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蔥

我愛我自己,更愛支持我的朋友哦!
正文

長篇小說《鐵血襄陽》(二)

(2025-08-11 04:23:43) 下一個
南宋襄陽北街:煙火人間的盛世畫卷

南宋鹹淳三年中秋,時光的齒輪悄然轉動,發出由緩至急的咬合聲,仿佛在訴說著一段神秘而古老的故事。清脆的銅鈴在空氣中清響,如同靈動的音符跳躍。忽然,“錚錚”一聲裂帛之音劃破長空,一台神奇的時光機流光驟斂,一群來自未知時空的眾人踉蹌著落地。

當他們的視線逐漸清晰,眼前呈現出南宋時期襄陽北街的繁華盛景。從高空俯瞰,街道上人煙輳集,青石板鋪就的道路上,履痕交錯,仿佛刻下了歲月的印記。市井的喧嘩聲如潮水般漸漸湧來,胡琴咿呀婉轉,算盤珠清脆作響,油鍋滋啦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獨特的市井交響曲。

酒旗在微風中招搖,仿佛在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行人。“曹記麵館”內灶火正旺,一位技藝嫻熟的庖丁正在抻麵。他雙手舞動,麵條如銀蛇般在空中飛舞,上下翻飛間,一根根粗細均勻的麵條便誕生了。旁邊的“張氏金鋼酥坊”前,一位老嫗手持木槌,有節奏地敲打著金剛酥,每一下都力道十足,將金剛酥敲得金屑紛飛,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這時,一聲悠長的吆喝聲傳來:“新炊玉粒飯——”眾人循聲望去,但見一位挑擔貨郎頭戴竹笠,竹笠上還滴著汗珠。他的擔頭蒸籠白汽騰騰,那熱氣仿佛帶著生活的溫暖。而從樊城方向飄來的漁歌,悠揚婉轉,與貨郎的吆喝聲竟奇妙地交織成一曲,宛如天籟。

《漢水漁歌詞》的旋律在空氣中飄蕩:“一網撒開漢水秋,金鱗銀甲滿船頭。鹿門山下鰣魚美,炊熟猶帶桂花油。”這歌聲仿佛將人們帶入了那片波光粼粼的漢江,看到了漁民們豐收的喜悅。鰣魚作為漢江的名產,肉質鮮嫩,而鹿門山在襄陽城南,當地獨特的調味之法用桂花油烹飪鰣魚,更是讓這道菜的美味錦上添花。

就在眾人沉浸在這美妙的歌聲中時,一位挑擔老漢擦過時光機遊客的肩膀,高聲喊道:“讓讓!熱酥油茶潑著嘍——”隨著他的呼喊,銅錢“叮當”一聲落入陶碗,仿佛是生活中最真實的音符。此時,一個字幕特效出現在眾人眼前:“叮咚!檢測到幸福指數:100%襄陽煙火氣”。

襄陽城北街,是襄陽城最熱鬧的街道。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繁華的街道上。攤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首熱鬧的市井讚歌。賣牛肉麵的師傅熟練地將麵條放入鍋中,加入濃鬱的牛肉湯,再撒上翠綠的蔥花;紅糖餅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讓人垂涎欲滴;金剛酥色澤金黃,口感酥脆;襄陽八大碗擺滿了桌子,每一道菜都蘊含著濃鬱的地方特色;炸油墩在沸油中“咕嘟咕嘟”地上下翻滾,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襄陽米窩外酥裏嫩,讓人一口接一口。這些美食吸引了眾多食客,人們圍坐在攤位前,自由自在地享受著美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其樂融融。

一個小童雀躍高呼:“阿娘快瞧!這綠豆沙米窩炸得金黃!”那聲音充滿了童真和喜悅。與此同時,不遠處傳來驚堂木“啪”地一聲脆響,仿佛是在為這熱鬧的場景增添一份別樣的色彩。
鏡頭穿越到二樓的茶肆裏,一位說書人正中氣十足地講述著故事:“列位看官!今日單表那襄陽守臣呂文煥呂大人——”他略作停頓,輕輕地用茶盞叩了叩案幾聲,那姿態仿佛是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文能提筆安黎庶,武可橫刀鎮荊襄!”他的語調逐漸升高,充滿了對呂文煥大人的敬佩之情。“這襄陽城啊,商賈雲集,街巷裏坊盡是歡笑聲!”說著,他再次用力拍下驚堂木,那聲音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繁榮昌盛。“真真是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呐!”

樓下,油鍋“劈啪”爆響,混著孩童的嬉笑聲漸漸遠去,仿佛是生活的樂章在不斷奏響。一個垂髫小童攥著三文錢,費力地擠到攤前,奶聲奶氣地說:“王阿婆,要個油墩兒!”王阿婆笑著揭開陶釜,隻見金黃的米漿裹著桂花餡在沸油中翻滾,散發出陣陣香甜的氣息。“小官人仔細燙,這蜜糖用的可是鹿門山野蜂巢。”王阿婆的話語充滿了關愛和溫暖。

街心,傳來馬蹄鐵踏碎青石積水的聲音,仿佛是曆史的腳步在緩緩前行。一位糖畫藝人正專注地製作著糖畫,他指間金絲流轉,不一會兒,一個執矛軍士的模樣便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眾人眼前。孩童們拍手雀躍,眼中充滿了好奇和驚喜。

朝陽為青瓦鍍上了一層金邊,各家店鋪漸次挑起了燈籠。綢緞莊前,一位婦人正仔細地比著杭羅料子,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書畫鋪裏,一位老學究捧著新到的《東京夢華錄》搖頭晃腦,仿佛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裏。

忽然,一陣清脆的鈴響傳來,一位貨郎擔著時鮮果品穿街而過,高唱道:“漢江菱角脆哎——隆中柿子甜——”幾個梳著雙鬟的小丫鬟忙提著裙角追去,絹鞋踏在青石板上沙沙作響,仿佛是一群靈動的小精靈在追逐著生活的甜蜜。

此時,舒緩的琵琶曲漸漸響起,混著晚風拂過酒旗的獵獵聲,仿佛是一首悠揚的夜曲,訴說著南宋襄陽北街的繁華與寧靜,讓人們沉醉在這煙火人間的盛世畫卷中,久久不願醒來。(未完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