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討論了電視劇《生萬物》如何顛覆長期主導中國政治生活的階級鬥爭話語體係,而轉而從人性的角度來塑造人物、界定善惡。而今天《生萬物》的第18-20集的劇情,更進一步顛覆了上述階級鬥爭理論。
我們看到,天牛廟村遭到山匪馬子的襲擊,全村麵臨被屠村之災。大敵當前,不論地主還是貧農,都被逼上了同一條絕路。在馬子的眼中,無論出身如何,都是他們殺戮和掠奪的對象。所謂替天行道的大義根本不存在,隻有赤裸的血腥與屠戮。
麵臨被屠村的生死關頭,全村人為了守護家園走到了一起。寧學祥,這位大財主,站在城牆上鼓舞村民奮勇抵抗,還拿出自家的酒糧激勵大家。當繡繡被土匪抓住時,這位地主的女兒竟以大刀抵住自己的脖頸,威脅以死換取幾十個婦孺的安全。她舍生忘死的舉動,徹底跨越了階級的藩籬。在村民眼中,她已不再是地主的女兒,不再是被馬子玷汙過的女人,而是一個胸懷大義、敢於犧牲的女英雄。
當寧學祥看到女兒手持利刃麵對凶惡土匪時,這位與女兒斷絕關係的老地主發出撕心裂肺的呼喊。他嘶啞的幾聲“繡繡”既展現了為人父的真情,也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在那一刻,他不再是地主,而隻是一個因女兒安危而痛徹心扉的父親。而劇中的封四,雖然是赤貧的“鋤地戶子”,卻並非善良之輩。他不惜出賣村民和家人,缺乏人性與良知,展現出赤裸裸的邪惡。
在縣農會的支援下,天牛廟村終於擊退土匪,保住了村莊。雖然付出了慘重犧牲,但村民們在危急時刻同仇敵愾,守住了家園。
正是通過這樣的情節,《生萬物》徹底顛覆了過往的階級鬥爭的政治框架。它不再以階級成分來區分善惡,而是通過人性善與惡的較量來塑造人物。地主與佃農在危難之中可以“穿一條褲子”,為了共同目標可以並肩作戰。這種敘事不僅賦予角色新的深度和劇情張力,也開辟了一種全新的道德與政治話語體係。
2025.8.18 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