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9 鄉俗(上):古雅與鄉俗 “哭著樂”係列之二十九

(2022-08-31 12:56:46) 下一個

中國有個成語“約定俗成”,有很多習俗是由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曆史所決定的。當外在的條件改善,與外界的交流更多,很多“鄉俗”自然也改變了。

方言與食物

我曾在晉東南的沁源縣插隊。當地方言中的許多詞句都很古雅。比如稱家裏為“居舍”,稱“結伴”為“廝跟”,稱“遛彎”為“徜徉”,稱“可憐”為“恓惶”,稱女子漂亮為“襲人”。都是古書中出現的詞匯。

曆史走過了一千多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沁源卻因山高路險,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而顯得“落後”。我下麵說的這些鄉俗都是改革開放之前的狀況,是在城裏已經被破掉的鄉俗。

當時村子旁邊就有一條河,幾公裏外就有水庫,但是村民不吃魚蝦,對水中物,他們說“那東西滑不溜,沒啥肉,盡是毛刺,人咋能吃呢?”

至於蝦、蟹、蛤蜊,都沒有陸地動物的腿腳,被認為是“爬爬蟲”,也就是歸到和蠍子、壁虎算為一類,不是人的食物。當時覺得他們太不開化,後來才漸漸明白,這裏有兩千年的農耕文化,遠離湖海,即便有“饑荒”也不會想到去吃水中無腳的“爬爬”。

  村人的主食十分簡單,最普遍的就叫“和子飯”,把小米、穀子、南瓜、當時的蔬菜都扔到鍋裏煮,煮成爛呼呼的就喝他幾大碗下去。做麵食的花樣是很多的,是因白麵少,要想方設法把粗糧做得更細更好入口。玉米麵(當地叫玉饀黍)因粘性差,當地的做法要摻放榆樹皮麵在其中,榆皮也要曬幹,細細碾碎,存放好,每天放到玉米麵裏麵。

古雅的習俗

沁源在春秋時為晉國所在地。其北部的綿上,是當年晉國名臣介子推,為逃避當官而被燒死的地方。當地百姓直到七十年代末仍然自發紀念介子推、過“寒食節”(雖然官方宣傳要破四舊)。

每年春節和元宵節是大日子,家家的門上都貼了春聯。提前好些日子就開始蒸饃,準備年菜。當地因夏天不熱,所以不產小麥,我記得一年隻能分十幾斤麥子的口糧,磨出來不到十斤麵粉(吃商品糧的人均定量是每月30斤,至少有十多斤白麵)。春節期間家家卻都要蒸出十幾籠饃,至少有一兩籠是“好麵/白麵饃”。其它是白玉茭磨出的“白麵”,隻看顏色,幾可亂真。“好麵/白麵饃”先要祭祖,之後才分著吃掉。一年如果沒有其它的婚喪嫁娶,也就能吃上這一頓白麵。

   

大些的村子裏都有慶祝活動,當時雖然地上鋪著雪,人們還是熱熱鬧鬧地踩高蹺、劃旱船。青年男女也借此機會“相看”愛慕的對象。我在偏遠鄉村參加的這些年慶活動,當時真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在北京等大城市是絕對被破除禁止的。

“捂”出的健康

雖然保留了不少傳統,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缺醫少藥,鄉下人保養,講究不能“受風”,常年穿得很嚴實。我的村子旁邊就是是沁河,村裏麵有水井,不缺水也不缺煤,但是人們隻洗臉,不洗浴,每個人身上、頭發裏都養著許多虱子。很多人從來不知道應該洗澡,因他們一輩子隻洗兩次澡,出生時候一次,死的時候一次。

從小孩到老人,皮膚上都積累了一層厚厚的“漬泥”。我剛到隊裏時,找了村裏一個女孩晚上和我同住。我要求她晚上要洗腳,第一天用了很多肥皂,換了好幾盆水,才露出幹淨的皮膚來。

   有一次隊長的母親專門招待我吃“蓧麥栲栳栳”。她把揉好的蓧麵揪成小團,放在左手的小臂上,用右手去搓成大約有“牛舌餅”那麽長,再卷起來放到籠屜上蒸熟。我眼看著她一雙烏黑的手把蓧麵團好,再撩起黑棉襖的袖子,把手臂當成小案板搓蓧麵卷。沒多久,小手臂的中間那一塊就露出雪白的皮膚,兩邊的皮膚仍然黑黢黢的,都是陳年的體垢。雖然這一切都看在眼裏,還是得大口吃,而且大聲稱讚“姆姆/大娘”的好手藝。

洗澡“做下的病”

沁源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的根據地(注 1),幾乎每個村都有在解放軍(主要在西南野戰軍和軍區)擔任要職的人。在解放戰爭中,他們多數隨部隊南下去了兩廣和雲南。

  據說當時隻要參軍,就馬上當“排長”,到打完“解放戰爭”,如果沒有戰死,好歹都升到“付營級”以上了。而村裏1938年的老黨員也不乏其人,若是念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沒有隨部隊南下,就失去改變身份的機會,仍然每日下地“受苦(山西話:勞動的意思)”。

跟著部隊南下的村人,離家時若還沒有結婚的,就娶了南方女子為妻。常年駐軍南地,當然也養成常常洗浴的習俗。闖出一番天下的人,是很顧念父老鄉親的,有些人當了師長甚至軍級幹部,也不忘把親友接去住些日子。

村裏人看起來“土”,其實不少人也是見過世麵的。隻是,大部分村人都不太適應城裏的日子,其中一個“不適應”就是在南方和城市,要經常洗澡。

我們隊的會計,長著一張蒼白臉,臉上有一雙深藏精明的雙眼。隻可惜他彎腰駝背的,比我還矮半頭。這並不能改變他決斷的個性,常常毫不猶豫地否決隊長在生產隊財務上想法計劃。因他的長相和矮小身材,讓人有些看不起他,生氣就罵他“祖宗缺德,報應到孫子身上”;他的能幹卻讓人不得不信服,所以一直都留在這個重要職務上。有一次他老婆說出了他變成“駝子”的過程。

會計的哥哥在西南某野戰軍裏擔任要職,哥哥一直疼愛他這個小弟,很想把他接到城裏去培養成才。他二十歲上下的時候,哥哥第一次把他接到家裏住。嫂子是南方人,見不得滿身虱子的他,逼著他去公共浴室洗澡,讓他把衣服全換下來,連虱子一起直接燒了。

 公共浴室溫度很高,大池的水溫更高,他為了討好嫂子,雖然十二分不情願,還是泡洗了若幹小時,搓洗幹淨了才出水換上幹淨衣服。

沒想到洗浴之後,他就開始發燒、痙攣,退燒之後身子就逐步抽巴縮小。他自己的說法是,之前汗毛孔都關閉著,一洗澡全開了,涼氣邪氣都從毛孔進入,侵襲全身經絡,於是人就佝僂萎縮了。因他在公共浴室泡湯,哥哥想提拔他到城裏的計劃也隨之泡湯了。

附錄 1:

抗戰期間,八路軍總部曾經設在沁源。如今沁源縣的宣傳詞中,說在抗戰八年中,沁源沒有出過一個漢奸。有整個村的人都被日本人所殺,卻沒有人說出八路軍的藏身地(可參考《保密工廠》篇)

沁源全縣麵積2549平方公裏(千米),如今隸屬於長治市。至今沒有通火車,人口隻有16萬,隻相當於北京一個小區的人口。在曆史上,沁源縣的建製始於北魏時期,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沁源雖然偏遠,人口少,森林覆蓋率達55.3%,居全省之首。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1%E6%BA%90%E5%8E%BF/3186986?

附錄 2:陳賡一仗打了2年半,隻趕走700餘日軍?毛澤東卻稱:偉大旗幟 https://xw.qq.com/cmsid/20220330A01FT1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雲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兵團農工' 的評論 : 謝謝你喜歡。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章。

謝謝你的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