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麽狗最有名?
“巴甫洛夫的狗”!學者們嬉笑道。其實這回答並不過分。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在研究條件反射時使用的狗。條件反射是生理學界的經典理論,巴甫洛夫的狗自然也成為生理學界經典的狗。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現象時,觀察了狗對食物反應時的唾液分泌。在一般情況下,他把食物顯示給狗,狗就會分泌唾液,這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是,巴甫洛夫想出聰明的一招,在喂狗食的同時,打一下鈴,也就是說,鈴聲與狗食同時出現。以後給狗喂食時,都同時伴有鈴聲。久而久之,沒有狗食,隻有鈴聲,巴甫洛夫的狗居然也能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又發現,引起狗唾液分泌活動的不僅是狗食,也可以是狗原先吃過食物的盤子,甚至隻要看到以前喂過食物的人,都可能引起唾液分泌活動。這種現象完全不屬於生理反射的那種分泌活動。巴甫洛夫由此認為,狗存在著兩種反射:一種是生理反射(physiological reflex),這是一種內在的、任何動物都會表現出來的反射,它們是神經係統固有的一部分;另一種是心理反射(psychic reflex),後來他改稱為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這種反射是特定動物作為特定經驗的結果而產生的。例如,所有狗進食時都會分泌唾液,但隻有那些具有某種經驗的狗才會在聽到鈴聲時產生唾液分泌活動。
在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中,巴甫洛夫提出了一些經典的概念:非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如狗食,能夠引起非條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sponse、UR),如狗的唾液分泌。這種狀況不需要經過學習,與生俱來。非條件刺激引起非條件反應,被稱為非條件反射。
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如鈴聲,能夠引起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sponse,CR),如狗聽到鈴聲後的唾液分泌。這是需要學習的,鈴聲作為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食物)在時間上的結合稱為強化,強化的次數越多,條件反射就越鞏固。
條件反射具有獲得、消退、恢複和泛化四個特征。
“獲得”就是在實驗時,把原本不可能引起唾液分泌的條件刺激,如鈴聲與狗食同時呈現,讓狗漸漸地知道鈴聲與食物是相關的。隻有將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多次結合才能獲得條件反射。
“消退”,即在給予條件刺激時,不再出現無條件刺激,即不予強化,反複多次後,已習慣的條件反應就會逐漸消失。例如,學會對鈴聲產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時間聽到鈴聲而不給狗食,狗慢慢知道鈴聲隻是一個與狗食沒關係的信息了,對鈴聲不再產生唾液分泌的反應。
“恢複”,是指消退了的條件反射,也可能重新被激發,再次出現,這稱為自然恢複作用。或許巴甫洛夫的狗還存有一點幻想,鈴聲一響,似乎食物就在眼前,唾液就分泌了。
“泛化”,意指某種特定條件反射形成後,與之類似的刺激也能激發相同的條件反射。比如,狗對鈴聲產生唾液分泌反應後,對近似鈴聲的其他聲響也會產生反應。
條件反射不僅僅是狗的反射活動,人類的大量活動也與條件反射相關,這就是巴甫洛夫和他的狗的偉大貢獻。
早在三國時期,曹操率領部隊行軍,驕陽似火,酷熱難熬,周圍又沒有水源,嚴重影響行軍速度。曹操靈機一動,大聲喊道:“士兵們,前麵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士氣大振,口中唾液分泌,仿佛已經吃到梅子了,步伐加快了許多。因為這些士兵都有吃過梅子的經驗,所以一提及梅子,大家出現條件反射,唾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