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191---195

(2023-11-03 16:43:31) 下一個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二)

3

【原文】

      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1】,多發針而深之,以熱為故。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2】。諸分盡熱,病已止。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已止。

       病在諸陽脈【3】,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4】,視分盡熱,病已止。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止。

      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而日而已。

       病大風,骨節重,須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須眉生而止針。

【原文通解】

●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

?病在肌膚,周身肌膚疼痛,病名為肌痹,這是被寒濕之邪侵犯所致。?

刺大分小分【1】,多發針而深之,以熱為故。

【1】大分小分:分,即指肌肉的會合處。較大的肌肉會合處稱為大分;較小的肌肉會合處稱為小分。

?應針刺大小肌肉會合之處,取穴要多,進針要深,以局部產生熱感為度。?

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2】。諸分盡熱,病已止。

【2】癰發若變:發生癰腫,並引起其他疾病。

?不要傷及筋骨,若損傷了筋骨,就會引起癰腫或其他病變。待各肌肉會合之處都出現熱感,說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針刺。?

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

?病在骨,肢體沉重不能抬舉,骨髓深處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為骨痹。?

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已止。         

?治療時應深刺,以不傷血脈肌肉為度。針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間,待骨部感到發熱,說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針刺。?

病在諸陽脈【3】,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

【3】諸陽脈:指手足太陽、少陽、陽明的經脈。

?病在手足三陽經脈,出現或寒或熱的症狀,同時各分肉之間也有或寒或熱的感覺,這叫狂病。?

刺之虛脈【4】,視分盡熱,病已止。

【4】刺之虛脈:指用瀉法針刺以泄散病邪。

?針刺用瀉法,使陽脈的邪氣外泄,觀察各處分肉,若全部出現熱感,說明病已痊愈,應該停止針刺。?

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

?有一種病,初起每年發作一次,若不治療,則變為每月發作一次;若仍不治療,則每月發作三、四次,這叫做癲病。?

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止。

?治療時應針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經脈,若沒有寒冷的症狀,可用針刺調治,直到病愈為止。?

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而日而已。

?風邪侵襲人體,出現或寒或熱的症狀,熱則汗出,一日發作數次,應首先針刺各分肉腠理及絡脈;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熱,可以三天針刺一次,治療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大風,骨節重,須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須眉生而止針。

?病因大風侵襲,出現骨節沉重,胡須眉毛脫落,病名為大風。應針刺肌肉,使之出汗,連續治療一百天後,再針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療一百天,總計治療二百天,直到胡須眉毛重新生長,方可停止針刺。

【譯文】

       病在肌膚,周身肌膚疼痛,病名為肌痹,這是被寒濕之邪侵犯所致。應針刺大小肌肉會合之處,取穴要多,進針要深,以局部產生熱感為度。不要傷及筋骨,若損傷了筋骨,就會引起癰腫或其他病變。待各肌肉會合之處都出現熱感,說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針刺。

       病在骨,肢體沉重不能抬舉,骨髓深處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為骨痹。治療時應深刺,以不傷血脈肌肉為度。針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間,待骨部感到發熱,說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針刺。

       病在手足三陽經脈,出現或寒或熱的症狀,同時各分肉之間也有或寒或熱的感覺,這叫狂病。針刺用瀉法,使陽脈的邪氣外泄,觀察各處分肉,若全部出現熱感,說明病已痊愈,應該停止針刺。有一種病,初起每年發作一次,若不治療,則變為每月發作一次;若仍不治療,則每月發作三、四次,這叫做癲病。治療時應針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經脈,若沒有寒冷的症狀,可用針刺調治,直到病愈為止。

        風邪侵襲人體,出現或寒或熱的症狀,熱則汗出,一日發作數次,應首先針刺各分肉腠理及絡脈;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熱,可以三天針刺一次,治療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因大風侵襲,出現骨節沉重,胡須眉毛脫落,病名為大風。應針刺肌肉,使之出汗,連續治療一百天後,再針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療一百天,總計治療二百天,直到胡須眉毛重新生長,方可停止針刺。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

1

【題解】

 本篇論述了三陰、三陽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布,所以篇名為“皮部論”。其內容有十二經脈在皮部分屬的部位、名稱,及如何從皮部絡脈顏色的變化診斷疾病;外邪侵襲人體,由表向裏傳變的次序。

2

【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皮有分部【1】,脈有經紀【2】,筋有結絡【3】,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4】,諸經皆然。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5】,上下同法【6】,視其部中有浮絡【7】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8】,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9】,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餘聞皮有分部【1】,脈有經紀【2】,筋有結絡【3】,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1】皮有分部:分部,即分屬之部位。皮有分部,即皮膚之上有十二經脈的分屬部位。

【2】脈有經紀:直行者為“經”;橫行者為“紀”。脈絡的分布縱橫有序。             

【3】筋有結絡:筋之係結為“結”;連絡為“絡”。結絡:結,聚結;絡,絡屬。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的皮膚有十二經分屬部位,脈絡的分布縱橫有序,筋有結聚連絡,骨有長短大小,其所發生的疾病的開始和預後,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4】,諸經皆然。

【4】經脈為紀者:人體皮膚上的分屬部位是以經脈的循行部位為綱紀。

?岐伯回答說:要知道皮膚的所屬部位,他是以經脈循行部位為綱紀的,各經都是如此。?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5】,上下同法【6】,視其部中有浮絡【7】者,皆陽明之絡也。

【5】害蜚(fěi):害,通闔,即合。蜚,通扉,指門。害蜚,即關門。

【6】上下同法:上下,代表六經的手足,上指手經,下指足經。同法,即方法相同。

【7】浮絡:指淺表的絡脈。

?陽明經的陽,名叫害蜚,手、足陽明經脈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陽明的絡。?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它的絡脈之色多青的,則病痛;多黑的則病痹;色黃赤的病屬熱;色白的病屬寒;若五色兼見,則是寒熱錯雜的病;若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因為絡脈在外屬陽,經脈在內屬陰,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絡傳經,由表傳裏的。?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8】,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

【8】樞持:樞,即門軸;持,即主持。樞持,指少陽經有樞轉陽氣的作用。

?少陽經的陽,名叫“樞持”,手、足少陽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少陽的絡。?

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

 ?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於經,所以邪在陽分主內傳入經,邪在陰分主外出或湧入於內,各經的內外出入都是如此。?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9】,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9】 關樞:關,約束、固衛的意思。關樞,指太陽主一身之表,具有衛外而為固的功能,可約束少陽樞轉出入之機。

?太陽經的陽名叫“關樞”,手、足太陽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太陽的絡,在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的皮膚有十二經分屬部位,脈絡的分布縱橫有序,筋有結聚連絡,骨有長短大小,其所發生的疾病的開始和預後,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說:要知道皮膚的所屬部位,他是以經脈循行部位為綱紀的,各經都是如此。

       陽明經的陽,名叫害蜚,手、足陽明經脈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陽明的絡,它的絡脈之色多青的,則病痛;多黑的則病痹;色黃赤的病屬熱;色白的病屬寒;若五色兼見,則是寒熱錯雜的病;若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因為絡脈在外屬陽,經脈在內屬陰,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絡傳經,由表傳裏的。

       少陽經的陽,名叫“樞持”,手、足少陽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少陽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於經,所以邪在陽分主內傳入經,邪在陰分主外出或湧入於內,各經的內外出入都是如此。

       太陽經的陽名叫“關樞”,手、足太陽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太陽的絡,在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

3

【原文】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1】,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2】;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3】。

       心主之陰【4】,名曰害肩【5】,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6】,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7】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溯然【8】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9】;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馳骨消,肉爍?(jùn)破【10】,毛直而敗【11】。

【原文通解】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1】,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

【1】樞儒:儒,通臑,指肢體內側肌肉厚軟之處,為少陰經絡脈所經之處,指少陰位於太陰與厥陰之間,具有樞轉陰陽之功。

?少陰經的陰,名叫“樞儒”,手、足少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少陰的絡。?

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2】;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3】。

【2】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經與絡分別為陰與陽,經屬陰,絡屬陽,邪氣由絡入經,故稱為從陽部注於經。

【3】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邪氣外溢出陰經,而向內注入於骨。

?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邪氣傳入於經,是先從屬陽的絡脈注入於經,然後從屬陰的經脈出而向內注入於骨部。?

心主之陰【4】,名曰害肩【5】,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4】心主之陰:指厥陰經。

【5】害肩:害,同前麵的害蜚。厥陰經向上到達肩腋之處,所以叫“害肩”。

?厥陰經的陰絡,名叫“害肩”,手、足厥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都是屬於厥陰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脈。?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6】,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6】關蟄:關,有固外之義。蟄,即蟄伏,閉藏。關蟄,指太陰具有閉藏的作用,不使陰氣外泄。

?太陰經的陰,名叫“關蟄”,手,足太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都是屬太陰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本經。?           

 ●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7】於腸胃。

【7】廩:廩:聚集。

王冰注:“積也,聚也”。

?以上所述這十二經之絡脈的各個分部,也就是分屬於皮膚的各個分部。因此,百病的發生,必先從皮毛開始,病邪中於皮毛;則腠理開,腠理開則病邪侵入絡脈;留而不去,就向內傳入於經脈;若再留而不去,就傳入於腑,聚積於腸胃。?

邪之始入於皮也,溯然【8】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9】;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馳骨消,肉爍?(jùn)破【10】,毛直而敗【11】。

【8】泝(sù)然:形容怕冷的樣子。王冰注:“惡寒也”。

【9】感虛乃陷下:是指邪氣客於經脈之中,由於經脈之氣虛弱,導致邪氣內陷。

【10】肉爍?(jùn)(shuòjun) 破:爍,通鑠,削弱。?(jùn),肌肉突起之處。內爍?(jùn)破,肌肉消瘦敗壞。

【11】毛直而敗:指毛發枯槁的敗證。

?病邪開始侵犯皮毛時,使人惡寒而毫毛直起,腠理開泄;病邪侵入絡脈,則絡脈盛滿,其色變異常;病邪侵入經脈,是由於經氣虛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連於筋骨之間,若寒邪盛時則筋攣急骨節疼痛,熱邪盛時則筋弛緩,故軟無力,皮肉敗壞,毛發枯槁。?

【譯文】

      少陰經的陰,名叫“樞儒”,手、足少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脈,都是屬於少陰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邪氣傳入於經,是先從屬陽的絡脈注入於經,然後從屬陰的經脈出而向內注入於骨部。

       厥陰經的陰絡,名叫“害肩”,手、足厥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都是屬於厥陰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經脈。

       太陰經的陰,名叫“關蟄”,手,足太陰經的診法是一樣的,診察它上下分屬部位所浮現的絡,都是屬太陰的絡。絡脈的邪氣盛,就會向內傳入於本經。

      以上所述這十二經之絡脈的各個分部,也就是分屬於皮膚的各個分部。因此,百病的發生,必先從皮毛開始,病邪中於皮毛;則腠理開,腠理開則病邪侵入絡脈;留而不去,就向內傳入於經脈;若再留而不去,就傳入於腑,聚積於腸胃。病邪開始侵犯皮毛時,使人惡寒而毫毛直起,腠理開泄;病邪侵入絡脈,則絡脈盛滿,其色變異常;病邪侵入經脈,是由於經氣虛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連於筋骨之間,若寒邪盛時則筋攣急骨節疼痛,熱邪盛時則筋弛緩,故軟無力,皮肉敗壞,毛發枯槁。

4

【原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髒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1】,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原文通解】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

?黃帝說,您說的皮之十二部,發生的病都是怎樣呢?

岐伯說:皮膚是絡脈分屬的部位。?

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髒也。

?邪氣侵入於皮膚則腠理開泄,腠理開泄則病邪侵入於絡脈;絡脈的邪氣盛,則內注於經脈;經脈的邪氣滿盛則入舍於腑髒。?

故皮者有分部,不與【1】,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1】不與:與,同預。指不給予及時的預防、治療。

不與:《甲乙經》作“不愈”。

?所以說皮膚有十二經脈分屬的部位,若見到病變而不預為治療,泄氣將內傳於腑髒而生大病。

黃帝說:好。?

【譯文】
       黃帝說,您說的皮之十二部,發生的病都是怎樣呢?

       岐伯說:皮膚是絡脈分屬的部位。邪氣侵入於皮膚則腠理開泄,腠理開泄則病邪侵入於絡脈;絡脈的邪氣盛,則內注於經脈;經脈的邪氣滿盛則入舍於腑髒。所以說皮膚有十二經脈分屬的部位,若見到病變而不預為治療,泄氣將內傳於腑髒而生大病。

       黃帝說:好。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

【原文】

       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1】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帝曰:絡之陰陽【2】,亦應其經乎?

      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3】,隨四時而行也。寒多則凝泣【4】,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5】,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6】,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帝曰:善。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1】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1】見:同現,顯現。

?黃帝問道:絡脈顯露在外麵,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的不同,這是什麽緣故呢?

岐伯回答說:經脈的顏色經常不變,而絡脈則沒有常色,常隨四時之氣變而變。?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黃帝說:經脈的常色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這些都是與其所屬經脈的常色相應的。?

帝曰:絡之陰陽【2】,亦應其經乎?

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3】,隨四時而行也。

【2】絡之陰陽:陰絡是指較深的絡脈,陽絡是指較淺的絡脈。

【3】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陰絡的顏色是與其經脈的顏色相對應的,陽絡的顏色變化無常,不一定與其經脈的顏色對應,而是隨著四時之氣的變化而變化。

?黃帝說:陰絡與陽絡,也與其經脈的主色相應嗎?

岐伯說:陰絡的顏色與其經脈相應,陽絡的顏色則變化無常,它是隨著四時的變化而變化的。?

寒多則凝泣【4】,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5】,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6】,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帝曰:善。

【4】泣:音義同“澀”。

【5】淖(nào)澤:指滑利。

【6】此皆常色:《甲乙經》卷二第一“皆”作“其”。

?寒氣多時則氣血運行遲滯,因而多出現青黑之色;熱氣多時則氣血運行滑利,因而多出現黃赤的顏色。這都是正常的,是無病的表現。如果是五色全部顯露,那就是過寒或過熱所引起的變化,是疾病的表現。

黃帝說:好。?

【譯文】

黃帝問道:絡脈顯露在外麵,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的不同,這是什麽緣故呢?

岐伯回答說:經脈的顏色經常不變,而絡脈則沒有常色,常隨四時之氣變而變。

黃帝說:經脈的常色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這些都是與其所屬經脈的常色相應的。

黃帝說:陰絡與陽絡,也與其經脈的主色相應嗎?

岐伯說:陰絡的顏色與其經脈相應,陽絡的顏色則變化無常,它是隨著四時的變化而變化的。寒氣多時則氣血運行遲滯,因而多出現青黑之色;熱氣多時則氣血運行滑利,因而多出現黃赤的顏色。這都是正常的,是無病的表現。如果是五色全部顯露,那就是過寒或過熱所引起的變化,是疾病的表現。

黃帝說:好。

 

     氣穴論第五十八(一)

1

【題解】

【0】氣穴:即腧穴,或稱“孔穴”,乃經氣所注之處。

         人身孔穴。皆氣所居。故曰氣穴。

2

【導讀】

一、介紹了人體三百六十五氣穴的名稱及分布部位。

       二、闡述了孫絡與溪穀的基本概念,以及邪入孫絡、溪穀造成營衛運行不暢而產生的種種病理變化。

       三、指出了病邪侵犯人體,從孫絡沿絡脈、經脈進而深入髒腑的傳變途徑,以及某些疾病的針刺治療方法。

3

【原文】

       黃帝問曰:餘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1】盡言其處。

       帝捧手逡巡而卻【2】曰:夫子之開餘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為“聖人易語【3】,良馬易禦”也。

       帝曰:餘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4】開人意,今餘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餘願聞夫子溢誌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複出。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餘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1】盡言其處。

【1】溢意:暢達、盡情的意思。

卒。盡也。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體上的氣穴有三百六十五個,以應一年之日數,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聽你詳盡地講講。

岐伯稽首拜了兩拜回答說:你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太重要了,若不是聖帝,誰能窮究這些深奧的道理,因此請允許我將氣穴的部位都一一講出來。?

帝捧手逡巡而卻【2】曰:夫子之開餘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為“聖人易語【3】,良馬易禦”也。

【2】捧手逡巡而卻:形容退讓、謙虛的樣子。

【3】聖人易語:指聰明有德的人,容易接受意見和理解事物。

?黃帝拱手謙遜退讓地說:先生對我講的道理,使我很受啟發,雖然我尚未看到其具體部位,未聽到其具體的數字,然而已經使我耳聰目明地領會了。

岐伯說:你領會得如此深刻,這真是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禦”啊!?

帝曰:餘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4】開人意,今餘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餘願聞夫子溢誌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複出。

【4】真數:指三百六十五穴位之數,即氣穴之數理。

?黃帝說道:我並不是易語的聖人,世人說氣穴之數理可以開闊人的意識,現在我向你所詢問的是氣穴的數理,主要是開發蒙昧和解除疑惑,還談不到什麽深奧的理論。然而我希望聽先生將氣穴的部位盡情地全都講出來,使我能了解它的意義,並藏於金匱之中,不敢輕易傳授於人。?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體上的氣穴有三百六十五個,以應一年之日數,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聽你詳盡地講講。

       岐伯稽首拜了兩拜回答說:你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太重要了,若不是聖帝,誰能窮究這些深奧的道理,因此請允許我將氣穴的部位都一一講出來。

       黃帝拱手謙遜退讓地說:先生對我講的道理,使我很受啟發,雖然我尚未看到其具體部位,未聽到其具體的數字,然而已經使我耳聰目明地領會了。

       岐伯說:你領會得如此深刻,這真是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禦”啊!

       黃帝說道:我並不是易語的聖人,世人說氣穴之數理可以開闊人的意識,現在我向你所詢問的是氣穴的數理,主要是開發蒙昧和解除疑惑,還談不到什麽深奧的理論。然而我希望聽先生將氣穴的部位盡情地全都講出來,使我能了解它的意義,並藏於金匱之中,不敢輕易傳授於人。

 

 

  氣穴論第五十八(二)

4

【原文】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1】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2】及上紀,上紀者,胃脘【3】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係陰陽【4】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藏俞五十穴【5】,府俞七十二穴【6】,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膂兩傍各五【7】,凡十穴,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兩髀厭分中二穴【8】,犢鼻二穴,耳中多所聞二穴【9】,眉本二穴【10】,完骨二穴【11】,項中央一穴【12】,枕骨二穴【13】,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14】,曲牙二穴【15】,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16】,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喑門【17】一穴,齊一穴,胸俞十二穴【18】,背俞二穴【19】,膺俞十二穴【20】,分肉二穴【21】,踝上橫二穴【22】,陰陽蹻四穴【23】。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24】,大禁二十五【25】,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原文通解】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1】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2】及上紀,上紀者,胃脘【3】也,下紀者,關元也。

【1】心:指心胸部。

【2】十椎:指背部第十椎下的中樞穴。

【3】胃脘:指中脘穴。位於臍上4寸,腹正中線上。

 1、背與心相控而痛:

 心。謂心胸也。控。引也。背與心相控而痛者。陰陽相引而為痛也。此先論陰陽二氣。總屬任督之所主。吳雲。以下計八十七字。按其文義。與上下文。不相流貫。僭去之。張雲。

       共計八十七字。按其文義。與上下文。不相流貫。新校正。疑其為骨空論文。脫誤於此者。是。

 2、十椎及上紀:

馬雲。十椎之十。當作大。下同。按脊屬督脈一經。但十椎下無穴。當是大椎也。張雲。

       十椎。督脈之中樞也。此穴。諸書不載。惟氣府論。督脈氣所發條下。王氏注曰。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與此相合。可無疑也。誌雲。十椎。在大椎下。第七椎。乃督脈至陽穴。蓋大椎上。尚有三椎。總數之為十椎也。

?岐伯拜了兩拜站起來說:我現在就談吧!背部與心胸互相牽引而痛,其治療方法應取任脈的天突穴和督脈的中樞穴,以及上紀下紀。上紀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紀就是關元穴。?

背胸邪係陰陽【4】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4】邪係陰陽:邪,通“斜”。係,聯屬。陰陽,此指前後。

 1、背胸邪係陰陽左右:

張雲。此詳言上文。背與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脈之為病也。馬雲。邪。斜同。在後為背。在前為胸。在背為陽。在胸為陰。正以背與胸斜係。陰陽左右如此。故為前後之病。又背之督脈。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如天突之上。又斜下肩。交背大椎之下。是以必刺天突大椎胃脘關元耳。高仍馬。邪。讀為斜。張誌為邪氣之邪。簡按馬義為長。

 2、脈滿起

 高雲。經脈滿盈。從而起也。

?蓋背在後為陽,胸在前為陰,經脈斜係於陰陽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澀,胸脅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臥,上氣喘息,呼吸短促,或一側偏痛,若經脈的邪氣盛買則溢於絡,此絡從尻脈開始斜出,絡胸脅部,支心貫穿橫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於背部第十椎節之下,所以取此處穴位治療。

藏俞五十穴【5】,府俞七十二穴【6】,熱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5】髒俞五十穴:髒,即五髒;俞,指五輸穴,即井、滎、輸、經、合。每髒有五穴,為二十五穴,左右合而言之,共五十穴。

【6】腑俞七十二穴:六腑的六俞穴共三十六穴,左右相加,共七十二穴。

1、髒俞五十穴

 馬雲。此與靈樞本輸篇同。下文腑俞同。

??五髒各有井滎俞經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滎俞原經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熱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頭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

中膂兩傍各五【7】,凡十穴,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兩髀厭分中二穴【8】,犢鼻二穴,

【7】中膂兩傍各五:指脊柱兩旁一寸五分處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

【8】兩髀厭分中二穴:兩側臀部環跳穴。

 1、大椎上兩旁各一

馬雲。即大杼穴。新校正。以為大椎旁無穴。意者亦若今人以項之高骨。為大椎耳。吳雲。當是天柱二穴。在挾項後發際。大筋外廉陷中。誌與馬同。張引王及新校正雲。今於大椎上旁。按之甚。必當有穴。意者甲乙等經。猶有未盡。簡按甲乙。大杼。項第一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明是大椎上。

       非大杼之謂。今從張注。

 2、目瞳子浮白二穴

 諸家並仍王注。為膽經二穴。果然。則二穴上。闕各一字。或雲。是甲乙經所載。

   3、足陽明四白穴。

 骨空論曰。督脈上係兩目之下中央。氣府論曰。麵鼽骨空各一。皆謂之也。此說近是。

   4、兩髀厭

張雲。謂髀樞骨分縫中。即足少陽環跳穴也。

       沈氏經絡全書雲。謂之樞者。以楗骨轉動。如戶之樞也。亦曰髀關。簡按厭。於協切。靨同。經脈篇雲。足少陽之脈。繞毛際。橫入髀厭中。是。

 5、犢鼻

 馬雲。去膝臏下。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簡按骨空論雲。骨空。在輔骨之上端。王注。犢鼻穴也。

?五髒在背部脊椎兩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環跳二穴,犢鼻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9】,眉本二穴【10】,完骨二穴【11】,項中央一穴【12】,枕骨二穴【13】,

【9】耳中多所聞二穴:兩側耳前聽宮穴。

【10】眉本二穴:兩側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中。

【11】完骨二穴:指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處的完骨穴。

【12】項中央一穴:風府穴。

【13】枕骨二穴:兩側竅陰穴。

 1、耳中多所聞

 根結篇雲。少陽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張雲。即聽宮也。刺節真邪論雲。刺其聽宮。

       2、枕骨

   高雲。腦後左右玉枕穴。即枕骨也。簡按諸家仍王注。今亦從之。

?聽宮二穴,攢竹二穴,完骨二穴,風府一穴,枕骨二穴,?

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巨虛上下廉四穴【14】,曲牙二穴【15】,天突一穴,天府二穴,

【14】巨虛上下廉四穴:兩側上、下巨虛穴。

【15】曲牙二穴:兩側頰車穴。

?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虛,下巨虛左右共四穴,頰車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16】,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喑門【17】一穴,齊一穴,

【16】肩解二穴:兩側肩井穴。

【17】喑門:啞門穴。

?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窨門一穴,神闕一穴,?

胸俞十二穴【18】,背俞二穴【19】,膺俞十二穴【20】,分肉二穴【21】,踝上橫二穴【22】,陰陽蹻四穴【23】。

【18】胸俞十二穴:俞府、彧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

【19】背俞二穴:兩側膈俞穴。

【20】膺俞十二穴:雲門、中府、周榮、胸鄉、天溪、食竇。

【21】分肉二穴:兩側陽輔穴。

【22】踝上橫二穴:兩側解溪穴。

【23】陰陽蹻四穴:照海穴和申脈穴。

 1、背俞

誌雲。謂膈俞穴。在大椎下第七椎間。各開中行一寸五分。高同。簡按諸家仍王注。今亦從之。

 2、分肉

高雲。臍上水分穴。兩旁滑肉門。為分肉。簡按此屬臆解。不可從。刺腰痛論雲。刺肉裏之脈。

       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王注。分肉主之。穴在足外踝直上。絕骨之端。如後二分。筋肉分間。陽維脈氣所發。與此注少異。

 3、踝上橫

 高雲。踝上橫紋之解溪穴。簡按此說。亦未見所據。

?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陽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脈左右共四穴。?

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24】,大禁二十五【25】,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24】兩骸厭中二穴:骸,脛骨;厭,通壓,狹窄處也。

【25】大禁二十五:意為五裏穴不可針刺至二十五次。大禁,指五裏穴。

   1、水俞在諸分

 張雲。水屬陰。多在肉理諸分之間。故治水者。當取諸陰分。如水俞五十七穴者。是也。

       高雲。水氣不行。則皮膚脹滿。故水俞在諸分。諸分。周身肌腠之分理也。

2、熱俞在氣穴

 張雲。熱為陽。多在氣聚之穴。故治熱者。當取諸陽分。如熱俞五十九穴者。是也。高雲。熱氣有餘。則經脈消爍。故熱俞在氣穴。氣穴。陽氣循行之穴孔也。

   3、兩骸厭中二穴

馬。骸字下句。注雲。灸寒熱之法。其穴皆在兩骸之中。骨空論曰。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

       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骸。骸下為輔。輔上為。上為關。橫骨為枕。則骸之為義。在膝解也。厭中。

       即前環跳穴。王注以上節骸字。連為骸厭。則上節兩字可讀乎。甚非。張雲。兩骸厭中。謂膝下外側骨厭中。

        足少陽陽關穴也。骸。音鞋。說文。脛骨。吳同。誌雲。兩骸厭中二穴。謂足少陽之陽陵泉也。高雲。兩骸。

       形身左右也。環跳二穴。當身左右厭中。即上文髀厭分中。環跳穴也。簡按甲乙。陽關。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者中。則張注為是。今從之。

   4、天府下五寸

   靈本輸篇雲。尺動脈在五裏。五輸之禁也。王所引針經文。見玉版篇。

 5、凡三百六十五穴

   吳雲。自髒俞至此。並重複。共得四百零七穴。除重複。約得三百五十八穴。蓋世遠經殘。不可考也。馬雲。通共計之。有三百五十七穴。其天突。大椎。上脘。關元。俱在內。天突。關元。

       環跳。俱重複。想有脫簡。故不全耳。張雲。自髒俞五十穴至此。共三百六十五穴。若連前天突十椎胃脘關元四穴。則總計三百六十九穴。內除天突關元。及頭上二十五穴。俱係重複外。實止三百四十二穴。蓋去古既遠。

       相傳多失。誌雲。自天突十椎上紀關元。至厭中二穴。共計三百六十四穴。然內多重複。高雲。自天突。至天府下五寸。共三百六十六穴。(此乃不除重複。)一歲三百六十五日而有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則三百六十六。數相吻合也。簡按以上諸說。紛紜不一。今查之。自髒俞至五裏。凡三百五十七穴。

?治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諸經的分肉之間;治熱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氣聚會之處;治寒熱之俞穴,在兩膝關節的外側,為足少陽膽經的陽關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處的五裏穴。以上共計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針刺的部位。?

【譯文】

       岐伯拜了兩拜站起來說:我現在就談吧!背部與心胸互相牽引而痛,其治療方法應取任脈的天突穴和督脈的中樞穴,以及上紀下紀。上紀就是胃脘部的中脘穴,下紀就是關元穴。蓋背在後為陽,胸在前為陰,經脈斜係於陰陽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背相引而痹澀,胸脅痛得不敢呼吸,不能仰臥,上氣喘息,呼吸短促,或一側偏痛,若經脈的邪氣盛買則溢於絡,此絡從尻脈開始斜出,絡胸脅部,支心貫穿橫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於背部第十椎節之下,所以取此處穴位治療。

       五髒各有井滎俞經和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六腑各有井滎俞原經合六俞,六六三十六,左右共七十二穴;治熱病的有五十九穴,治諸水病的有五十七穴。在頭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穴。五髒在背部脊椎兩旁各有五穴,二五共十穴。環跳二穴,犢鼻二穴,聽宮二穴,攢竹二穴,完骨二穴,風府一穴,枕骨二穴,上關二穴,大迎二穴,下關二穴,天柱二穴,上巨虛,下巨虛左右共四穴,頰車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井二穴,關元一穴,委陽二穴,肩貞二穴,窨門一穴,神闕一穴,胸腧左右共十二穴,大杼二穴,膺俞左右共十二穴,分肉二穴,交信、跗陽左右共四穴,照海,申脈左右共四穴。治諸水病的五十七穴,皆在諸經的分肉之間;治熱病的五十九穴,皆在精氣聚會之處;治寒熱之俞穴,在兩膝關節的外側,為足少陽膽經的陽關左右共二穴。大禁之穴是天府下五寸處的五裏穴。以上共計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針刺的部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