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七十餘年的統治史中,宣傳與信息控製始終是權力的核心工具。但如果說哪兩個時代最具**“篡改世界線”的極權特征**,無疑是毛澤東與習近平的治下。他們不僅試圖操控輿論導向,更妄圖從根本上改寫現實、偽造集體記憶、扭轉因果邏輯,打造一個虛構的“勝利時空”。
相比之下,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的輿論控製雖然嚴厲,卻還保持著與現實之間的某種“灰色共存”。他們潤色、掩蓋,但不敢像毛習那樣公然編造因果、虛構勝負。
這正是篡改現實與潤色現實之間的區別——一個建立在“虛構世界線”的極權中,另一個僅僅在“遮掩現實感”的威權中。
比較維度 | 毛澤東 / 習近平(篡改世界線) | 鄧小平 / 江澤民 / 胡錦濤(潤色現實) |
---|---|---|
對現實的態度 | 現實不合意,就篡改;先定結論,再編事實 | 現實擺在那兒,盡量“說得好聽”,但不造得太離譜 |
宣傳目標 | 徹底“再定義”現實,讓群眾活在幻覺中 | 主打維穩,混淆是非,但底線不碰 |
對錯誤的處理 | 錯誤不存在,必須掩蓋或美化成“偉績” | 承認一點,但強調“局部問題”或“階段困難” |
語言風格 | 神化、命令式、極度肯定,拒絕模糊 | 官話套話、數據轟炸、模棱兩可 |
信息控製方式 | 集體幻覺製造,全網清洗、集體背誦 | 局部刪帖、壓熱度、控製敘事節奏 |
毛澤東是中共曆史上第一個係統性篡改世界線的統治者。
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 是天災,是“提前吃掉了未來的口糧”;
文革暴力? 是“人民群眾自己發動的革命”;
中蘇決裂? 是蘇聯背叛革命,我們守護“正統”。
他不隻要你服從命令,更要你相信自己幸福。現實必須服從敘事,真相必須為政治服務。
習近平則將毛時代的意識形態操控與21世紀的數字技術結合,打造出全鏈路、全封閉式的現實扭曲場。
清零封控數年,是“偉大勝利”,白紙運動成了“境外煽動”;
青年失業爆炸,是“高質量轉型陣痛”,實則連失業數據都幹脆取消發布;
2025年美以“午夜之錘”重創伊朗核設施,官媒卻反向宣稱伊朗大勝,製造虛假視頻、專家評論,配合刪帖封號,塑造一場不存在的勝利。
這一切的共同點是:現實發生了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相信另一套版本”。
相較之下,鄧小平之後的領導人雖然也維穩、也刪帖、也一黨專政,但他們對“現實”本身保持某種底線:至少他們知道哪些事不能假裝沒發生。
六四事件? 盡量不提,但不敢篡改說是“敵人襲擊”;
經濟危機? 表示困難存在,但“我們有信心”;
腐敗嚴重? 承認個別問題,強調“總體可控”;
他們更擅長的是“控製角度”“包裝語言”“灌輸樂觀”——而不是顛倒黑白、偽造勝負。
這不是他們更善良,而是那個時代的中共還知道“不能完全藐視現實的反饋機製”。相比之下,毛與習的共通點在於:連反饋機製本身都必須消滅。
這種“國家級別的自我催眠”會導致什麽?
很簡單:全民信息錯位 → 判斷錯亂 → 決策荒唐 → 體係崩塌。
蘇聯末期的崩潰就是經典案例:高層依舊高喊“社會主義必勝”,下層早已私下換匯逃跑、嘲諷官媒。
同樣地,今天的中國也已在走這條路:
人民知道新聞是假的,但要裝作相信;
官員知道數字是假的,但必須照辦;
軍隊知道敵人更強,但隻能高喊能贏;
老百姓知道“清零封控”是災難,但還要“感恩”。
結果是:真實的世界在繼續運行,而黨國的信息泡沫卻愈發封閉、孤立,遲早破裂。
曆史會記住這兩個時代的共同點:
他們不是想讓人民幸福,而是要讓人民相信自己幸福;
他們不是想修正錯誤,而是要刪除錯誤的存在記錄。
在他們統治下,“過去”可以被改寫,“勝負”可以被調換,“因果”可以被反轉——
隻要你還活在他們設定的“世界線”裏。
但曆史終究是現實的回聲,不是幻覺的永動機。
正如那句預言所說:
“我們一直在勝利,直到突然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