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寫作者,愛神愛道愛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一)

(2022-12-28 10:19:44) 下一個

      2022年十二月初,我們去參觀梵蒂岡。進到大廣場,立刻看到一條長隊。根據白貓原則,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長隊一定帶向好東西或者好地方,於是立即加入隊伍末梢。接著打聽,才知道是等待安檢、參觀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為世界五大教堂之首,位處梵蒂岡當然是一大原因,許多慶典禮儀(比如教皇加冕、普世會議等)均在這裏舉行。寬闊的聖彼得廣場最多可容納八萬觀眾。除了“地利”,還有什麽其它因素嗎?本文就從人和的角度做一些探討。

      既然叫聖彼得大教堂,應當聊聊彼得其人。彼得原為漁夫,本是沒什麽見識的鄉野草民。什麽特質讓彼得在耶穌的十二門徒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弟子呢?

      一個因素或許是彼得的年齡,聖經中記載了耶穌治療彼得嶽母的熱病。在耶穌傳道的三年中,彼得似乎是唯一已經結婚成家的門徒。年長也是服眾的一個因素吧,很多文化均如此。

      但最重要的也許是彼得可愛的性情。舉個例子。一個黑夜門徒們在加利利湖上行船,耶穌從水麵上走向他們。眾門徒以為是鬼魅,嚇得不輕。耶穌安慰大家,“別怕,是我啊!”換做你我,如何反應?估計拿出紅外線照相機,一通猛拍,趕快發朋友圈啊!天下居然有此奇人,水上行走如閑庭信步,居然給我親眼目睹了,我居然還是他的親密夥伴,多麽與有榮焉!

      然而彼得可沒這麽容易就滿足,他大叫,“夫子,我也要和你一樣走水!”得到耶穌首肯,彼得也如履平地地跑過去會和耶穌。這個舉動反映了彼得超人的信心。不僅夫子有超能力,夫子還可以賜給自己超能力;而且無意中,彼得的要求符合了神的心意。神喜悅我們信靠祂,大大張口。耶穌都說過,將來你們要行更大的事。彼得的確有孩子般崇拜天父、堅信不疑的心,這是蒙神喜悅的。

      但同時,彼得又是一個敢愛敢恨的行動派。猶太人來捉拿耶穌的夜晚,彼得手起刀落,砍下大祭司仆人的耳朵。如果耶穌拒捕,我相信彼得會毫不猶豫廝殺到最後一口氣的。然而耶穌如羊羔般被牽到宰殺之地,大部分門徒作鳥獸散。彼得的一腔熱血漸漸冷卻,護主的豪情被自身安危的恐懼所取代。當人問他,“你是不是和耶穌一夥的?”彼得三次否認,“俺和那個被審的階下囚沒有半點關係。”然後雞叫了,然後耶穌扭頭遠遠地望向彼得。二人眼光相遇的一霎那,彼得醍醐灌頂般明白了什麽,他跑得遠遠的放聲大哭,困惑、懼怕、悲傷、憂慮完全抓住了彼得的心。

      每個基督徒的一生,或早或晚都會經曆這個破碎的點。無論我們引以為傲的是什麽(諸如學識、修養、天賦、能力等等),都會經由某個人某件事,被證明毫無用處。我們根本不是自以為是的好人,我們注定膚淺、愚昧、苦毒、自我中心,是不配神之救恩的罪人。經過破碎,我們才會真的謙卑下來,求神的性情來取代自己的罪性。基督徒術語稱這個過程為:神所愛的,祂必管教。

      經過破碎的彼得卻沒想這些。他僅僅知道,自己跟隨了三年之久的耶穌被抓被辱被殺,之前的人生規劃全部泡湯。心灰意冷之餘,彼得重操舊業,捕魚去了。之後的一個清晨,複活的耶穌在岸上等他們,做好早飯給他們吃。接下來,耶穌一連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

      彼得雖然魯莽,卻不是遲鈍之人。這三次問話和他三次不認主,何其相似!彼得傷心地說,“主啊,你既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神,你當知道我的心,你當知道我真的愛你啊!”

      耶穌回答,“那好,你去牧羊我的小羊吧。”耶穌常以牧人自稱,所有信徒都是祂的羊。經過試煉的彼得果然成為早期教會的三大領袖之一。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下方,一圈字寫明了耶穌對彼得的肯定:

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ET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

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馬太福音16章18-19節)

      羅馬發生大火之後,尼祿皇帝歸咎於基督徒。據說彼得都已經成功出逃,又毅然決然地返回赴死,而且自認不配以耶穌的方式、要求倒釘十字架。公元64年十月十三日,據說彼得和保羅(另一位偉大門徒)一同殉道。行刑地挨近一座來自埃及的方尖塔,就是現在聖彼得廣場中心的見證塔。彼得的墳墓則位於大教堂中殿的懺悔祭壇之下。

      公元四世紀康斯坦丁成為羅馬皇帝,停止對基督徒的迫害後,基督信仰傳遍羅馬帝國,後來更成為羅馬國教。追本溯源,彼得被追認為第一任教皇。大約319-333年之間,康斯坦丁下令在此建了一座聖彼得巴西利卡大教堂(巴西利卡專指建築形式,主要包括中庭、中堂、聖殿三部分),公元846年被毀。

      一千多年後,教皇尼古拉斯五世(1447-1455年任教皇)首次提出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接下來的一百二十多年,一係列的教皇、建築師參與了設計、建造、調整、擴充的工作。特別出名的有布拉曼提(Bramante)、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貝尼尼(Bernini, 1598-1680)、馬德諾(Maderno)。十七世紀又增加了中殿、大教堂的正麵部分。

      從信仰、建築、藝術多個角度,聖彼得大教堂都是數代人智慧的結晶。一座大教堂、一個建築群,當之無愧見證了“人和”的因素。

聖彼得大教堂外部、內部手拿天國鑰匙的彼得雕像、畫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aldenPond 回複 悄悄話 是否應該加上Bramante的同鄉Raphael? Raphael 是繼Bramante後成為主管。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分享了,新年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