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16一20

(2023-11-02 10:46:50) 下一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五)

11

【原文】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原文通解】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天的陽氣在西北方不足,所以西北方陰氣偏盛,因而人的右邊的耳目沒有左邊那麽耳聰目明。

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地的陰氣在東南方不足,所以東南方的陽氣偏盛,因而人的左邊的手腳沒有右邊的那麽靈活有力。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1〕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

【66】並:聚合的意思。

【67】便:便利的意思。

黃帝問道:為什麽會這樣呢?

岐伯回答說:東方屬陽,陽氣一般向上行,就人體來說,陽氣積聚在上部,上部陽氣過盛了下部就必然會陽氣不足,所以造成上部耳聰目明而下部的手腳不夠靈便的現象。

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屬陰,陰氣一般向下行,就人體來說,陰氣聚積在下部,下部陰氣過盛了上部就必然會陰氣不足,所以就造成了上部的耳不聰目不明而下部的手腳足夠靈便的現象,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2〕也,故邪居之。

【68】天地陰陽所不能全:自然界(包括人體)的陰陽不可能絕對平衡。係指上文東方(左)陽精並於上,西方(右)陰精並於下而言。

因此,同樣是被外邪侵襲,如果是在上部,那麽身體的右倒就會病得較重:如果是在下部,那麽身體的左側就會病得較重,這是因為天地的陰陽之氣並不是均勻分布的,人體內的陰陽之氣同樣也不是到處都是一樣的,所以外邪總是找人體的虛弱部位進行攻擊。

【譯文】

天的陽氣在西北方不足,所以西北方陰氣偏盛,因而人的右邊的耳目沒有左邊那麽耳聰目明。地的陰氣在東南方不足,所以東南方的陽氣偏盛,因而人的左邊的手腳沒有右邊的那麽靈活有力。

黃帝問道:為什麽會這樣呢?

岐伯回答說:東方屬陽,陽氣一般向上行,就人體來說,陽氣積聚在上部,上部陽氣過盛了下部就必然會陽氣不足,所以造成上部耳聰目明而下部的手腳不夠靈便的現象。西方屬陰,陰氣一般向下行,就人體來說,陰氣聚積在下部,下部陰氣過盛了上部就必然會陰氣不足,所以就造成了上部的耳不聰目不明而下部的手腳足夠靈便的現象,因此,同樣是被外邪侵襲,如果是在上部,那麽身體的右倒就會病得較重:如果是在下部,那麽身體的左側就會病得較重,這是因為天地的陰陽之氣並不是均勻分布的,人體內的陰陽之氣同樣也不是到處都是一樣的,所以外邪總是找人體的虛弱部位進行攻擊。

12

【原文】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故能爲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爲之網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爲川,腸胃爲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爲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原文通解】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裏〔1〕,故能爲萬物之父母。

【69】天有八紀,地有五裏: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氣,為太陽在天球視運動軌跡中的八個等分點,也是自然界四時陰陽消長轉化的關鍵節氣,故為天之八紀。裏,通“理”,東西南北中為地麵五方配合五行的道理,故稱地之五裏(理)。

所以,天有著無形的精氣,地有著具體的形狀,天有八紀,地有五理,因此天地才能成為蘊育萬物的父母。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2〕爲之網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

【70】神明:此處指陰陽而言,因陰陽為“神明之府”。

陽氣輕清上升為天,陰氣重濁下降為地,因此,天地的運動和靜止,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自然規律,而且這些規律能保證天地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周而複始,循環不止。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3〕。

【71】中傍人事以養五髒:傍,依附,此處有按照、效法之意。吳昆注:“中傍人事以養五髒,法人事之和也,和則陰之五官(即五髒)無傷矣。”

隻有那些通曉自然規律的賢人,才能做到配合天氣以養護頭部,順應地氣來保養足,依據君臣佐使的人事關係來滋養五髒六腑,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4〕,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5〕,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72】地氣通於嗌:嗌,咽也。地所產之五穀,通過咽嗌進入胃中。

【73】雷氣通於心;雷氣,火氣也。心為火髒,同氣相求,故雷火之氣通於心。

天的輕清之氣與人體的肺部相通,大地的水穀之氣與人體的消化道相通,風木之氣與肝相通,雷火之氣與心相通,溪穀之氣與脾相通,雨水之氣與腎相通。

 ●六經爲川,腸胃爲海,九竅為水注之氣〔6〕。

【74】九竅為水注之氣:張介賓注:“上七竅,下二竅,是為九竅。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如目之淚,鼻之涕,口之津,二陰之尿穢皆是也。雖耳若無水,而耳中津氣濕而成垢,是即水氣所致。”

人體的六經就好像是河流,腸胃就好比是大海,九竅是外界環境與人體內部進行水氣交流的通道。

以天地爲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7〕。

【75】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據《太素·陰陽》原文及楊上善注,“天地之疾風”作“天地之風”,與上文“天地之雨”為對文,文理、義理均勝,可參。

如果用天地的自然現象和人體的陰陽變化來做一個類比,那麽人體出汗就好像是天上下雨,人體的呼吸之氣就好像是天地之間的疾風,

暴氣象雷,逆氣象陽〔8〕。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76】暴氣象雷,逆氣象陽:人之暴躁怒氣和上逆之氣比類於天之雷霆和亢陽。張介賓注:“天有雷霆,火鬱之發也;人有剛暴,怒氣之逆也,故語曰雷霆之怒。”“天地之氣升降和則不逆矣。天不降,地不升,則陽亢於上,人之逆氣亦猶此也。”

憤怒發脾氣就好像是天上打雷,逆氣讓行,就好像是烈日暴曬。因此,如果不嚴格道循天的運行規律,地的自然之理來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就一定會有疾病發生。

【譯文】

所以,天有著無形的精氣,地有著具體的形狀,天有八紀,地有五理,因此天地才能成為蘊育萬物的父母。

陽氣輕清上升為天,陰氣重濁下降為地,因此,天地的運動和靜止,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自然規律,而且這些規律能保證天地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周而複始,循環不止。

隻有那些通曉自然規律的賢人,才能做到配合天氣以養護頭部,順應地氣來保養足,依據君臣佐使的人事關係來滋養五髒六腑,天的輕清之氣與人體的肺部相通,大地的水穀之氣與人體的消化道相通,風木之氣與肝相通,雷火之氣與心相通,溪穀之氣與脾相通,雨水之氣與腎相通。

人體的六經就好像是河流,腸胃就好比是大海,九竅是外界環境與人體內部進行水氣交流的通道。如果用天地的自然現象和人體的陰陽變化來做一個類比,那麽人體出汗就好像是天上下雨,人體的呼吸之氣就好像是天地之間的疾風,憤怒發脾氣就好像是天上打雷,逆氣讓行,就好像是烈日暴曬。因此,如果不嚴格道循天的運行規律,地的自然之理來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就一定會有疾病發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六)

13

【原文】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膺,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鍼者,徙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裹,以觀過輿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原文通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膺,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因此,當外邪侵襲人體的時候,速度快得就像是疾風暴雨一樣。所以,醫術很高明的醫生,能在病邪剛抵達皮毛的時候,就及時治療;醫術一般的醫生,在病邪侵入肌膚的時候,抓緊時間治療;醫術平庸的醫生,在病邪侵入到筋脈的時候,才開始治療;醫術較差的醫生,在病邪侵入到六腑的時候,才進行治療;醫術最差的醫生,在病邪已經深入五髒了,才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當病邪已經深入到五髒的時候,病情已經是相當嚴重了,治好的機會隻有一半左右。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當人們已經感覺受到風寒暑濕燥熱等外邪侵襲的時候,說明五髒已經受到傷害了,被食物的寒熱邪氣侵襲,就會造成六腑的損傷;感受被地的濕氣侵襲,就會損傷皮肉筋脈。

 ●故善用鍼者,徙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裹,以觀過輿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77】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引,引導經絡之氣以調節虛實,疏散邪氣。張誌聰《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陰陽氣血,外內左右,交相貫通。故善用針者,從陰而引陽分之邪,從陽而引陰分之氣。”

【78】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三陰三陽經脈左右互相貫通,故針刺左側經脈的俞穴可治右側病變,針刺右側經脈的俞穴可治左側病變,刺法上的繆刺、巨刺皆用此法。又,“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故本句也是對上句“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進一步說明。

【79】見微得過:微,作疾病之微解釋;過,過失,即疾病之所在。整句意思是在疾病初起的時候,就要通過在外的細微變化、表現,以診察病變的所在。

 ▲因此,凡是那些善於運用針製來治病的醫生,往往能做到從陰的方麵解決陽性的病症,或者是從陽的方麵解決陰性的病症,針刺右邊來治療左邊的病症,針刺左邊來治療右邊的病症,用自己的正常狀態來了解病人的不正常狀態,根據病人的外部表征來推斷內部的病變,通過對病症的前因和進一步病變的分析,就可以由表麵的特征找到病因所在,這樣一來就自然不會致使病情發展到危險的地步。

【譯文】

因此,當外邪侵襲人體的時候,速度快得就像是疾風暴雨一樣。所以,醫術很高明的醫生,能在病邪剛抵達皮毛的時候,就及時治療;醫術一般的醫生,在病邪侵入肌膚的時候,抓緊時間治療;醫術平庸的醫生,在病邪侵入到筋脈的時候,才開始治療;醫術較差的醫生,在病邪侵入到六腑的時候,才進行治療;醫術最差的醫生,在病邪已經深入五髒了,才進行治療。一般來說,當病邪已經深入到五髒的時候,病情已經是相當嚴重了,治好的機會隻有一半左右。

當人們已經感覺受到風寒暑濕燥熱等外邪侵襲的時候,說明五髒已經受到傷害了,被食物的寒熱邪氣侵襲,就會造成六腑的損傷;感受被地的濕氣侵襲,就會損傷皮肉筋脈。因此,凡是那些善於運用針製來治病的醫生,往往能做到從陰的方麵解決陽性的病症,或者是從陽的方麵解決陰性的病症,針刺右邊來治療左邊的病症,針刺左邊來治療右邊的病症,用自己的正常狀態來了解病人的不正常狀態,根據病人的外部表征來推斷內部的病變,通過對病症的前因和進一步病變的分析,就可以由表麵的特征找到病因所在,這樣一來就自然不會致使病情發展到危險的地步。

14

【原文】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原文通解】

【80】部分:麵部的五色分布。

【81】觀權衡規矩:權為秤錘,有沉實之象;衡為秤杆,有平衡之象;規為作圓之器,有輕靈圓滑之象;矩為作方之器,有平盛之象。四者比喻四時的脈象特征。即《脈要精微論》所說的“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82】按尺寸,觀浮沉滑澀:尺,指尺膚,古代有觸按尺膚以診病的方法,稱“尺膚診”;寸,指寸口脈。浮沉,指寸口脈的浮沉;滑澀,指尺膚的滑澀。

【譯文】

▲■醫術高明的醫生,通過觀察病人的氣色和切脈,先判斷病症的陰陽屬性;審視病人舌苔的厚薄顏色,就能了解病變發生在哪個部位;通過觀察病人的呼吸,傾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就能了解到病人的痛苦所在;通過觀察分析各種疾病與症狀的對應關係,就能得知疾病是在哪個髒腑;通過診察尺脈和寸脈的浮沉滑澀,就能明確判斷發病的原因了。按照這樣的治療方式就不會出現錯誤,這樣診斷疾病也不會有什麽失誤。▲■

15

【原文】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原文通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83】已:止的意思。

【84】其盛,可待衰而已;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邪勢太盛,不宜用針刺直接攻邪,應等待病勢稍衰而後刺之。

所以說:疾病剛剛發生的時候,可用針刺治療,當病情變嚴重的時候,則要等病邪衰退了之後再進行針刺治療。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85】因其輕而揚之:輕,是指病邪質輕。揚,輕揚宣散之意。張介賓注:“輕者浮於表,故宜揚之。揚者散也”。

【86】因其重而減之:重,病邪重濁。減,逐步減輕之意。張介賓:“重者實於內,故宜減之。減者瀉也。”

【87】因其衰而彰之:指正衰,用補益法彰之。

病情較輕的時候,要用發散輕揚的方法治療,當病情嚴重的時候,要用消減的方法,等把身體的氣血虛弱補益之後,再進行治療。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88】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張介賓注,“以形精言,則形為陽,精為陰,以氣味言,則氣為陽,味為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者藏精而起亟也。數形不足者,陽之衰也,非氣不足以達表而溫之;精不足者,陰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實中而補之。陽性暖,故曰溫,陰性靜,故曰補。

形體衰弱的,應該溫陽補氣,陰精不足的應該用食物來補充,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89】其高者,因而越之:越之,這裏指的是吐法。吳昆雲:“高,胸之上也。越之,吐之也。此宜於吐,故吐之。”

【90】其下者,因而竭之:吳昆雲:“下,臍之下也。或利小便,或通其大便,皆引而竭之。竭,盡也。"

【91】中滿者,瀉之於內:中焦痞滿,應從內部消散病邪,即消法。吳昆雲:“此不在高,不在下,故不可越,亦不可竭,但瀉之於內,消其堅滿是也。”一說《傷寒論》瀉心湯是其例。

如果病邪在上部,可以用吐法;如果病邪在下部,可以用疏導的方法;如果病邪在中部脹滿,可以采用瀉的方法。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92】漬(zi)形以為汗:以湯液浸漬使其出汗。包括薰蒸、浸浴等治法。

【93】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邪在皮膚,取汗而發散之。

【94】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悍,指邪氣急猛。按,抑製。收,收斂,製伏的意思。張介賓注:“凡邪氣之急利者,按得其狀,則可收而製之矣。”

【95】其實者,散而瀉之:吳昆雲:“表實則散,裏實則瀉。”

如果病邪在體表,可以使用藥水浸漬的方法來發汗,如果病邪在皮膚,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使病邪外世;如果病情很危急,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如果病邪是實症,可用散法或瀉法。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96】柔剛:柔屬陰,剛屬陽,即陰陽之意。張介賓注:“形證有柔剛,氣味尤有柔剛。柔者屬陰,剛者屬陽,知柔剛之化者,知陰陽之妙用矣,故必審而別之。”

【97】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張介賓注:“陽勝者陰必病,陰勝者陽必病。如《至真要大論》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啟玄子曰:壯水之主,以製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皆陽病治陰,陽病治陽之道也。”

【98】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諸經皆有血氣,宜安定之,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侮。

診斷病症的陰陽屬性,來決定是采用剛還是柔的治療方法。陽病從陰的方麵解決,陰病從陽的方麵解決,判斷病邪是處在血還是在氣,一定要防止血病損耗氣,氣病損耗血。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99】決之:指放血之法。

【100】氣虛宜掣引之:掣引,即是升提補氣法。張介賓注:“掣,《甲乙經》作掣,挽也。氣虛者,無氣之漸,無氣則死矣,故當挽回其氣而引之使複也。如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是皆掣引之義也,"

掣(ché):指升提補氣的方法。

如果是血實症適宜用瀉血法,氣虛就要采用導引法。

【譯文】

所以說:疾病剛剛發生的時候,可用針刺治療,當病情變嚴重的時候,則要等病邪衰退了之後再進行針刺治療。病情較輕的時候,要用發散輕揚的方法治療,當病情嚴重的時候,要用消減的方法,等把身體的氣血虛弱補益之後,再進行治療。

形體衰弱的,應該溫陽補氣,陰精不足的應該用食物來補充,如果病邪在上部,可以用吐法;如果病邪在下部,可以用疏導的方法;如果病邪在中部脹滿,可以采用瀉的方法。如果病邪在體表,可以使用藥水浸漬的方法來發汗,如果病邪在皮膚,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使病邪外世;如果病情很危急,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如果病邪是實症,可用散法或瀉法。診斷病症的陰陽屬性,來決定是采用剛還是柔的治療方法。陽病從陰的方麵解決,陰病從陽的方麵解決,判斷病邪是處在血還是在氣,一定要防止血病損耗氣,氣病損耗血。如果是血實症適宜用瀉血法,氣虛就要采用導引法。

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一)

1

【注釋】

【1】陰:陰經。

【2】陽:陽經。

【3】離:分也。

【4】合:並也。

1.關於篇名陰陽離合論

陰陽,指陰經和陽經。離,分也;合,並也。本篇討論陰陽離合之數的問題,故篇名《陽陽離合》。

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雲:陽陽者,陰經陽經也。其義論離合之數,故名篇。

陰陽離合之數,注家有二說:

(1)認為即一陰和一陽而言。陰經和陽經,離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如張介賓《類經經絡類二十九》注:分而言之為離,陰陽各有其經也;並而言為合,表裏同歸一氣也。

吳昆《素問吳注》亦同此說,注雲:此言陰陽,經之陰陽也。陽表陰裏謂之離,一陰一陽相偶謂之合。又異者為離,同者為合。

(2)陰陽各分太、少、厥(陽明)為離,三陰三陽總合於一陰一陽則為合,如高栻宗《素問直解》雲:離則有三,合則為一,從三而十百千萬,皆離也;三陽歸於一陽,三陰歸於一陰,皆合也。文中有三陰三陽不應陰陽之語,則後說義勝。然陰陽本為一分為二,故以陰和陽二者而言,亦是離合之數。

2.內容提要:

(1)指出了自然界陰陽變化萬千,但其要則在於一陰一陽,即陰陽的對立統一。

(2)通過三陰三陽經脈根、結的論述,闡明三陰三陽經脈,離則為三,合則為一的道理。

(3)論述了三陰三陽經脈的開、闔、樞生理特性。

2

【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原文通解】

●餘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黃帝問道:我曾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

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

【1】歲:年也。

【2】應之:人和自然相應。

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 年,人體也與天地四時相互對應。

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但是現在人體的三陰三陽卻與天地陰陽沒有相互對應起來,這是什麽原因呢?

【譯文】

黃帝問道:我曾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 年,人體也與天地四時相互對應。但是現在人體的三陰三陽卻與天地陰陽沒有相互對應起來,這是什麽原因呢?

3

【原文】

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原文通解】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1】數:上聲。陰陽可以無限分。

【2】此句與:“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說明陰陽的可分性,指出了自然界雖有千變萬化,但其要仍在於一陰一陽,也就是說無論客觀事物多麽複雜,都不出陰陽的對立統一、消長轉化規律。運用這一原則來解釋人體組織結構的生理病理,亦有重要的意義。

岐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疇很廣,在實際運用中,經過進一步的推演,可以由十推到百,由百推到千,由千推到萬,甚至可以一直演繹下去,無窮無盡,但其原則歸根到底隻有一個,那就是對立統一的陰陽之道。

●天複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1】天複地載,萬物方生:天地之間,萬物初生。

【2】未出地者,命曰陰處:未長出地麵的時候,叫做居於陰處。

因為有天的普照,大地的承載,萬物才有條件生長。對於那些還沒有長出地麵的,叫做伏居陰處,稱為陰中之陰;對於那些已經長出地麵的,稱為陰中之陽。

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

【1】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正,主之意,與下文的“主”互文。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

【2】天地四塞:指天地之間生長化收藏的變化和停止。

因此,春天使得萬物生發,夏天使得萬物生長,秋天使得萬物收成,冬天使得萬物收藏。如果四時陰陽失去了正常的順序,氣候失常,那麽萬物生長收藏的變化也會失常。

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如果四時陰陽失去了正常的順序,氣候失常,那麽萬物生長收藏的變化也會失常。陰陽的這種變化,對人而言,也是遵循同樣的規律。

【譯文】

岐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疇很廣,在實際運用中,經過進一步的推演,可以由十推到百,由百推到千,由千推到萬,甚至可以一直演繹下去,無窮無盡,但其原則歸根到底隻有一個,那就是對立統一的陰陽之道。

因為有天的普照,大地的承載,萬物才有條件生長。對於那些還沒有長出地麵的,叫做伏居陰處,稱為陰中之陰;對於那些已經長出地麵的,稱為陰中之陽。陽氣給萬物提供了生命的能量,陰氣賦予萬物具體的形態。因此,春天使得萬物生發,夏天使得萬物生長,秋天使得萬物收成,冬天使得萬物收藏。如果四時陰陽失去了正常的順序,氣候失常,那麽萬物生長收藏的變化也會失常。陰陽的這種變化,對人而言,也是遵循同樣的規律。

 

 

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二)

4

【原文】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岐伯曰:聖人南麵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固,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原文通解】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

【1】三陽: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

黃帝說:我很想聽您說說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

聖人南麵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

【1】南麵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王冰曰:廣,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陽氣盛明,故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聖人南麵而立。《易》曰:相見乎離。蓋謂此也。然在人身中,則心藏在南,故謂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謂後曰太衝。然太衝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是以下文雲:

1、楊上善曰:古者聖人欲法天地人三才形象,處於明堂,南麵而立,以取法焉也。

2、吳崐曰:陽明在前,衝脈在後。曰廣明者,兼額麵胸部而言,廣乎陽明也。曰太衝者,少陰腎脈與之合而盛大也。

3、張景嶽曰:雲聖人者,崇人道之大宗也。南麵而立者,正陰陽之向背也。廣,大也。南方者,丙丁之位。天陽在南,故日處之;人陽亦在南,故七竅處之。易曰:相見乎離。

4、素問劄記:馬雲:“聖人南麵而立者,蓋對君而言也。然雖曰聖人而家人形體以心胸為前為南,以腰腎為後為北”。

相見乎離,語出《周易•說卦》。“見”,顯現,呈現。指事物生長旺盛,紛相呈現其體於“離”。《說卦》解釋說:“離也者,明也,萬物者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麵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離卦於方位,時令象征南方,夏至,又象征“光明”;萬物於夏令之季壯大成體,又逢陽光盛明,各顯其形,故謂“相見乎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崔憬說:“夏至則離王,而萬物皆相見也。”

【2】廣明:陽盛之意,指屬陽的部位。

【3】太衝之地,名曰少陰:

王冰曰:此正明兩脈相合而為表裏也。

楊上善曰:聖人中身以上,陽明為表在前,故曰廣明。太陰為裏在後,故廣明下名曰太陰。衝脈在太陰之下,故稱後曰太衝。太衝脈下,次有少陰,故曰少陰為地,以腎最居下故也。

吳崐曰:言太衝之地,即少陰腎脈也。

張隱庵曰:太衝所起之地,為足少陰之處。

森立之曰:案:以下三陰三陽一節與《靈·根結篇》大同小異。

【4】太衝:極其虛靜和諧的境界,指屬陰的部位。

張誌聰:太衝乃陽血之源,指太衝脈。

【5】少陰之上,名曰太陽:

王冰曰:腎藏為陰,膀胱府為陽,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此為一合之經氣也。

《靈樞經》曰:足少陰之脈者,腎脈也,起於小指之下,邪(斜)趣足心。又曰:足太陽之脈者,膀胱脈也,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由此故少陰之上,名太陽也。

楊上善曰:太陽即足太陽,是腎之府膀胱脈也。藏陰在內,府陽居外,故為上者也。

吳崐曰:少陰腎脈行於足小趾之下,太陽膀胱脈行於足小趾之上,相為表裏。

張隱庵曰:少陰與太陽合,陽出於陰,故在陰之上。

姚止庵曰:正明兩脈相合而為表裏也。腎髒陰,膀胱腑為陽,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此為一合之經氣也。

岐伯說:聖人麵朝南方而立,前方叫廣明,後方稱為太衝。分布在太衝部位的經脈命名為少陰;分布在少陰經上麵的經脈,被稱為太陽。

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

【1】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上行額部,交會於頭頂。其支脈,從頭頂分出至耳上角。另一支脈由頭頂內絡於腦、出於項,入肩胛,下行至腰中,沿大腿後外側下行,至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下接足少陰腎經。

主治病候:頭、項、目、背、腰、下肢病症,神誌病。

【2】至陰:穴位,位於足小趾外側。

【3】命門:此處指睛明穴。正坐合眼,手指置於內測眼角稍上方,按壓有一凹陷處即是。

【4】高士宗曰:陽根於陰三陽根於三陰,聖人南麵而立,前曰廣明,陽也,後曰太衝,陰也,故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是太陽之根於少陰也。故人身太陽之根起於足小指外側之至陰結於目中央之命門是雖太陽,而名曰陰中之陽,此太陽之根於少陰者如此。

太陽經下端的起點是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上端的結點是晴明穴,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是表裏關係,所以太陽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陽。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1】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

王冰曰:《靈樞經》曰: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分身之旨,則中身之上屬於廣明,廣明之下屬太陰也。又心廣明藏,下則太陰脾藏也。

楊上善曰:身中表之上,名曰廣明。脾藏足太陰脈,從足至舌下,太陰脈在廣明裏,故為下也。廣明為表,故為上也。

讀素問鈔:雪齋雲:心藏下則太陰脾藏。

吳崐曰:言所謂前曰廣明者,指中身而上言之,中身而下則非也。廣明之下,中身而下也,是太陽脾土所主,所謂腰以下為地是也。

張隱庵曰: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陽出於陰,從下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先以前麵為陽,此複以中身

而上為陽。太陰主中土,而為陰中之至陰,故位居廣明之下。

   【2】太陰之前,名曰陽明:

王冰曰:人身之中,胃為陽明脈行在脾脈之前:脾為太陰脈行於胃脈之後。

《靈樞經》曰:足太陰之脈者,脾脈也,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膀內,循骨之後。足陽明之脈者,胃脈也,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由此故太陰之前,名陽明也。

吳崐曰:太陰脾經之前,是陽明胃經之脈也二脈相為表裏。

張隱庵曰:太陽與陽明合,並主中土,故位居太陰之前。

張琦曰:脾胃一脈相連脾脈行胃脈之後。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如果以人的身體上部和下部來說,上半身屬陽,稱為廣明;下半身屬陰,所以廣明的下麵稱為太陰;太陰前麵的經脈叫做陽明。

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

【1】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旁(迎香穴),上行到鼻根部,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外側,入上齒中,回出環繞口唇,向下交會於頜唇溝承漿穴處,再向後沿著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頜大迎穴處,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經過下關穴,沿發際,到達前額(神庭穴)。其支脈,從大迎穴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嚨進人缺盆,向下通過膈肌,屬於胃,絡於脾。其直行的經脈,從缺盆下行經乳,向下夾臍旁,進入小腹兩側氣衝穴。胃下口的支脈,沿著腹內下合氣衝穴,在下行經大腿前側,沿脛骨外側前緣,下經足跗,進入第2趾外側,厲兌。脛部的支脈,從膝下三寸處分出進入中趾外側。足跗部的支脈,從跗上分出,進入大趾內側端。

主治病候:胃腸病,頭麵、目、鼻、口、齒痛,神誌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胃脹、腹脹、水腫、咽喉腫痛、鼻衄、胸脅部疼痛等。

陽明經的下端起點是足大趾側次趾未端的厲兌穴,因為陽明經與太陰經是表裏的關係,所以陽明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陽。

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1】厥陰之表,名曰少陽:

王冰曰:人身之中,膽少陽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脈,行膽脈之位內。《靈樞經》曰:足厥陰之脈者,肝脈也,起於足大指聚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足少陽之脈者,膽脈也,循足跗上,出小指次指之端。由此則厥陰之表,名少陽也。

楊上善曰:厥陰之脈,起於足大指毛之上,循陰股上注於肺,陰藏行內也。少陽肝府之脈,起足竅陰,上聚於耳,為表陽府也。以少陽屬木,故為陰中少陽。平按:《素問》無結於窗籠四字。

【2】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王冰曰:竅陰,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以少陽居厥陰之表,故曰陰中之少陽。

吳崐曰:“竅陰”,穴名,在足小趾次趾之端,少陽之脈根於此,以少陽居厥陰之表,故為陰中之少陽。

張景嶽曰:少陽與厥陰為表裏,而少陽止於足之小次指端,故厥陰之表,為陰中之少陽也。所謂少陽者,以厥陰氣盡,陰盡而陽始,故曰少陽。此木藏陰陽之離合也。

張隱庵曰:少陽主初生之氣,故名陰中之少陽,三陽之氣皆出於陰,故曰陰中之陽,而隻論足之三經也。

【3】足少陽膽經,起於眼外角(瞳子髎穴),其經脈主要分為兩條路線。其中一條支脈在體外行走,並前後交錯循行於頭部兩側,繞過耳後方,行至肩部上方,再沿著胸腹的側部,一直循行至盆骨旁循著大腿及小腿側部,再沿著腳麵,直達足四趾尖。另一支脈則進入麵頰內,通過頸項及胸部,直達於膽,下行出於小腹,與其他支脈聯係。

主治病候:頭、目、耳、咽喉病,神誌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口苦,目眩,瘧疾,頭痛,頷痛,下肢外側痛,足外側痛,足外側發熱等症。

厥陰是陰氣已盡,重新回陽的意思,因此與厥陰成為表裏關係的是少陽經,少陽經的下端起點是竅陰穴,同時,少陽經被稱為是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1】搏而勿浮:指三經之脈應搏擊於手,但不應過浮。

【2】一陽:此處指三陽關係密切,合稱為一陽。

因此,三條陽經的離合情況分別是:太陽經主開,陽明經主合,而少陽因為處在表裏之間,所以起著一個交通樞紐的作用,但是這三條陽經是相互依賴的,相互牽製,缺一不可,統稱為是陽經。

【譯文】

黃帝說:我很想聽您說說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

岐伯說:聖人麵朝南方而立,前方叫廣明,後方稱為太衝。分布在太衝部位的經脈命名為少陰;分布在少陰經上麵的經脈,被稱為太陽。太陽經下端的起點是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上端的結點是晴明穴,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是表裏關係,所以太陽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陽。如果以人的身體上部和下部來說,上半身屬陽,稱為廣明;下半身屬陰,所以廣明的下麵稱為太陰;太陰前麵的經脈叫做陽明。陽明經的下端起點是足大趾側次趾未端的厲兌穴,因為陽明經與太陰經是表裏的關係,所以陽明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陽。厥陰是陰氣已盡,重新回陽的意思,因此與厥陰成為表裏關係的是少陽經,少陽經的下端起點是竅陰穴,同時,少陽經被稱為是陰中之少陽。

因此,三條陽經的離合情況分別是:太陽經主開,陽明經主合,而少陽因為處在表裏之間,所以起著一個交通樞紐的作用,但是這三條陽經是相互依賴的,相互牽製,缺一不可,統稱為是陽經。

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三)

5

【原文】

      帝曰:願聞三陰?

     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陰陽(雩重)(雩重( chónɡ ),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

【原文通解】

●願聞三陰?

【1】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黃帝說:我希望再聽你講一講三陰的離合情況。

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

岐伯說:在外的屬陽,在內的屬陰,因此在內經脈為陰經,在內外之間的中間部位也屬於陰。

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1】其衝在下,名曰太陰:指太陰居衝脈之上。

【2】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足內側赤白肉際上行,經內踝前麵,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緣上行,至內踝上8寸處走出足厥陰肝經的前麵,經膝股內側前緣至衝門穴,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通過橫膈,夾食管旁,連於舌根,散於舌下。

        其支脈,從胃出來,向上通過膈,流注於心中。

       主治病候: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

循行於太中上麵的叫太陰,太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大趾末捕的隱白穴,太陰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

1】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湧泉穴),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進入足跟,再向上行於腿肚內側,出膕窩的內側,向上行股內後緣,通向脊柱(長強穴),屬於腎髒,聯絡膀胱。

       其直行主幹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膜,進入肺中,沿喉嚨向上,夾舌根部。其支脈,從肺出,聯絡心,流注於胸中。

       主治病候:婦科病,前陰病,腎、肺、咽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血,氣喘,舌幹,咽喉腫痛,水腫,大便秘結,泄瀉,腰痛,脊股內後側痛,萎軟無力,足心熱等病症。

在太陰經的後麵是少陰,少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心的滿泉穴,少陰經被稱為是陰中之少陰。

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1】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的外側端(大敦穴),並沿著足背,再經過內踝,一直向上循行於小腿及大腿的內側,直至股部內側。再繞過陰部,進入小腹,並在腹部向上走行,在胸脅部與肝及膽連接。經絡繼續上行,並沿著喉嚨,與眼部聯係,後出於前額,直達頭之巔頂。肝經其中一個支脈從眼部向內走,下行至麵頰部,並在唇的內部環繞行走。另一支脈則從肝開始,通過橫膈膜,向上流注於肺,最後與肺經相連接,並完成十二經脈的循環。

       主治病候: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小腹痛等症。

在少陰經的前麵是厥陰經,厥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大趾末端的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而且厥陰經又處於最裏麵的位置,所以厥陰經被稱為是陰之絕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1】勿沉:不要過於沉。

因此,三陰經的離合情況分別是:太陰經是三陰之表主開,厥陰經為三陰之裏主闔,少陰經處於太廚表裏之間為樞紐。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調緊密聯係的,所以合起來稱為陰經。

陰陽陰陽(雩重)(雩重)(chónɡ ),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

【1】(雩重)(雩重) (chónɡ ):往來流行不息的意思。

【2】積傳:積,聚。傳,指陰陽經氣之流傳。

陰陽之氣,循環往來運行不息,依次傳遞到全身,氣運行於裏,而形立於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裏相成的情況。

【譯文】

       黃帝說:我希望再聽你講一講三陰的離合情況。

       岐伯說:在外的屬陽,在內的屬陰,因此在內經脈為陰經,在內外之間的中間部位也屬於陰。循行於太中上麵的叫太陰,太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大趾末捕的隱白穴,太陰經被稱為是陰中之陰。在太陰經的後麵是少陰,少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心的滿泉穴,少陰經被稱為是陰中之少陰。在少陰經的前麵是厥陰經,厥陰經的下端根起於足大趾末端的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而且厥陰經又處於最裏麵的位置,所以厥陰經被稱為是陰之絕陰。

       因此,三陰經的離合情況分別是:太陰經是三陰之表主開,厥陰經為三陰之裏主闔,少陰經處於太廚表裏之間為樞紐。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調緊密聯係的,所以合起來稱為陰經。

       陰陽之氣,循環往來運行不息,依次傳遞到全身,氣運行於裏,而形立於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裏相成的情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