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散文
小三和柏拉圖式戀愛
問梅居士
前不久和朋友‘義憤填膺’地談起那些小三們 (別人的;咱可沒有);感慨良多,感覺如鯁在喉,不得不一吐為快。
話說小三一般應該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那種為了物質金錢而賣身投靠的;第二類則是為了真愛。雖說很多小三都會強調自己屬於第二類,但估計第一類的要占絕大多數。
我不是聖人,更不是倫理學家,所以沒資格、亦沒那閑工夫去對第一或第二類的小三們評頭論足。如果你們真愛得要死要活,感覺這世界上是舍他/她其誰也的話,那就愛誰誰去吧;隻要別傷著正牌夫人就行。
可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別傷著正牌夫人’上了。你說誰知道自己(往往都是當年和元配夫人出生入死打拚天下)的丈夫有了外遇以後會興高采烈大喜過望的?大概隻有精神病人(或者自己本身也有外遇的)才會如此吧?!而更糟糕的是那些(一般都是)年輕貌美的小三們往往都會得寸進尺、得隴望蜀;在占有男人的身體錢財以後,還會渴望名份:那正牌夫人的名號,可要比‘小三’、‘情人’之類的稱謂要‘高大上’得多了!據知大多數男人其實是很願意‘腳踏兩隻船(甚至於多隻船)’的,隻要‘外麵彩旗飄飄,家裏大旗不倒’便行了。但往往經不住小三們的各種攻勢,最後無奈向原配夫人‘攤牌’。而原配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基本上也不奏效。最差的招式可能要數‘最後通牒’了:‘你不跟她斷咱們就離婚!’好麽,這下可就正中了小三的下懷,也使得‘始作俑者’的臭男人順坡下驢,成就了‘好事’。
筆鋒一轉,聊聊那種很多小三們都津津樂道的‘真愛’吧。不是嗎?‘我什麽都不要,就是為了愛情……’; ‘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聽著很耳熟,是吧?可那些‘為情所困’愛得不能自拔的小三們,妳們有沒有想到過:真正的愛情不是擁有,而是‘隻要你過得比我好’,隻要你幸福。破壞別人家庭能算真正的愛情麽?
這就要談到本文的下一部份了:柏拉圖式戀愛。
柏拉圖式戀愛,英文叫 Platonic love。是指那種沒有性關係的愛情。或許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精神戀愛。柏拉圖式戀愛的經典,大概要算著名演員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和紀梵希 (Hubert Di Givenchy) 之間的關係了。據知紀梵希深愛赫本;為了她終身未娶。至於赫本為何沒有被真情所動而下嫁則不得而知。而兩人之間可歌可泣的因緣相信感動了不知多少癡男怨女。那哭天喊地為他們叫屈的程度,大概隻有那些癡迷紅樓夢,為寶玉黛玉扼腕的才能比擬吧。
或許有人要說了:他們那隻是純粹的友誼,並無愛情可言。我不認識赫本(當然也不認識紀梵希),不知道她是怎麽想的;但據知紀梵希對赫本那可是一往情深,至死不渝。俗語說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樣的真情,不比那些泛泛的愛更彌足珍貴麽?
再退一萬步說,即使大家不認可赫本和紀梵希之間的精神戀愛,那再舉一例:林徽因、梁思成和金嶽霖的故事總該能夠說明問題了吧?林徽因和梁思成本是一對恩愛夫妻,可偏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金嶽霖);對林徽因那是一個如癡如醉、相見恨晚。要命的是林徽因竟然也愛上了金嶽霖。而三人對此事的處理方法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梁思成為了成全兩人願意退出;但金嶽霖出於對林梁婚姻的敬重,總是‘發乎情而止乎禮’;始終沒有越過那道不應踰越的界線。這點估計很多‘凡夫俗子’都做不到!不知那些口口聲聲標榜‘真愛’的小三們對此作何感想?
古詩有雲:好花勘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倒覺得花應該是用來欣賞,而不是強行占有的。或許有人會說我這話不無酸葡萄的味道;但事實上這和柏拉圖式戀愛或許真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美麗的鮮花不折或許還能存活得更長、更鮮豔。距離產生的美可能更耐看、更能勾起人的無限遐思。
都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天下有情人都應該終成眷屬麽?都能夠終成眷屬麽?
大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