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親密

人未識,情己在。這是一種追求,追求一個人的親密與寧靜。
個人資料
正文

親密之路,無路之路(2)

(2006-09-27 10:39:41) 下一個

無路之路,取自Osho有關道家的書名:Tao: the pathless path.

這是Osho奧修對道的理解, 道:無路之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之道和德。齊白石在論述繪畫之道時說,繪畫之道就在於似與不似之間。正是在似與不似之間,存在著無窮的藝術空間,有著無數的藝術形式與道路。然而麵對前輩藝術大師已經走過的路,許多人卻覺得無路可走了。親密也一樣,親密是不可能無間的,當真無間了,就成了一個人,就沒有了距離產生的美與引力。而親密也存在著兩個人籍由互動可以去創造的無窮情趣的空間。走向親密的路,也是一條無路之路。就像有無為才可無不為,無路也意味著無窮無盡的路。

 

親密的實質蘊含著一種信任,但又不僅僅是一種信任,更有一種人與人的理解與和諧。那種感覺是奇特的,與某個人好難溝通,總覺得哪不對勁。可與另一個人卻有著微妙的共鳴和和默契,這種默契中沒有防範與偽裝。如果你在別人麵前活得很累,你在這兒找到了一種真實,一種輕鬆,你覺得自如的展現你的本色與生命是那麽過癮。你生命裏一直在渴望著這樣的時刻,感受沉浸到心底的親密感。但是這種親密感卻是可遇不可求,好似無路之路。為什麽這麽說呢?我們以一部電影為例來看看。

 

在電影Closer中,兩個陌生的人,在大街上的人群中走著,互相對視上,突然感覺到一種特別的東西,他們於是相愛並同居了。一年後,男的Daniel將這個從紐約飛到倫敦來的女子Alice,跳脫衣舞的女子的經曆寫了一本書。出版社為了出版這本書,要作者去拍張照片,結識了女攝影師Anne。攝影室裏,拍照時,他們倆有一些談話。女的說昨晚讀他的新書到晚上四點,很喜歡他寫的書。男的為安妮的一些攝影作品所震撼,一問才知那照片上的肖像都是些陌生的人。突然麵對安的照像機,他問:我是你的陌生人嗎?安說不是的。就這樣,兩人莫明其妙的吻了起來。

 

這也許就是一種突如其來的親密感吧,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總總一年,Daniel忘不了與安妮在一起的那種感覺。可是他又與Alice同居。Daniel在以“陌生人”為主題的攝影展上,開始了對的攝影師的追求。那時,Anne也有了新的同居的男朋友,一口拒絕Daniel的追求. Daniel非常自信地說:看著我的眼睛,說你不愛我。女攝影師看著他說,我不愛你。 Daniel說:你在說慌!我是你的陌生人。I’m your strangers. Jump! 終於,這兩個人都瞞著自己的情人不斷地幽會起來。

 

在這裏,陌生人(AliceAnne)走進了他的世界。可是,隨著故事的發展,當人與人更加接近的,卻失去了親密感,兩人女人先後離開了他。電影中,快結尾時,在汽車旅館的房間裏,當DanielAlice說,他還愛她。可Alice說她不愛他了,要離開他。他問為什麽?她隻說,我已經感受不到你的愛了。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已經沒有了那種信任,那種真誠,那種親密感了。

 

這部電影講述的正是這樣一段有關親密與愛情的莫明其妙的複雜,陌生的人可以感到親密與信任,同居與相識久了,卻越來越覺得異化,隔閡與孤獨。所以常聽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安貝兒聊到Closer這部電影,她關注的是年齡大的一對最後還在一起生活(她理解為相對的成功),而年輕的一對卻各走東西了。但我怎麽覺得電影結尾,攝影師Anne失眠的眼神,那種困惑,似乎不是一個擁有親密感的家庭與婚姻的女人應有的。正是她的這種眼神,還有作家Daniel在墓地看到Alice借其名的死去最久小女孩的墓碑,他也是這種困惑的眼神:為什麽?為什麽親密,信任,真愛,知音離我們似乎這麽近,伸手就可抓到,卻轉眼就飄得離我們這麽的遙遠?而猜疑,誤解,背叛,彼此傷害,會發生在兩個曾經親密相愛的人之間?

 

我們再看一看奧修的無路之路的書中,對道的一些闡述,與這部電影,與這種親密的關聯吧。

 

奧修說:Tao says that ignorance is not the barrier against truth---knowledge is the barrier. 人們正是因為有過愛,有過知識,受過教育,結果可能變得離真實更遠。一個孩子雖然無知,還有天真,是一張可畫美麗圖畫的白紙。但是一個被教育和生活頑固化的人,就可能被教條化的知識禁固得離真實很遠,離天真,離理解更遠了。

 

在電影closer裏,也許他是個陌生人,因為對他的無知,反而讓他們更真實地去表達與理解對方,一種親密不期而至。而也許又是共同的生活與更進一步的接近,而反變成了一種枷鎖與隔閡(barrier.

而人們更因為生活的經曆,文化與某種“知識”,相信有的事是不可能辦到的,是無路可走的了。

 

在親密之路的第一篇裏,周國平那篇在黑暗裏並肩行走的文章中,表達的就如電影closer中的故事一樣的悲壯,一種存在主義似的宿命情調。我的評論其實就跟奧修所表達的一樣,看似無路,其實不然。在千萬個形形色色的愛情故事中,有一種是追求更加親密的,那也許就是closer電影名字所蘊含的雙重意義:人與人的更近(了解,親吻,同居)與心與心的更近(信任,感情,親密,意義,自由)。每個人都可能有過不同的感情經曆,在人海中茫茫的尋找,其實就在尋找一種感覺:心的closer, 有意思的是電影用了一個比較式,更加親密,意味著沒有止境啊……

 

那是什麽,在沒有路的地方,你能走出更加接近親密的路來,那是什麽,那是兩個生命所能共同創造出的一種極致與意義。這裏就是一種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一個人的親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Helesavva, 正是因為難得,所以才是一種幸福。將不可能的東西變成了可能,那是什麽樣的幸福啊
helensavva 回複 悄悄話 論述很獨到.精辟.

任何一種親密都不會永久地存在於兩個生命個體之間,這種信任的親密是孤獨的生命曆程中的一種奢侈,是很難得的一種幸福.
一個人的親密 回複 悄悄話 好一個人的本質是在追求一種覺悟的孤獨。但是換個角度看,為什麽不是人的本質是在追求一種覺悟的親密呢,天人合一般的完整。
雨打梧桐 回複 悄悄話 人作為生命個體總是孤獨的。孤獨是人認識世界的結果:就是說人首先從“物”中把自己剝離出來,然後從“悟”中把自己從肉體中剝離出來,然後從“孤獨”中把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人的本質,是在追求一種“覺悟”的孤獨。

心靈的確是孤獨的獵手,而這個獵手一定是個職業的,全心全意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