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親密

人未識,情己在。這是一種追求,追求一個人的親密與寧靜。
個人資料
正文

通往自由之路

(2006-11-21 17:32:46) 下一個
這是有關信任,親密與自由的一些思索,先來討論信任。當今人類生活中,特別是家庭生活中,有幾個夫妻能真正信任對方的?很多人的痛苦是缺乏一種信任感。人為什麽需要信任,為什麽特別很在乎信任呢?

在電影Good Will Hunting(中文譯成心靈捕手,好象也有譯成烈日驕陽的)中,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比較深刻。

電影開始引入心理學教授Sean時,他在社區學院給學生上課,與學生討論有關人類信任的心理學問題,什麽是信任。信任是親密的基礎,也是心靈自由的基礎。其實這段講課的內容,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也相當的重要。

後來數學教授以挽救天才Will為崇高的目的,說Will現在與幾個社會渣子混在一起,太可怕了,這將浪費Will的天才。但是心理學教授Sean卻不這麽認為,他說對Will來說,他的問題是需要一種信任,根據Will的身世看,他生下來,連親生爸媽都將之拋棄,他需要的是什麽?是信任。而在這個世界上,卻是那幾個你認為是社會渣子的人,隨時可以為了他與人拚命。而作為心靈捕手的Sean最後能改變Will,正是將心比心,爭取了Will的信任。

再細細地分析一下,Sean與Will之間的信任,以及與Will幾個同齡間的朋友之間的信任,有何不同呢?這對討論信任與親密的關係很有意義。

首先,對於一個需要信任的人來說,什麽是值得信任的人,值得信任的事與值得信任的信仰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人為什麽會懷疑?其實人的天性本身並不是一種為著懷疑而懷疑的人,懷疑是因為生活經曆的痛苦,或者說是因為受到傷害而產生某種憎恨。尼采曾說:Christianity was born when resentiment became creative. 也就是說,信仰與宗教的產生,是人類痛苦與憎恨變成富於創造性地的升華。

人需要擺脫這種憎恨,這種因痛苦而來的種種懷疑。就會要尋找一種信任的替代,那可能是象Will那個在社會上打架,喝酒的無聊小群體,有一種生死與共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加入某種宗教組織,有一群值得“信任”的人進行各種定期的宗教活動。在這裏,人基本上是迴避懷疑與思考的,強調的是一種無上的信則靈的自我催眠,不斷地告訴自己去相信被告之的神靈。這麽多人都覺得可以相信,這本身好像就是一種信任的憑證。Will也就他那個團體裏,也算是找到了一種“信任”,一種心靈的“自由”,當然也付出了許多的代價(坐牢,受傷,不良記錄之危險青少年,並浪費著自己的天賦)。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解除他心中的陰影,與不信任感。連他的鐵哥們都能感受到這一點,往往他們剛開始喝酒有點感覺,Will就借機回家讀書了。他們之間並沒有太多心靈上的交流與探討,更多的是些交換黃色笑話與泡女心得。Will如願泡上了哈佛大學的女大學生,可更多的是肉體上的快樂,象是某種愛情遊戲,並沒有產生真正的信任與親密。這一切,讓Will更加自我挫敗地生活著,因為生活似乎不錯,然後他內心深處是陰影,是卻找不到白,也找不到真正的信任。某種意義上說,他自己緊緊地固守著他獨自的內在世界,沒有人能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數學教授為了挽救他,找了好幾個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家,都沒有能夠突破Will強大的心理防線,反而是Will從這些教授,心理學家的書中,找出了他們的弱點與漏洞,被Will在心理上擊敗。

可是Sean又是怎樣獲得Will的信任的呢?這正是這部電影最富有啟發性之所在。信任也好,由信任通往之親密也好,是一個彼此需要,彼此交流,彼此信任,親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Sean挽救了與改變了Will,而Will也改變與挽救了Sean. 他們由較量,對抗到各自傾訴,坦白,到理解,到信任,到某種親密感。他們初次見麵時,Sean也多年生活在妻子去世後的孤獨與悲傷中,同時也生活自我懷疑與人生的痛苦中,似乎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自我挫敗,已經放棄作心理分析與谘詢多年了。也可以說,他與Will一樣,獨自多年思索著人生,幸福和愛情的意義,在無望地尋找一種歸屬與自由。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碰到這兩人,隻能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但是這兩個人相遇,卻碰出了火花,往往是彼此挑戰對方試圖刻意迴避的人生盲點,因此籍著對方的存在而得到了一種提升,也認清了自己的處鏡。而雙方感受到各自的痛苦,迷惘,也就通過這種䣊開內在,壓抑與負麵情緒得以施放與緩衝。人也變得更容易接受,理解自我與他人,產生一種信任感(這種互動,參入式的過程,不同於被治療,或是被教育)。這種信任感,就是一種心靈的Closeness, 一種親密感.

這樣一種親密感,與信任感,讓人產生一種開放的自由感。我覺得沒有信任與親密的人生,很難有心靈的自由。對人的心靈來說,有兩種自由,一種就是封閉的自由,將自己交托給某種絕對的東西,而否絕任何外在侵入心靈與情感的事物,讓心靈不再混亂與矛盾。而另一種是開放式的自由,人有勇氣麵對矛盾,複雜與混沌,采取一種科學,理性的現實主義態度(象道家列子所說的愚公移山一樣),通過一代一代人的思考,試錯與證偽,不斷地積累與進步。

其實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猴子的一部分停了下來,一部分朝人的方向進化了,而猩猩的一部分停了下來,另一部分更接近人的進化了。人類的思想也是一樣,一些人停在各種教條的確定性裏,一些人可能是堅信科學與理性,沿著哲學思維,不斷地綜合,分析我們的人
生,社會與自然。

這就好比一個人患了癌症,要忍受非常的身心痛苦。現代的知識還不足以征服與完全理解它,也不得不注射止痛針。這種藥物,隻能讓人暫時忘卻痛楚,並沒有根本上解除身體的病原。也就是說止痛針,並不帶來真正的自由。你知道,身體是有病變,目前也無能有為力。但是你知道,通往真正的自由之路,絕不是止痛針與安慰劑, 其真正依賴的是科學,技術與理性的發展,依賴的一步步的進步與人類知識與理解力的不斷提高。對人的心靈與精神來說,同樣需要堅實的可依賴的基礎,那些能讓我們產生真正信任,產生親密,讓我們開放的東西,正是這些,給我們一種希望與自由。

這也是我係列討論文章“走近親密,無路之路”之四,前三篇請見我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一個人的親密 回複 悄悄話 你寫得太好了,我讚成你的觀點。

親密與自由一樣,是無路之路,無路之中真能走出一條路來的話,那就是自發的護展的秩序了。
安貝兒 回複 悄悄話 順帶讀了一下這篇. 有種說法,就是真愛有spiritual healing的作用:

emotional wounds could come from multiple sources:

1. childhood trauma
2. cultural, societal pressure
3. broken past relationships (如失戀,受騙等等)

所以健康的人際關係,包括真愛,是healing。

具體參照你的原文:能夠把自己的emotional wounds expose to others 需要很深的信任. 親密就是一種醫治的過程.而這種醫治是相互的. 或者說,是兩個個體融合在一起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on-going的,就是你說的closer. 融合的新個體有了新生,就是你提到的自由. 這些原則,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適用.
一個人的親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在走廊回了苗青青在我文章後的一段話:
Night Listener,雖然情節簡單,但卻含意深刻。那就是說,其實我們人生的許多東西,都是沒加驗證的一段“友誼”與“相信”。用安貝爾引用的英文說,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信任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才最有意義。其中包括我們真實的人性,通過真實人性的親密與信任,才是最有自由價值的。

苗青青說:人類的理解力提高就能導致親密和信任嗎, 也可能導致人和人間更多的障礙更多的不理解呢。

更能導致信任和親密的是信仰,good faith efforts 才能使人互相理解。
艾麗思筆記 回複 悄悄話 感恩節快樂!
艾麗思筆記 回複 悄悄話 我看這一篇的時候,總是想起你寫的那首詩《你是我的陌生人》,從這點出發,我也終於明白了一些東西,包括你的觀點。

晚上會寫讀後感,話是越說越多了,希望可以越說越清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