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窗夜話

本博客主要發表一些曆史類,尤其是涉及心理史學的三國類雜文。
博文
薑維是蜀漢後期政權的柱石,他留給後人的事跡最突出的是不屈不撓的伐魏和複國。從他正史上的事跡看,薑維的性格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他的堅韌性。
什麽是堅韌性人格Kobasa首次提出了人格堅韌性的概念。最初主要關注的是堅韌性人格和疾病的關係,用以描述那些體驗高度的生活應激,但由於表現出一係列的態度、信念和行為傾向而使自己免於疾病的個體。堅韌性包括三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3-13 11:08:49)
我在加拿大待了將近1年了,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加拿大人,跟在國內時相比,對加國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在國內時,我知道的加拿大人就是白求恩和大山。他們都是很友好的、也很有才華的加拿大人。所以我對加國人的印象還是不錯的。來了之後,發現加拿大的西人普遍很友好,和善,樂於助人,在公共場合遵守秩序,彬彬有禮,外出購物或旅行都能感受到。教會的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近讀李端的五律“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有所感,特與熱愛周瑜的朋友分享。“拂弦”又稱“刮奏”,是古箏演奏中相當富有特色的技法,最能體現古箏樂器的藝術特色。它對旋律具有華彩性的裝飾效果,既可表現潺潺流水,叮咚作響,又可模擬連天悲風,呼嘯而來。不同類的刮奏在具體運用方麵是頗有講究的。大體分為連接性刮奏、裝飾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01-27 12:32:46)
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故也稱秦箏。早期的古箏,為五弦,箏體為竹製,形式如“築”。以後箏弦逐漸增加。東漢許慎和清代訓詁家朱駿聲分別在《說文解字》和《說文通訓定聲》中有具體說明。許慎說:“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為瑟,易竹以木。”朱駿聲日:“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後為十三弦。”現代更增加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Cayacoco海灘(一)猶記三亞碧雲天,
今朝可可重體驗。
丹霞流火裸膚前,
白沙勝雪跣足間。
海若有情拍岸舞,
雲自無心逐天衍。
棕葉憐我形孤孑,
漫拂柔枝共繾綣。
Cayacoco海灘(二)
加國銀妝瑞雪天,
可可驕陽甚可憐。
彩帆已過素帆近,
鳥聲方止濤聲喧。
美洲迢迢望崖州1,
英言脈脈勝西言2。
更離故國千萬裏,
青鳥往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在網上看到的《三國演義》英文版是漢學家Brewitt-Taylor翻譯的《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這個文題的翻譯我持保留意見)。作者興致勃勃地宣稱,此譯本比原著還好,原因:1附有與《三國誌》、《資治通鑒》等曆史典籍的對比說明;2附有三國地圖;3電子版讀者閱讀時可留言討論。我雖不敢完全苟同作者觀點,但看了本章節後,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了一段聶遠的訪談。演完趙雲再演慈悲為懷的唐僧,聶遠坦言自己的感覺“很分裂”,“演了幾個月趙雲,每次出場都是英姿颯爽、嫉惡如仇,很拉風的樣子,殺青不久就開始演唐僧,真的很難轉換身份。一開始看到那些妖怪出場時,總有拿起禪杖一棒子打死他們的衝動。”———嗬嗬,我看到這裏總是忍不住想笑,聶帥哥真的好幽默,演戲真的好投入。我很喜歡聶遠的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孔明和趙雲的關係很好,這個在很多文學藝術作品裏都有描述,當然原因就隻有
後人自己去想了。
孔明的心書中敘述了他的識人理念,共七項:問之以是非而觀其誌,窮之以辭辯
而觀其變,谘之以計謀而觀其識,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告之以難
而觀其勇,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就是說他認為一個人是否優秀,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
麵來考察。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伯約的文韜武略,品德才具,均已載諸史冊,本文擬從其人格特質方麵探討他的人格魅力。中國人人格與西方人存在差異,王登峰教授將中國人人格分為七個維度:外向性、善良、行事風格、才幹、情緒性、人際關係、處事態度。下麵試用這七個維度來評價伯約的人格特點。一、外向性,包括活躍、合群、樂觀三個小因素。“活躍”反映的是人際交往中的主動性,“合群”反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的人格心理學中,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描述從二戰返回的士兵正經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連續
性的缺失的障礙:“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們知道他們是誰,有個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們的生活不再連
結在一起,有一個核心的障礙,稱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他在臨床研究中注意到同一性的性質由三部分組成,即個體
的生物學狀態、個人的經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