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陸底層經驗到統一台灣幻想的骨感現實
在這個體製下,你不需要反抗、不需要出格,甚至不需要說話。
你隻要“活得正直,有點聲望,還不太聽話”,你就成了威脅。
他們最怕的,不是敵人,而是“尚未造反的功臣”。
因為你一旦擁有功勞,就有了話語資格;
一旦擁有影響力,就能引發群眾共鳴;
一旦有獨立思考能力,就可能脫離掌控。
所以,他們不會等你張口說話,
而是會在你意識到自己有權力之前,就先下手為強。
別說什麽“你太敏感”,這不是陰謀,是早就寫進體製基因的生存邏輯:
用完即棄,卸磨殺驢,徹底清理立過功的支持者。
這一點,在中共建政之後幾十年的曆史中屢試不爽:
農民是起家本錢,建政後馬上被趕進集體化,三年饑荒餓死幾千萬;
知識分子“百花齊放”說真話,轉頭就是“反右鬥爭”打成黑五類;
工商業者響應號召公私合營,結果成了資產階級被鬥到底;
建國功臣像彭德懷、賀龍,戰場上立大功,死得比反賊還慘;
改革富豪如顧雛軍、吳小暉,被打倒不是因為違法,而是“不再好用”;
抗疫誌願者與醫生,忠心配合卻一夜間被沉默消失。
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敵人”,但他們都被當成敵人處理。
原因很簡單:
他們有獨立功勞,就可能提出要求;
他們有群眾基礎,就可能帶來不穩定。
所以最安全的選擇永遠是——除掉功臣,清洗舊部,功勞歸官方,影響力歸零。
不是意外,是本能。
讓我們回到現在的政治焦點:
如果底層百姓、退伍軍人、青年韭菜去幫中共打下台灣,他們將得到什麽?
答案是:除了一身傷,沒有任何屬於你的未來。
島上的產業、資源、土地,將全部由國企和軍隊係統接管;
所謂的“戰後複興”,是給官二代分地皮、給紅色資本安排項目的;
所謂的“英雄待遇”,你最多得到一張獎狀、一塊烈士碑、一場被遺忘的葬禮。
你以為你立功了,他們就該感謝你?
不,他們最怕你“憑功勞提條件”,怕你有正當性、有發言權、有群眾影響力。
於是,他們會做一件事:
在你還沒來得及張口之前,先把你汙名化、邊緣化,最後處理掉。
你以為自己是英雄,殊不知你在他們眼裏,
連一個會拍馬屁的太監都不如,
連一個能讓他們笑的網紅都不如,
連一個能讓他們生理放鬆的高級妓者都不如。
你有功,但你不討喜;
你流血,但你可能要權;
你清醒,他們就睡不安穩。
他們寧願把戰後利益分給逢迎者、醜角、陪睡者,
也不會讓你分到半勺湯。
因為你帶有“正當性”,而這正是他們的死敵。
你不是笑話製造機,也不是抖音流量包,更不是趙家人——
所以你不該在勝利的劇本裏出現。
這篇文章,也該讓台灣某些幻想“和平統一有我一杯羹”的人看看。
那些想著“隻要我不挑戰北京,我就能當未來台灣省主席”的藍白政客們:
你們以為自己是談判者、是橋梁、是‘未來體製內的代理人’。
可你們不會是橋梁,隻會是“臨時用完即棄的螺絲釘”。
就像魯迅早死是幸運,林昭多活幾年就被撕碎。
你幫他們打下台灣,勝利後第一個被清算的,恐怕就是你們。
不是因為你不夠忠誠,
而是你太有資格說話,你不受他們完全控製,你不姓趙。
所以你不能存在。
就這麽簡單。
這不是情緒發泄,這是現實總結。
你若甘當工具,就別妄想分羹;
你若立了大功,就準備挨第一刀。
而這一切的最大悲哀是:
當你流完血、犧牲完、被處理掉之後,
他們依舊可以在台上,說一句:
“這一切,都是人民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