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軍團博物館6 十八世紀英國藝術
--2025舊金山的小日子係列85
杭州阿立
2025年8月12日
書接上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8065.html
告別荷蘭,下一個看的展廳是。。。
大英帝國十八世紀藝術品。
瑪麗安和理查德·H·彼得森畫廊(The Marianne and Richard H. Peterson Gallery):
十八世紀英國藝術:
Lady Elizabeth Bingham:
《伊麗莎白·賓厄姆夫人》大理石雕塑,約瑟夫·諾勒肯斯 (Joseph Nollekens) 創作於1810年。
按穀哥:約瑟夫·諾勒肯斯(1737年8月11日至1823年4月23日)是一位來自倫敦的雕塑家,通常被認為是18 世紀後期英國最優秀的雕塑家。
Sir William Napier:
《威廉·納皮爾爵士》油畫,創作於1810年後
Henry Raeburn (Scottish, 1756-1823) 亨利·雷伯恩(蘇格蘭,1756-1823)。
按度娘:亨利·雷伯恩(1756-1823年),年幼父母雙亡,淪為孤兒。早年跟一金飾匠學藝,開始畫細密畫,後轉師於愛丁堡畫家大衛·馬丁。28歲時在倫敦認識雷諾茲,受其藝術深刻影響。次年赴意大利考察學習兩年,這時已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31歲重回愛丁堡建立自己的畫室,接受肖像訂件,到59歲才成為皇家美術學院院士,66歲被英王喬治四世授予爵士稱號,聘為蘇格蘭禦用畫家。
這張把牆上的畫和下麵的桌子一起拍了:
分開介紹,依次為:
John Tait of Harviestoun:
《哈維斯頓的約翰·泰特》油畫,1790s
Henry Raeburn(亨利·雷伯恩)。
Side table from Erlestoke Park:
《埃勒斯托克公園的邊桌》英國,約1825年。
Robert Hume (active 1808-1840), designer。羅伯特·休姆(活躍於 1808-1840 年),設計師。
Sir Duncan Campbell of Barcaldine:
《巴卡爾丁的鄧肯·坎貝爾爵士》約1812年。
雷伯恩是蘇格蘭啟蒙運動時期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思想取得了顯著發展。他主要自學成才,以直接在已塗底稿的畫布上作畫而聞名,無需任何預先的底稿。畫中人物以四分之三的身軀,在樸素的深色背景下,在明亮的燈光下顯得格外高大。
The Dead Soldier:
《陣亡士兵》是德比郡的約瑟夫·賴特(by Joseph Wright of Derby)於1789年左右創作的一幅畫作,描繪了戰後失落與悲傷的場景。畫中描繪了一位陣亡士兵,他的紅色製服表明他是一名英國軍官,他躺在地上。畫中一位女子,很可能是他的遺孀,正抱著一個孩子,兩人的手與士兵的手緊握在一起。這一場景旨在喚起人們對衝突造成的人員傷亡,尤其是身後家人所遭受的苦難的同情。
照片拍多了夠煩。寫博文要看著畫旁邊細小的文字圖案逐字逐句的翻譯,更煩、煩、煩。
沒單獨拍文字的有些就聽之任之了,隻是選擇性的翻譯一部分。
下麵這張牆上的畫和下麵的高凳椅一起拍了:
Mrs. Maria Anne Fitzherbert:
《瑪麗亞·安妮·菲茨赫伯特夫人》,1784年。
Thomas Gainsborough, English, 1727-1788 (托馬斯·庚斯博羅,英國,1727-1788)。
“Curule” armchair:
《高凳椅》“Curule”armchair,Mahogany and modern upholstery,England, London, ca. 1802(桃花心木與現代室內裝飾,英國,倫敦,約1802年)
Thomas Hope (Dutch, Amsterdam 1769-1831 London), designer,England。
托馬斯·霍普(荷蘭人,1769-1831年,阿姆斯特丹,倫敦),設計師。
收藏家托馬斯·霍普於1795年從荷蘭返回故鄉,當時他對法國大革命的熱愛席卷而來。他定居倫敦,在那裏他收藏了Drachen's Stone家具,並展示了他的藝術品和亮片收藏。1877年,他出版了《地獄家具與垃圾桶》,這本著作定義了攝政時期英國的家具。這把“curule”(X形框架)扶手椅展現了古羅馬的影響,並融入了霍普對當代法國設計的了解。它是霍普在一個主題房間裏展示的四把配套椅子之一,該主題房間裏展示了貝利什·約翰·弗拉克斯曼(1755-1806)佩戴的羅馬女神像。
阿立注:高凳椅(Curule Chair)是一種古羅馬椅子,其特點是X形折疊框架,通常由象牙或其他奢華材料製成,且無靠背。它是羅馬高級官員(例如地方行政長官和執政官)的象征,象征著他們的權威和地位。
下麵這張有3件藝術品:
依次為:
Pointer and Partridge in a Landscape:
1.《風景中的指針與鷓鴣》,約1740年
Jean-Baptiste Oudry,French, 1686-1755(讓-巴蒂斯特·烏德裏,法國,1686-1755)。
2《壁爐架》和3《壁爐爐篦、爐背和擋板》組成一套,見下:
Chimneypiece in the style of William Kent,from the great room of the townhouse of John Carteret, first Earl Granville, 19 Arlington Street, London,England, ca. 1733-1736。
《威廉·肯特風格的壁爐架》,來自約翰·卡特勒特(第一代格蘭維爾伯爵)聯排別墅的大房間,地址:英國倫敦阿靈頓街19號,約1733-1736年。
Grate, fireback, and fender of a fireplace,from Shardeloes, near Amersham, Buckinghamshire,England, ca. 1760
《壁爐爐篦、爐背和擋板》,來自英格蘭白金漢郡阿默舍姆附近沙德洛斯,約1760年。
Boar's-head tureen and Platter:
《野豬頭蓋碗》和《淺盤》,軟質瓷器,切爾西製造廠(Chelsea Manufactory),英國,倫敦,約1754年。
Anne, Viscountess Townshend (Later Marchioness Townshend), 1779-1780:
《安妮,湯森子爵夫人》(後為湯森侯爵夫人),1779-1780
Joshua Reynolds,English, 1723-1792(約書亞·雷諾茲,英國,1723-1792)。
作為皇家美術學院首任院長(1768-1792),雷諾茲在十八世紀下半葉主導了英國繪畫界。他崇尚古典藝術,經常在其肖像畫中融入古典主題、姿勢和雕塑。左側的浮雕描繪了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帕裏斯的審判》。然而,雷諾茲隻描繪了神話中三位女神中的兩位;在詼諧而又討人喜歡的構思中,帕裏斯似乎將金蘋果獻給了子爵夫人,暗示她是維納斯,第三位也是最美麗的女神。
Samuel Kilderbee of Ipswich (ca. 1755):
《伊普斯威奇的塞繆爾·基爾德比》約1755年
Thomas Gainsborough (English, 1727-1788),托馬斯·庚斯博羅(英國,1727-1788)
盡管庚斯博羅聲稱不喜歡“臉部彩繪”,但他是一位富有同情心且富有創造力的肖像畫家,其作品需求量很大。這幅早期作品描繪了藝術家的朋友塞繆爾·基爾德比(1725-1813),他是薩福克郡伊普斯威奇的一名律師和鎮書記員,他似乎正帶著他的獵犬在鄉間散步。
Console table and matching mirror(England, ca. 1700):
阿立注:Corsole table沒有很確切的中文翻譯,網上有毛估估(大約)的說法:‘玄關桌’,‘邊桌’。但它與邊桌(side table)的支撐設計和功用並不相同。我也沒有較好的說法,奈何。
Hardstone tabletop (The Londonderry table):
硬石桌麵(倫敦德裏桌),意大利,米蘭,約1805年。應為賈科莫·拉斐爾,意大利人,1753-1836年的作品(Attributed to Giacomo Raffaelli)。
白色卡拉拉大理石板,鑲嵌有瑪瑙、碧玉、青金石、紫水晶和紅玉髓等硬石。
此桌麵是1800年左右意大利製作的最非凡的硬石馬賽克作品之一,很可能出自當時最傑出的馬賽克藝術家賈科莫·拉斐爾之手。將色彩鮮豔、圖案豐富的硬石切割成馬賽克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拉斐爾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將精心排列的幾何圖案排列在白色大理石地麵上。這塊桌麵在米蘭製作,采用了來自意大利以及更遠的德國、波蘭、俄羅斯、埃及和阿富汗等地的各種珍貴寶石,體現了地質學和寶石學等科學領域的蓬勃發展。它也展現了歐洲裝飾藝術的全球化維度,其材料的稀缺性反映了其讚助人高雅而精致的品味,而對拉斐爾來說,這些讚助人包括沙皇、國王和皇帝。
Mary Countess of Plymouth and Side Chair:
Mary Countess of Plymouth(ca. 1817):
《瑪麗,普利茅斯伯爵夫人》(約1817年),托馬斯·勞倫斯(Thomas Lawrence),英國,1769-1830。
Side chair in the style of Thomas Chippendale(England, ca. 1760):
《托馬斯·奇彭代爾風格的邊椅》,英國,約1760年;桃花心木和錦緞(Mahogany and damask)。
這展廳拍的夠多了,最後2張圖沒拍文字說明: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榮譽軍團博物館7 法國金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