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浙等路製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嚐苦楞伽經難讀。又難得善本。會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張公施此經。而眉山蘇子瞻為書而刻之板。以為金山常住。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持以見寄。之奇為之言曰。佛之所說經總十二部。而其多至於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時。人有聞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蓋不可為量數。至於像法末法之後。去聖既遠。人始溺於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於一真之體。乃漫不省解。於是有祖師出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為教外別傳。於動容發語之頃。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擊而得之矣。故雲門至於罵佛。而藥山至戒人不得讀經。皆此意也。由是去佛而謂之禪。離義而謂之玄。故學佛者。必詆禪。而諱義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為用也。且禪者。六度之一也。顧豈異於佛哉。之奇以為。禪出於佛。而玄出於義。不以佛廢禪。不以玄廢義。則其近之矣。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曰。聞斯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說豈有常哉。救其偏而已。學佛之敝。至於溺經文惑句義。而人不體玄。則言禪以救之。學禪之敝。至於馳空言玩琦辯。而人不了義。則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昔達磨西來。既已傳心印於二祖。且雲。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此亦佛與禪並傳。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經。而問其所從來。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矣則是持金剛經者。始於五祖。故金剛以是盛行於世。而楞伽遂無傳焉。今之傳者。寔自張公倡之。之奇過南都謁張公。親聞公說楞伽因緣。始張公自三司使翰林學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琊僧舍。見一經函。發而視之。乃楞伽經也。恍然覺其前生之所書。筆畫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之奇聞。羊叔子五歲時。令乳母取所弄金鐶。乳母謂之。汝初無是物。祜即自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木中。探得之。主人驚曰。此吾亡兒所失物也。雲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身為李氏子也。白樂天始生七月。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諳識聲律。史氏以為篤於才章。蓋天稟。然而樂天固自以為宿習之緣矣。人之以是一真不滅之性。而死生去來於天地之間。其為世數。雖折天下之草木以為籌箸。不能算之矣。然以淪於死生。神識疲耗不能複記。惟圓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張公以高文大冊再中製。舉登侍從。秉鈞軸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風烈事業。播人耳目。則其前身。嚐為大善知識。無足疑者。其能記憶前世之事。豈不謂信然哉。故因讀楞伽新經。而記其因緣於經之端雲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奉郎新差知登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騎都尉借緋蘇軾書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先佛所說。微妙第一真實了義。故謂之佛語心品。祖師達磨。以付二祖曰。吾觀震旦所有經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授。以為心法。如醫之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後世達者。神而明之。如盤走珠。如珠走盤。無不可者。若出新意。而棄舊學。以為無用。非愚無知。則狂而已。近歲學者。各宗其師。務從簡便。得一句一偈。自謂子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餘波末流。無所不至。而佛法微矣。譬如俚俗醫師。不由經論。直授方藥。以之療病。非不或中。至於遇病。輒應懸斷死生。則與知經學古者。不可同日語矣。世人徒見其有一至之功。或捷於古人。因謂難經不學而可。豈不誤哉楞伽義趣幽耳少。文字簡古。
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於世。幾廢而僅存也。太子太保樂全先生張公安道。以廣大心。得清淨覺。慶曆中嚐為滁州。至一僧舍。偶見此經入手。恍然如獲舊物。開卷未終。夙障冰解。細視筆畫。手跡宛然。悲喜太息。從是悟入。常以經首四偈。發明心要。軾遊於公之門。三十年矣。今年二月過南都。見公於私第。公時年七十九。幻滅都盡。惠光渾圜。而軾亦老於憂患百念灰冷。公以為可教者乃授此經。且以錢三十萬。使印施於江淮間。而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曰。印施有盡。若書而刻之則無盡。軾乃為書之。而元使其侍者曉機走錢塘。求善工刻之板。遂以為金山常住
元豐八年九月九日
序
佛經難讀,佛經中楞伽經尤難讀,蘇子瞻曾言楞伽義趣幽眇,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者乎。傳曰,君子尊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土儒家,由漢及宋,程朱陸王,聚訟紛紜及於千載。譬之佛學,其猶去佛而禪,離義而玄,所謂勝義有與畢竟空者,門戶主奴,至今未嚐稍戢者乎。昔達摩西來,既已傳心印於二祖,且言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生開示悟入。蓋楞伽奧義,本為融通性相,指示空有不異,不僅唯識學者,必須精究深習。性宗大德,更應體察達摩印心之語,勤為修證。吾嚐言文學與宗教,其體與質常為術與用所朦朧掩蔽,而不易窺其真正麵目。若宗教文學中佛典高文,迷離放誕,其弊尤甚。曩者童蒙授讀兩京三都諸賦,每言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昏沉徜徉,莫知究竟。若以佛典中華嚴楞伽諸經觀之,則汪洋千頃,浩浩乎不知其畔岸,蓋視莊馬揚班諸子尤雲泥焉。雖然,先聖微言大義,爬梳抉剔,皮脫骨露,精微要旨,無不瑩然照耀,使學者取之不盡,悟證無窮。南居士懷公今繼楞嚴大義今釋,續著是書,蓋為未來千百世有心求道者盡其鋤耰之力,為悉去其荊棘秭稗,將以良田萬頃,金珠玉粒,貽傳於後之來者。大善知識之願力,所以覺世而宏道者,功德為無量矣。六年前楞嚴大義今釋付梓之日,予既為文跋其書末,六年以來,奇岩精舍之經筵不輟,頑鈍如予,曾不以憂患稍挫其精進,而辱公不棄以為可進於道者,彷徨頂禮,因紀其因緣於書端雲。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滄波居士程中行序
自 敘
(一)
楞伽經,它在全部佛法與佛學中,無論思想、理論或修證方法,顯見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寶典。中國研究法相唯識的學者,把它列為五經十一論的重心,凡有誌唯識學者,必須要熟悉深知。但注重性宗的學者,也勢所必讀,尤其標榜傳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禪宗,自達摩大師東來傳法的初期,同時即交付楞伽經印心,所以無論研究佛學教理,或直求修證的人,對於楞伽經若不作深入的探討,是很遺憾的事。
楞伽的譯本,共有三種:
①宋譯(西元443年間劉宋時代):求那跋羅翻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計四卷。
②魏譯(西元513年間):菩提流支翻譯的入楞伽經,計十卷。
③唐譯(西元700年間):實叉難陀翻譯的大乘楞伽經,計七卷。
普通流行法本,都以宋譯為準。
本經無論哪種翻譯,義理係統和文字結構,都難使人曉暢了達。前人盡心竭力,想把高深的佛理,譯成顯明章句,要使人普遍明白它的真義,而結果愈讀愈難懂,豈非背道而馳,有違初衷。有人說:佛法本身,固然高深莫測,不可思議,但譯文的艱澀,讀之如對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這也是讀不懂楞伽經的一個主要原因。其實,本經的難通之處,也不能完全歸咎於譯文的晦澀,因為楞伽奧義,本為融通性相之學,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必須通達因明(邏輯),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歸於第一義諦。同時要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然後方可探驪索珠,窺其堂奧。
無論中西文化,時代愈身上推,所有聖哲的遺教,大多是問答記錄,純用語錄記載,樸實無華,精深簡要。時代愈身後降,浮華愈盛,洋洋灑灑,美不勝收,實則有的言中無物,使人讀了就想忘去為快。可是習慣於浮華的人,對於古典經籍,反而大笑卻走,真是不笑不足以為道了。楞伽經當然也是問答題材的語錄體裁,粗看漫無頭緒,不知所雲,細究也是條分縷析,自然有其規律,隻要將它先後次序把握得住,就不難發現它的係統分明,陳義高深。不過,讀楞伽極需慎思明辨,嚴謹分析,然後歸納論據,融會於心,才會了解它的頭緒,它可以說是一部佛法哲學化的典籍(本經大義的綱要,隨手已列了一張體係表)。他如解深密,楞嚴經等,條理井然,層層轉進,使人有抽絲剝繭之趣,可以說是佛法科學化的典籍。阿彌陀、無量壽觀及密乘等經,神變難思,莊嚴深邃,唯信可入,又可說是佛法宗教化的典籍。所以研究楞伽,勢須具備有探索哲學、習慣思辯的素養,才可望其涯岸。
楞伽經的開始,道德由大慧大士隨意發問,提出了一百多個問題,其中有關於人生的、宇宙的、物理的、人文的,如果就每一個題目發揮,可以作為一部百科論文的綜合典籍,並不隻限於佛學本身的範圍。而且這些問題,也都是古今中外,人人心目中的疑問,不隻是佛家的需求。倘使先看了這些問題,覺得來勢洶湧,好像後麵將大有熱鬧可瞧,誰知吾佛世尊,卻不隨題作答,信手一擱,翻而直截了當地說心、說性、說相,依然引身形而上的第一義諦,所以難免有人認為大有答非所問的感覺。實則,本經的宗旨,主要在於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與宇宙萬象的根本體性。自然物理的也好、精神思想的也好,不管哪一方麵的問題,都基於人們麵對現實世界,因現象的感覺或觀察而來,這就是佛法所謂的相。要是循名辨相,萬匯紛紜,畢竟永無止境。即使分析到最後的止境,或為物理的,或為精神的,必然會歸根結底,反求之於形而上萬物的本來而後可。因此吾佛世尊才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加以析辨,指出一個心物實際的如來藏識作為總答,此所以本經為後世法相學者視為唯識宗寶典的原因。
(二)
自佛滅以後,唯識法相之學,隨時代的推進而昌明鼎盛,佛法大小乘的經論,也可以純從唯識觀點而概括它的體係。不幸遠自印度,近及中國,乃至東方其他轉譯各國的佛學,卻因此而有“勝義有”與“畢竟空” 學術異同的爭論,曆兩千餘年不衰,這誠非釋迦當初所樂聞的。殊不知如來藏識,轉成本來淨相,便更名為真如,由薰習種性,便名為如來藏,此中畢竟無我,非物非心,何嚐一定說為勝義之有呢?所以在解深密經中,佛便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同一道理,佛說般若方麵,一切法如夢如幻,無去無來,而性空無相,又真實不虛,他又何嚐定說為畢竟的空呢?倘肯再深一層體認修證,可謂法相唯識的說法,卻是破相破執,才是徹底說空的佛法。般若的說法,倒是老實稱性而談,指示一個如來自性,躍然欲出呢!
但無論如何說法,佛法的說心說性,說有說空,乃至說一真如自性,或非真如自性;它所指形而上的體性,如何統攝心物兩麵的萬有群相?乃至形而上與形而下物理世界的關係樞紐,始終沒有具體地實說。而且到底是偏向於唯心唯識的理論為多,這也是使人不無遺憾的事。如果在這個問題的關鍵上,進一步剖析得更明白,那麽,後世以至現代的唯心唯物哲學觀點的爭辯,應該已無必要,可以免除世界人類一個長期的浩劫,這豈不是人文思想的一件大事嗎?唐代玄奘法師曾經著八識規矩頌.
反之,說到參禪直求修證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通宗不通教,於是許多在意根下立定足根,或在獨影境上依他起用,就相隨境界而轉;或著清淨、空無,或認光明、爾焰;或樂機辨縱橫;或死守古人言句。殊不知參禪,也僅是佛法求證的初學入門方法,不必故自鳴高,不肯印證教理,得少為足,便以為是。這同一般淺見誤解唯識學說者,認為“諸法無自性”、或“一切無自性”,自己未加修證體認,便說禪宗的明心見性是邪說,都同樣犯了莫大的錯誤。須知“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自性”,這個觀念,是指宇宙萬有的現象畍中,一切形器群象,或心理思想分別所生的種種知見,都沒有一個固定自存,或永恒不變的獨立自性。這些一切萬象,統統都是如來藏中的變相而已,所以說它“無自性”。華嚴經所謂:“一切一切皆從法界流,一切還歸於法界,便是這個意思。如有人對法相唯識的著作或說法,已經有誤解者,不妨酌加修正,以免墮在自誤誤人、錯解佛法的過失中,我當在此合掌曲躬,殷勤勸請。
(三)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時候,楞嚴大義的譯述和出版,初次告一段落,又興起想要著述楞伽大義的念頭。有一天,在北投奇岩精舍講述華嚴會上,楊管北居士也提出這個建議,而且他的夫人方菊仙女士,發心購贈兩支上等鋼筆,回向般若成就。因緣湊泊,就一鼓作氣,從事本書的譯述。自庚子重陽後開始,曆冬租春,謹慎研思,不間寒暑晝夜,直到五十年(一九六一)六月十二日,夏曆歲次辛醜四月二十九日之夜,粗完初稿。在這七八個月著述的過程中,覃思精研,有難通未妥的地方,唯有宴坐入寂,求證於實際理地,而得融會貫通。那時我正寓居一個菜市場中,環境憒鬧,腥臊汙穢堆積,在五濁陋室的環境裏,做此佛事,其中況味,憶之令人啞然失笑!處於這種情景十多年來,已能習慣成自然,而沒有淨穢的揀別了。隻有一次冬夜揮毫,感觸正法陵夷,邪見充斥,人心陷溺的現況,卻情不自禁,感作絕句四首,題為庚子冬夜譯經即賦,雖如幻夢空花,姑錄之以為紀念。其一:風雨漫天歲又除。泥塗曳尾說三車。崖巉未許空生坐。輸與能仁自著書。其二:靈鷲風高夢裏尋。傳燈獨自度金針。依稀昔日祇園會。猶是今宵弄墨心。其三:無著天親去未來。眼前兜率路崔嵬。人間論義與誰證。稽首靈山意已摧。其四:青山入夢照平湖。外我為誰傾此壺。徹夜翻經忘已曉。不知霜雪上頭顱。
本書的著述,參考楞伽三種原譯本,而仍以流通本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為據,但譯義取裁,則彼此互采其長,以求信達。遇有覺得須加申述之處,便隨筆自加附論標記,說明個人的見解,表示隻向自己負責而已。後來有人要求多加些附論,實在再提不起精神了。這次述著,除了楊管北居士夫婦的發心外,還有若幹人的出力,他們的發心功德,不可泯滅。台大農化係講師朱文光,購贈稿紙千張,而且負責謄清和校對,查訂附加注解,奔走工作,任勞任怨,雖然他向來緘默無聞,不違如愚,但這多年來,旦夕相處,從來不因我的過於嚴格而引生退意,甚之,他做了許多功德事,也是為善無近名的。但到本經出版時,他已留學美國,來信還自謂惜末盡力。其餘如師大學生陳美智、湯珊先,都曾為謄稿抄寫出過力。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吳怡,也曾為本書參加過潤文,和提出質疑的工作。韓長沂居士負責出版總校對。最後,程滄波居士為之作序。這些都是和本書著述完成及出版,有直接關係的人和事,故記敘真相,作為雪泥鴻爪的前塵留影。
本書述著完成以後,對於文字因緣,淡到索然無味,也許是俱生秉賦中的舊病,素來作為,但憑興趣,興盡即中途而廢,不顧任何詬責,或者因人過中年,閱曆愈深,遇事反易衰退,故原稿抄好一擱,首尾又是四年了。在這四年中間。也寫作過儒、道兩家的一些學術著作,但都是時作時輟,興趣索然。甚之覺得著述都是多餘的事,反而後悔以前動筆的孟浪。每念德山禪師說的:“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實在是至理名言,很想自己毀之為快。引用佛家語來說,可謂小乘之念,隨時油然而生,故對本書的出版,一延再延。今年春正,禪集法會方畢,楊管北居土又提出此事,並且說:為回向他先慈薛太夫人,要獨自捐資印刷本書五千部,贈送結緣,藉資冥福,所以今日才有本書的問世。始終成其事者,為楊管北居士,經雲:“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我但任興而為,得失是非,都了不相涉,隻是對本書譯文,仍然不如理想的暢達,確很遺憾。倘使將來觸動修整的興趣,再為本書未能盡善的缺憾處,重作一番補過工夫。但排印中間,又為誤罹目疾而耽擱了七八個月,保感業重障深,蕆事之難。本來要替本經與唯識法相的關係,及性相兩宗的互通之處,作一篇簡單的綱要,但又覺得多事著述,徒費筆墨紙張,於人於世,畢競沒有多大益處,所以便懶得提筆。唯在前賢著述中,尋出範古農居士述八識規矩頌貫珠解,附印於次,以便學者對唯識法相,有一基本認識,可以由此入門,研究性相的異同,契人經藏。
一九六五年(乙巳)十一月南懷瑾自敘於金梁軒
凡 例
①譯述的原文,是以台灣台北市善導寺、台灣印經處出版的楞伽經為根據。
②本書隻取楞伽經的大意,用語體述明,以供研究者的參考,並非依據每一文句而譯。希望由本書而通曉原經的大意,減少文字與專門術語的因難,使一般人都能理解。
③特有名詞的解釋,力求簡要明白;如要詳解,可自查佛學詞典。
④原文有難舍之處,就依舊引用,加‘ ’號以分別之。遇到有待疏解之處,自己加以疏通的意見,就用( )號,表明隻是個人一得的見解,提供參考而巳。
⑤本書依照現代方式,在眉批處加注章節,既為了便利一般的閱讀習慣,同時也等於給楞伽經列出一個綱要。隻要一查目錄,就可以明了各章節的內容要點,並且對全部楞伽大意,也可以有一個概念了。
⑥本書譯述大意,隻向自己負責,不敢說就是佛的原意。讀者如有懷疑處,還請仔細研究原經。
⑦為了小心求得正確的定本,本書暫時保留版權,以便於匯集海內賢智大德的指正。待經過慎審考訂,決定無疑義時,版權就不再保留,俾廣流通。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撰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通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刹中
八識規矩頌貫珠解
範古農述
此頌唐玄奘法師所作。將心王八識。類分為四。各作三頌。均前二頌論凡界。後一頌論聖界。注解用貫珠法。將頌句分析嵌入。
前五識頌一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首句)眼識、耳識、界識、舌識、身識,此為五識。其所緣之境。於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緣之量。於三量中。惟是現量。其業性則通乎善、惡、無記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兩識。惟第一五趣雜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則不行矣。眼耳身三識。則以第二離生喜樂地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應心所。共有三十四個。為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隨煩惱二。更有大隨煩惱八個。及根本煩惱之貪瞋癡三者。
前五識頌二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首句)此五識所依而發之根。其形狀各殊者,為浮塵根。若就勝義根言。則同依於肉眼不見,天眼方見之清淨色法所成之根無別異也。
(次句)識雖依根而發。苟缺他緣,亦不能顯。故統論其依緣。則眼識,須藉明空等九緣。耳識,則藉除明外之八緣。鼻舌身三識;則籍除明空外之七緣。小異大同。好相鄰近也。
(三句)至於對境而觀五塵世間。須根境相合者,為鼻舌身三識。須根境相離者,為眼耳二識。其觀察塵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對境生情。熟為其主。彼小聖之愚於法相者,尚難分別是識與根。況凡夫耶。此五識之情狀。所以日用而鮮知也。
前五識頌三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首句)凡聖之殊。係於迷悟。述者執妄。悟者解空。執妄為識。解空為智。若諸識於所緣境。能不起迷執。而觀察我空法空之理。此即轉識成智之功。超凡入聖之基也。然此所觀空理。即是真如。有體有相。而此能觀妙智。亦遂有二種之異,能直觀真如之體者。為根本智。須變起真如之相而視之者。為後得智。今五識現空之智。但能緣變起之相。故唯屬後得耳。
(次句)此五識不在因地轉智。而在果地中轉。猶且自己不詮(證也)真如。故五識所轉之智,唯屬後德,不屬根本智也,明矣。
(三句)雲何轉智。菩薩地盡。入如來地。此謂藏識轉為大圓鏡智。光明初發其所持之五根。轉為無漏色法。則依此而發之五識。亦成為無漏五智。所謂成所作智也。
(末句)此五智。即能成就如來所作三類分身。謂對地前菩薩。作千丈勝應身。對二乘凡夫作丈六劣應身。對餘道眾生。作隨類變化身。而此無量分身,遍十方刹。無非今諸眾生,息生死苦輪,得證佛果。作利他事業也。
意識頌一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首句)吾人通常思念之心,是為意識。共業性通有善性、惡性、無記性三性,其能緣量通有現量、比量、非量三量,其所緣境通有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境。
(次句)意識遍行於欲、色、無色之三界。故三界眾生輪回未息時,此識相粗。無論升沉,顯易可知。非如後二識之不易知也。
(三句)其相應心所,則具足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四不定、共有五十一個。
(末句)意識起念。戊善或惡或為無記。臨時即有此會惡無記心所。分別支配與之相應。不差毫厘。
意識頌二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首句)意識需緣簡少。故得恒時生起。而變動不居。在造因則三性恒轉變易。在結果則三界恒轉變易。至於觸境生感。忽樂、忽苦、忽憂、忽喜、忽舍、其於五受亦恒轉變易。此於性界受三者。恒常輾轉變易之狀也。
(次句)心王既恒轉變易。心所自亦如是。時而根本煩惱與之相應。時而大中小隨煩惱與之相應。時而信等善法、或不定、或別境,與之相應。
(次句)心王既恒轉變易。心所自亦如是。時而根本煩惱與之相應。時而大中小隨煩惱與之相應。時而信等善法、或不定、或別境,與之相應。總相牽連無時或離也。
(三句)意識之情狀如此。所以能牽動身根。而造身業。啟發口舌而造倍業。較之餘識。其力為獨強。共用為最烈。
(末句)夫吾人所造身語等業。熏於藏識。而成來世因種者。有二類。其一能引起來世總報之果。共二能成滿來世別報之果。總之六道眾生。能招來世之果報者。皆此意識造業之力牽令趣生而已。故此識為凡界中最有權力者矣。
意識頌三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首句)意識轉智。亦在不執虛妄法塵。而觀達二空真如。然其轉智次第。要有三位。若其發起最初與智相應心品。即在菩薩第一聖位歡喜之地。
(次句)然在初地。惟分別我法二執已斷。若俱生我法二執。猶尚自然現行,纏繞於用事。種子隨眠於藏識。而未伏且斷也。
(三句)若至菩薩第七聖位遠行地後。則俱生我執之種子已斷。法執之現行已伏。此時意識。純為無漏。即第一位轉智也。
(末句)直至入如來地。則意識之法執種子亦斷。為第三轉智究竟成就之位。能觀察諸法性相。圓滿光明,遍照大千世界,無不洞澈。如來鑒機說法。端賴於此。所以稱為妙觀察智也。
末那識頌一(即染汙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首句)意根謂之染汙識。繼意識第六。故又稱為第七識。此識緣藏識之見分為帶質境。其業性為無記性。然無記有二。與染法相應。能覆障淨法者。謂之有覆。非是則為無覆。而此識屬於有覆。
又此識所緣之為帶質境者。雖仗藏識見分之本質而起。而為由自識所解之我境。故一邊通乎自識。一邊通乎本質。謂之通情本也。
(次句)此識隨其所緣藏識見分。執之為我。是眾生我執之所由致也。夫藏識之見分。原非是我。認非我為我。故其能緣之量成為非量。
(三句)其相應心所。但有十八個。為八個大隨煩惱。五個遍行。而別境中一個慧。
(末句)更有貪癡我見及慢之四個根本煩惱。與之相隨而不舍離。
末那識頌二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首句)此識思量之功,在八識中最為優異。其優異之點。蓋在恒常詳審二者。然其所以為思量者。惟此妄執之我相隨逐之不舍而已。
(次句)惟此識將妄執之我相。恒常思惟。詳審量度。致令一切有情從無始來。日夜不息。分別人我。鎮住於六道而不肯出離。昏迷於二執而未曾覺悟也。
(三句)此識即具我見、癡、貪、慢、四惑與八個大隨煩惱。恒相應起。自己雖不造業。令所發之意識因此染汙而造作染業矣。
(末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輾轉而起之識。皆依此識而生。此識染汙。故前六轉識染汙。此識若還清淨。則前六轉識清淨。此諸識緣中。所以呼此識為染淨依也。
末那識頒三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首句)末那為意識之根。故其轉智。必借意識轉智之功而成。菩薩初極喜地。意識已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初心轉智。故此識亦初心轉智。而始成平等性。
(次句)至第八不動地。意識第二位轉智。則此識亦於斯時第二位轉智。此後借無功用行。任運將此識之我執種子。恒常摧滅。不複增長。
(三句)入如來地。妙觀察智究竟圓成。則此識所轉之平等性智。亦複成就。如來能現自他不二之境。起他所受用之身。即依於此智耳。
(末句)此智所現佛身。蓋為教化初地至第十地諸聖位菩薩而設。亦惟此等菩薩。為所被之機而得受用。此所以為他受用也。
阿賴耶識頌一(即藏識)
性惟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首句)藏識非但不能造作善惡二業。且不與染法相應。故其業性惟是無覆無記。其相應心所。隻有五個遍行心所而已。
(次句)此識是眾生果報之體。故遍行於三界九地。而隨他前六識造業之力。相應趣生。輪轉無休。
(三句)然聲聞緣覺二乘聖人。但知六識。不了更有藏識。都因小乘經中。非顯露說。二乘迷於佛旨。故執為並無此識。
(末句)由此之故。能興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與之爭辯。如成唯識論中所裁者。非得已也
阿賴耶識頌二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首句)此識之為藏也。浩浩乎深廣矣哉。一具諸法種子。持而不失。是能藏義。受諸識所熏。隨熏成種。是所藏義。此識之見分為第七識所執。認以為我。是我愛執藏義。因此識體義具三藏。持種受熏執以為我。令無邊有情。無始相續。甚深廣大而不可窮詰也。
(次句)藏識淵深不可窮盡。喻之如海。此識海中,以前七轉識為其波浪。此波浪之起。即以其所緣之境觸蕩為風。風浪互為因果。相續生滅。致此識海。彌失其湛寂之相。而愈形其鼓蕩之態矣。
(三句)此識之在有情界也。受前七識緣境造業之所熏習。而成心色二法種子。複即執持此諸種子。從過去位運至未來位。一俟成熟。即現作正報之根身依報之器界。此根身與器界。亦為此識所執受而為其相分也。
(末句)此識既有執受根身器界之功能。故有情之死。其去也獨後。有情之生。其來也獨先。謂三界有情。以此識作主人公。不信然乎。
阿賴耶識頌三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刹中
(首句)藏識轉智。亦以末那轉智為衡。菩薩在第八不動地前。末那第二位轉智。斷我執種子。則此識不複為末那執以為我。而才始舍去執藏之義。此為第一位轉智。能令有情不受分段生死也。
(次句)至菩薩十地後。等覺位中。金剛道後心。即入如來地時。末那究竟轉智。而藏識之異熟果相亦空。此為第二位轉智。能令有情不受變易生死也。
(三句)如來地藏識究竟轉智。名為大圓鏡。此識之因相一切種子。盡成無漏。故名為無垢識。此無垢識成就。同時即為大圓鏡智依之而發。此為第三位轉智之相也。
(末句)藏識中因具有漏種於。故為生死有情之本。今無垢識漏種已盡。惟是無量功德之藏。即為諸佛法身。而大圓鏡智常寂之光。普照十方世界極微塵數佛刹之中恒現報化二身。盡未來際度脫眾生也。
八識規矩頌法相表
前五識:眼 耳 鼻 舌 身
第六識:意
第七識:末那或雲染汙
第八識:阿賴耶或雲含藏
三境
性境 獨影境 帶質境
三量
現量 比量 非量
三性
善性 惡性 無記性
欲界
五趣雜居地
色界
離生喜樂地 定生喜樂地
離喜妙樂地 舍念清淨地
無色界
空無邊處地 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
遍行五
作意 觸 受 想 思
別境五
欲 勝解 念 定 慧
善十一
信 精進 慚 愧 無貪 無瞋 無癡 輕安 不放逸 行舍 不害
煩惱六
貪 瞋 癡 慢 疑 惡見
隨煩惱二十
忿 恨 惱 覆 誑 諂 憍 害 嫉 慳 無慚 無愧 不信 懈怠 放逸 昏沉 掉舉 失念 不正知 散亂
不定四
悔 睡眠 尋 伺
心用四分:相分 見分 自證分 證自證分
眼識九
空 明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耳識八
空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鼻識七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舌識七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身識七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意識五
境 作意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末那識四
境 作意 根本依 種子
賴耶識四
境 作意 俱有依 種子
資 糧 位: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位:
暖 頂 忍 世第一
地上聖位
初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焰慧地
五難勝地 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 金剛道
五受:苦 樂 憂 喜 舍
八識規矩頌總表
位 規矩
前五識
第六意識
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
凡情 境
性
性 獨影 帶質
真帶質
無本質性
量
現
現 比 非
非
現
性
善 惡 無記
善 惡 無記
有覆無記
無覆無記
界地
欲界 色界(鼻舌不行)
五趣雜居 離生喜樂
欲 色 無色
欲 色 無色
欲 色 無色(隨他業力生)
相應
心所
遍行五
別境五
善十一(信 進 慚 愧 無貪 無瞋 無癡 輕安 不放逸 行舍 不害)
根煩惱三(貪 瞋 癡)
中隨煩惱二(無慚 無愧)
大隨煩惱八
遍行五 善十一 別境五(欲 勝解 念 定 慧)
根煩惱六 (貪 瞋 癡 慢 疑 惡見)
中又二
小又十(忿 恨 惱 覆 誑 諂 憍 害 嫉 慳)
不定四(悔 眠 尋 伺)
遍行五
別境一慧
根煩惱四(貪 癡 慢 我見)
大隨煩惱八(掉舉 昏沉 不信 懈怠 放逸 失念 散亂 不正知)
遍行五(作意 觸 受 想 思)
依緣
明 空 根 境 作意 分別依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眼全 耳除明 餘三更除空
境 作意 染淨依
根本依 種子
境(賴耶見分)作意 根本依
種子
境(根身器界種子)
作意
俱有依(末那)
種子
體相
自性分別 與根難分
隨念分別 計度分別
自性分別(易可知)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業用
觀行
眼耳離中觀塵
鼻舌身合中觀塵
變轉相分而觀二空
真如 後得智攝
動身發語 造引滿業 招三界報 三性變易 五受輪轉
習二空(生空“破我執”法空“破法執”)觀行
為前六識轉染淨之依
無力斷惑 借意識
修觀而斷
受熏 持種子根身器
界 去來作主公
聖智 斷惑
轉智
第八識轉智時 根成無漏 故識亦無漏
而轉為成所作智
資糧位中 漸伏我法二執現行
見道位 分別二執種子斷 初與智相應(發起初心歡喜地)
修習位中 伏斷俱生二執現行種子
遠行地後 俱生我執斷
純無漏等覺位 俱生法執斷 妙觀察智圓明矣
極喜地初心 俱生二執初伏 初與智相應
無功道(即不動地)俱生我執斷
金剛道後 俱生法執斷 平等性智現前矣
不動地前(即七地)俱生我執已斷 故舍三藏之名
金剛道後 俱生法執斷盡 不感生死 故異熟果空
至此一切種識之有漏種及劣無漏種永斷而成無垢識 即轉大圓鏡智矣
果用
如來現大化小化隨類化之三類分身 教化眾生永息苦輪也
智照大千內眾生機宜隨應說法也
現起他受用身
以十地菩薩為所被教化之機也
十方世界 微塵刹土無不圓明普照 蓋法界洞明真俗等觀矣
楞伽大義今釋卷第一
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注一)譯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刹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刹土,承佛神力。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世間離生滅 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 世間恒如夢 智不得有無 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 煩惱及爾焰 常清淨無相 而興大悲心
一切無涅槃 無有涅槃佛 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
若有若無有 是二悉俱離 牟尼寂靜觀 是則遠離生
是名為不取 今世後世淨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 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谘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 聞彼所說偈 觀察一切眾 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 今皆恣所問 我當為汝說 自覺之境界
問題的開始
當釋迦牟尼佛住世的那一段時期,佛在印度南海濱的楞伽山(注二)頂上,和他的出家比丘(注三)弟子,以及修大乘菩薩道(注四)的弟子們,很多的人,都聚會在一起。當時由大慧大士為大眾們的上首,他對於一切唯心,萬法唯識的自心識現境界,已經善於解證它的真實義理了。他對於一切唯心,萬法唯識的自心識現境界,已經善於解證它的真實義理了。他對於各種各類的眾生差別,以及各種各類心物色相的究竟本際,都已經了知無遺。並且深人佛法,對於無量普度的法門,都了然通達。但為了隨順一切眾生各種不同的希求,才隨緣普遍地顯現在世間。關於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的道理,他已經徹底通達。由於佛的啟示,為了解決當時與後世人們的許多疑問,他就代表大家起來問佛,提出下麵的許多問題。他在提出問題之前,先說出一段讚美佛境界的偈語;其實,這也就是說明佛法精義的綱要。他說: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這是說:萬有世間的—切諸法,都是生滅滅生地不停輪轉,猶如虛空中的幻華相似,倏有還無。如果離了生滅的作用,便如虛空,一無所有。當幻華的作用和現象顯在空中之時,便不是“無”;當幻華的現象和作用消逝了以後,便不再是“有”。智者了知此中“體”、“相”和“用”的原因,自己便得解脫塵累,常覺不昧;既不執著一切世間是決定的“有”,也不執著於絕對的“無”。而且悲憫世間一切眾生的愚迷,生起大慈悲的心願,乃在一切世間隨類現身,說法度世,拔濟眾苦。)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這是說:一切諸法生滅無常,猶如夢幻,這一切都是從心意識所變現,如果離了心意識,便一無所有了。智者了知它是在“相”和“用”的顯現上,形成了幻有。但在自體上卻都無自性,本自了不可得的。因此悲憫世間的愚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願,而果教化濟度世間。)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這是說:萬有世間一切諸法的存在,都如夢幻似地生生滅滅;在生滅滅生的現象中,如果說它是斷滅的“無”,但它卻有相續的作用。如果說它是恒常的“有”,但它卻又是生滅無常的。智者了知一切諸法,既不是決定的“有”,也不是絕對的“無”,因此悲憫世間的愚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願,而來教化濟度世間。)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這是說:佛是大智慧的解脫者,他已經了證“人無我”和“法無我”,自覺內證一切的煩惱障和智障,都因為妄想分別而生。這些分別的妄想心,猶如火光中的煙餡和光影相似;它的自性卻是本來無相,了然清靜的。所以煩惱和智慧,同樣的都無自性,本自了然清淨的。因此悲憫世間的思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願,而來教化濟度世間。)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有若無有。是二悉懼離。
(這是說:一切諸法,本來就空無自性,既無生死可了,也並無另有一涅槃寂滅的境界可得。既沒有一個住在涅槃寂滅境界中的佛,也沒有一個佛往來於涅槃寂滅的境界中。在本來清淨自性的真如中,既沒有一個所覺的境界,也沒有一個能覺的本體。如果執著佛境界的是有是無,也就同執著有一涅槃的可入可出一樣,仍然還是法執。因此必須要遠離能覺所覺二邊,了無所住才是佛法正覺的真實內義。)
牟尼寂靜現。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
(牟尼是佛的名稱,也便是寂默的意義。這是說:佛從本性清淨寂默中靜觀萬法,得證遠離生滅的作用,不取一法,也不舍一法。隻得性自如如,這便是遠離塵垢,遠離纏縛的解脫法門。若能解脫生滅,還歸寂滅清淨,便無古往今來等法執。由此而解脫十方空間。三世時際的束縛,以證得畢竟寂靜了。)
(上述大慧大士的讚佛偈語,最主要的道理,是指出佛已經在無生滅的境界中證得解脫,在自性清淨寂滅中得到大智慧。但為了濟度世間一切眾生,出離苦海,仍然興起同體的大悲,無緣的大慈之心。但他所悲的是什麽呢?是悲眾生的愚迷。其實既非實有人和法的可悲,也非絕對的無人和法的不可悲。隻是悲其所悲,應無所住而已。故知大乘了義的佛法,以興起無緣之慈,同體之悲,來濟度世間,才是它主要內義的精神了。)
這時大慧大士說完了讚佛的偈語,便自我介紹說:他名為大慧。現在為了徹底了解大乘佛法的要義,所以提出一百零八個問題,請求佛的解答。佛就答應他隨意發問,並且說,理當為他說出如來自覺的境界。
(注一)求那跋陀羅:此名功德賢,中天竺人。南朝宋文帝時,泛誨至廣州,帝遣使迎至京師,深加崇重。乃講演華嚴,並譯此經。
(注二)楞伽山:在師子國(即錫蘭島)之山名。楞伽為寶名,又曰不可到、難入之義也。此山以有楞伽寶得名,又以險絕常人難入得名。佛在此說楞伽經,表法殊勝。
(注三)比丘: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
(注四)菩薩:具名菩提薩埵,謂是求道之大心人,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雲何淨其念 雲何念增長 雲何見癡惑 雲何惑增長
何故刹土化 相及諸外道 雲何無受次 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何等禪境界
雲何有三乘 唯願為解說 緣起何所生 雲何作所作
雲何俱異說 雲何為增長 雲何無色定 及以滅正受
雲何為想滅 何因從定覺 雲何所作生 進去及持身
雲何現分別 雲何生諸地 破三有者誰 何處身雲何
往生何所至 雲何最勝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雲何三昧心 最勝為我說 雲何名為藏 雲何意及識
雲何生與滅 雲何見己還 雲何為種姓 非種及心量
雲何建立相 及與非我義 雲何無眾生 雲何世俗說
雲何為斷見 及常見不生 雲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違
雲何當來世 種種諸異部 雲何空何因 雲何刹那壞
雲何胎藏生 雲何世不動 何因如幻夢 及揵闥婆城
世間熱時焰 及與水月光 何因說覺支 及與菩提分
雲何國土亂 雲何作有見 雲何不生滅 世如虛空華
雲何覺世間 雲何說離字 離妄想者誰 雲何虛空譬
如實有幾種 幾波羅蜜心 何因度諸地 誰至無所受
何等二無我 雲何爾焰淨 諸智有幾種 幾戒眾生性
誰生諸寶性 摩尼真珠等 誰生諸語言 眾生種種性
明處及伎術 誰之所顯示 伽陀有幾種 長頌及短句
成為有幾種 雲何名為論 雲何生飲食 及生諸愛欲
雲何名為王 轉輪及小王 雲何守護國 諸天有幾種
雲何名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脫修行者 是各有幾種
弟子有幾種 雲何阿闍梨 佛複有幾種 複有幾種生
魔及諸異學 彼各有幾種 自性及與心 彼複各幾種
雲何施設量 唯願最勝說 雲何空風雲 雲何念聰明
雲何為林樹 雲何為蔓草 雲何象馬鹿 雲何而捕取
雲何為卑陋 何因而卑陋 雲何六節攝 雲何一闡提
男女及不男 斯皆雲何生 雲何修行退 雲何修行生
禪師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 眾生生諸趣 何相何像類
雲何為財富 何因致財富 雲何為釋種 何因有釋種
雲何甘蔗種 無上尊願說 雲何長苦仙 彼雲何教授
如來雲何於 一切時刹現 種種名色類 最勝子圍繞
雲何不食肉 雲何製斷肉 食肉諸種類 何因故食肉
雲何日月形 須彌及蓮華 師子勝相刹 側住覆世界
如因陀羅網 或悉諸珍寶 箜篌細腰鼓 狀種種諸華
或離日月光 如是等無量 雲何為化佛 雲何報生佛
雲何如如佛 雲何智慧佛 雲何於欲界 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 離欲得菩提 善逝般涅槃 誰當持正法
天師住久如 正法幾時住 悉檀及與見 各複有幾種
毗尼比丘分 雲何何因緣 彼諸最勝子 緣覺及聲聞
何因百變易 雲何百無受 雲何世俗通 雲何出世間
雲何為七地 唯願為演說 僧伽有幾種 雲何為壞僧
雲何醫方論 是複何因緣 何故大牟尼 唱說如是言
迦葉拘留孫 拘那含是我 何故說斷常 及與我無我
何不一切時 演說真實義 而複為眾生 分別說心量
何因男女林 訶梨阿摩勒 雞羅及鐵圍 金剛等諸山
無量寶莊嚴 仙闥婆充滿 無上世間解 聞彼所說偈
大乘諸度門 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問 大慧善諦聽
我今當次第 如汝所問說 生及與不生 涅槃空刹那
趣至無自性 佛諸波羅蜜 佛子與聲聞 緣覺諸外道
及與無色行 如是種種事 須彌巨海山 洲渚刹土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羅 解脫自在通 力禪三摩提
滅及如意足 覺支及道品 諸禪定無量 諸陰身往來
正受滅盡定 三昧起心說 心意及與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 金銀摩尼等
一闡提大種 荒亂及一佛 智爾焰得向 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 雲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及與作所作
叢林迷惑通 心量不現有 諸地不相至 百變百無受
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 諸山須彌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 身各幾微塵 一一刹幾塵 弓弓數有幾
肘步拘樓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窗塵蟣 羊毛(麥廣)麥塵
缽他幾(麥廣)麥 阿羅(麥廣)麥幾 獨籠那佉梨 勒叉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 是各有幾數 為有幾阿(少/免) 名舍梨沙婆
幾舍梨沙婆 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 幾摩沙陀那
複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 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 幾波羅彌樓 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佛及最勝子 身各有幾數 何故不問此
火焰幾阿(少/免) 風阿(少/免)複幾 根根幾阿(少/免) 毛孔眉毛幾
護財自在王 轉輪聖帝王 雲何王守護 雲何為解脫
廣說及句說 如汝之所問 眾生種種欲 種種諸飲食
雲何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雲何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雲何山天仙 揵闥婆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雲何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雲何無因作 雲何有因作
有因無因作 及非有無因 雲何現已滅 雲何淨諸覺
雲何諸覺轉 及轉諸所作 雲何斷諸想 雲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誰 何處為何身 雲何無眾生 而說有吾我
雲何世俗說 唯願廣分別 所問相雲何 及所問非我
雲何為胎藏 及種種異身 雲何斷常見 雲何心得定
言說及諸智 戒種性佛子 雲何成及論 雲何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斯等複雲何 雲何為飲食 聰明魔施設
雲何樹葛藤 最勝子所問 雲何種種刹 仙人長苦行
雲何為族姓 從何師受學 雲何為醜陋 雲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覺 阿迦膩吒成 雲何俗神通 雲何為比丘
雲何為化佛 雲何為報佛 雲何如如佛 平等智慧佛
雲何為眾僧 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華 刹土離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問皆如實 此及餘眾多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悉檀離言說 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 如諸佛所說
不生句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斷句不斷句。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淨句非淨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免)句非阿(少/免)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數句非數句。數句非數句。明句非明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陰句非陰句。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爾焰句非爾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輪句非輪句。揵闥婆句非揵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起句非滅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寶句非寶句。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句非節句。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雜句非雜句。說句非說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注:(少/免),讀nóu,如阿(少/免)樓陀。
(麥廣)又作(麥黃),讀kuàng,大麥。】
大法大士所提出問題裏的問題
於是,大慧就問:
雲何淨其念?雲何念增長?(如何才能清淨心中的妄念?為什麽心中的妄念增長不休呢?)
雲何見癡惑?雲何惑增長?(為什麽知見會落於癡惑之中?何以見癡惑會更加增長不已呢?)
何故刹土化?(為什麽世間有這許多的國土,化生生化不已?究竟它是怎樣生起的呢?)
相及諸外道?(而在這些國土上有各種不同的外道,他們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雲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如何才能到達無覺無受的寂滅境界呢?如何才名為無覺受呢?)
何故名佛子?(怎樣才可以稱為佛子呢?)
解脫至何所?(解脫了後又到哪裏去呢?)
誰縛誰解脫?(究竟迷時被纏縛的是誰?而悟後能解脫的又是誰呢?)
何等禪境界?(哪些是禪定的境界呢?)
雲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在佛法中,為什麽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的不同呢?)
緣起何所生?(產生萬法的因與緣,究竟從哪裏來的呢?)
雲何作所作?(什麽才是產生作用的因,和作用所產生的果呢?)
雲何俱異說?雲何為增長?(為什麽世間會有許多同異的理論,它是如何產生,形成變化的呢?)
雲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雲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如何才是“無色定”的境界?如何才是“滅盡定”的境界?如何才是“無想定”的境界?何以在定中能夠自覺出定的境界,這些都是什麽原因呢?)
雲何所作生?(何以一切所作所為,能夠形成因果的作用呢?)
進去及持身?(怎樣會入胎而形成此身的存在呢?)
雲何現分別?(何以會有現識而起分別妄想,與萬物形形色色的作用呢?)
雲何生諸地?(何以佛法中會有大小乘各種地位差別的建立呢?)
破三有者誰?(能破三界(注五)的生死,也就是脫離“欲”、“色”、“無色”三界的是誰呢?)
何處身雲何?(如何會有六道(注六)中各類身命的輪轉不已呢?)
往生何所至?(往生究竟要生到哪裏去呢?)
雲何最勝子?(如何才算是諸佛中最殊勝的法子呢?)
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如何才能夠得到神通?如何才能夠得到自在的三昧(注七)呢?)
雲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怎樣才是三昧正受的心境呢?)
雲何名為藏?雲何意及識?(何以名為藏識(阿賴耶識)(注八)?什麽是意與識的分別呢?)
雲何生與滅?(如何是生滅的現象呢?)
雲何見已還?(怎樣是已見到“不還果”的境界呢?)
雲何為種性?(何以眾生會有許多不同的種性呢?)
非種及心量?(為什麽有非佛的種性,他們的心量又是如何的呢?)
雲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為什麽要建立一切的法相呢?為什麽又要高標一切法相無我呢?)
雲何無眾生?(何以說本無眾生可度呢?)
雲何世俗說?(哪些佛法是隨世俗的說法呢?)
雲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如何才能不生斷滅的見解?如何才能不生常住的見解呢?)
雲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什麽是佛和外道的不同之點呢?什麽又是他們互相可以溝通之處呢?)
雲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為什麽佛法流變到後世而有各種不同的派別產生呢?)
雲何空何因?(怎樣才算是空?空的境界又是什麽呢?)
雲間刹那壞?(為什麽念念之間,每一刹那都在壞滅呢?)
雲何胎藏生?(何以眾生界的生命有的因胎藏而生呢?)
雲何世不動?(何以說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本來就未嚐變動的呢?)
何因如幻夢?及揵闥婆城?世間熱時焰?及與水月光?
(為什麽世界一切萬法,都如夢如幻?猶如海市蜃樓?或如火光焰影?或如水中明月呢?)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為什麽有七覺支(注九)?為什麽又有三十七菩提道品(注十)呢?)
雲何國土亂?(何以國際間有戰爭和內亂的發生呢?)
雲何作有見?(何以大家認為萬象是實有其物的呢?)
雲何不生滅?(為什麽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呢?)
世如虛空華?(為什麽世間一切猶如虛空中的幻華呢?)
雲何覺世間?(如何才能不離世間而內證自覺呢?)
雲何說離字?(為什麽說第一義諦不是文字言語所能表達的呢?)
離妄想者誰?雲何虛空譬?(能遠離妄想的是誰?何以佛說法常用虛空作譬喻呢?)
如實有幾種?(真如(注十一)究竟有幾種呢?)
幾波羅密心?(波羅密(度到彼岸)的心法究竟共有幾種呢?)
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如何才能超過菩薩的各地(注十二)境界?能到無所覺受境界的又是誰呢?)
何等二無我?(為什麽有人無我和法無我的二無我呢?)
雲何爾焰淨?(怎樣才能使我執和法執的焰影熄滅呢?)
諸智有幾種?(智慧的境界究竟有幾種呢?)
幾戒眾生性?(眾生的性戒有幾種呢?)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世間一切的珍珠寶物等,它們之所以寶貴,究竟是誰的賜予呢?)
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世間的一切言語和芸芸眾生的不同,究競是誰的傑作呢?)
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世間的五明——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以及一切百工技藝,究竟又是誰發明創立的?)
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偈語諷頌共有幾種形式?怎樣才叫長頌和短句呢?)
成為有幾種?雲何名為論?(世間成為有係統的學問有多少種?怎樣才叫做是論藏呢?)
雲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為什麽世有各種的飲食?為什麽世間會有許多的愛欲呢?)
雲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什麽叫做國王?而轉輪王和小王的分別又是怎樣的呢?)
雲何守護國?諸天有幾種?(何以國土之間,有許多人和神的守護?三界天人又共有幾種呢?)
雲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怎樣才構成大地?日月和星宿等,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修行解脫道的人,共有多少種呢?)
弟子有幾種?雲何阿闍黎?(佛弟子共分為幾種?怎樣才稱為佛法中的教授師呢?)
佛複有幾種?複有幾種生?(佛,究竟有多少種?眾生又有多少種呢?)
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魔和一切外道,他們各有多少種呢?)
自性及與心,彼複各幾種?(自性與心,究竟各有多少種呢?)
雲何施設量?唯願最勝說。(請告訴我,何以會有假設的說法呢?)
雲何空風雲?(何以虛空中會有風雲的發生呢?)
雲何念聰明?(何以世人會有天賦的聰明呢?)
雲何為林樹?(何以世間會有森林叢樹的密布呢?)
雲何為蔓草?(何以世間會有蔓草的滋生呢?)
雲間象馬鹿?雲何而捕取?(何以世間會有象、馬、鹿等動物?為什麽有人要去捕捉它們呢?)
雲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什麽才是卑賤和醜陋?為什麽會有卑賤和醜陋呢?)
雲何六節攝?(何以一年之中,用六個節期來統攝時間?“過去印度的風俗,以兩月為一節,一年分為六節。”)
雲何一闡提?(何以世界上有絕無善根的眾生呢?)
男女及不男,斯皆雲何生?(男人和女人,以及不男不女的陰陽人,他們是怎樣生出來的呢?)
雲何修行退?雲伺修行生?(怎樣修行的人,中途會生退心?什麽是修行人進步的情形呢?)
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教授禪觀的大師們,他們教的是哪幾種方法?而且應該教哪些人去修持撣觀呢?)
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一切眾生,往生各道,是什麽形相?究竟有多少種類呢?)
雲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如何是真有財富,用什麽方法才會獲得財富呢?)
雲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雲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
(如何才是釋迦的種族?如何才會有釋迦種族的形成?又如何才是釋迦甘蔗種族的係統呢?)
雲何長苦仙?彼雲何教授?(何以會有長修苦行的仙人們?他們所教授修持的,是用哪些方法呢?)
如來雲何於,一切時刹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
(何以說:諸佛菩薩,常在一切時中,常在一切刹土上,以各種不同種類的名相和色身,顯化度人。為何有無量數的人間天上的最勝佛子們,時常圍繞著佛呢?)
雲何不食肉?雲何製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
(何以佛戒人食肉,佛用什麽製度來戒除肉食?那些食肉的眾生們,為了什麽要肉食呢?)
雲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刹,側住覆世界。
如因陀羅網,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
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
(為什麽佛說:法界中有無數的刹土,有無數的須彌山,(注十三)又名妙高山?而有的世界,形如蓮花?為什麽最好的世界又名為“師子相刹”?而且各種世界,猶如器皿一樣,有覆有仰,有側有橫的呢?為什麽無盡虛空中的無量世界,猶如帝釋天的寶網,重重無盡。有的形如珍寶,有的形如箜篌和細腰鼓等等光彩奪人,不一而足,但為什麽另有一些世界,卻沒有像我們一樣有日月的光明呢?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雲何為化佛?雲何報生佛?雲何如如佛?雲問智慧佛?
(什麽是佛的化身、報身、法身和智慧身呢?)
雲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
(為什麽佛說:盧合那報身佛,在欲界中,不能成無上正覺?而於色究竟界中,才能證得菩提正覺的呢?)
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當佛入於涅槃以後,誰在此世間主持正法呢?究竟佛住世多久呢?佛的正法,又能住世多久呢?)
悉檀及與見,各複有幾種?(悉檀(注十四)和解脫的知見,都各有幾種呢?)
毗尼比丘分,雲何何因緣?(佛由什麽因緣,要製定出家比丘們的毗尼“戒律”呢?)
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交易,雲何百無受?
(這些佛法中的最勝佛子們:例如聲聞(注十五)與緣覺(注十八)等,為什麽有的會受因緣支配或變易生死?究竟怎樣才能達到無所掛礙的極端寂滅的境界呢?)
雲何世俗通?雲何出世間?(如何是世俗的神通?如何是出世間的神通呢?)
雲何為七地?唯願為演說。(什麽是大乘菩薩七地的心量呢?)
僧伽有幾種?雲何為壞僧?(僧眾共有幾種?怎樣才算是破壞和合僧的徒眾呢?)
雲何醫方論,是複何因緣?(什麽是佛的醫方論?由於什麽原因,佛要發明這些醫方?)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為什麽我們偉大的佛要說:過去曆劫中的迦葉佛、拘留孫佛,以及拘那含佛(注十七)等,都是我的化身呢?)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為什麽佛要說明世間的斷見和常見,以及我和無我的涵義呢?)
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複為眾生,分別說心量?
(為什麽佛不在任何時地,隻說一種佛法的真義?而卻為一切眾生們,分別介紹各種心量不同的法門呢?)
何因男女林?訶梨阿摩勒?(何以世間會有男女等眾生?又有訶梨阿摩勒(注十八)等果木呢?)
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為什麽這個世間的邊緣,會有雞羅、鐵圍、金剛等山圍繞?而且這些山中,都充滿了無量的珠寶,都住著許多會幻化的神仙們呢?)
(以上所述,如果嚴格分類,並不止一百零八個問題,若把它歸納成一百零八個問題,也無不可。本經所說,隻以一百零八問為範圍,也是籠統概括來說的。法門無量,開始於一,滿數為十。十進多數,統於一百,所以論藏中有百法明門論之作。無量法門,不離八變。總括它無量,開始於一,滿數為十。十進多數,統於一百,所以論藏中有百法明門論之作。無量法門,不離八變。總括它的數、理和現象而言,便名八識。此所以本經隻用“一百零八”以統率無量問題。吾國顯教法門,所用的念佛珠子,通常都用一百零八顆為標準,可能就是因本經的一百零八句而來,以後便成為慣例。至於後世密宗所用的數珠,統統采用滿數,如一百一十,一百二十不等,是含有圓滿的意義。)
大慧菩薩隨意而問,漫無次序地說了這許多問題,釋加牟尼佛也就歸納的用偈語來說明如下: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這兩句應該是結集經文的人所加進去的話,因為佛具一切智,徹底了解萬法的本源,所以又別稱他為無上此間的解脫者和解惑者。)
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這兩句,才是佛所說本經的真義,他說大乘的一切法門,是以諸佛的心地法門為第一。)
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
(這四句,文從字順,大意已如原文。下麵都是佛回答的話。)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刹那。趣至無自性。
(生滅和不生不滅,涅槃寂滅和刹那虛空等等的說法,無非都是使你內證自覺,進入一切諸法空無自性的境地。)
佛諸波羅密。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如是種種事。
(佛法有六度(注十九)等的法門。佛的弟子們,有聲聞,緣覺等種類。還有些外道學者,以及進入“無色定”的修行者。諸如此類等等事情,其中的問題還多得很呢!)
須彌巨海山。洲渚刹土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
(其他還有須彌山和四大海水,以及世界的洲渚和土地,天上的星宿和日月,外道們和天人們與阿修羅(天魔)等等,也都是問題啊!)
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滅及如意足。覺支及道品。
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正受滅盡定。三昧起心說。
(佛法的解脫,自在和神通,以及佛的十力(注二十)和禪定三昧正受等的境界,生滅滅盡和佛的四如意足(注二十一)、七覺支(注見前九)和三十七道品(注見前十),一切禪定的各種無量境界,和中陰身的往來生死,正受中的滅盡定,和住三昧定中的起心說法等等,這也那是問題啊!)
心意及與識。無我法有五。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荒亂及一佛。
智爾焰得向。眾生有無有。
(心意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以及能妄想的,所妄想的,能見和所見的。佛法各乘的種性,猶如金銀和珠寶的性別。斷無善根的一闡提種性,以及荒亂眾生和一乘佛道,智慧和妄想的趣向,眾生的有無等等,這也都是問題啊!)
象馬諸禽獸。雲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與作所作。
叢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諸地不相至。百變百無受。
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諸山須彌地。巨誨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
(有什麽理由可以捕捉象馬和禽獸?用因明的論辨方法,如何才能和佛法相應?因果的根據是什麽?大眾所迷惑不解的神通道理,以及自心現量的不可捉摸,和菩薩十地(注見前十二)之間的互相關係,乃至幾百變化而都歸於無相無受的奧義,醫方和工巧等等的理論,伎術和因明聲明等的方法和道理,甚至一切山和須彌山的情形,大海洋和日月的大小,下中上各等的眾生們,一身具有多少的物質微塵等等,這也都是問題啊!)
一一刹幾塵。弓弓數有幾。肘步拘樓舍。半由延由延。
(每一刹土究竟有多少物質微塵的數量?一弓有多少長?一肘和一步有多少的拘樓舍,半由延和一由延中間有多少的距離?——大千世界為一刹土,二尺為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樓舍,十拘樓舍為一由延,由延又譯為由旬。這也都是問題啊!)
免毫窗塵蟣。羊毛(麥廣)麥塵。缽他幾(麥廣)麥。阿羅(麥廣)麥幾。
獨籠那佉梨。勒叉及舉利。乃至頻婆羅。是各有幾數。
為有幾阿(少/免)。名舍梨沙婆。幾舍梨沙婆。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幾摩沙陀那。複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為成一婆羅。此等積聚相。幾波羅彌樓。
是等所應請。何須問餘事。
(由微塵以至於大小度量衡等,這些也都是問題啊!——古注:古印度以七微塵成一窗塵,七窗塵成一兔毛端塵,七兔毛端塵成一羊毛端塵,七羊毛端塵成一牛毛端塵,七牛毛端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虱,七虱成一芥子,七芥子成一大麥,(麥廣)就是大麥的別稱。半鬥名缽他,一鬥名阿羅,一斛名獨籠,十斛名那佉梨,十萬名勒叉,一億名舉利,一兆名頻婆羅,一塵名阿(少/免),一芥子名舍梨沙婆,一草子名一賴提,一豆名摩沙,一銖名陀那,一兩名迦梨沙那,一斤名波羅。波羅彌樓就是須彌山,等於說須彌山共有幾斤?這些也都是問題,如果都想一一明了,哪還有工夫更問餘事呢?)
聲聞辟支佛。佛及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
(聲聞和緣覺乘的獨覺佛們,以及佛的大弟子們,究竟有多少人?他們一身又有多少微塵?你為什麽不問這些呢?)
火焰幾阿(少/免)。風阿(少/免)複幾。根根幾阿(少/免)。毛孔眉毛幾。
(一朵火焰有多少微塵?一陣風有多少微塵的數量?每一根毛有多少微塵?以及毛孔和眉毛,究竟又有多少微塵?這些也者是問題啊?你為什麽不問呢?)
護財自在王。轉輪聖帝王。雲何王守護。雲何為解脫。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保護人民身體財產的最好的帝王?怎樣才是一個治理盛世的轉輪聖王。何以世間須要王者來守護?怎樣才是解脫的法門?這些也都是問題,你當然都須要一一了解。)
廣說及句說。如汝之所問。眾生種種欲。種種諸飲食。
(你何以不問言語文字廣義利狹義的理論根據是什麽?包括你現在所問的種種問題。為什麽各種眾生會有男女飲食的欲望呢?你間這些問題,當然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男女林。金剛堅固山。雲何如幻夢。野鹿渴愛譬。
雲何山天仙。揵闥婆莊嚴。
(為什麽世間會有男男女女如森林般地繁殖?為什麽世界的邊緣,有如金剛般堅固的高山?為什麽世間一切都如夢似幻地不實在,但眾生們卻如渴鹿般的貪愛不舍呢?何以金剛山等的上麵,會有天仙們居住,他們的天地,又如何能像海市蜃樓般的莊嚴美麗呢?這些也當然都是問題啊?)
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雲何禪境界。變化及外道。
(佛法所說的解脫究竟是解脫到哪裏去呢?而且是誰縛住你?又是誰去解脫呢?怎樣才是禪定的境界?神通變化與外道的方法和內容,又是怎樣的呢?你對於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無因作。雲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因。
(什麽是一切都從無因而生的理論根據?什麽是一切都從有因而生的理論根據?什麽是有因與無因的統一和矛盾?以及什麽是有因無因都不合理。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現已滅。雲何淨諸覺。雲何諸覺轉。及轉諸所作。
(如何是現有還滅?怎樣才能淨除一切妄念妄覺?為什麽一切妄念妄覺流轉不已?以及如何才能淨化一切的有為有作的妄想?這些問題,當然更須要一—了解。)
雲何斷諸想。雲何三昧起,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
(如何能斷除一切妄想?三昧的定境是如何而起的?能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又是誰呢?脫離了三界的束縛後,他的法身又存在於什麽地方呢?這收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雲何世俗說。唯願廣分別。
所問相雲何。及所問非我。雲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
(為什麽一方麵認為法界本無眾生,而另一方麵又說眾生都是有個我相呢?如何才是針對世俗所說的法?這些必須詳細地廣作分別。尤其是當前發問的“我”是如何的?以及“無我’之相又是如何的?何以會形成胎藏的生命?何以有種種不同眾生身相的存在?達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斷常見。雲何心得定。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
(如何是斷見和常見?怎樣才能使心得到定力?如何是言語文字與正智的差別?如何是佛所說的戒性和佛子們種性的差別?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成及論。雲何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複雲何。
(如何是成為正見的理論?師與弟子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一切眾生種種的差別,又是如何的?對於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一了解。)
雲何為飲食。聰明魔施設。雲何樹葛藤。最勝子所問。
(眾生們為什麽被飲食所拘束,賴以活命?如何是人們的聰明和魔境界變相的差別?何以世間會有樹林和葛藤的盤根錯節?這些都是佛菩薩的最勝弟子們所要問的,當然也部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種種刹。仙人長苦行。雲何為族姓。從何師受學。
(何以法界之中會形成種種刹土?為什麽許多仙人們要長修苦行?世界人類為什麽有不同族姓的特征,這些特征的師承又是如何的呢?對於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為醜陋。雲何人修行。欲界何不覺。阿迦膩吒成。
(為什麽世上有相貌醜陋,為人所輕視的人?為什麽有的人要修行?為什麽在欲界中不能證得菩提正覺。而要升華到色究竟界中才能成為正等正覺呢?這些問題,當然也都須要一一了解。)
雲何俗神通。雲何為比丘。雲何為化佛。雲何為報佛。
雲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雲何為眾僧。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華。刹土離光明。
(什麽是世間的神通?怎樣才是真正的比丘?如何是化身佛和報身佛,以及如如不動的法身佛和平等智慧佛呢?怎樣才稱之為僧眾?達些都是佛子們應當要問的問題。還有各種眾生的國土世界的形狀,何以會有許多的不同,為什麽有的如箜篌,有的如細腰鼓?同時有的刹土,為什麽沒有光明呢?對於這些問題,當然都須要一一了解。)
心地者有七。所問皆如寶。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心王所統的八識作用,大致分為七種,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俱生我執的意根'七種識的作用。這許多問題,實在也是人們心裏所要了解的,而且也是大家所要問的,就是其他的佛弟子們,也應當要問的。不過,萬法由心而生,一切唯識所造,這許多問題,一一都與“心”相關,隻要了徹此心,就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至於第一義的境界,不是世俗言語所能描述的,我現在將要顯示第一義給你,使你了解各種問題的連鎖關係和它的中心根據,希望你留意諦聽。
以下佛便接著提出許多問題,而且每提一個問題,自己就隨著推翻它,表示所提問題本身的能夠發問的這個功能,它就是最大的問題,一切總要歸之於心。而且在方法上,既要能產生問題,又要能解破問題,如書空畫影,不可以執而不化。)
不生句生句。常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離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斷句不斷句。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淨句非淨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免)句非阿(少/免)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句非實句。數句非數句。數句非數句。明句非明句。虛空句非虛空句。雲句非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風句非風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陰句非陰句。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爾焰句非爾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亂句非荒亂句。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輪句非輪句。揵闥婆句非揵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闥婆句非揵闥婆句。天句非天句。飲食句非飲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見句非見句。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起句非滅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禪句非禪句。迷句非迷句。現句非現句。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寶句非寶句。記句非記句。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覺句非覺句。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節句非節句。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雜句非雜句。說句非說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處句非處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原文如上,不再加譯述。)
(注五)三界:又名三有。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一、欲界:有淫欲與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二、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身體,宮殿,一切物質,總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粗粗分四級,稱為四禪天。三、無色界:此界無色,無物質,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無色界。此既為一無物質之世界,則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
(注六)六道:又名六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是也。此六者,乃眾生輪回之道, 故曰六道。眾生各乘因業而趣之,故謂之六趣。
(注七)三昧:此雲定,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
(注八)阿賴耶識:心識名,八識中之第八。譯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種子之義。
(注九)七覺支:見注十所列三十七道品中。
(注十)三十七菩提道品: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有三十七種:即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四正勤:一、對已生之惡使除斷為勤梢進,二、對末生之惡使更不生為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使生為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使增長為勤精進。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念如意足,三、精進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為,四、定力,五、慧力。七覺支: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喜覺支,四、輕安覺支,五、念覺支,六、定覺支,七、行舍覺支。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注十一)真如:諸法之體性離虛幻而其實,故雲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雲如。
(注十二)菩薩地:大乘菩薩有十地: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注十三)須彌山:譯言妙高,為一小世界之中心也。
(注十四)悉檀:佛之說法不出四悉檀。悉檀者,古師一譯為成,謂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
(注十五)聲聞:為佛之小乘弟子,由聞佛說苦集滅道,而修出世法者。
(注十六)緣覺:自觀十二因緣而成道者,亦非大乘。
(注十七)迦葉、拘留孫、拘那含佛:乃是過去七佛中之三佛。
(注十八)訶梨、阿摩勒果:訶梨與餘甘子等為五藥。阿摩勒形似檳榔,食之可防風冷。
(注十九)六度:即六波羅密也,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其行法行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
(注二十)十力:佛有十種能力:即知是處非處智、知三世業報智、知諸禪解脫三昧智、知諸根勝劣智、知種種解智、切種種界智,知一切至所道智、知天眼無礙智、知永斷習氣智之十力也。
(注二十一)四如意足:見注十所列三十七道品中。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複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
什麽是識
這時大慧大士再問佛說:“所有的識有幾種‘生’(生起)、‘住’(存在)、‘滅’(消逝)的作用呢?”佛況:“所有的識有兩種‘生’、‘住’、‘滅’的作用,都不是思量推測所能夠明了的。什麽是所有識的兩種‘生’呢?就是所謂流注生及相生。如川流不息地生生不已,名為流注生。因此而發生所有相續不斷現象,名為相生。什麽是識的兩種‘住’呢?就是所謂流注住及相住。如瀑布流注般的宛然相續,才有一切現象界的存在。什麽是識的兩種‘滅’呢?就是所謂流注滅及相滅,即是相續存在的力量同時不斷的消逝,和現象的消滅。”
(佛法所謂的識,相同於一般所說的精神。但依唯識的精義而言,通常所謂精神,還是唯識的變相作用,所以不能完全依普通知識稱它為精神。佛沒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是指宇宙萬有的全體大機大用,隻是識的變化。以上答大慧大士的問題,是說明宇宙萬有識變的過程,不外生起、存在和消逝的三大階段。而這識變的三大過程,歸納起來,又隻如川流不息地相續與相互依存的力量,卻由它發生現象(相、用)的兩種作用。但是一般人,都隻能在理論上去推測,去了解它,卻不能親身體驗它的究竟。)
大慧,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持諸色像。現識處現,亦複如是。
識的現象
佛又說:“一切識有三種現象。一是轉相,乃是輾轉變化的現象,稱之謂轉識。二是業相,乃是業力(注二十二)的現象,稱之謂業識。三是真相,乃是聖智的現象,稱之謂正智,或名真相。”又說:“如果廣泛的說有八個識。簡略來說,隻有三種識:一是真識。乃是真相之識,稱之謂真識(又名為如來藏識)。二是現識。乃是對境所顯的現量識,稱之謂現識。三是分別事識。乃是能分別一切事物的分別識,稱之為分別事識。如何才能明了現識所顯示的現量境的作用呢?舉譬喻來說:猶如明鏡照物,能夠攝取任何現象,相來不拒,相去不留。現識的作用也同這個情形一樣。”
(人們要了解唯識,首先就要認清什麽是識;要想認清什麽是識,第一步就先要知道現量境中的現識。所以佛先舉出現識,再用明鏡照物來做譬喻。至於引用譬喻,本來是因明的一種方法,但是因明和邏輯(Logic)的論理,它的法則有時也有所窮,並不見得完全可以表達真義。從古至今,人類的語言,並不足以完全表達心中的意思。所以還需要動作和表情,以及符號和譬喻等等的幫助,才能夠收到理解的效果。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偏差,就是容易使人把指月的指頭當作月亮來看。所以先要注意譬喻這什事隻是譬喻,它並不就是所喻的本身。人們麵對世間一切事物、最先的接觸——不是第一觀念——還沒有意識分別的生起,這個時候,就是現識的現量境的作用。不過現識和分別意識的交變過程,其間是不容毫發的。刹那之間,立刻就會生起意識分別的作用,所以不能把握現量境,也就無法認清現識的麵目。如果能認清了現識的作用,就可體驗到所說的唯心唯識的究竟道理了。有人把直覺當作現識,那是不對的。直覺隻是意識的率爾而起的分別心,並不是現識的現量境,因為有了直覺,便非現量境了。)
(注二十二)業力: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苦果之力用。
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因。大慧,不思議薰,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大慧,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薰,是分別事識因。
現識與分別事識的互相因果關係
佛又說:“現識與分別事識,這兩種作用,會不會衝突呢?從表麵看來,好像這個現行識的現量境完了,才生起分別事識。其實,它兩個是互相輾轉發生作用,互為因果的。當接觸外界的現象時,接受不可思議的熏染,和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這就是現識的因。吸收內外種種的六根六塵現象,和受無始以來習慣性的妄想熏染,就形成分別事識的因。”
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是名相滅。
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複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如何恢複真識
佛又說:“如果要恢複本來真識的自相(如來藏舊的真相)。隻要先消除能接受習氣熏染的虛妄分別事識的作用,那一切身心的根識自然消除,這樣就是滅了識相。”
(故知要不著相,首先就須消滅分別事識的作用,也就是說:首先須滅掉思惟分別的意識,這正是其他經典所謂的“空此一念”的道理。但勿誤解沒有了分別意識,就等於木石的無知,須知分別意識,隻是由真識轉相的第八阿賴耶識中間的一種作用。分別意識滅了,才能見得到如來藏包含宇宙萬有之機的真麵目。下文就是佛對“識滅”作進一步的指示。)
佛又說:“隻要把生起相續作用的生因消滅了就可以啦。因為把所以生起相續作用的‘因’滅了,自‘因’相繼而生的‘緣’也就自然消滅,那麽,相續的作用也自然無法存在。這裏所說的相續的因和緣又是什麽呢?所謂‘因’者,乃是基於現量而顯的現識轉相作用,它依於無始以來的妄想熏染習氣而生。所謂緣呢?就是依他而起,從心識中,引起見分分別的境界。譬如泥團和微塵,泥團不一定就算是微塵,微塵累積才構成了泥團。如果說它是兩物,但泥團其實就是微塵累積而成。如果說它是一物,但它們卻是兩個形體。所以泥團與微塵本質上雖然相同,現象上卻有差別。又譬如金了做成了任何器皿,器皿的作用性質不同,而並不失去金子原來的性能。由這個譬喻,你可以了解現識所起的現量境,一轉而引起分別事識等的作用,都是如來藏識(阿賴耶識)真相轉變的轉識所形成的。如果如來藏識和轉識等的形成作用,根本是兩回事,那麽,就不應該認為如來藏識就是轉識等的因子。如果認為不是相異的,那麽轉識等所形成作用的現象滅了時,如來藏識也就跟著滅了。事實上,轉識之間,有變化壞滅的跡象,但如來藏識的自相,卻是不滅的。要知道所謂諸識滅者,不是如來藏識的自相消滅了,隻是轉識業相的流注現象滅了。如果如來藏識自相也會滅的話,那麽如來藏也便是有生滅的了。果真是如此,那就等於外道們的斷見理論了。”
(上述佛所講的唯識法相的話,是說明凡夫眾生心識的現狀,都是從如來藏識的業力流注為因。由無始時來的我執和法塵的遍計所執,和現行的業力互相輾轉熏習,生起人我的八種心認現象的作用,所以名為八識。如果能夠滅掉一切諸識的妄緣熏習,不起遍計所執和依他而起的作用,就能頓斷業識妄想之流,轉識成智,得到真如性淨的如來境界。但滅除業識之流,並非如世間的斷滅見解,滅了就是什麽都沒有了。滅是滅了一切業識之流的流注相,轉了幻有妄想種子的熏習,而圓成淨智的光明。所謂無生與不生也就是這個道理。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時間所具的種性,和無邊虛空的種性,都如換舊更新,由此轉了汙染熏習的業力而成為淨智,阿賴耶識轉為真如,乃是即此用,離此用。離此用,即此用。但依體而立義,便說為畢竟空,因為真知自相,的確已經空了一切業識流注之相。唯依用而立義,便說為勝義有,因為真如的義,便說為畢竟空,因為真知自相,的確已經空了一切業識流注之相。唯依用而立義,便說為勝義有,因為真如的體相本身不生不滅,常樂我淨的。奈何學者都由這個道理而興起理念上的爭端,實在是沒有圓融貫通吾佛一大藏教全體的宗旨。如果真能證到‘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境界,自當釋疑息諍了。)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論。謂攝受境界滅,識流注亦滅。若識流注滅者,無始流注應斷。大慧,外道說流注生因,非眼識色明集會而生,更有異因。大慧,彼因者,說言若勝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時,若微塵。
其他學派與宗教理論的批判
佛說:“一般外道們的理論,認為隻要遠離外境,不去吸收外在的境界,那業識相續流注的力量就自消滅了。如果說:業識相續流注真能消滅的話,那無始以來的諸識種性也應當是斷滅的,那就不能說如來藏的真識自相卻能含藏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種子了。他們說:識的相續流注業力,並非從因緣而生;例如眼識也不是從色、相、空、明等等因緣會聚所生,實在是另有一物主宰的。或說是另有其他原因,如因神的主宰,或自在天主,或是宿命,或是玄妙,乃至於說是時間或數理,以及說它是物質等的能力所生。”
複次大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複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以性自性第一義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法。聖慧眼,入自共相建立。如所建立。不與外道論惡見共。大慧,雲何外道論惡見共。所謂自境界妄想見,不覺識自心所現。分齊不通。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佛說:“再加分析,便有七種自性:①集性自性。(自心能收集一切善惡業力的性能。)②性自性。(自性本智的性能。)③相性自性。(了解內外一切現象的性能。)④大種性自性。(地、水、火、風四大種和萬物性空緣起的性能。)⑤因性自性。(推理形而上的理念性能。)⑥緣性自件。(覺知已離有無空幻的性能。)⑦成性自性。(自覺圓滿的性能。)共次:又有七種笑一義:①心境界。②慧境界。③智境界。④見境界。⑤超二見境界。⑥超佛子地境界。⑦如來自到境界。這都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內證自性正覺,依性所說自性的第一義心的境界;以這自性正覺第一義心,成就如來在世間、出世間最上乘的法門。這都是諸佛在正覺自性中的慧眼,透入自性和眾生的共相所建立的義理,不和一般外道們的邪見理論相同。何以不相同呢?他們都從自我心理的體驗境界上,由妄想推理產生見解,不能反觀自己覺知和認識的真實與否,便確定為如比如彼,卻不知一切世間或出世間的事物,都是自心妄想分齊(分析或歸納)所顯現的差別境象。一般無智愚癡的凡夫們,沒有實際體證形而下萬有事物之性,都是無自性的。因此,更不能證入自性形而上的第一義,所以也就見有見無,形成相對的矛盾理論了。”
(七種自性,那是普通凡夫狀態,由於知覺或感官所產生,以此推論心理與物理的作用。其實,這種感官和知覺,也都是人人心識所具備的性能,那依如來藏識(阿賴耶識)而存在。一旦轉識成智,就變為七種第一義心,都依持於真如而起用的。如經雲:“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倘若固執名相,又落在遍計所執的妄想之中了。)
複次大慧。妄想三有苦滅,無知愛業緣滅。自心所現幻境隨見,今當說。大慧,若有沙門婆羅門,欲令無種有種因果現,及事時住。緣陰界入生住。或言生已滅。大慧,彼若相續,若事,若生,若有,若涅槃,若道,若業,若果,若諦,破壞斷滅論。所以者何?以此現前不可得,及見始非分故。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種,不作牙事。如是大慧,若陰界入性,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彼無次第生。大慧,若複說無種有種識,三緣合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汝宗則壞,違決定義。有種無種說,有如是過。所作事業,悉空無義。大慧,彼諸外道說有三緣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過去未來現在,有種無種相。從本已來成事,相承覺想地轉。自見過習氣,作如是說。如是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邪曲迷醉無智,妄稱一切智說。
一般哲學宗教思想的偏差
佛又告大慧大士說:“如果能夠滅了無知、業、愛的因(妄心)和所緣(內外境界),就可以滅掉要想所生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苦受之果。同時也就可以見到意識所生的內外一切現象。都是八自心現識所顯的幻境。此理今當重說。例如有些出世的學行和婆羅門(注二十三)等的理論說:無始以來、萬物從無中生有,有無本身互為因果。甚至有的還說虛無中另有—物,(如魂或造物主等)和時間、運數等緣會聚集而生人我的身心。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就是滅的開始等等理論。他們不明了真如自性是隨緣常住不變的,所以對於宇宙精神的延續,和事物生元的存在功能,以及涅槃自性,本自寂滅的圓滿,與乎形而上的道和業力的依存,乃至因果的真義,和道果的真諦等等,都被他們說成虛無縹緲,成為破壞性的斷滅論據。隻認為從無生有,有了還無。這是什麽原因呢?因為他們現在既無法證實生命原來的根源,同時也無從見到根本的緣故。這些理論和見解,都如破漏的瓶子,實在不能再裝東西。又等於燒焦了的種子,永遠也不會發芽再生了。大慧啊!要知道。如果身心所依的自性,一成過去,就算已經滅了,那麽,過去的已過去,和現在又有什麽相關呢?而且現在是現在,現在又怎樣和過去連接呢?未來的,既然是未來,又如何銜接現在和過去呢?在這中間,所謂時間三世,又從哪裏連續得起來,怎麽建立它的次序呢?這些都是從個人心理上主觀妄想的成見所生,沒有根本真實的原因可以依據。又如果說無中可以生有,那虛無和實質,兩種是絕對的矛盾,何以又能配合心理意識的作用?倘使這樣三緣和合,可以生出萬物,那麽,心理意識幻想沙子產油,沙子就能夠產油嗎?心識幻想龜殼生毛,龜殼就會生毛的嗎?由這個辨證,可知這些理論和宗旨,都不能成立,都不是絕對肯定性的真理,而且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說他們這些理論,都是錯誤的見解,那麽,他們的所作所為,也都是毫無意義了。他們之所以說“有”、“無”、“識”等三緣和合,便生出萬有,那是因為他們隻見到世間現實事物中的因果定律,從過去的事實已成了虛無,以現在的存在,推測未來的無相,因此認為其中的法則,是有無相生,互為因果的。其實,都是根據心理的直覺作用,妄心觀察所得。都由無始以來的習氣薰習而生的成見,所以才有這種見解。大慧啊!可是愚癡的凡夫們,被自心惡見淹沒,被邪說所迷醉,卻妄稱自己已經得到大智慧的成就呢!”
(注二十三)婆羅門:天竺四姓之王。此雲淨裔,亦雲淨行。其種自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
大慧,若複諸餘沙門,婆羅門,見離自性。浮雲火輪,揵闥婆城,無生。幻焰水月及夢。內外心現。妄想無始虛偽,不離自心。妄想因緣滅盡。離妄想,說所說,觀所觀,受用,建立身之藏識。於識境界,攝受,及攝受者,不相應。無所有境界,離生住滅。自心起,隨入分別。大慧,彼菩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無開發方便。大慧,彼一切眾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緣,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得住般若波羅蜜。舍離彼生所作方便。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識。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
離心意識證取心物同體的如來實相
佛說:“再說,有些求出世的學者和婆羅門等,見到一切事物,本來都沒有單獨存在的自性,郡是暫時偶然的幻有現象。世間的事物,雖然有景象而實際上都是虛無,正如浮雲的聚散,如點火旋轉而成輪,如海市蜃樓的變幻,如陽光裏的幻焰,如水中的明月,如夢裏的空花,這一切的一切,無非是自心內外的妄想所現。它自從無始以來,便自虛幻地存在,但又都離不了真如自性心體功能的全體大用所生。如果把妄想的因緣滅盡了,遠離妄想,遠離能所等說,離能觀和所觀的作用,就可以明了身心(和一切相依為命的物質形器世間)等等,那是藏識(阿賴耶)功能所顯現的境界。此外並無一個另有包藏萬有之機的主宰存在,世界上也沒有—個實際可以被主宰的東西。所有事物的過程,雖有生起、存在、消滅的情形,但都隻是現象的作用,在真如自性的根本上,就本來無生,所以也無所謂有滅,一切都是自心所現。如果能夠如此思惟觀察求證,就能夠了解自心所生的依他起,和遍計所執等分別心理現狀的作用了。大慧啊!如果能夠這樣,他必然會到達生死和涅槃平等不二的境界,善於巧妙地運用大悲心的方便,沒有求功用之心而自然會達到功用的效果。他會證到一切眾生世界,完全如夢幻似地存在,見到一切緣起本來性空,不會再被內外境界的因緣纏擾,包就證得宇宙萬有都是真如一心的性空緣起。由此漸次進入無相境界。由菩薩初地開始,逐步依次上進,最後證得圓滿菩薩十地境界的各個三昧。既然證得了三界唯心,諸法如幻,依此修行,也就自然能夠善於分別觀察,到達如幻三昧的境界,而度到自心湛然寂淨,智慧實相的彼岸,舍離流浪生死海中的苦趣,到達究竟無生的境界。證得堅固不變如金剛似的能斷微細無明的正定,得入如來如如不動的千百萬億化身的境界。神通自在,與慈悲方便等,都能夠莊嚴具足,可以自由出入於一切諸佛的刹土,也可以自由出入一切外道的境地。這些都是由於真能合離心意識的功用,而轉身證得菩薩境界的妙有之身,然後終於達到如來果地的妙色身了。”
大慧,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虛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
佛說:“如果要證得如來境界的法界一身者,應當放下這個身心所生起的妄心作用,和依他而起的因緣會聚所生的妄心現象。舍離由心所造的——生起、存在、消滅等虛幻的境界。隻要徹底了解萬法唯心;也就是說要認清宇宙萬有,無非是一個真心全體的大用。由此觀察心理妄想,無始以來都是虛妄習氣的力量;才能解脫三界萬有的係縛。由此寂靜思惟,達用歸體,證得萬物原是一無所有。如此自能漸次達到佛地寂靜圓滿、本自無生的聖境,證得自身本具徹底自覺的聖智。不久當得一心自在的能力,自然開發究竟的無功用行,正像如意寶珠之在盤中,隨眾生業力觀察角度的不同,發現各種不同的色相,而寶珠自身,卻自依然無相。所以才能順應眾生各種微妙之心,以種種形態的化身,隨順眾生心理和心量,使他慚次進入菩薩的各地境界,最後度到寂靜的彼岸。所以我說:你們應當修學各自悉檀(注見前十四)內明此心本具三昧的善法。”
爾時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世尊,所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一切諸佛菩薩所行。自心見等所緣境界。不和合。顯示一切說,成真實相,一切佛語心。為楞伽國摩羅耶山,海中住處諸大菩薩,說如來所歎,海浪藏識境界法身。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四因緣故,眼識轉。何等為四?謂自心現攝受不覺。無始虛偽過色習氣,計著識性自性。欲見種種色相。大慧。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藏識轉識浪生。
心理狀態為形成五法的根源
佛說到這裏,大慧大士又問:“希望您再說心、意、識的五法——名、相、分別、正智、如如——的自性現狀。也就是諸佛和大士們所依此修行的,而使自心不再執著混和於外緣的各種情況,所謂廓然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