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霧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個人資料
正文

紫薯,今天收了(組圖)

(2025-10-29 17:13:52) 下一個

昨天在百度上看到一個視頻,說地瓜最好的采摘時間是霜降前後,不能拖到太冷的時候。我一查日曆,發現霜降是10月23日。嗯,剛好過了幾天。今天氣溫還算溫和,我頭腦一熱:時機正好,那就收地瓜去吧!

今年四月我從佛羅裏達過冬回來時,朋友送我一個已經發了芽的紫薯地瓜。他交代:這東西很容易種。把地瓜放水裏養養,會長出很多芽和根,等根須一冒,就能下地種了。我嘴上答應說好,但心裏想,你在佛州,當然種什麽都容易,沙土地,沒有冰凍。是的,朋友的地瓜種上後就沒有再種過,每年到處冒芽,完全是春風吹又生的節奏。我們北方,每年隻有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可以操作地裏的活。

帶回的那一個紫薯地瓜果然很爭氣,冒了滿滿的芽。隻是我四月底回國,五月底才從中國回來,時間上比往年種菜的節奏整整晚了三個星期。於是我馬不停蹄地把那些地瓜苗一股腦兒全種下了,地裏、盆裏,哪裏有空就往哪兒插。

苗子很快就活了,我很高興。可沒想到,這場地瓜計劃很快被一隻兔子攪了局。那兔子大概把我的菜園當自助餐了,每天定時來巡視,一邊啃地瓜葉,一邊順手嚐幾口豇豆苗。我仔細觀察了幾天,發現它似乎隻有一個愛好,隻吃葉子,不碰根。算它嘴下留情吧。好在那隻兔子後來不見了,加上地瓜藤的生命力超強,被啃了幾輪,又頑強地冒出新葉。但因為發芽晚、再加上兔子天天掃蕩,苗期被一再拖延,地裏那一片的收成也就不太理想。

反倒是種在大盆裏的地瓜,讓我驚喜連連。大概兔子對盆子的高度還有點忌憚,壓根沒敢造次。今天下午挖的時候,我發現盆裏的地瓜又大又多,個頭比地裏的好得多。看來,有時候地大不一定收成大,小盆反倒是個寶地。

挖地瓜算是個體力活。按網上的教程,我先把藤剪掉,然後試圖直接拽地瓜出來。結果發現藤一拽就掉,根本帶不出地瓜。地瓜都深藏地下,一點也不靠近地表。我拿起鐵鍬往下一挖,沒控製好力氣,竟把幾個地瓜直接劈成兩半。隻好換上小鏟子,改成考古模式,像挖文物似的,小心翼翼地刮著土,慢慢往外掘。可耐心是有限的,尤其當鏟子碰到硬塊時,我的考古精神立刻破功,又弄傷了幾隻地瓜。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收地瓜比種地瓜難多了。要說最省力的辦法,應該是把整盆土倒出來再篩地瓜,但那盆子實在太大,一個人整不動。於是我就半挖半刨地折騰了兩個小時。

去年我種的是日本白芯紅薯,收得不錯,還特意留了幾個做種薯。結果冬天極寒,全凍死了,隻剩下一個小家夥僥幸活下來。今年它也給了我幾個小白芯紅薯,比顆粒無收強。看樣子,明年得認真關注留種工程,爭取來年地瓜滿倉。

勞動過後,我看著地上那些紫薯、紅薯,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心裏還真有點成就敢。畢竟,和兔子鬥智鬥勇、和土壤較勁的這幾個月,也算沒白費。這年頭,自己挖出來的地瓜,比什麽都甜。雖然也擔心血糖會受影響,但見到烤熟的紅薯,就有些忘乎所以了。我已經有了些打算:紫薯包、紫薯餅、紫薯粥、紫薯…… 哈!

這是後院兩個盆的收獲

這是後院地裏的收獲

這是後院四個盆+地裏的收獲

前院采收前的瓜藤狀

這個前院盆挖出的地瓜,發現盆的飽和度很高!

2025.10.29 於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遠遠的霧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點讚!希望也能引起你種紫薯的興趣:-)
maolaomao 回複 悄悄話 讚一個!很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