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三元合命,本也,神元相生,元氣出矣,修持有度,靈光現矣。
群書【釋譯】元神,是人的根本。元氣,是元神成長中需要的氣數。元靈,是元神在未來的把握程度。一般人隻有元神、元氣,卻無元靈。這個靈並不是指沒有,而是不會發揮。如果能夠加以修持的話,是可以好好運用元靈的。
【原文】神消者人滅,氣進者人興,靈現則人慧。
群書【釋譯】元神不健全,人不能活。元氣旺則人旺。如果靈氣出現,那麽人就可以知過去未來。這觀點與易經是相反的。易講的是占,而《三元經》講的是靈,靈根的培養。相學的精氣神,最主要的是神。為何說相學最難學,因為沒有靈根,不會知道過去未來。
風之光注:
直譯:元神消散到一定程度,人就會死。元氣增加人的氣運就會變好,元靈出現,人就會很有智慧。
經常說,靈光一閃,然後某某就開悟了,背後,就是這個靈光。
另外,這個和易經說的不衝突,易經有,象數理占。
觀象明理知數,自然而然就知道事物的發展變化,故而古人說,善易者不卜,為何,知道事物的道理,就不用占卜就可以知曉事物未來的發展軌跡了。
【原文】心戾者元神退,心欲則氣虛,心進者靈消。
群書【釋譯】心中壞事想多了元神會消亡、折損。欲望太多影響元氣。總想急於得到也會影響靈氣。《三元經》總體思想是道家修持玄功的總綱。那如何培養靈性?是學易經還是練功呢?都不是。靈性的修為在於心靜,平和,求天地自然之道。
風之光注:
為何心戾者元神退,因為元神是往好的方向想,就增加神性,往壞的方向想,就增加魔性。魔性增加到一定程序,元神的能量自然跟著下降。
為何心欲則氣虛,心多欲則代表想要的東西很多,想要的東西很多,那自然而然就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努力,自然而然就氣虛。
為何心進者靈消,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利令智昏,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的人,自然而然的智慧就會下降。
【原文】聖人愈天爾,識之果之源,終明也。
群書【釋譯】修道者察覺天地一個小小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天地的大變化。這境界是靈性的境界,不是易的境界。易是給學生算1+1用的。換個說法,你明白了1+1、2+2,你可以用自己的公式,計算出有多少隻雞。又何必用別人的公式?
玄女將公式與定義、真理等,都定義為可變之數。
【原文】靈通之玄,是為知者知,其道殆也!氣者之玄,關係命相,不為人所知之之也。眾神之理,合影定數,遂天之願,未始人知也。
群書【釋譯】神通是懂得天道的人才會有,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很多人不知道,元氣的培養利於元神成長。元神才是影響人命運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卻在自己手中。
直譯:元靈的奧秘,如果被所謂的聰明人知曉,那麽這個世界就完了。元氣的奧秘,關係到人的命運,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眾多神秘的道理,隻有合起來靜心觀察,才能領會天意,而天意本身,是不會讓普通人知曉的。
【原文】獨明談時昌,獨醒砼時寂,元而足足而匯也。
群書【釋譯】獨自明白道理,可以讓自己超脫,但眾人皆醉自己獨醒,會很寂寞。其實也夠了。
風之光注:
獨明談時昌,獨醒砼時寂,元而足足而匯也。
直譯:獨自明白道理,談話的時候,發表意見的時候,就會超凡脫俗,語驚四座,但是,自己說完以後,沒有人能夠接得上,人經常碰到這種事,就會很寂寞,不過沒事,有了高超的智慧,元神、元氣、元靈,就會越來越充足,興旺,神、靈、氣交匯在一塊,整體就會越來越好。
我自己本人就經常碰到這種事,往往我發表意見以後,隻有一堆讚,其他人即使發表意見,也發表不出比我更高明的看法,所以經常覺得自己比較寂寞,不過,我認為,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就注定是寂寞的,這就是成為智者,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站在山頂上的人,必然是少數,我,願意付出這種代價。
【原文】天時莫能識,吾時自可知,動莫動,靜莫靜,改也。
群書【釋譯】人不可能改變命運,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我們學道理,是讓自己超脫,不是讓自己寂寞。
命運是指人的一生,又何談改變。這是個哲學概念。
風之光注:
天時莫能識,吾時自可知,動莫動,靜莫靜,改也。
直譯:
天的運行之道人不可能知道,但是我自己的人生發展軌道,我是很清楚的,隻要我在原來該動的時候不動,該靜的時候不靜,我的人生發展軌道,就改變了。
一個人如果把命運解釋成人的一生,當然談不上改變。
但是,如果把命運看做是一個人現有的發展軌道,那麽就能改變。
另外,這裏群書又陷入了自我矛盾,前麵說人不可能改變命運,後麵又說,命運是指人的一生,又何談改變。既然何談改變,又哪來的人可能不可能改變命運一說呢?
而導致這種自我矛盾的根本,是群書,學習了西方哲學。
但凡是學習哲學的人,都容易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概念混淆。
比如說群書的這個事情。
命運既可以指人的一生,也可以指一個人人生的發展軌跡。
而群書把這兩個詞義的內容,進行了混為一談,所以發生了自我矛盾衝突。
那如何解決這種衝突呢。
最好的方法,不使用命運這個詞,直接使用所代表的含義。
比如這樣。
人不可能改變天道給你注定的宿命,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如果命運指的是,人的一生,那麽,就談不上改變不改變之類的。
像這樣的兩句話,是不存在任何衝突的。
通常人們所說的改變命運,指的是,要改變黑暗的未來。比如一個人從小就生活在大山裏,他想要去外麵見識下世麵,然後他就說,他要改變命運,這裏改變命運,指的就是,他不要一直生活在這座大山裏,他的下半生,要在外麵的世界度過。
以手指月,指並非月。
用手指指向月亮,但是手指並不是月亮。
領會文字背後的含義,才能看到真正的實相,這個就叫做,般若。
【原文】吾世之相,吾心之相,凡莫同也。世不相,吾不爭,世有相,吾莫離。吾道皆天道,天道皆吾道,終其路也,三元之玄也。
群書【釋譯】我自己的相就是我心中的相,是可以變的,而外麵的相肯定不會跟著我改變。世上之相無法變,所以我們不能爭。自己的道適合自己,就是天道,天道不合我,我去合天道,這才是三玄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