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岩回憶錄

本人的回憶錄,宗教文化
正文

作觸目後的糾紛 3.7-3.9

(2025-04-26 05:12:27) 下一個

3.7 作觸目後的糾紛

媽媽問梁伯: “依你看,某盧岩的眼睛是不是那個沈陽老劉(劉團長)給整的?”

梁伯說: “我不知道。也可能,就像你說的似的,‘被哪個陌生人給衝了一下;不知道什麽時候,他又看到那個人了。’”

媽媽生氣地說:“不行!我得跟百楊說說,向那個沈陽老劉要張相片給盧岩留著。”

梁伯問: “要相片幹什麽?”

媽媽說: “他活著,咋說咋好。他要是死了呢,我們盧岩連個他的遺物都沒有。”

梁伯問: “那個老劉多大歲數了?”

媽媽說: “歲數不大!百楊說,就比他大兩三歲,最多不超過六歲。但是,他要是出車禍死了呢!他們家的孩子要是不通情達理,將來對某盧岩不聽不理,那時某盧岩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此後,我媽媽跟爸爸說了這件事。我爸問過幾個大虎山鎮上的朋友,但他們都把沈陽朋友的信息弄丟了。後來,這件事就被忘記了。

3.8 醫學實驗的傳聞

一天在我們家,我爸媽和梁伯一起一邊幹活一邊嘮嗑。梁伯神秘地,給我爸媽講,說是有那麽一個古代故事,裏麵對那個主人公的個人生活曆史,病症,病理,和治療等方方麵麵的描述都很詳盡,但是現代的醫生不能對那個古人進行確診,原因是沒有相關病例。故事裏主人公的病是人為造成的;現實生活中百年不遇。為了解開故事裏麵的許多秘密,沈陽有個人在進行一項真人醫學實驗:在現實生活中造一個病例來給醫生們來進行研究。

我在一邊聽不明白,就走過去問。

媽媽厲聲回答: “沒看見這在幹活呢嗎!這麽個小人!也想明白!去!到一邊兒玩去!”

注3.8,我認為此傳聞所說的古代故事就是前文第二章的《桃花劫》;關於此醫學實驗的具體信息參見後文4.5節《真人醫學實驗的報紙新聞》。

3.9 神的現象

人剛出生時,都是用圖像進行思維的。隨著語言能力的形成,人的記憶模式、記憶提取模式、和思維模式都發生了轉變。約三歲後,人就很快把三歲之前的記憶忘掉了。本書此後,作者和家人都不記得前三章的事了;直到四十年後,作者我才在偶然的情況下回憶出了三歲之前的事。目前,心理學界還沒發現正常人回憶出三歲之前的,但在心理疾病的病人當中不罕見。

現代心理學認為,三歲之前的事雖然被忘了,但仍在無意識裏發揮著作用。忘了的記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是習氣的作用。比如我遇到與前文類似的事時,就有興趣,就想,仿佛以前聽說過,卻回憶不起來;而我就順著那些說法做了。就好像,冥冥之中,我的神父在告訴我該怎麽做。讀者當知本書前九章的故事中,大部分是劉團長故意安排在我的生活裏的。例如,不知道為什麽,我從記事到青少年,時常打聽、尋找沈陽的一位大神級的算命先生做師傅,直到遇見劉健君,確信我一直要找的人是她爸爸。

返回盧岩回憶錄的目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