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5-02-20 19:57:20)
第五章:馬其頓的軍事革命希臘人在希波戰爭中展現的同仇敵愾隻是曇花一現而已。戰爭結束以後沒幾年,雅典和斯巴達就各自糾集一批希臘城邦大打出手,曆時40餘年,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雖然這場戰爭斯巴達最終勝出,但雙方都精疲力盡。進入公元前4世紀以後,希臘城邦之間依然內戰不斷,為了稱霸希臘半島,雅典和斯巴達都先後和昔日的死敵波斯帝國結盟,打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圖1.派普爾肖像圖2.派普爾在東線作戰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裏戴爾-哈特稱讚派普爾是“二戰中德軍最傑出的指揮官之一,他在戰鬥中體現出了最高級別的軍事效能和奮不顧身的勇猛作風。”派普爾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將戰略頭腦和戰術意識完美結合在一起,膽大包天,心細如發,對戰局的把握準確無誤,擅長用閃電般的進攻將疏於防備的敵人置於死地。派普爾和其他許多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圖1.斯坦納肖像 圖2.斯坦納檢閱部隊 圖3.德蓋爾和他的部隊 “維京”裝甲師(5thSSPanzerDivision“Wiking”)大概是黨衛軍38個師裏最奇特的一支部隊。首先這是公認的黨衛軍王牌師,該師官兵總共獲得55枚騎士鐵十字勳章,僅次於帝國師的69枚。在東線的四年血戰中,維京師成為最令蘇軍膽寒的對手之一。當蘇軍指揮官得知對麵德軍是維京師時,往往會強烈要求增援。蘇軍戰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1.費格萊因肖像 圖2.黨衛軍騎兵師士兵 圖3.伊娃▪布勞恩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的合影,右邊是伊娃 第二次大戰之前,騎兵依然是歐洲許多國家的精英部隊。雖然此時已是工業化時代,騎兵的好處仍然顯而易見。騎兵部隊在山地、森林等複雜地形中的機動性並不亞於機械化部隊,而裝備耗費和對後勤的依賴性都要大大低於後者。二戰前夕,歐洲各國都醉心於發展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圖1.奧托▪庫姆肖像 圖2.第7山地師士兵正在向遠處逃跑的平民掃射,注意山坡下倒伏的累累屍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斯拉夫戰場,大概是二戰中最殘酷血腥的戰區之一。這裏的戰爭不但反映了二戰兩大陣營之爭(同盟國對軸心國),還涉及政治鬥爭(共產黨對保王黨和法西斯)、民族之爭(塞爾維亞人對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穆斯林以及德意誌人)、和領土之爭(南斯拉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1.邁耶肖像圖2.邁耶在指揮戰鬥圖3.邁耶接受宣判“他在俄國作戰的三年中,到達了德軍推進的最遠端-高加索山脈深處。他三次被蘇軍包圍,每次都率領少數幸存者殺出一條血路突圍。對他來說,卡昂-法萊戰役(Caen-Falaise)是代表瓦格納精神的輝煌之作...當他描述他和他的戰友的行動時,聽起來好像他把自己看作(瓦格納歌劇中的傳奇英雄)西格弗裏德,率領著他的戰士們慷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直到今天,邁克爾▪科林斯(MichaelCollins)都是愛爾蘭曆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擁護科林斯的人認為他集華盛頓、林肯和格蘭特於一身,領導愛爾蘭獨立革命,並最終為之捐軀;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是現代恐怖主義運動的鼻祖,背叛了愛爾蘭獨立事業。作為愛爾蘭共和軍的軍政首腦,科林斯率領數千人的遊擊隊,挑戰大英帝國,經過兩年血腥的戰鬥終於迫使英國坐到談判桌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時值正午,數百個騎駱駝的貝都因人在一座山麓之上,居高臨下向山下的土耳其士兵射擊,阿拉伯沙漠上蒸騰的熱浪模糊了他們的視線,烘幹了他們的咽喉。這時勇敢的霍威塔部落酋長烏達塔耶率領50名勇士迂回到土耳其人的後麵,而一個英國軍官高呼:“跟我來!”率領400多人衝下山麓。英國軍官率先衝進逃竄的土耳其人群中,用左輪手槍射擊兩旁穿土黃色軍裝的士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863年,戈登出任洋槍隊“常勝軍”統領的同一年,英國人赫德(SirRobertHart)被清政府正式任命為總稅務司。和戈登在中國短暫的輝煌不同,赫德擔任總稅務司直至1911年,主持清政府的海關長達48年之久。中國近代海關雖然為李泰國首創,卻是在赫德任內得以發展和完善,成為清政府最高效廉潔的部門。 建國以後,中國近代史學者大多將赫德管理下的中國海關,界定為“為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7-21 18:42:56)


去年在北美公映的新片“戴珍珠耳環的女孩”(GirlwithaPearlEarring),是近幾年少見的佳作,這部電影也引發了我對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Vermeer)的興趣。上網找到他的同名油畫,當時被震撼得目瞪口呆,畫中女孩的驚鴻一瞥仿佛攝取了我的靈魂。 維梅爾在這幅畫中采用了一個全黑的背景,從而取得了相當強的三維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女孩形像的魅力,使她猶如黑暗中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