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博物館13 波斯世界和西亞
--2025舊金山的小日子係列69
杭州阿立
2025年7月23日
書接上集《亞洲藝術博物館12 東南亞諸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7/15400.html
這個展區很大,文物展品自然也是很多、很多。我的手機電池告急已經到了危急地步,我們走的也真夠疲乏了。別說照片沒認真拍,即使看也隻是選一路匆匆走過,大約展區的一小半也沒看到。
波斯世界和西亞(The Persian World and West Asia):
這個畫廊裏的藝術品跨越漫長的水月,從古代到現代。它們來自從土耳其到印度的遼闊地域,中心在伊朗。這些物品凸顯了製造者的技術和藝術技巧,以及使用者的文化。
本畫廊展示的許多地域都曾被首府位於伊朗的古波斯帝國統治。伊朗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自古以來陸上和海上貿易路線的關鍵環節。通過貿易、旅行、軍事接觸和外交關係,波斯文化影響了其邊界以外的地區,並反過來吸收了來自遙遠地方的藝術和文化形式。
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半島傳入伊朗及其鄰近地區。這些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和語言曆史,都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信仰和伊斯蘭教的儀式,包括以阿拉伯語作為經文語言。伊斯蘭(dar-al-Islam)的概念在從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亞的穆斯林中創造了一種社區意識,促進了人、商品和思想的跨越遙遠距離的流動,並促進了最新技術和品味的快速傳播。
如本篇起始所言,我們越往後,看的越粗糙,匆匆走過、飄過,照片拍的更少。縱是小百分比的文物照片,整理起來也近30幅了。
文字介紹基本不再翻譯,有圖便有真相:
Hinduism(印度教):
The Gods Take Form(諸神顯行):
Hindu Deities(印度教神祇):
印度教神祇濕婆,神聖的導師 印度(1100-1200):
印度教神祇羅摩 印度(1400-1500):
詩聖桑班達爾 印度教神靈象頭神:
詩聖桑班達爾(1200-1400):
印度教神靈象頭神(1400-1600):
印度教神祇濕婆和帕爾瓦蒂以及他們的兒子斯坎達:
印度教神祇濕婆(1300-1500):
大象寶座 印度(1895-1920):
四臉濕婆神的三臉像 印度(900-1000):
Three faces from a four-faced linga(印度教濕婆神的象征):
阿立注:Linga, 或Four-Faced Linga,指的是印度教濕婆神(Hindu God Shiva)。
巨大神像寶座背後的一小邊塊(900-1100):
巨大神像寶座背後的一小邊塊(Section of the throne back of a large image)文字說明:
看介紹,這塊蠻大的石雕像,很可能隻是一個巨大神像背後大寶座的一個小邊塊。博物館估計這大神像不是印度教就是佛教。博物館的介紹(上圖)右邊附了一張印度教神毗濕奴(Hindu God Vishnu)的立像照片。照片左邊的細小長方形框框是比例示意圖(我加了黃邊紅箭頭)。一個小邊塊就這麽大(比我一人還高不少),可以想象:那個巨大神像本尊有多大。
事後才看上圖介紹,印度教神毗濕奴的立像就在右方轉角處。我們當時急匆匆走過,不知所以的拍了巨大神像寶座背後的一小邊塊。卻錯過了印度教神毗濕奴。
事後諸葛亮,到博物館網站找到印度教神毗濕奴的立像圖片。圖片不能下載,網頁截圖(見下)。
印度教神毗濕奴(博物館網站截圖):
我按大致比例加了小紅邊框。
到了三樓展廳另一頭的出口,才明白:應該從這裏進門、開始看的。一進大門就是座很大的神祇石像,最後拍一張。
三樓展廳正門進口的神祇石像:
三樓正門出口就是自動扶梯(Escolator)。
阿立注:我們上午進來,就是這自動扶梯往上走。到了二樓沒有繼續往上,先進去看二樓的展覽了。二樓展覽展廳接著展廳,一直蜿蜒往前。盡頭是洗手間,然後是升降電梯,從那裏上三樓。
現在從三樓自動扶梯下來。到了二樓的連接平台,艾瑪!
二樓往下的自動扶梯口被攔住了,好像是在修理中。
沒辦法,隻好二樓的展覽再進去走一遍,直到盡頭,又見“福祿壽喜”裝飾圖案。再過洗手間,電梯下來。
回到一樓大廳,累翻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千秋萬代李家門 農夫市場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