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盦

出生於中國,現居澳洲。職業醫生。曾經馳騁澳洲政壇。
正文

單槍匹馬泛孤舟

(2023-10-05 04:25:14) 下一個

文章曾獲刊登於澳洲網等平台。為保護個人隱私而略作修改。

單槍匹馬泛孤舟

-參加多元文化及健康委員會小記

    九月的澳洲,已然春意漸濃。盡管新冠疫情仍在,但人們似乎早已按捺不住,大大小小的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作為某州執政黨,內部的政策製定委員會也開始如期進行了。

    我有幸當選成為多元文化政策製定委員會成員,並列席參加健康政策製定委員會。作為移民及執業醫生,能為政府在這些方麵的決策盡些綿薄之力,亦是好事一樁。

    鑒於有些尚屬內部消息,而且第一次會議一般都是選出主席及秘書長等例行公事,所以暫且不表。但參加完上述會議以後,總覺得有些事情如鯁在喉,不得不一吐為快。

    首先要講的就是會議代表。每個委員會的代表都有幾十個。可猜猜我們華人有幾個?鳳毛麟角!在多元文化政策製定委員會裏還有另外一兩個華人,但也都是第二代移民ABC;像我這樣‘原生代’如假包換的正宗華人移民幾乎是絕無僅有。而我之所以要提這個,絕不是為了炫耀。說實話對於曾經當過澳洲市議員及市長的我來說,參加這類活動還真隻是想為百姓做點實事。

    說到這,我們還不得不對祖國的近鄰,印度朋友們豎上大拇指!據說他們的族裔在世界各國已有7位總統總理了,而我們華人呢?

    再講回到兩個我參與的委員會,多元文化的那個裏麵幾乎有近十個貌似都是印度裔。而健康委員會新當選的主席,又是一位年輕的印裔。相比之下,我們華人是否應該深思呢?

    有人或許會說:他們從小接受英語教育,雖然口音很重難懂,但至少能說會道,不像很多華人那樣即使文筆尚可,但‘有口難言’。確實,在下要不是因為來澳較早有幸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焉能在醫學界立足,更遑論馳騁政壇! 但這或許祇是原因之一。依我的一管之見,還是我們華人極度缺乏參與感。更可悲的是凡事‘向錢看’。記得我以前鼓勵華人同胞參政議政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這對我有什麽好處?’ 而我的回答則是;這對你個人或許沒有任何好處,但對我們在澳華人則會有很多好處!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我們華人能夠像印裔人士那樣積極,我們還會如此被人隨意欺負麽?再提另一個族裔:猶太人。他們在澳洲的總人數與我們華人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們的團結程度足以讓我們個個汗顏!反觀我們,‘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更有甚者,寧可與其他外人聯合,也不讓自己看不順眼的‘本家’成功! 不是有這種說法嗎;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而幾個中國人在一起都變成了蟲!

    這些話或許聽著刺耳。但愛之深則責之切;正所謂‘忠言逆耳’是也。

    最後要聲明的一點是:我以上所說的都祇是對事不對人。敬請各位千萬不要‘對號入座’,拜托!

    古代詩人李白曾有名言;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現代人頭發都短,‘披頭散發’反倒成了時髦。開完兩個會議以後,我還真有‘孤掌難鳴’之感,泛一小舟,孤立無援。奈何,奈何!

    記得當年有善意者說我多年來為了替澳洲華人爭取權益奔走呼號,但勢單力薄,看著讓人覺得可憐。而今‘廉頗已老’,雖仍能飯,但實有力不從心之感矣。唯願能如魯迅般憑著吶喊呼籲,或能喚醒一眾‘商女’,為我們在澳華人的將來,為我們要在此地生活繁衍的子孫後代們,奮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