱"簽證作廢 全家遣返
華人家庭周末出遊遇劫難 探親老人一死一傷 兒子失蹤
突破!全球首例糖尿病被治愈 他徹底擺脫胰島素
好友:千百惠在成都生活這幾年 是她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彭博:中銀國際經濟學家稱人民幣美元匯率或“破7”

24小時討論排行

震動學界!前眾議員:讓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回家
華人數學家張益唐談回國原因:美國政治氛圍太差
曆史性一幕,特朗普對風車宣戰了
印度稱未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重申台印關係不變
習近平為何發起大清洗?毛澤東和斯大林也許能提供答案
中國留學生患癌 起訴密歇根州立大學索賠1億美元
“眯眯眼”又辱華 瑞媒:“中國人民的感情”為何老受傷?
弗蘭克法官走了,但他留下了法律最溫柔的一麵
很遺憾,中產家庭支撐孩子留學的時代已經結束
美版iPhone“印度造”:蘋果首次將iPhone全係轉移印度
廣州在住宅區噴劇毒農藥,是滅人還是滅蚊?
梁文道遭封殺 節目下架 社媒帳號被封 疑涉敏感話題
特朗普再談見普京:我們之間有一種“溫暖”感覺
華男天天謊報包裹丟失 靠這招賺上百萬 被判9個月
美國海軍水兵向中國出售機密,被判間諜罪
烏克蘭和平關鍵?傳建“兩韓式緩衝區”不完美但務實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走向共和》引發大討論 慈禧是翻案?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2003-05-09 13:35:00

央視一套黃金檔熱劇《走向共和》播出過半,演員的精彩表演為該劇吸引了不少人氣,而最受人關注的卻是該劇重新詮釋的曆史觀,也由此在全國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這種改動究竟是學術的創新,還是招徠觀眾之舉?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部分成都觀眾和一些專家學者。

A·關於慈禧:創新還是翻案?

慈禧是這些年熒屏上反複出現的一個熱點人物,無論是“戲說”、“正說”,她總脫不了“腐朽、保守、陰險、狠毒”的“惡女人”形象。《走向共和》卻展現了一個充滿著人性的慈禧。在簽訂《馬關條約》後,慈禧和光緒母子見麵抱頭痛哭,她拉著兒子的手叮嚀道:“過去我對你太嚴厲了,其實我是希望朝廷、政權不要敗在我娘兒倆手裏。我到頤和園養老了,今後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把慈禧從一個獨裁者變成了親切的老媽媽。

作家柳建偉對這部戲一集不拉地看了,他認為從編劇、導演、演員陣容等綜合因素上說《走向共和》都是很好的,該劇不是給慈禧和李鴻章簡單地翻案,沒有回避慈禧之惡,比如逃難時把珍妃推入井中、私吞4億多兩白銀等等,但是看得出,對慈禧的批判性不夠。

劇作家魏明倫認為,慈禧誤國已是公論,“如果把慈禧作為一個立體的人寫出她的複雜處,不是不可以,但她哪裏是個政治家?她沒做過什麽對國家有利的事。她誤國、愚昧、腐朽,這點沒有爭議。”

B·關於維新派:客觀還是貶低?

柳建偉認為,當時維新派確實沒有力量。這也是生活本身提供的豐富性不夠造成的。很多風雲人物,都是在各種力量躁動中,才被推到那個位置的。從曆史角度看,原來被高估的一些人,在曆史上的功勞微乎其微。

有觀眾認為,劇中康有為是一個懷才不遇、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假隱士,頗有點工於心計的鄉學之氣,不具一個有學有識,思想激進的大知識分子形象;譚嗣同則是個莽撞小兒。有一幕很可笑,譚嗣同被皇帝選為軍機章京之後,第二天就把那些老臣的座位給坐了,等那些老臣來到時,怎麽同他說話,他都一動不動,普通的禮節都不懂。維新派怎麽變成這樣?

C·關於曆史觀:重新解讀還是招徠觀眾?

柳建偉說,該劇編劇之一張建偉10年前寫過《大清王朝的最後變革》、《溫故戊戌變法》,對曆史作過很深的思考。這個劇對漫畫化的、簡單化的、舊有的曆史觀做了重新解讀,還原了豐富的曆史。比《雍正王朝》、《康熙大帝》中好皇帝勤政的老觀念,該劇的曆史觀提高了很多。魏明倫也認為,李鴻章因為鎮壓過太平天國,長時間裏被簡單化。他辦過洋務運動,也有很多苦衷。

作家麥家則認為:“曆史是由很多偶然瞬間構成的,在近代,我們好幾個非常重要的曆史轉折點都沒有完成好,這給民族帶來了災難。不管怎麽解讀,曆史就是曆史。”柳建偉指出,《走向共和》最大的弱點不是曆史觀,而是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李鴻章已經死了,過幾集慈禧也會死,它最大的困難是後30集劇情怎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