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窗夜話

本博客主要發表一些曆史類,尤其是涉及心理史學的三國類雜文。
正文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也談聶遠演繹趙雲和唐僧

(2010-12-21 16:52:13) 下一個

       看了一段聶遠的訪談。演完趙雲再演慈悲為懷的唐僧,聶遠坦言自己的感覺 “ 很分裂 ” , “ 演了幾個月趙雲,每次出場都是英姿颯爽、嫉惡如仇,很拉風的樣子,殺青不久就開始演唐僧,真的很難轉換身份。一開始看到那些妖怪出場時,總有拿起禪杖一棒子打死他們的衝動。 ” ———嗬嗬,我看到這裏總是忍不住想笑,聶帥哥真的好幽默,演戲真的好投入。

       我很喜歡聶遠的影視作品,雖然還沒到粉絲的級別。原因是喜歡他的氣質——英氣、正氣,喜歡他對角色的領悟和刻畫,當然也因為他演繹了我喜愛的人物——子龍。我看到定妝照,就覺得和我心中的子龍很神似;因為聶子龍去看了新三國,而且隻看了子龍相關部分。。。我個人觀點,新三國惡搞曆史,劇情台詞破綻百出,難以盡言;很多人物形象如孔明張飛 都被糟蹋得慘不忍睹,所幸遠哥的表演給我們帶來了一絲安慰,我覺得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

        現在書歸正傳來說說這兩個藝術形象。竊以為趙雲和唐僧這兩個藝術形象上其實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首先說兩人都很有慈悲心腸。唐僧是出家人,菩薩心腸人所共知;而趙雲呢?投身亂世從軍的目的是“解民倒懸”;在長阪坡保護婦女兒童;定成都後為民請命,要求劉備不要瓜分成都人民的田產宅院;去世後因“柔賢慈惠”諡為“順平”。所以呢,雖然是嫉惡如仇的猛將,但是並不妨礙趙雲悲天憫人的情懷喔。

      其次兩人都是誌存高遠,信念堅定。一旦認準目標,雖九死不悔。趙雲四海飄零,苦苦尋找救民於水火的明主,認定劉備後,無論如何顛沛流離,如何命懸一線,始終不改初衷;唐僧取經途中曆經千難萬險,耗時十八載,回國後又不辭勞苦地將經文譯為漢文,令人讚歎。

       另外兩人都很淡泊。子龍不求高官,不喜錢財,後進之人比他官位還高他也安之若素;唐僧是僧人,恬淡謙衝是本分,就不說啦。

       還有,兩位都是玉樹臨風的大帥哥,但都屬於不解風情型。趙雲拒婚傾國傾城的樊姬,唐僧辜負女兒國國王的深情。在當今的影視劇中,是難得的沒有風流韻事卻仍能出彩的主角。。。而且我要感謝兩劇新版的編導,沒有給兩位強加亂七八糟的情愛戲份。我又八卦地想起了當年老版西遊裏麵的朱玲和徐少華的情愛糾葛,遠哥已然使君有婦,可千萬不要步徐少華後塵啊。。。

    趙雲是儒雅的將軍,唐僧是堅忍的僧人,雖然前者從消滅肉體的角度除惡,後者從度化精神的角度揚善,僅僅手段不
同而已(這與兩人的職業有關),但其本質是相通的。
威即是德,大威即是大德,製惡伏惡即是導善行善。菩薩也不總是慈眉善目,也有金剛怒目的時候啊。所以我想把“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這幅對聯送給遠哥,他在三國演義裏已盡顯霹靂手段,我們很期待他在西遊記中奉獻給觀眾的菩薩心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