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寫作者,愛神愛道愛文章
正文

亞伯拉罕---跟對了人

(2023-08-02 06:21:15) 下一個

大約公元前兩千年,在迦勒底的大城吾珥住著一個人名叫亞伯拉罕。此人貌似以畜牧業為生活來源,但有絕色美妻、有大批傭人,胸懷寬廣、待人豪爽,還有率兵打仗之魄力。放在今天,算一個官二代、富二代應該是不為過的。

離家

亞伯拉罕本人情商不錯,但智商平平,論到心機城府,更不是個兒。他一輩子幹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跟對了人。七十五歲時,神對亞伯拉罕說,起來,跟我走,我要讓你成為大族。

亞伯拉罕有一百個理由拒絕。比如說,走到哪兒去啊?我都年過古稀了,落葉歸根還來不及,出去幹嘛?再說,我在這兒過得好好的,天冷了還有暖氣、高科技哇!出去免不了風餐露宿,那份苦還是留給年輕人吃吧。還有喔,我一把年紀,兒子都沒一個,唉,老婆光漂亮不中用啊。讓我多子多孫成為大族?這不是拿我開涮嗎?再說你誰呀?

這些合情合理的疑問,亞伯拉罕居然全咽在肚子裏,一個波兒沒打,收拾收拾東西就帶著老婆、仆人、侄兒羅得上路了。羅得號稱是亞伯拉罕弟弟哈蘭的遺孤,但以貓眼看來,總忍不住想起歐陽鋒、歐陽克這對叔侄/父子。亞伯拉罕對美妻似乎不大放在心上。兩次美妻被人搶走了,亞伯拉罕除了淡定還是淡定;後來神讓他獻兒子以撒,他二話不說,磨刀霍霍。唯有對羅得,亞伯拉罕不光是好東西好地由你挑,而且神要滅所多瑪城時,亞伯拉罕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那裏住著我親愛的侄兒啊,是個好人啊,衝著我侄兒這城可不能滅哇!

還有一個依據。按猶太人風俗,一個男人死了,他兄弟有義務把遺孀娶來,生子歸到死人名下,以免死人從此在世間除名。咱按著這個思路八卦到底,亞伯拉罕盡了長兄義務,卻裏外不討好,自己媳婦和兄弟遺孀天天慪氣,做夠了風箱裏的老鼠,幹脆,老子走!對自己媳婦說,咱把她兒子帶走,讓她沒老公沒兒子難受去吧。對兄弟媳婦說,羅得老大不小了,我帶他出去曆練曆練。過幾年出息了,大把銀子大群牛羊帶回來孝敬你。於是在兩個女人的感戴中,亞伯拉罕離開了本土本家,一身輕鬆,耳朵終於清淨了。

生子

接下來,亞伯拉罕搬來搬去,給神築了若幹壇。亞伯拉罕是典型的行動派、不愛動腦子、而且耐心非常人能及。神一句話他就把整個家搬了,但神的許諾呢?固然相信自己會子孫眾多,但老婆撒拉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他也若無其事。最後倒是撒拉等不及了,替神想了個辦法。

“喂,你不是要成為大族嗎?和我的使女夏甲同房吧。這丫頭伺候我多年,也算自家人了,她生的我一定視若己出。”

這一招見效奇快,可惜夏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氣焰也一天天囂張起來。做女人就是好,有改變主意的權力,撒拉跑去要老公做主。亞伯拉罕甩手掌櫃的脾氣上來,當初要我收了她的人是你,現在嫌棄她的人也是你。你自己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吧,我不管。

撒拉大樂,就怕你護著小賤人,不管好!轉身一腳把夏甲踢了出去。這可能是人類曆史上最漂亮的一次小三打擊戰,讓所有正房們出了口惡氣。撒拉對夏甲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那權威不是蓋的。

跟這樣的主人混,夏甲也不是吃素的。在那個沒有男人幾乎活不下去的時代,夏甲居然沒尋短見,在亞伯拉罕八十六歲時給他生了兒子以實瑪利。撒拉氣出了,夏甲也學乖了,看在孩子份上,撒拉又叫夏甲母子回來住。十四年後撒拉自己生了兒子,又看夏甲母子是爭奪家產的心腹大患,再次趕出家門。夏甲辛苦把兒子帶大,以實瑪利後來成了大族,是現代阿拉伯人的老祖宗。阿拉伯人世代與以色列人為仇。夏甲以實際行動回敬了一曲“薄情郎凶悍婦、我子子孫孫和你沒完”的小三勵誌長歌。

割禮

倒回去在亞伯拉罕九十九歲時,神與他立約。這個非同小可,一直以來神祝福便祝福、懲罰便懲罰,人隻有被動接受的份兒。這個舉動則是神把人當朋友看了,雙方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人隻要順從神、神便祝福之,但怎麽表示順從呢?神要亞伯拉罕家中所有男子都受割禮,以此作為神選民的記號。

割禮是割去男性生殖器上包皮的一個小手術。但這個位置實在有點別扭。啟示錄中提到末世的時候,信神的人額上受印記,那多麽醒目,透著磊落大氣。而割禮,夠疼夠刻骨銘心吧,卻又是隱秘而不足向外人道的。貓眼聽過一堂道,美國牧師講割禮其實是神對其子民的愛護。據統計猶太婦女得婦科病的幾率遠低於外族,原因就是猶太男人的割禮,大大減少了病菌的潛伏等等。大家鴉雀無聲,尷尬得沉默。時至今日,包皮環切術在西方國家越來越普遍,但很多人還認為那是猶太人的民族特性之一。

亞伯拉罕這時離開本家已經四分之一個世紀了,本可以清清嗓子道:“等一下。您二十五年前承諾我多子多福,可現在我隻有一個兒子以實瑪利。這割禮又算哪一出?您挑個體麵的位置不成嗎?比如胳膊上紋個花什麽的。我這命令傳出去,大家不得笑話我老不正經?在那話兒上搞什麽名堂?算啦,我也不想當什麽多國的父啦,這個割禮我也不陪您玩啦。”

要不人家怎麽蒙神揀選、而輪不到咱呢?亞伯拉罕二話沒有,讓全家老少男丁都受了割禮。由此以色列一族自成一體,與外邦人多有不同,講衛生、講道德,自認是神青睞的選民,視外邦人豬狗不如。因此也招人恨,被人害。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獻以撒

割禮之後,撒拉很快懷孕,在亞伯拉罕一百歲時生下了兒子以撒。本以為一切如願了,不料以撒十幾歲時,神要亞伯拉罕帶著兒子去摩利亞的山上,把以撒獻為燔祭。燔祭在摩西時代有詳細的規定,選什麽樣的牛羊,怎麽宰殺、削皮、切塊、焚燒等等。在亞伯拉罕那時,似乎也相當普遍,祭物先殺後燒,沒有一絲活命的僥幸。台灣作家三毛曾說,她對上帝的信心在讀到這個命令時轟然倒塌。這不是掐人家的心尖子嗎?這要求不是不近人情、簡直是邪惡殘暴哇!

估計全人類都會點讚,如果亞伯拉罕怒氣衝衝地回答:“你把我們都滅了算啦!我等了二十五年才有了這個兒子,現在要我殺了他,這不是逗人玩嗎?你要不就別給,我等了那麽久不也沒抱怨麽?要不你給了就別要!你是神啊,神無戲言哪!還說我將來多子多孫成為大族,還說以撒是嫡傳的正宗,把他獻了燔祭我指望誰去?以撒死了我老婆還不和我拚命!我巴巴地跟了你幾十年就這報應?您現在就燒死我得了!”

將心比心,亞伯拉罕真是了不起的赤膽忠心。跟定了神,就一輩子忠心耿耿、再不懷疑。亞伯拉罕一點折扣沒打,第二天帶以撒上路,走了三天到摩利亞。老頭一路上不知琢磨了多久,到頭來也沒含糊。他拿刀欲殺的霎那,天使製止了他,拿一隻陷在樹叢裏的野羊獻了祭。

通過考驗成功晉級,亞伯拉罕從此被神誇為信心之父。

以人看來,亞伯拉罕簡直是一個做事衝動、愚忠愚孝的莽漢。但正是這樣的性格,可以打江山、建基業,一股闖勁兒開天辟地。

幸虧亞伯拉罕跟對了人,所有的不問緣由、不假思索成了真信心。一個可以登上頭條的爆炸新聞“問人類歸向何處?繼兄殺弟慘案後、父弑子再度驚爆眼球”,反而成了試金石、分水嶺。神的要求再荒謬,亞伯拉罕也照單全收,以此不二信心成為猶太人的始祖。

喜歡亞伯拉罕的人也許不多,但人家的信心不得不服。跟對了人就別嘀咕別猶豫,回頭看的人不配進神的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