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其頓的軍事革命

(2005-02-20 19:57:20) 下一個

第五章:馬其頓的軍事革命

 

 

希臘人在希波戰爭中展現的同仇敵愾隻是曇花一現而已。戰爭結束以後沒幾年,雅典和斯巴達就各自糾集一批希臘城邦大打出手,曆時40餘年,史稱“伯羅奔尼撒戰爭”,雖然這場戰爭斯巴達最終勝出,但雙方都精疲力盡。進入公元前4世紀以後,希臘城邦之間依然內戰不斷,為了稱霸希臘半島,雅典和斯巴達都先後和昔日的死敵波斯帝國結盟,打擊對手。無休止的內戰嚴重摧殘了希臘的經濟和文化,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淪為貧民,希臘社會發生嚴重的兩極化,民主政治也逐漸蛻變為暴民統治。正當雅典等希臘城邦日益衰敗的時候,一直處於希臘文明邊緣的馬其頓王國迅速發展壯大,最後接過了希臘文明的大旗。

 

 

1.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王國位於希臘半島北部,領土麵積大概相當於整個希臘南部城邦的總和。這裏的阿克修斯河(Axius river)下遊衝積平原土地肥沃,適合灌溉農業;中上遊崇山峻嶺包圍中的河穀丘陵地區則適合畜牧業。這一地區最早的居民是來自巴爾幹半島東北部的色雷斯人(Thracians)。色雷斯人和希臘人的體貌差別非常大,膚色更淺,金發碧眼,身材高大,保加利亞出土的古代色雷斯人遺骸,男性平均身高超過1.90米。一些考古學家認為色雷斯人是瑞典人的先祖之一。

 

公元前25世紀希臘人的分支多裏亞人(Dorians)進入該地區,同當地人通婚而形成後來的馬其頓人。雖然馬其頓人講希臘語的多裏亞方言(斯巴達人也講這種方言),但體貌和生活方式都深受蠻族影響,因此在注重血統的希臘人眼裏和蠻族無異,而馬其頓也從來不是希臘城邦聯盟(Hellenistic League)的成員。馬其頓王國形成於公元前8世紀,政體一直是部落聯盟,8個小王國各自為政,但名義上向馬其頓國王效忠。希波戰爭期間的國王亞力山大一世是馬其頓曆史上首位明君,他對內鞏固中央集權,對外加強與希臘城邦的關係。公元前496年,亞力山大一世首次接到邀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隻有希臘人才有資格參加運動會,這意味著馬其頓至少名義上被接納成為希臘人的一員。

 

公元前359年,菲利普二世成為馬其頓國王。菲利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高瞻遠矚,野心勃勃,立誌要結束希臘各國的內戰,實現統一,建立一個馬其頓領銜的大帝國。但菲利普要實現這個理想,必須克服三大障礙。首先,馬其頓人始終沒有摘掉蠻族的帽子,希臘人對馬其頓人缺乏文化認同感,勢必將馬其頓的統一視作異族統治;其次,希臘人雖然同文同種,但注重血統和家族,地方主義思想嚴重,除非大敵當前很難團結一致,對中央集權的帝國政體尤其厭惡;最後,希臘城邦的武裝力量,尤其是斯巴達和底比斯的重裝步兵,實力很強,馬其頓如果想以武力征服希臘,就必須締造一支具有壓倒優勢的軍隊。

 

雄才大略的菲利普即位伊始就著手克服這三大障礙。為了改變馬其頓人文化落後的形像,菲利普以重金聘請希臘知名人士到馬其頓講學,其中包括亞裏士多德,後來成為亞力山大的老師。他還命令馬其頓貴族學說雅典口音的希臘語。碰巧的是,關於克服第二個障礙,雅典著名學者、演說家伊索克拉底(Isocrates, 436 – 338 BC)早已給菲利普指明了方向。伊索克拉底對希臘城邦無休無止的內戰紛爭深感失望,在公元前380年提出“泛希臘主義”(Pan-Hellenism)理念,號召希臘人停止自相殘殺,團結在一位強有力的統帥周圍,同仇敵愾向波斯帝國開戰,征服亞洲以後大量殖民,以解決希臘貧民沒有出路的社會問題。菲利普嶄露頭角以後,伊索克拉底眼前一亮,終於找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統帥。公元前346年,90歲的伊索克拉底發表題為“致菲利普”(Philippus)的演說,呼籲菲利普將整個希臘當作自己的祖國,擔當起這個曆史重任,領導希臘人推翻波斯帝國,建立一個希臘人和平共處、繁榮富強的邦聯製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伊索克拉底在演說中恭維菲利普是希臘神話英雄赫拉克裏斯(Heracles)的後裔,但依然將馬其頓人視作蠻夷,這反映了當時希臘人的普遍看法。伊索克拉底理想中的希臘聯邦基於各個城邦的獨立自主,他主張希臘各國接受菲利普的領導,但反對馬其頓任何形式的霸權主義,這未免太天真了一些。公元前338年凱羅尼亞之戰馬其頓擊敗雅典和底比斯聯軍以後,希臘各城邦淪為馬其頓的附庸,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地位,98歲的伊索克拉底理想破滅,憤然絕食自盡,死前修書一封給凱羅尼亞戰役中嶄露頭角的亞力山大,苦口婆心諄諄教誨,這封信對亞力山大日後的治國理念產生了深刻影響。

 

菲利普後來得以名垂青史,主要因為他實施的一場軍事革命。菲利普締造的馬其頓軍隊征服了整個希臘,後來在亞力山大的統帥之下,一舉攻滅波斯帝國,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一下菲利普的軍事革命。

 

 

2. 馬其頓軍隊的構成

 

菲利普實行的軍事改革,其實是集前人之大成,然後發揚光大。希波戰爭結束以後的100年間,希臘出現了很多軍事革新,以彌補步兵密集陣在靈活性和機動性方麵的弱點。

 

首先是騎兵的發展。整個希臘半島隻有中部的特薩利(Thessaly)因為盛產良馬而重視騎兵,其他城邦都不以為然,希波戰爭期間希臘騎兵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此後騎兵逐漸受到各國的重視,最後連斯巴達這樣保守的軍事強國也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公元前394年斯巴達國王阿格西拉(Agesilaus)就用這支部隊擊敗來犯的特薩利騎兵。

 

其次,雅典雇傭軍將領伊菲克拉底(Iphicrates, 415 – 353 BC)認識到輕裝步兵的戰術價值,模仿色雷斯標槍手創建了遊擊步兵(Peltasts),士兵隻帶金屬頭盔,身上不被甲,裝備幾支標槍、一柄短劍、和一麵小圓盾。遊擊步兵組成鬆散的陣形,進退迅捷,可以在任何地形作戰,即能投擲標槍遠距離攻擊敵人,也能逼近以短劍格鬥。在一次戰鬥中,伊菲克拉底指揮的遊擊步兵全殲600名斯巴達重裝步兵,威名遠揚,遊擊步兵很快進入希臘各國軍隊的編製。多兵種部隊協同作戰的思想也在這個時期形成。敘拉古(Syracuse)的獨裁者迪奧尼西(Dionysius, 430 – 367 BC)首創輕重步兵、騎兵和海軍協同作戰的戰術理念,深受其影響的伊菲克拉底有過這樣的總結:“輕裝步兵如同雙手,騎兵如同雙腳,重裝步兵如同被甲的胸膛,而統帥如同頭顱。” 

 

希臘半島的軍事革命最終出現在馬其頓是有原因的。處於蠻荒之地的馬其頓,受希臘軍事文化的影響較小,希臘密集陣從來就不是馬其頓軍隊的傳統戰術。菲利普以前的馬其頓軍隊,更象一支蠻族軍隊,由各部落貴族率領的騎兵為核心,加上大批臨時征召的農牧民組成的烏合之眾。由於馬其頓經常遭到北方蠻族的侵襲,馬其頓騎兵百煉成鋼,驍勇善戰,在希臘半島首屈一指。步兵則缺乏組織和訓練,不值得一提。因為沒有陳舊軍事思想的桎梏,菲利普實施的軍事革命也就沒有任何阻力。菲利普的新式軍隊,是為統一希臘和征服波斯這個戰略目標服務的,部隊編製和戰術運用都非常有針對性。

 

首先,菲利普建立了一支常備軍,而不是希臘城邦民兵性質的公民軍隊。此前希臘半島的職業軍隊,除了斯巴達以外,就隻有雇傭軍了。職業性質的軍隊在訓練和紀律方麵有了保障,因此能夠發展出比較複雜的戰術。職業軍隊的副作用是軍費開支巨大,菲利普為了養活這支軍隊,不得不連續發動擴張戰爭掠奪財富。亞力山大東征波斯帝國,某種意義上也是衝著波斯王的金庫去的。

 

其次,菲利普對希臘密集陣的戰術思想進行革新,設計了更堅實、更強大的馬其頓密集陣。馬其頓重裝步兵的防護裝備同其他希臘重裝步兵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是長矛和盾牌。馬其頓重裝步兵的長矛(Sarissa)大約有6米長,比普通希臘步兵的長矛長出一倍,尾部也裝有銅錘以使重心後移,這樣整個長矛重達8公斤,必須雙手握持。正因為如此,馬其頓步兵的盾牌直徑隻有60公分,用一條皮帶懸掛在士兵的脖子上,然後固定在士兵左臂臂彎處。除了長矛以外,馬其頓步兵還佩戴一柄短劍作為輔助兵器。

 

馬其頓密集陣通常16行縱深,是普通希臘密集陣的兩倍,加上長達6米的長矛,這樣設計很明顯是為了取得對希臘密集陣的壓倒優勢。列陣完畢的馬其頓密集陣,前5排的士兵持矛重疊向前,後11排士兵將矛架在前麵士兵的肩膀上,斜向前豎立。單個縱列16人為一個班(Stichos),4個縱列64名士兵組成的一個排(Tatarchy),8個縱列128名士兵組成的一個連(Taxiarchy),16個縱列256名士兵組成的一個營(Syntagma),營級方陣是最基本的戰術單位。4個營1,024名士兵組成一個團(Chiliarchy),而4個團4,096名士兵組成一個師(Phalangarchy)。獨立作戰時,馬其頓步兵師除了重裝步兵以外,還配屬一個團的散兵(Psiloi)1,024人(大致相當於偵察兵),兩個團的遊擊步兵2,048人,和一個團的騎兵1,024人,這樣總兵力達到8,192人。集群作戰時,所有的重裝步兵部隊組成一個巨大的方陣,通常構成馬其頓陣線的左翼。菲利普時代的馬其頓軍隊有4個步兵師,一共3萬2千餘人。

 

馬其頓軍隊的職業性質使馬其頓密集陣能夠演練熟習幾種複雜的戰術隊形,比如斜線、楔形,鉗形,圓形等等,並可以按照指令迅速轉換。盡管如此,馬其頓密集陣同希臘密集陣相比,優缺點都很突出。馬其頓方陣的衝擊力更為強勁,正麵攻勢銳不可擋,但由於其16行的厚度加上笨重的裝備,機動性和靈活性都很欠缺,對破碎地形的適應性很差;因為馬其頓步兵的長矛過長過重,無法迅速調整方向,方陣側翼的防守尤其脆弱;由於馬其頓方陣雙倍的厚度,相同兵力條件下戰線長度就比希臘密集陣短一倍,很容易讓敵方從兩翼包抄。搞出這麽個尾大不掉的馬其頓方陣,菲利普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菲利普設計的馬其頓密集陣,其實是建立在全新的戰術思想上的。和傳統的希臘密集陣不同,馬其頓的戰鬥序列中密集陣並不是突擊部隊,其作用是壓住陣腳,象一塊覘板一樣吸住敵人的兵力,突擊敵陣的任務交給重騎兵。馬其頓步騎協同的戰術稍後探討,現在先來看看馬其頓的重騎兵。

 

馬其頓重騎兵源於國王的騎兵衛隊,因此被稱為“近衛騎兵”(Hetaeroi,也有人譯做“伴隨騎兵”)。經過菲利普擴充的近衛騎兵,一共有8個騎兵營(Ile),分別由馬其頓8個小邦的貴族子弟充任。一個騎兵營正規編製是256人,但實際上參差不齊,少則150人,多則300人,這樣總共約2千人的兵力。近衛騎兵是菲利普和亞力山大手中的突擊部隊,往往能夠決定勝負。馬其頓的騎兵有數百年的傳統,戰術素養在希臘首屈一指。近衛騎兵戰鬥時通常以營(256騎)或連(64騎)為單位組成陣列,集群行動。戰鬥隊形多種多樣,有矩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楔形和菱形等等,各有不同的戰術目標。比如衝擊敵陣時采用正三角形或楔形以利突破,敵人潰退時用矩形或倒三角形以追求寬大的衝擊麵。菱形是特薩利騎兵習慣的陣形,這種陣形的優點是可以迅速改變攻擊方向,左衝右突變換自如,非常適合混戰。

 

古希臘著名軍事史學家色諾芬(Xenophon, 430 – 355 BC)的著作《騎兵論》裏對希臘重騎兵的裝備有一個非常詳盡的描述。色諾芬寫書的時間正是菲利普登基前後,因此書中的描述可以視作馬其頓近衛騎兵的標準裝備。古希臘騎兵的戰馬品種源於南俄草原,體形較小但吃苦耐勞,騎兵通常撐矛跳躍上馬。重騎兵的防護裝備類似重裝步兵,披鱗片甲保護上身,胸背關鍵部位加佩整片的青銅胸甲,小腿正麵著脛甲。近衛騎兵佩戴“伯奧提亞”頭盔(Boeotian Helmet),這種頭盔取消護頰以保證騎兵有開闊的視野。騎兵的左臂因為需要控馬而非常關鍵,一旦受傷就會導致騎兵失去機動能力,因此騎兵左手佩戴“鐵手套”(Gauntlet) - 即鑲嵌鐵片的綿織長筒手套 - 保護整條手臂。色諾芬書中的騎兵裝備一支兩米長的矛和兩支標槍,輔助兵器是一柄短劍。色諾芬推薦騎兵使用波斯彎刀 (Kopis),因為這種刀的弧度利於劈砍。希波戰爭以後波斯彎刀在希臘相當流行,馬其頓騎兵大量裝備。

 

某些戰史著作認為,馬其頓近衛騎兵裝備類似重裝步兵的長矛,作戰時右手持矛,矛身挾在腋下,高速衝擊敵陣,這是不符合史實的。首先,馬其頓長矛必須雙手握持,騎兵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其次,古希臘時代的戰馬還沒有裝備馬鞍和馬蹬,隻有一塊加厚的毛毯,騎兵坐在上麵位置並不穩固,如果挾持長矛衝擊敵陣,強大的衝擊力會將騎兵掀落馬下。福勒認為,馬其頓騎兵使用長兩米左右的輕矛(Xyston),衝鋒時右手將矛倒持 - 如同持標槍一樣 - 矛身架在肩膀上,矛尖衝下;接敵時將矛舉起,從上向下朝盾牌後麵的敵兵猛刺(這個姿勢被稱為Overhand Thrusting),然後長矛順勢脫手,拔出短劍或彎刀劈砍格鬥,或者投擲標槍殺敵。

 

許多繪畫作品裏表現的馬其頓重騎兵,戰馬都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絕大多數古典史料裏麵也沒有提到戰馬被甲。馬其頓重騎兵經常需要衝擊防衛森嚴的敵陣,麵對密如飛蝗的羽箭,沒有甲胄保護是不可想象的。色諾芬在《騎兵論》中指出,戰馬受傷會給騎兵帶來巨大的危險,普拉提亞戰役中波斯騎兵統帥馬希提就是因為坐騎受傷狂跳,被甩下馬來喪命。正因為如此,戰馬必須嚴加防護,佩戴青銅麵甲(Chamgron)保護臉部,鱗片甲保護頭頸,整塊打造的青銅胸甲(Peytral)保護前胸,前大腿也要包裹鱗片甲,最薄弱的兩肋和腹部由鑲嵌鐵片的毛毯或獸皮包裹。道奇(T. A. Dodge)也認為馬其頓騎兵的戰馬是被甲的。

 

除了近衛騎兵以外,馬其頓軍隊還有一批輕騎兵,主要來源於希臘藩屬和色雷斯,總共約1千人。這些騎兵佩戴頭盔,但身上不被甲,裝備一麵盾牌和幾支標槍,他們的任務是提高側翼掩護,偵察敵情,以及遠距離投擲標槍騷擾敵人。

 

菲利普將原先的國王步兵衛隊擴編成為近衛步兵(Hypaspists,直譯為“持盾衛隊”), 3個團的編製一共3千人。史學界對近衛步兵的裝備一直有爭議,有的認為他們是重裝步兵,有的認為是輕裝步兵。近衛步兵是精英部隊,士兵都是從其他部隊中挑選出來的,個個百裏挑一。近衛步兵在馬其頓陣線裏位居中央,連接左翼的步兵密集陣和右翼的騎兵方陣。戰鬥開始以後近衛步兵的右翼跟隨騎兵進攻,左翼依然保持同密集陣的接觸,這樣形成一條斜線,隊形也逐漸拉開。因此近衛步兵的作用如同手臂的關節一樣,即要支持右翼騎兵的突擊運動,又要保持陣線的完整,這對士兵的戰術素養要求相當高。阿裏安在《亞力山大遠征記》中記載,近衛步兵還擔負攻城、突襲、掩護騎兵進攻等高機動性作戰任務,證明他們的裝備應該比普通重裝步兵輕便。道奇認為近衛步兵防護裝備同重裝步兵一樣,但使用兩米長的輕矛以提高機動能力。

 

菲利普創建的新式軍隊實現統一希臘的目標綽綽有餘,但還不能完成征服波斯帝國的使命。波斯帝國幅員遼闊,馬其頓軍隊深入敵國作戰,必須解決兩大難題。首先,希臘軍隊的後勤係統非常原始,大大製約了部隊的戰略機動能力,菲利普必須大刀闊斧地改革馬其頓軍隊的後勤供應體係,才敢深入敵國轉戰千裏;其次,希臘半島物力有限,無法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因此馬其頓軍隊麵對波斯各地的堅固城池,必須具備強大的攻堅能力以求速戰速決。

 

 

3. 馬其頓軍隊的後勤和器械
 
傳統希臘軍隊的後勤保障數百年不變,每一個重裝步兵自帶一個仆人背負裝備,後勤運輸仿效波斯,大量使用牛車。希臘軍隊允許士兵家屬、以及大批營妓和小販隨行,這樣每1萬戰鬥部隊就會有23萬非戰鬥人員隨行,大大減慢了行軍速度,增加了後勤供應的壓力。希臘軍隊的這個時代因為使用頸圈(Neck Collar)套牛拉車,一輛兩架的牛車隻能拉500公斤重的貨物,超過這個重量頸圈就會壓迫牛的氣管,使之無法呼吸。一輛牛車的兩頭牛每天需要草料50公斤,每天隻能走15公裏,以後就會精疲力竭。另外牛車對道路條件要求很高,基本沒有翻山越嶺的能力。這種運輸方式顯然效率不高。
 
和希臘重裝步兵的地主出身不同,馬其頓步兵都是農牧民出身,吃苦耐勞,從來沒有雇傭仆人的習慣;騎兵則通常有兩、三個仆人隨行。菲利普改革後勤,首先禁止士兵雇傭仆人,而專門建立服務步兵和騎兵的後勤部隊,數量大概是步兵的十分之一,騎兵的四分之一。菲利普還禁止非戰鬥人員隨軍,包括士兵家屬和營妓。不過這個規定在亞力山大東征期間被廢除。馬其頓步兵除了必須自己背負裝備以外,還要自帶15天的口糧,這樣馬其頓步兵的行軍負重超過50公斤,對體能要求非常高。這些規定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菲利普的另外一項改革是大量使用騾馬背馱物資,隻有少量牛車運輸大型器械。馱馬每天隻需要10公斤草料,可以馱運100公斤貨物走45公裏,還可以翻山越嶺,大大增強了馬其頓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菲利普和亞力山大兩次強行軍幾百公裏,出其不意兵臨雅典城下,體現了菲利普後勤改革的效果。
 
雖然經過後勤改革以後,馬其頓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已經足以深入敵國作戰,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攻城器械,頓兵堅城之下的馬其頓軍隊隻能束手待斃。菲利普是西方軍事史上首位將遠程火力納入軍隊編製的人。
 
《自然史》的作者、古羅馬科學家普裏尼(Pliny the Elder)考證,弩炮(Catapult)和投石器(Ballista)是公元前5世紀腓尼基人發明的。弩炮其實就是一副固定在發射平台上的大型弓弩,可以將一支輕型標槍水平投射600米遠,經過改造的弩炮能夠發射安放在槽道裏的數十枚鉛彈,射程可達300米,效果類似近代的霰彈炮。投石器的彈道彎曲很像現代的迫擊炮,可以發射重達20公斤的石頭,射程最遠可達500米。除了石頭以外,投石器還可以發射燃燒的火球和裝滿滾油的瓦罐等等。馬其頓炮兵部隊使用的輕型弩炮,重量隻有38公斤,一匹馱馬能夠運輸兩架弩炮。投石器關鍵部件馱運,其餘部件就地伐木打造,然後一起組裝。馬其頓工兵還能夠就地建造巨型移動攻城塔,有好幾層高,底層是一個攻城槌,用來撞破城門或城牆;上麵數層裝備弩炮和弓箭手,頂層能夠容納十幾名步兵,放下跳板就可以衝上城牆撕殺。
 
菲利普將炮兵部隊編入戰鬥序列,使其作用並不局限於攻城,而可以在野戰中發揮遠程火力。亞力山大征服北方蠻族的戰爭中,在佩利昂(Pelion)不得不轉攻為守,將部隊撤過一條河流,而敵軍在後麵緊緊追趕。亞力山大過河以後,立刻在河邊高地部署炮兵部隊,數百門弩炮以高射角發射標槍,越過撤退部隊的頭頂在他們後麵形成一道彈幕,以掩護部隊安全渡河。這是西方軍事史關於炮火掩護最早的記錄。
 
 
4. 馬其頓軍隊的戰術
 
戰術方麵菲利普也是集前人之大成,然後推陳出新。菲利普之前的古希臘戰術大師當屬底比斯名將埃帕米農達(Epaminondas, 418 – 362 BC)。菲利普15歲時在底比斯當了3年人質,曾經跟埃帕米農達學習戰術,他後來締造的馬其頓密集陣基本就是照搬埃帕米農達首創的斜線戰術(Oblique Order)
 
傳統希臘密集陣戰術講究陣線平推進攻,兩軍接陣以後就發展成為互相推擠的混戰,結果往往是對陣一方因為精疲力竭而陣形瓦解,導致失敗。這種打法純粹是在角力,毫無智謀可言,兵力優勢往往可以決定勝負。埃帕米農達在盧克特拉戰役(Leuctra, 371 BC)中,利用斜線次第進攻一舉擊敗強大的斯巴達軍隊,首次改革了希臘密集陣戰術。
 
此戰埃帕米農達率領的底比斯軍隊有重裝步兵6千人,輕裝步兵1,500人,騎兵1千人;斯巴達軍隊由國王克裏翁布羅托(Cleombrotos)率領,有重裝步兵1萬人,輕裝步兵1千人,騎兵1千人。底比斯軍隊不但兵力處於劣勢,而且士氣不高,因為斯巴達重裝步兵在希臘首屈一指。斯巴達軍隊擺出傳統的8行縱深密集陣,克裏翁布羅托親率700衛隊在右翼遠端。埃帕米農達將6千重裝步兵分為4個方陣各轄1,500人,中央和右翼的3個方陣隻有4行縱深,最左邊的方陣卻有50行縱深。兩軍都把騎兵部署在兩翼提供掩護。
 
兩軍各占據一塊高地對峙,陣前是一條幹涸的河道。斯巴達軍隊率先發起進攻,整個陣線穩步前進,經過河道向坡上的底比斯陣線逼近,埃帕米農達看到敵軍已經前進到距離200米的地方,下令出擊。兩側的騎兵先衝下坡去同斯巴達騎兵激戰,很快將其擊潰;左翼50行縱深的方陣率先前進,然後右麵的3個方陣依次出發,形成一條斜線。這樣當左翼方陣接敵的時候,其他方陣還拖在後麵。色諾芬記載道,底比斯左翼50行縱深的加強方陣借助地勢衝進斯巴達國王克裏翁布羅托親率的右翼方陣,如同一艘戰艦攔腰撞擊敵艦,斯巴達方陣頓時土崩瓦解,克裏翁布羅托力戰而死。此時斯巴達陣線其它方陣正等待對麵底比斯步兵的進攻,隻能坐視右翼方陣的覆滅,傳統希臘密集陣笨拙僵硬的弱點在此暴露無遺。消滅斯巴達右翼方陣以後,底比斯的左翼加強方陣士兵全部右轉,開始攻擊斯巴達陣線暴露的側翼,而其他底比斯方陣此時也陸續接敵,會同左翼方陣兩麵夾擊,一個接一個地擊潰斯巴達陣線的各個方陣。
 
此戰埃帕米農達運用了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的戰術原則,梯次配置兵力,創造了兩麵夾擊敵人的機會。這是希臘密集陣戰術300年來出現的最革命性的創新。菲利普統一希臘的凱羅尼亞戰役(Battle of Chaeronea, 338 BC)就借鑒了埃帕米農達的斜線戰術,但推陳出新,步騎協同進攻一舉擊敗雅典、底比斯聯軍。
 
凱羅尼亞戰役參戰的雅典聯軍兵力一共35千人,包括大約3千騎兵,馬其頓軍隊不足3萬人,其中包括近衛騎兵2千人,特薩利重騎兵1千人。雅典聯軍安裝慣例排出8行縱深的密集陣,騎兵在兩翼保護,雅典軍隊組成左翼,底比斯軍隊在右翼,左右各有一道山脊和一條河流保護側翼,占據的地形相當有利。馬其頓陣線中央由64個營的密集方陣組成,菲利普率領近衛騎兵和近衛步兵組成右翼,18歲的亞力山大率領1千特薩利重騎兵和數千遊擊步兵組成左翼。
 
菲利普帶領近衛騎兵率先發起進攻,穩步向雅典軍團前進,他們左邊的12個營的近衛步兵方陣一個接一個地跟隨前進,形成一條梯形的斜線。近衛步兵全部出動以後,馬其頓的密集方陣右翼也跟著次第出動,加入這條越來越長的斜線陣形,但密集陣左翼和亞力山大的部隊按兵不動。雅典軍團等到馬其頓的右翼逼近以後立刻發起衝鋒,雅典步兵同馬其頓近衛步兵接戰,雅典騎兵則同馬其頓近衛騎兵捉對撕殺。這時菲利普率部開始且戰且退,雅典軍團見敵退卻,信心倍增,緊追不放。馬其頓右翼一直退卻了200米,退到自己陣線的後麵,而近衛步兵方陣依然是梯次後退,保持密集陣和騎兵方陣的聯係。雅典軍團越來越多的部隊被退卻的馬其頓右翼調動,加入追擊,最後整條陣線都開始前進。此時右翼的底比斯軍團就麵臨一個選擇,是跟隨雅典陣線前進,還是原地不動,靜觀其變。由於不明白馬其頓軍隊的意圖,底比斯軍團決定按兵不動,這樣雅典聯軍的陣線就出現脫節,雅典軍團右翼完全暴露,菲利普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
 
在一片號角聲中,亞力山大率領特薩利騎兵以菱形突入雅典方陣的右側,而遊擊步兵向底比斯軍團發起進攻,阻止他們援助雅典軍團。與此同時,菲利普的右翼和馬其頓密集方陣也向雅典軍團正麵發起攻擊,雅典陣營在兩麵夾擊下很快崩潰。然後亞力山大的騎兵繞到底比斯軍團後麵,向壓陣的底比斯精英部隊聖軍”(Sacred Band)發動進攻,將這300人全部殲滅。至此雅典聯軍全線潰退。
 
凱羅尼亞戰役開局,雅典聯軍戰線兩側有自然屏障保護,可謂毫無破綻。菲利普的戰術機動有效調動了敵軍,製造了一個先前並不存在的暴露側翼,然後亞力山大的騎兵抓住機會完成致命一擊。此戰菲利普並沒有照搬埃帕米農達,而是充分利用重騎兵的突擊能力,步騎協同兩麵夾擊。凱羅尼亞戰役體現出的戰術思想,亞力山大將在征服波斯的三大戰役中反複運用,寫下西方軍事史最為輝煌的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惠蘭 回複 悄悄話 嗬嗬,你又出現了.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