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全部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世紀老人周有光的遺言:要從世界看中國

(2025-10-20 16:15:29) 下一個

周有光,常州人,1906年1月13日出生2017年1月14日逝世。

他1927年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曾到日本留學,後在上海高校及銀行任教、做事,曾被國民政府派往美國工作。

解放後,先在上海高校任教,後去北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是中國漢字拚音方案的製定者之一。1980年,他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中方三個委員之一,其它兩位是劉尊棋、錢偉長。

 

周有光先生85歲離開辦公室、正式退休後,他開啟了自稱的“隨便看書”的生活模式,並隨手寫下許多讀書心得。

出版過多部語言學著作,晚年也出版了好幾本雜文集。

2005年,他出版《百歲新稿》一書,

2008年,他出版《周有光百歲自述》,

2010年,他出版《朝聞道集》。

2011年,他出版《拾貝集》。

有人評論周有光的文章“大氣磅礴,敢講真話。洋洋灑灑,妙趣橫生,往往使人讀後怦然心動。

 

周有光在《百歲新稿》自序中說:

“85歲那一年,我離開辦公室,不再參加社會活動,回到家裏,以看書寫雜文為消遣。老年讀書,我主要讀我專業以外有關文化和曆史的古籍想知道一點文化和曆史的發展背景。首先想了解三個國家,中國、蘇聯和美國。了解自己的祖國最難,因為曆代帝王歪曲曆史,掩蓋真相。考古不易,考今更難。美國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由於戴高樂主義反美,共產主義反美,伊斯蘭教反美,美國的麵貌變得模糊不清。了解真實的曆史背景困難重重。可是舊紙堆中有時發現遺篇真本,字裏行間往往使人恍然大悟。
   周有光寫這篇自序是2004年9月1日,時年99歲。

2009年5月8日,周有光104歲,

他寫下了《全球化時代的世界觀》一文。

他在其中的《民主是人類的經驗積累》這一節中寫道:

“民主不是某些國家的新發明或專利品,它是三千年間人類的經驗積累。希臘城邦的直接民主,克裏斯梯尼的民主改革,伯裏克裏的民主實踐;英國的大憲章,清教徒革命,光榮革命確立議會,洛克提出兩權分立;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權利法案,盧梭的契約論,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等等,一代一代政治家,思想家,革命群眾,前赴後繼,不斷創造,達到今天的水平。今後當然還要繼續完善化。有人說,民主不僅沒有階級性,而且沒有新舊之分。民主不是有利無弊的製度,但是曆史證明,它是不斷減少弊端的較好的製度。在民主製度下,發展了近代繁榮,新經濟,新科技,新福利,新社會。從神權到君權到民權是一條政權演進的路線,全世界各國都在這條路線上競賽。

周有光強調要從世界看中國,不要從中國看世界。他說:“你隻要看看世界,隻要把眼光放大,許多問題就不成其為問題了。中國今天 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看到世界。”

中國號稱14億人口,但能像周有光這樣有良知、敢直言、有家國情懷的人太少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