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在輪椅上生活了四十年;蔡蘇娟,困在暗室中五十多年。論及閱曆文筆、思想深度、著作之豐,史鐵生遠遠勝過蔡蘇娟。可以說,史鐵生通過自己的坎坷經曆,對人生的理解、感悟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然而,史鐵生始終是一個邊緣化的孤獨的探索者、思想者,他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也許比不上他在文人圈裏的影響力。2001年為史鐵生頒發終身成就獎時,馬原的發言是個很好的總結: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快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如果說,史鐵生是一杯經曆人生苦難後釀出的酒,給人激勵、安慰、一時的滿足,那麽蔡蘇娟,更像有源頭的河,是永遠的解渴之地。
從四十歲就必須隱居在暗室的蔡蘇娟,按常理推測,本應是一個寂寞、無聲無息的人生,卻因著和神親密相通,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她不僅觸摸了那些有幸見到她的訪客的生命,更借著質樸的見證,彰顯神在她身上的作為,感動了一代代人。
卓越如史鐵生,最終和神擦肩而過,令人惋惜;柔弱如蔡蘇娟,在苦難中緊緊抓住神,活出一個榮神益人的生命;且證實了,惟有與神緊密連接的生命,才是永恒的、最具價值的。生命的苦難,不僅僅激發我們深思、求索,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認識神、抓緊神,連接上愛和力量的源頭,在這個動蕩黑暗的世代裏,如明光照耀,吸引人來歸向神,完成神宏偉的救恩計劃。
最後,讓我們用蔡蘇娟最後的話作為結語,分享她經過苦難、進入榮耀的快樂;也以此自勉,讓我們都抓住那上好的福份:做神的兒女,在今生靠著神勝過一切苦難,並在永恒裏與神共享平安、喜樂與美麗無比的榮耀。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們讀到這封信時,或許認為我在墳墓裏。但我要你記住,我不在那裏!那在暗室中五十三年的軀體會在那裏,但不是我!我已經與主同在了。能與我最衷愛的,也是服事多年的主在一起,這是何等喜樂的事!在我離開前,我想對你們說幾句告別的話。
“讚美神,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提到“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我是世界上千萬罪人中的一位,但是靠著祂的恩典,不是我的功德,我成為得救的人。
“多奇妙!我能永遠得救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麽,乃是因為我相信耶穌基督。
“願主耶穌賜福你、也使用你,成為祂流通的管道,引領多人歸向主。
“謝謝你們為主的緣故在我身上所做的,我會在天上珍珠門口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